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二十四〉聖度母:開啟本然的母性力量

聖度母:開啟本然的母性力量

 

文:黃靖雅(眾生文化總編輯)

 

cb24 1

 

幾乎每個小孩遇到驚嚇,一定反射式的叫「媽媽」。

因為從母胎開始,到餵母奶,到你一暝大一寸,給你血肉、作你的腳、作你的手、為你把屎把尿,「媽媽」就是「守護」的代名詞,「生命」的同義詞。

這種印象,一生都不會忘記。所以在所有信仰中,有母親形象的皈依境,總是特別深得人心——比如,西方基督信仰中的「聖母」,東方道教的「媽祖」,乃至佛教的觀音菩薩化現的「女相」,以及傳說是觀音菩薩悲心湧動流下的淚所化現,在金剛乘特別著名的「度母」。

今天,我們要談的是「度母」——看起來慈眉善目、其實威猛強大的皈依境。

 

108尊度母的守護下

 

到過化育道場的人都曉得,位於板橋的化育道場,堪稱是「度母道場」,因為大殿除了主尊三寶佛:佛陀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和藥師佛,主尊背後就是一道度母牆,上面供奉了108尊,由釋迦族後人、尼泊爾三代國寶雕塑大師手塑的度母。

在這裡,上任何課程、作任何修持,抬頭一看,就是三寶佛和108尊度母大軍,這些悲智圓滿的象徵與所依,一入眼自然提醒我們:悲智,是最強大的守護。

尤其此刻農曆牛年快到了,藏傳除舊布新、祈求新年吉祥的修法中,「度母法」是常任前幾名的熱門選項,所以這次「總編雲書房」就要來談談「度母法」,和眾生文化2014年所出的一本度母實修書:噶千仁波切所著的《我心即是白度母》。

 

cb24 2

 

母性力量,非關男女

 

度母信仰,在廣義的金剛乘世界(不一定是藏傳,歷史上有從印度直接傳入尼泊爾和中土的傳承)之深入和普及,最近連我都有點驚訝。

因為近日推出的〈塔姆醫師的尼泊爾視角〉專欄第一篇文章中提到:直到今天,尼泊爾女生最常用的名字之一,竟然是「度母」;二、三十年前,尼泊爾人之間互相打招呼,說的不是今天我們都知道的「那麻斯迭」,竟然是:「 皈依度母!」

就像以前台灣人見面打招呼會說:「吃飽沒?」背後其實有著早年吃不飽的印記,這句話背後有「祝你能吃飽」的意義;那什麼樣的背景,會讓尼泊爾人打招呼就說「皈依度母」呢?

我想,渴望得到「宛如在母親懷中」的安全感,祈求受到強大的「母性力量」守護,舉世皆然吧,這也是源自古印度的度母信仰,在尼泊爾生根之後,即使世間因緣起落更迭,度母依然深植人心的緣由。

藏傳本尊觀一直認為,在相對的修持階段,有外在的「對生」和內在的「自生」兩種本尊:對生本尊是我們要依靠、得到救護的對象,自生本尊就是我們自己。以度母來說,她不只是在遙遠的越量宮中、水晶殿內;她也近在此心,就在我們心裡,她就是我們心中的母性本質。

一如「慈悲無分男女」,這種自心的母性本質,也無關男女,更無關是否曾經生養。

一切有心的有情,心中都住著一位聖度母,都有圓滿的母性,隨時等著守護有情,只是隨著修持力,而有不同的開顯程度。

所以,真的不要以為「度母法」是女生修的法,請看看古代的祖師如阿底峽尊者、岡波巴大師、歷代大寶法王,當代的大德如竹清仁波切、創古仁波切、卡塔仁波切、噶千仁波切,這些著名的度母法成就者,個個是男性修行人。

再比如說,這一世法王  噶瑪巴,一米八的康巴漢子,法相十分威猛,瞧你一眼,就有種直透人心的震攝力;但內在母性卻非常強大,心腸特別軟,特別媽媽性格,喜歡照顧人,喜歡餵人吃飯,見不得有人受苦——所以,母性力量,真的跟性別無關。

 

因守護而強大

 

那所謂「母性」力量是什麼?

