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尼仁波切開示/修持問答
「執以為實」凍結了幸福感?
某種程度上,我們變得麻木,當面臨情緒問題時,我們緊抓問題嘗試修整,於是一切就被困住了。
我們與本質愛失去連結了
學員問:我認為人們期望在這個不恆常世界的某處找尋到恆常的基礎,請與我們談談關於渴望找到恆常基礎所產生的苦。
答:我通常稱之為高級的苦,如我先前所提過的,痛苦是遍佈的,即使非常微細,但也給予了很多的痛苦,而真正缺乏的是,如何與基礎的幸福感連結,我稱之為本質愛。
愛與快樂有連結,但愛的周圍圍繞了不少的創傷,因為當今社會提倡的是將快樂建立在希望與恐懼之上,將恐懼當成驅動力,促使我們達到外在的快樂。原本我們需要百分之五十快樂,但是卻盼望有百分之兩百,來填滿基本的幸福感。
但我認為,我們真正缺乏的是基礎的幸福感,那並不會可以藉由物質帶來滿足,需要一些不同的解決辦法。尊貴喇嘛經常提到促進人類價值,而這邊我要來談談:我們與原有的基礎幸福感失去連結了,這基礎幸福感,也就是情緒的中心,我稱之為本質愛。
我認為佛教有很多方法提供我們與本質愛連結,其他傳統文化也有,因此尊貴喇嘛嘗試將好的倫理循環帶入現代社會,特別是現代教育中。
現代有關認知面向的教育是非常好的,但是情緒發展這部分的教育明顯薄弱,在這個問題上,可以看到的確造成很多的痛苦。
心與身體感覺分家了
學員問:情緒與認知發展,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即是粗重身與粗的苦痛,如何將它與微細身當中的微細苦痛連結?
答:我認為「理智心」或是我們所說的「知道」、「想法」,是由身體中的恐懼引發。因為恐 懼,所以理智心開始去尋找解決方法,而那個結果又回到情緒中,情緒不斷的生起、激發,就會在微細身當中留下印記,變成扭曲狀態的微細身。
之後如果再有狀況觸發微細身中的印記,就立即引發情緒,加快了思考,產生連鎖反應,某些時候甚至無法停止思考。也就是說,身體或是微細身想要停止,但是理智心還是不停的運轉思考,那時候就會變成很大的痛苦。換言之就是,身體的感覺或是微細身往一個方向去,而理智心想要休息往另一個方向去,兩者都希望由外尋找解決的方法,而不是放下,單純的與自己的身體在一起,對自己的微細身或是粗重身仁慈。
我們需要在自身當中找到一種幸福感,培育它、使它強壯,讓這成為一個基礎,之後無論你做什麼,都會變得非常健康。
但現在情形是:內在很脆弱、動盪、沒有根 (立足點),也沒有膽量、幸福感,但你卻又渴望快樂,所以就成為有條件的快樂,我們希望外在條件可以解決所有問題,但我們的幸福感無法這樣解決。
我來自西藏,像西藏、尼泊爾、印度等社會,在情緒發展這個部分是很不錯的,但就是缺乏認知面向的教育,但在西方世界,通常在幼兒時期就著重認知的基礎發展,甚至過度教育。
學習組織管理、學習守時等等,這些都很好,但也因此導致過多的壓力,影響了神經系統、身體及微細身的狀況,阻障了內在的幸福感。
握手修持
學員問:去觀想微細身是有幫助的嗎?
答:你可以去觀想,但更有效的是去感受微細身,而不是去想微細身。去想像、觀想,這都只是頭腦部分,先暫時將思維放下,只要去覺知。
我想,內觀系統有很棒的修持: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跟法念住,我們需要那樣的覺知或是正念,去覺知身體與微細身。
學員續問:您能說明一下這個修持嗎?
答:心當中包含:思維的心、知道的心、覺知的心及心的基礎明晰,人們通常有很多的壓力、干擾或是思考過多,我會要求他們丟掉思維。
丟掉思維的方法是:將它丟進身體裡去,你不是在思維著身體,只是知道著身體,用「覺知」去覺知到你的身體,在那當中,會有許多的東西出現,但不論什麼東西出現,我們就只是覺知,不去壓抑也不沈溺、逃離,也不使用特別的對治法去馴服。但是覺知始終在那裡,不論身體感受、情緒感覺或是微細身感覺,不論是正面、負面,不論任何感受、感覺從身體裡出現,只是單純的覺知。
因為我們沒有對成因做出反應,比方左手是成因,右手是反應,反應者沒有對微細身的壓力或粗重身的壓力作出反應,只是覺知、知道著,這當中就是不做任何反應,不再加強成因,慢慢地,它就打開了。當它打開,你就將智慧帶入它,這稱為受念住,只有感覺能幫助感覺,在那個階段,思維是無法幫助的。
學員續問:那麼下一個階段的修持呢?
