修止之要QA-1 (摘錄自明心之旅)

( Q : 學員提問,A : 仁波切回應,R : 學員回應 )

Q: 我想問的是:有關本自清明之心和我這不甚清明之心的問題。

也就是說,大多數像我這樣生長於西方的人,我們生來就緊張。我們的父母、師長、社會都很緊張,我們的貪慾、瞋恚、無知也使我們緊張。我們心中存有一種對抗一切的戰爭,對禪修、對我所學的教法也不例外。

因此,當我們這類人在習坐時,雖然也體會過片刻美妙的放鬆,但我們對放鬆、喜樂的耐受度是有限的。總有個東西老是把我們的心往外牽,因為我們的生活都是外向性的。在靜坐時,內在有個部份在享受著禪修,願求著輕安喜樂;另一個部份則覺得無法忍受,便任由心散亂、緊張,即使明知那樣不好。這便是我們的兩難啊!

A: 試著這麼來想:你心中愈是感到緊張,就愈表示心的自性是本然平和、清明的。

R: 但那不是我的直接經驗啊!

A: 那只是因為你還未能認出它來。一旦你能識出心性,便能直接體驗。

R: 那麼,我的下一個問題是:假若我們在靜坐時,察覺到心散亂了或生起了緊張,這時我們試圖提起意志力來維護心的清明、放鬆,這就表示我們不是處在完全自然的狀態中、了無造作。同時,我們也就陷在那兒,因為若不去維護,就只好任由心散亂了。所以說在這散、無散亂間,存在一個衝突——透過意志力來維護心的覺知,會造成緊張;若不維護,心又會散亂。這又是個兩難問題。

A: 這問題似乎是源自於你有這樣的想法——散亂、緊張不是好東西,不應該讓它發生。一旦發生了,就應設法將它剷除。

R: 但我很清楚——花上個把小時散亂地坐在那兒和無散亂安住之間的差別,也知道哪一個感覺比較好。

A: 那是因為你在心中製造了這樣的分別——妄念、煩惱川流的禪修是不好的,無有妄念煩惱才是好的禪修。

其實,沒有什麼不能成為禪修的。以修止而言,不論什麼都可作為修止的依托;以空性而言,無論什麼也可用來觀修空性;培養慈悲心、菩提心亦然。無論什麼都可以成為修持的一部份,於道增益。

R  雖說那些妄想雜念都是禪修的一部份,但心散亂時,心也無以安住啊!

A  你認為修止的要素是什麼?

R  經驗到心安住的覺知——能察覺到散亂生起,散亂因而自行解脫。

A: 其實,問題是在於你心中潛藏的執念——你覺得你必須平和、喜樂。

R: 但我真的想要啊!

A: 如前所說:修止的精要在於覺知。假設在我們前方有一面鏡子,鏡中映現了種種事物。有些是陰暗、駭人的相狀,如惡魔般的臉(仁波切拉出一張鬼臉);有些是姿態曼妙的美仙。不論是妙善的、醜惡的,都會映現在鏡中;但鏡子本身則超乎善惡、美醜,有的只是自然的清明和映現的功能。

試問:當鏡子映現惡魔陰暗的形影時,鏡子本身會變成暗色的嗎?

R  不會,但()這面鏡子會。

A  你把映象和真實弄混了。

對鏡子而言,不論鏡中顯現了什麼,對它都毫無差別;不論什麼擺在其前,它都能清楚映照,但其自身則超越了映象之相狀、顏色。

禪修的關鍵在於——使自心成為「鏡子」。

R  可否說:我是錯在——認取映象為真實?

A  正是如此。

別忘了這課程所隱含的目標——進趨自心本性。到那時,你們對這些問題自然能更清楚、更明白。目前,我們所談的都還是修止。 

化育資訊網        新北市土城區承天路8巷4-1號        電話:02-22696248        傳真:02-22694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