老話說:「為母則強」,本來害怕的、不相信自己做得到的,因為有了像獨生子一樣,捨命也要保護的對象,忽然忘我、忘了概念的極限,變得極其強大,這種「因守護而強大」的力量,就是母性。

所以經論上都會說,觀音菩薩珍愛有情眾生,就像母親愛護獨生子。

傳統菩提心教法「七重因果教授」中,也有一項叫「悅意慈」,「所說慈者,謂於諸有情,見如愛子悅意之相」,意思是說,看到有情眾生,就像一個母親看到孩子,覺得多麼可愛,自然生起親切歡喜之情,一心只想讓他得到快樂。

悅意慈的下一步,就是生起大悲心了。因為孩子太可愛、你太愛他,不忍見他受苦,所以生起要保護他、為他拔苦的急切之心,這就是大悲心。

傳統說度母具有「迅速、寂靜、勇猛、無畏」的功德,具有「加持迅速」的特質,因為度母就像一個媽媽,她的愛絕對不會停留在內心戲,而是馬上付諸行動。

為了啟動心中這種守護有情的母性力量,會有個「開啟」的過程,那就像你買了一部厲害的電腦,但再厲害你也得先插上電。想和度母相應,和外在、內在的度母都相應,那個相應、「接電」的方法,叫「修持」。

雖然我們內在都有一位聖度母,強大的守護者,但因為顛倒妄想、煩惱熾盛,我們和她失聯已久;就像得了失憶症的富豪,帳戶裡有億萬存款,但忘了密碼,我們得把密碼記起來——現在,我們得和心中的聖度母重新接上電。

 

「我這一生,完全依靠白度母」

 

見地,讓我們知道「心中有位強大的守護者」;但實修,才能讓它從概念弱弱的「知道」,到強而有力的真實「做到」——所以,我們得從「見地」進入「實修」,心中那位強大的守護者才會現身。

為了和內外兩種度母「相應」,傳統的做法是,您得從修持一個度母儀軌入手,才有機會從外在的形式,走向內在的本質。

如果您也對代表母性守護力量的度母,覺得很相應,想付諸行動,開始修持度母儀軌,推薦您可以聞思修《我心即是白度母》。

《我心即是白度母》不是眾生文化出版的第一本噶千仁波切的書(第一本是書稿整理者葉乃實教授受故人之託而找我出版的《藏密氣功》),但它是第一本我「從01」完全催生的仁波切著作,從一個意念開始、到開口向仁波切求法,點點滴滴,匯聚善緣,讓它成為一本具體的書,能夠到每位發心聞思修的人手裡,成為實修的所依。

今天翻開重讀,覺得好感動,覺得能出版這本書好榮幸,覺得參與這本書製作的每個人,從主講的仁波切,到翻譯、審定、導讀、諮詢、編輯、美編、封面設計(這個封面真是美得超乎想像), 每個環節都美好得令人覺得無憾,覺得非常感謝。

當然最應該感謝的,是把「獄中20年所修本尊法」心要,公開出版供養大眾的仁波切。

這裡摘錄一些仁波切在《我心即是白度母》中的開示,那從苦難深處鍛煉出來的純粹信心,真是威力無比,光是讀到,都覺得那些話瞬間化作此心的護輪,具足了保護和加持:

「我這一生中完全仰賴度母,並且只向度母做祈請,對她有全然的信心。但是,我仍然遭 受了牢獄之災,我被捕了。當我被丟入監獄時,有很多次,監獄的看守責罵我們並且說:『你們的佛法給你們帶來的好處在哪裡呢?你們拿著念珠、坐在洞穴中,但是這麼做有什麼意義呢?現在你們全都進了監獄,不是嗎?』有的時候, 我也會對此產生懷疑並且開始納悶。但是正如前面我所說的,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過去做了什麼,看看你目前的際遇。這個身體是暫時的,是每時每刻都不相同的集合體。所以,修習本尊法的原因,在於生生世世都得到究竟的保護。

「無論如何,我都一直皈依度母。就算有人走過來用槍指著我,甚至企圖殺掉我,我是否會真的死亡,都與我的業有關。即使他們殺了我,也僅僅能殺死這個身體,卻不能殺死我的心。只要我不遺忘度母,即便我在中陰的狀態也會一切安好,因為在中陰時,心想著什麼,就會變成什麼,如果我能在中陰憶念度母,我的心就會變成度母。」

「如果我們向度母這樣的本尊祈請,我們的整個生命都會得到保護。就像我自己,全然地臣服於度母,所以在這一生中,數次得到她的保護而免於非時之死。她保護我免於對武器的恐懼、對饑餓的恐懼、對疾病的恐懼、對溺亡的恐懼,以及對意外非時死亡的恐懼。由於我得到了那麼多次的保護,我對她有了不可動搖的信心。由於這樣的信念和信任,我也告訴我的學生要時時刻刻修習度母法門,或者轉動度母的轉經輪,因為它們都有同樣的本質。」

 

上師,請加持我「作眾生的聖度母」!

