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集 修行故事 法語甘露 翻譯筆記 回首頁

回法語甘露首頁

桑傑年巴仁波切

《虔心悲切遙呼上師祈請文》講解
      1
| 2 | 3 | 4 | 5 | 6 | 7 | 8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1
| 2 | 3 | 4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之四(燉煌石室本)

桑傑年巴仁波切講解
妙融法師 翻譯
2003/11/30

如印度大師邱吉郎波說:「一切寂靜之門,只有了悟空性別無其他。」

經文「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亦空」在這句裡心經的內涵意義都包括在其中了。首先我們要談到三種「到彼岸」或是「波羅密」:第一自性的到彼岸。第二「道」的到彼岸。第三「果」的到彼岸。「色即是空」這個色是一個幻象,它的自性是空,不是要去去除一個「色」,才能達到一種空性,而是色的本身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個「空」不是像虛空或空洞洞的一種空無,它是空性當中具備色,因為一切色相的本質即是空,空跟色是無異的。

在密乘的修持中常提到:觀修一切菩薩或本尊無論是文殊或觀音菩薩,他們都是無實有、無實性的,為了將我們凡夫的心識跟妄念斷除,所以我們都要去觀想一個清淨的相,如:淨土、菩薩及壇城等等。透過淨的念頭升起,它雖然無實有、無實性,但透過不斷的觀修、念想這一切清淨相時,於空性中便會有一個色相生起,這一切可以說是從空性中生起的,若是不空的話那麼這一切的淨相便無從升起,所以由空性中一切相狀升起,由空性中一切念想覺受升起。

有人曾告訴仁波切:他很害怕修持空性或是觀修空性,因他覺得目前生活很快樂,可以看到很多現象色相,但是若是真的修上去了那不就什麼都沒有了,不是很可惜嗎?這問題本身便是對空性錯誤的理解。

「色不亦空」將一切的現象,一切的色受想行識等等現象和空性分開來說這是一種錯誤的理解,因為一切的色法、色相它的本身即是空性、法界、離戲,事實上色之外無一個叫做空,色的本身即是一個空性,「如是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意思是說:除了色外,受想行識即是空,接著經文「是故舍利子。一切法空性。無相無生無滅。無垢離垢。無減無增。」是指一切的法都是空性,因此無相無生無滅,無相是指世俗諦的一切法是無相的,世俗諦的法本然就是空性的,並無一個空把一切色法變成空性的,因一切法本身無相是空性的,它無生也無滅。「無垢離垢」所謂無垢是指無有輪迴,離垢是指無有涅槃。「無增無減」是指我們的過患是不可能減少的,因為本然就沒有過患,而一切的功德本然具足,因此也無有增加。

接著便分別以蘊界說明空性,「是故爾時空性之中。無色。無受。無想。無行。亦無有識。」我們的五蘊是無所有的是空性的,下面是無十二處、內六識「無眼。無耳。無鼻。無舌。無身。無意。」,無外六處「無色。無聲。無香。無味。無觸。無法。」,無六界「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一切的識、界、處都是無所有的。「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色處、色界等成立的十八界也是無的,以及這裡沒有講到,我們直接理會,便可以知道還有包括六根也是無的,總合在一起便有十八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這裡以展現十二因緣的順逆因緣,從無明到老死,事實上它是無有不真實的,因此才說「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但再以反方向來說,透過一位修行者而言,無明本身是不可去除的,因為無明本身是無所有的,因無明是無所有所以生跟老死也是無所有不可去除的,所以反過來從還滅門來說「從老死回溯到無明」,它也是無所有無實性的。接著說「無苦集滅道」,即上面所說,一切都無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一切都是無有的話,那「苦集滅道」四諦也是無所有的,若四聖諦非實有的話,那便沒有一個智慧可以得到,沒有一個智慧可得,也就沒有涅槃可以得到,既然沒有涅槃可得那也就沒有一個涅槃可以不得到的。

因此下面「是故舍利子。以無所得故。諸菩薩眾。依止般若波羅蜜多。心無障礙。無有恐怖。超過顛倒。究竟涅槃。三世一切諸佛。亦皆依般若波羅蜜多故。證得無上正等菩提。」「是故舍利子」接著觀世音菩薩說:能證悟空性或知道這種道理的功德,「以無所得故」以上所說的一切蘊、處、界、識都無法無所有,也都不能得、無實有的,所以諸佛菩薩依止「般若波羅密多」「心無障礙,無有恐怖」若知道一切法非實有的話,就沒有一個能生所生的法,那麼怎麼可能去得到一個所謂真實的法呢?所以是沒有涅槃可得到的,涅槃也是本然具足的,所以也沒有所謂成就一個法而去得到涅槃,若是我們能依止「般若波羅多」依止智慧波羅密多,也就會心無障礙即一切的所知障、習氣障,對這一切的障礙都沒有恐怖,因為不用懼怕一切的輪迴、業力、煩惱。所以超越顛倒究竟涅槃,如我們能超越顛倒即一切的二執(能所二執的心念),如能去除的話,便能超越一切的幻象,一切的顛倒,我們即能證入菩提正果,到一個究竟佛果,當我們的執著越來越細微,由粗的執著到細的執著,慢慢再達到無有執著,超越這一切執著後,才能證入一切遍知的佛果。「三世一切諸佛。亦皆依般若波羅蜜多故。證得無上正等菩提。」過去、現在、未來諸佛都依止般若波羅密多得證菩提。「舍利子,是故當知般若波羅蜜多大密咒者。」

