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尼仁波切開示/修持問答(2)
練習拜訪內在的空間
這個「空間」是一個放鬆而開放的空間,沒有執著、抗拒,就是放下,請事情進行。
覺知、放鬆,讓身心找到更多空間
學員:如何認識及鬆開身體的障礙?
仁波切:首先要覺知自己的身體,用「四念住」的修持練習,去覺知、練習,就會發現自己的身體是否處在平衡的狀態。
四念住的「受念住」,就是感受,專注、覺知感受,覺知所有的感知、情緒、心情、微細身的感受,如此練習,就會覺知到自己是否太緊繃,是否有一些情緒障礙,會覺知到自己內在的狀況。
很多情形是內在的微細身被阻礙了,但通常我們卻反應為:「我的感覺不好」。我們常以情緒化的方式來表達,因為就是覺得不對,於是以「我就是有種不喜歡、討厭的感覺」的方式表達。此刻,要去觀察,因為這種狀況是來自微細身,覺得不喜歡的這種情緒,也會慢慢造成微細身的阻礙,所以首先要去覺知。
發現內在有緊繃感,就放鬆,如何放鬆,不需要別人教導,自己就會知道。譬如提著五公斤重物時,告訴自己放鬆,就會發現身體會自動調整,雖然還是提著五公斤的重物,但姿勢已經不一樣了。所以放鬆並不是指放下這五公斤的重物、不要提了。又例如兩邊各提五公斤的重物,本來是很緊繃的提著,一旦告訴自己:「我現在要放鬆,放鬆」,會發現肩膀整個放鬆,但還是可以很平衡的提著重物。我們的身體真的是可以調整的,可以自我訓練,我們都有這種與生俱來的能力。所以我們要開始練習覺知身體,當發現身體有部分是緊繃的,就告訴自己:「放輕鬆」,要有一份信任感。
如果一個強烈的情緒產生,就觀察這個強烈的情緒,告訴自己:「不要執著這個情緒,放輕鬆、放輕鬆」,如此放輕鬆時,就會找到一個空間。但必須知道,這個空間不是來自於外面,不是從外面找到空間的。就像手握著兩張面紙,握得太緊,就沒有空間,因為空間不是來自外面,而是要知道在緊繃當中如何放鬆,就會有空間產生。面對自己的念頭、所有的情緒、還有這一些內在的緊繃感,告訴自己、訓練自己:「放輕鬆」。當自己能夠從粗重身就是身體開始訓練,自然而然的微細身也會接收到訊號,開始放鬆。當微細身鬆解之後,就會找到更多的空間。
以按摩為例,按摩師要扭轉放鬆客人的頸部時,會告訴客人放鬆、放鬆,然後突然一扭,就把客人的頸部轉動了。但第二次按摩師要扭轉時,客人就會不自主地跟著按摩師一起轉動,無法放鬆。通常第一次的放鬆轉動頸部是最成功的,如果第二次時客人也能告訴自己放鬆,達到放鬆的狀況,完全把頸部交給按摩師扭轉,也會像第一次一樣成功的。
所以,就像這樣,當情緒發生時,讓自己完全放下,跟情緒同在。哭泣是沒有關係的,任何情緒、感受發生時,就是放鬆、放鬆的面對。
如何在重視紀律與權威的工作環境找到空間?
學員:我的工作非常重視紀律與權威,我的惡夢就是工作時大家不聽我指揮,完全無法掌握整個工作的狀況。從這個徵相來看,我感覺到自己心裡有許多事情是阻塞住的,必須慢慢地去陪伴、去努力,請仁波切給我一點建議?