答:下一個階段,你可能會感受到或是覺知到身體感覺中麻木的部分,但你仍然待在那裡,不做任何評判。不評判即是仁慈,試著不去做調整,或說不去改善或是變得更好。理智心及覺知就只是待在那裡,像個大哥,但嘗試不去解決問題,因為在身體中的壓力,已經受到創傷,你做任何事,它都無法接受,但是「待在那裡」是非常重要的,慢慢的,麻木就會開始打開,再來,底層沸騰、激動的情緒,可能會出現,過去的記憶、感受,都被一一打開來。
所以,不去壓抑、抗拒、逃離,不用特別的方法對待它,情緒會自己打開來,然後會持續地打開、打開再打開。
有一天,在底層微細身裡會有一種平衡的感受,那就是幸福感。那種感覺,我稱之為安好。沒有任何理由,不帶任何條件,就只是感覺很好,我稱它為我們與生俱有的權利。在幼兒時期我們就擁有的,年輕的時候,我們有那火花,有一點的幽默、自由、安好,但漸漸地,它被恐懼及希望給壓抑且覆蓋了,因此我們需要再度打開,重新與它連結,但是為了要重新連結,有很多東西我們需要去處理。
所以一旦麻木、沸騰、激動的情緒全部都被打開,最終我們會與我們基礎的幸福感相遇,跟它待在一起,我稱之為本質愛,那就是所有感覺修持的根基。
好比慈悲,如果沒有本質愛,想做慈悲的修持是行不通的,或許在頭腦中知道有道理,但是內心卻感受不到。比如悲心,你的頭腦理解道理,但卻沒有真正的感受,因為自己有種空洞感──沒有本質愛是會有空洞感的,所以嘗試去填補那空洞感,嘗試要放一些東西填補空洞感,因此就向外去抓取物體,越是去抓取東西,那覆蓋物就變得越厚重。
因此我們需要打開來。
我們就是等待,簡短的來說就是丟掉思維,去覺知任何的出現,不去選擇特定的感覺,任何感覺都可以,只是覺知,讓它去做它想做的事,慢慢地會打開來,然後一個接一個地打開來,你就會找到基礎的幸福感,跟它待在一起,然後我們再開始訓練思維。
我認為在這樣的狀態下,訓練思維是非常好的,因為不會受到身體中的壓力影響,因此可以正確的思維。這時去思維四無量心,去思維所有的佛法教理。這時候的思維,情感會伴隨湧現,因為彼此沒有失去連結。過去失去連結時,即使去思維,你可能無法感受到。這樣的問題,在西方國家或高度發展的國家常看到。反倒在西藏,因為沒有強調認知的教育,所以情緒發展方面是不錯的,因此訓練四無量心、觀想時,情感、感覺隨之而來,因為中間沒有被阻斷,這時越去訓練思維,感受就越深切。
我們與幸福感的距離
學員問:「執以為實的我」,與幸福感或缺乏幸福感的關聯性是什麼?
答:「執以為實的我」,就像是我們小時候的學習:「這是杯子,這是湯匙,這位是你爸爸,這位是你媽媽,星期日,星期一,我們的世界......」我們以堅實的方式被教導著,這是這個、那個。漸漸地,我們學會這樣的模式,開始看待所有一切都是堅實的。
可是所有東西並非堅實的,它們有著流動性以及變動性,但是我們擔心如果我們教導事物不堅實,孩子們會因此不認真學習或不認真面對人生。因此我們教導正經、嚴肅,漸漸地,這模式就進入我們的系統。當我們往內看:好的事情我們執以為實,當經驗負面的事情時,我們也緊緊抓著。因為這樣的執以為實,某種程度上,凍結了我們基本的幸福感,我們因此變得麻木,當我們有一些情緒的問題時,我們以「執以為實」方法緊緊抓著,嘗試去修整它,所有一切就像被鎖住、困住。
我們需要幽默感的,我認為在佛法方法中是有的。我們去禪修、學習分析式禪修,去分析東西 如何存在:感知是這樣,但真的就如同感知的那樣嗎?我們去探尋物質的實相、物體本身及主體,是否感知到任何實質、真實堅實地存在嗎?其實並沒有!
我們的頭腦知道,但如何將這個訊息傳遞到我們整個系統?我認為那是最具挑戰的。要讓認知上 去理解,是有挑戰性的,但還可以,但如何將訊息傳遞到我們身體中的麻木、心靈中的阻障?也就是說,我們身體系統躁動不安,我們要如何去轉化他們呢?雖然我們的頭腦仍然運作著,但因為線路阻塞,所以身體其他系統並沒有連結上。
這也是為何我致力教導:如何將認知、理解到的傳遞到整個身體系統,讓整個身體與理智心同步生起感恩,體驗佛法、開啟洞見,那生活會更為從容、安樂。否則,總是有個斷層、裂口,我們 會說「我知道的」,但卻依然重複做相同的事。
找到正確的內在速限
學員問:本質愛是非常流動、開放的,且沒有執以為實的緊繃感是嗎?
答:沒有的,我稱之為「僅只是我」,有一種我稱之為「功能我,有用的我」,不過度的執以為實。如果你緊握過度,是沒有用的,你就是用正確的力度握著任何想握的東西。比如握著衛生紙,你不會握得太緊,因為太緊它會縐掉;但握得太鬆會掉下去,所以力度的掌握很重要。
我們需要的是健康的我,但通常都以超過所需要的力度去緊握著,這也是為何整個系統變得緊
繃且麻木。我們應該要知道當中的平衡,但我無法告訴你需要多少力度。我們可以從眼神、行為,看出對方焦慮不安的程度,如果正在經驗這樣狀態的人,需要去經驗、感受自己,找到正確的力度、找到正確的內在速限。
如果覺得現在的自己太嚴肅了,就需要加入幽默感,因為即便正經但也要不失幽默感,然後與 本質愛連結,認真面對,這也就是我說的,內在單純、外在繁複,這是單純與繁複的共舞。 (本文轉載自「台灣芬陀利迦網站」〈系列六〉)
------善報2019冬季號 pg. 52~55
完整內容:
善報助印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