即將要宣說成就功德的咒語了,這也是現證般若波羅密多的咒語,這裡也是說由甚深空性中所加持的咒語,若持這咒語能對我們升起空性的習性及證悟有很大的功德,在他空派的見地理,將空性分為空性的部分及明的部分,明的部分是指一切智慧的顯現,咒語可說是空性明的部分之顯現,「大明咒」是一切升起智慧的咒語,常持誦的話便能證悟一切的輪迴與涅槃,「是無上咒」此咒的自性是出世間的咒語非世間的咒語,對於小乘行者及根器低微的人,是無法了知的,所以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也就是對一切的自利利他,一切的修持當中,甚至有、寂輪迴涅槃裡最無與倫比的地位即是佛果,因為佛果位是無上的,所以才說是無等等,既然沒有任何能和佛的果位相比擬,可以說此咒就如同佛的果位一般無與倫比,因為持此咒就能達到佛的果位,所以說此咒是無等等咒,上述說的是自利的部分叫無等等咒,接下來說利他,此咒是能除一切苦,也就是能除滅一切眾生苦的咒語。

「真實無倒。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祕密咒」。再說「真實無倒或真實不虛」,即指一切的法身或法界,是無錯謬的是勝義諦的,因為它是真實不虛的,無倒的。

經文「即說般若波羅蜜多咒曰嘎帝嘎帝。波囉嘎帝。波囉僧嘎帝。菩提莎訶 舍利子。菩薩摩訶薩。」 藏文的原文「喋亞踏 嘎帝嘎帝。波囉嘎帝。波囉僧嘎帝。菩提莎訶。」這咒語是心經的咒語,心經的意義都包含在內,「喋亞踏」是指「此義如何宣說」很多的咒語都沒有這一句,因為這是西藏不共的話,主要是念起來比較順,因為很多藏人都喜歡「喋亞踏」這句話,所以每個咒語前面都會有「喋亞踏」。

「嘎帝嘎帝」的解釋有兩種版本,一是他空派之覺囊派大師的解釋:第一個嘎帝是指世俗諦,第二個嘎帝是了悟空性的勝義諦,「波囉嘎帝」是指證悟世俗諦與勝義諦之雙運,「波囉僧嘎帝」是離戲的,因此當能證悟現象、空性、證悟雙融、離戲後,即是能得證佛果。以上是他空派的見解。應成派的見解:第一個嘎帝是超越資糧道,第二個嘎帝是超越加行道,「波囉僧嘎帝」是指超越修道,在超越修道後便成就佛果,即「菩提莎訶」這一句。仁波切說:這很容易吧!一秒鐘便證得佛果。(大眾哈哈大笑)

若是依文解釋的話:「嘎帝」是指「到」的意思,「嘎帝嘎帝」就是「去!去!」「波囉嘎帝」是指「到彼岸」。「波囉僧嘎帝」菩提是指「殊勝的到彼岸、得到彼岸」,「梭哈」是要「了悟!」接下來是教誡我們要真的去修行,所以說:「舍利子。菩薩摩訶薩應如是修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若是有些人會升起懷疑,認為是觀世音菩薩在自說的,為了破除這個疑惑證明觀世音所說的無誤,然後說「爾時世尊從彼定起」從定起只是一種示現而起座,事實上世尊是不需要從定中出定的,只是一種示現。「告聖者觀自在菩薩摩訶薩曰。善哉善哉」世尊告訴觀世音菩薩就是這樣子的,即是就世俗諦或勝義諦來說心經是沒有錯謬的,是正確的!第一個善哉,是指心經的意義於世俗諦是無誤的,第二個善哉於勝義諦也是無誤的,所以世尊才說了兩個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第一個如是是指見地是清淨的,也就是心經的道理是清淨的,第二個如是指這樣的修持、修證也是清淨正確的。「如汝所說。彼當如是修學般若波羅蜜多。」即是觀世音菩薩所說心經的般若波羅密多一般,舍利子也好,乃至一切善男子善女人也好,就要像這樣所說的去修持。「一切如來。亦當隨喜」不止是我《世尊》歡喜外,過去、未來一切的世尊都感到歡喜。

接下來是如實的展現「時薄伽梵說是語已。具壽舍利子。聖者觀自在菩薩摩訶薩。一切世間天人阿蘇羅乾闥婆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不只是觀世音菩薩或舍利子,還有一切的比丘菩薩等眾。「一切世間」指的是生處不同、種性不同、界不同、受用不同、語言不同、一切都不同的生界眾及阿修羅乾闥婆等等都非常歡喜於此法的宣說。

〈完〉

化育資訊網        新北市土城區承天路8巷4-1號        電話:02-22696248        傳真:02-22694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