仁波切:我覺得你很有智慧、非常真誠,這份真誠加上智慧,一定會找到方法。真誠就會有一份自律,有迫切感,一定要找到解決之道;智慧則讓你找到方法。佛陀就是如此,一開始佛陀對自己的生活不滿意,內在有迫切性、渴望感,於是開始尋找,佛陀真的想尋找真相,所以找到了真理。先驅總是要花時間去尋找道路,我們跟佛陀不一樣,佛陀已經幫我們找到道路,可以省下很多時間,我相信你一定會找到道路,雖然身上有許多印記,但你已經找到內在的空間了。有時候也許因為一些外在發生的事情,觸動了這些印記,這需要一段時間去面對,但我相信你可以找到空間冷靜下來。有些人不知如何尋找內在的空間,甚至有些人完全不知有內在空間的存在。你知道,你上過我的課了,現在只是需要一再、一再的練習,去拜訪內在的空間。
不管是佛教或其他宗教,只要能夠在精神、靈性的方面學習,加上修持、練習,讓自己變好,都是非常棒的。很多練習並非要使你成為佛教徒,微細身的學習與練習,都不需要成為佛教徒就可以學習及練習。又如分析式禪修、止禪、愛與慈悲、如何在內在找到空間等修持的練習,也不需要成為佛教徒就可以練習的,這些修持練習都非常棒,可以去做,因為這些修持會讓我們的生活更快樂、更進步、更好,我們都有這份與生俱來的權利可以活得更好、更快樂,我們也做得到,人類就是有這份能力,以現代化的科學,若能達到平衡,會更好。
很早以前我們是處在一種極端中,藉由科學與教育,幫助我們走到中間(平衡)。因為過度的物質發展,現在又偏向另外一個極端,必須試著再回到中間(平衡)。現在美國許多學校已經開始教導禪修,因為他們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太偏左的時候,就推一下,往右調整,如此左、右,左、右調整,就能回到中間,一定要找到回歸平衡的方法,否則可能無法存活。
太過在乎是種毒!
學員:什麼是內在的「空」?
仁波切:空間是像這樣的──沒有被下一個事情所佔據,那兒有個放鬆的區塊──放鬆而開放的空間,事情會到來,但我們沒有去加入它們,沒有去勉強、強加什麼,沒有執著、沒有抗拒,就讓它來,沒有延遲它的旅程。情緒跟很多的感受到來時,我們沒有去加入它們,像是放下右手,就讓事情發生著,而那兒有著空間。
通常的狀況是,當有事情發生時,我們會不斷推拒、打壓(仁波切示範:用右手不斷推拒、推擠、打壓左手),右手非常忙碌,所以此時的放鬆,就是放下右手、放鬆,讓事情進行。開放、空間、放鬆這些都是有關連的。少一點「動作、行動」,但事情是持續發生著的。
知道它的到來,但沒有執取。這是需要修持的,稱為「放下、自在」的修持。因為大家都過度承載了,太過在乎是一種毒,太嚴肅了也不健康。
仁波切示範太在乎:像是握兩張面紙,只需用兩根手指輕輕的抓住就可以,如果太在乎,就會用手緊握面紙,手臂肌肉因緊握而繃緊。要握住面紙,不需要用這麼多力氣的。面紙因為緊握而皺掉了,就像我們的愛變成縐巴巴的。我們的關係因緊握而變得縐巴巴。一切都變成新加坡的花園,沒有任何自由。
握著面紙,只需要輕輕的捏著就可以,當風吹來了,就把兩根手指捏緊一點,沒有風的時候,輕輕捏著就夠了。如果我們太在意、帶著希望和恐懼,就會愈握愈緊,到過度緊繃。而這只有自己知道,別人是不會知道的,沒有人能進入你的心、你的身體去暸解你,這稱為「自我的覺察」,這是非常重要的。自我的了知是很重要的,否則我們無法進步、改善。覺察到太緊繃了,就放鬆;太嚴肅了,就放鬆。放鬆,就有空間,要用對的力量來掌握。
我們現在跟古代的問題是不同的,古代的人無法專注,他們也不夠認真,上班都不準時,也不會很認真的對待一切。我們現在發展出那麼沈重的科技,希望一切要帶到對的平衡,以至於現在我們幾乎都變成像我手上的面紙,整個緊緊旋成螺絲狀:要好好唸書、一定要做好、要準時、不可以做這個……,就像是螺旋鑽,我們的肉身、微細身及心整個都扭曲了,隨時都會崩毀,有一些可能已經損壞了,而有些即將損壞。
放鬆,放鬆吧!我們需要多一些努力,慢慢的調整回來。也許是瑜伽、氣功、禪修,佛法都行,慢慢地鬆解,就可以好好的握著手上的面紙,這只有自己知道。如果自己不想改變,沒有任何人能幫助你。認真但不緊繃,我們把這兩者混淆了。
生起次第觀想本尊,為什麼有助解脫?