 

關於度母的「感應錄」,和觀音菩薩在中土聞聲救苦的事蹟一樣,多到不勝枚舉。

傳說當年法王翻越喜瑪拉雅山,到印度的艱苦旅程中,曾在山頂天樂聲中見到白度母,事後才16歲的法王,畫下了他在淨觀中見到的白度母。

當代大禪師竹清仁波切所住持的寺院尼眾,必修度母法、跳度母舞,也是緣自仁波切一生中不斷受聖度母護佑。仁波切傳記中自言,幼年落水,是呼求聖度母而得救;1959年之後,帶領尼眾流亡到不丹,山窮水盡之際,也是祈請聖度母,而得到不丹皇太后供養日後竹德寺所在的山林地。

曾因時代動亂而坐牢20年的噶千仁波切,更是以長達20年的苦難,驗證對聖度母的信心。

苦難如夢,唯有愛與菩提心的誓言,鮮活如昔。今天的噶千仁波切像一個悲心奇蹟一樣的出現在我們面前,要求弟子:「愛是我們的三昧耶,是我的學生,就必須愛眾生」。上次仁波切離台前,對我說:「我敢說,我真的愛一切有情眾生!」這樣的話,光是聽到,就是守護、就是祝福。聽到的當下,就讓人生起隨喜的勇氣,願自己有一天也能無慚無愧、如實的說:「我敢說,我真的愛一切有情眾生!」

我相信,有勇氣、有能力去愛眾生,才是最美的感應,最真實的度母成就。

最後,要以一個21年前的小故事作結:1999年,春天剛到尼泊爾皈依竹清仁波切的我們,秋天聽說仁波切在新加坡授課,便像小學生般追了過去。那時我們程度太菜,教了什麼,都是多年後才懂。但最後有個細節,卻一直印象深刻,還記得圓滿日獻供養時,有位外國師姊當眾向仁波切發願:「上師,請加持我作眾生的聖度母!」

聽到這等大願,我們一幫毛毛躁躁的菜鳥,嚇得目瞪口呆,我們連在沒人的地方都不敢這麼說,何況在上師面前公然說出!

這件事,可能因為慚愧,所以多年來一直記得。所以最後,不管修得怎樣,請度母為證,讓我們厚起臉皮、壯起膽子一起發個願:「上師,請加持我作眾生的聖度母!」

 

cb24 3

 

同場加映:法王  噶瑪巴開示「度母緣起」

至尊度母的法系,在古代印度非常的流行。比如我們現在在那爛陀寺、菩提迦耶金剛座等佛教的重要聖地,也都會看到很多保留至今的古老度母像。當時的印度,不論大乘或小乘,所有的佛弟子們都對至尊度母抱有極大的虔信。

若以藏傳佛法來看,阿底峽尊者的本尊正是度母。據傳尊者最初並沒有想要前來藏地弘法,後來因為度母的授記,才決定要入藏弘法,這在尊者的傳記中都有記載。另外,度母是噶當四本尊中,消除障礙的本尊,度母可以說是噶當派最主要的本尊。

我們現在的白度母傳承,主要也是源自噶當派。總之,藏傳佛法所有教派的許多大師,都一致以至尊度母作為主要的本尊,歷代的噶瑪巴中許多位也是如此。特別是〈二十一度母禮讚文〉,在藏地更是廣為流行。不論僧俗、長幼、男女都會念誦,甚至是文盲都能琅琅上口。我記得小時候,母親就時常念誦度母,雖然母親不識字,但仍抱持著虔敬心念誦。

關於度母的源流,今天沒有時間詳細講解,但是簡略來說,至尊度母是觀音菩薩的化身。藏傳佛法更認為,綠度母和白度母分別是觀世音菩薩兩滴眼淚的化現。印度的不空三藏大師,在他譯成中文的《佛說大方廣曼殊室利經》中提到,觀世音菩薩進入「普光明多羅三昧」後,從右眼放出光明,化現出至尊度母。

概言之,度母是觀世音菩薩的化現,或是觀世音菩薩所示現的「女相」。比如一些經典和續典當中,也有稱之為「度母世間自在」與「度母觀音」的傳統。另外,至尊度母的「救八難」形象,也與《法華經普門品》提到的觀世音菩薩救護八難有關。

總之,大乘佛法認為觀音是諸佛慈悲的形象展現,而當他以至尊度母的形象出現時,就如同一位慈愛的母親一樣,讓我們感到親近與親切。在許多宗教當中都有類似的形象,例如基督教當中的「聖母瑪莉亞」,特別受到信徒們所敬仰,我想這是相似的。

 

 

塔姆醫師的尼泊爾視角〉系列之1
https://hwayue.org.tw/HY/articlecollections/doctor-nepal/doctor-20210127-2

相關文章,請見「探路客」部落格

https://www.timelog.to/user?id=6074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