學員:在本尊修持的生起次第中,觀想不同種子字的顏色及本尊身體不同的姿勢、手拿法器等,對於我們的修持、心靈的提升或佛法上的解脫,如何產生助力?
仁波切:如果單單只是這樣去觀想,是沒有辦法幫助你解脫的,當中必須要有其他的一些元素,必須理解「空性」。你觀想的外在色相就是空,觀想的是空,但是有顯現,而不是你現在觀察的都是堅實、堅固的,要如此訓練自己的心,要有這份心的彈性。
如果你去執著有一個真實的我,然後又去觀想一個真實的本尊,這兩個是會打架的。首先你必須要讓「我」這個概念消失。就是你在觀想之前,必須先將「我」消融入空性中,在空性當中再次現起本尊,這個本尊是從三摩地顯現的,有禪定力,當你這樣觀想出來,再祈請真正的智慧尊進入你觀想的三摩地本尊。
跟演戲是一模一樣的,好演員要演好甘地這個角色,必須先忘了自己,才能變成甘地,不然本身的性格會與甘地的角色衝突。首先,觀想自己完全消失進入空性,然後明光顯現,在明光當中做本尊觀想,本尊出現。你需要先有大乘的修持,也就是空性,再加入金剛乘。
整個本尊的觀想,其實就是空性當中的化現、顯現,可以說是色的修持,空即是色,色轉變成本尊,沒有空性,色是沒有辦法顯現的,是沒有用的,也沒有舞蹈。如果是這樣(沒有空)的情況下做阿彌陀佛修持,也無法跟阿彌陀佛融合在一起。所以我們必須先消融,進入空性,明光顯現,阿彌陀佛出現(也許是阿彌陀佛、也許是度母或文殊師利菩薩)。首先都必須先消融,無「我」,再也沒有我們自己的這個外相,然後在當中再次現起本尊,必須以這樣的方式去做觀想。
如何融合上師瑜伽與本尊修持
學員:關於上師瑜伽與本尊修持,理智上理解上師和度母是無分別的,兩者的本質是相同的。但是在實際修持中,要如何融合兩個影像?
仁波切:你想試著融合兩個影像是可以的,但事實上並不需要這麼做。可以只是單純地以理解,以提醒自己的方式,知道他們是相同的。所以不需要把本尊、度母或上師影像混合融合在一起,這是不必要的。是去改變感知,不需要太緊繃,就只是提醒自己他們是相同的。
續問:所以這是概念上的,那要如何變成非概念的?
仁波切:開始是以概念上的理解,之後在某一個點會變成非概念的。但當變成非概念時,也不是說上師或本尊是相同無別的,而我是不同的。上師和本尊本質是相同的,但我在下方、是壞的,不是這樣的。是上師、本尊和自己的本質都是相同的,這就是非概念的意義。
目前有很多不同的修持方法,對法本有不同解讀方式,解說上有各種可能性,有一種是試著去改變影像,另一種是去改變我們的理解,就不需要擔心影像的部分。還有一種是改變感受,這就不需要特別去擔心影像和理解的部分。因為感受不必然是影像,理解也不一定會伴隨著影像。有些時候是這三種都要去改變,去改變影像,改變理解,也改變感受。有些人認為生起次第的修持就是去改變影像的部分,並不是這樣的。有的是改變理解,有的是改變感受,也有的是三個都要改變。
一般來說,西藏傳統上認為影像是很容易生起的,因為人們多用視覺方式,因此修持中有很多視覺影像的部分。當給予法教時,同時傳遞了加持,會說:本尊融入我們,有白光進入,甘露融入明點,虹光融入梵穴進入心間等等,它們非常具體明確且有影像,但是事實上,加持並沒有特定影像,也不需要特定影像。(系列二)
(本文轉載自「台灣芬陀利迦網站」)
------善報2018冬季號 pg. 52~55
善報助印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