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尼仁波切/ 「菩提心的滋味」開示

 20190710 2

 菩提心,疑難雜症萬靈丹

自私的老把戲過時了,唯有改變自己,誠實面對,別人才能感受,才能解決問題,改善關係。

 

時間:2017年12月7日晚間7:30~9:30

地點:台北化育道場

藏譯中:施心慧

攝影:妙願法師

 

首先問候大家吉祥如意。在座有很多都是老朋友了,還有一些新朋友,很高興能見到大家,特別感謝化育基金會每年都能為我出一本書,希望大家能珍惜閱讀。相信在座很多人都參加過「六度波羅蜜」的閉關課程,這本書就是讓大家復習時可以參照閱讀。

身處這個時代,資源很多也唾手可得,都是我們可以善加運用的。現在的生活組織更好,已經很少人會在山林間遊蕩,但代表相對的限制也多,多少會產生一些副作用,就是被很多事擠壓的感覺,一旦事情多了,就會有不安和急迫的感覺產生。

只關注自己,就會感到孤獨

每個人都渴望可以達到目標和需求,以自我為中心的想法便油然而生。自我中心的情況是這樣的:認為東西是我的、權力是我的;我並不想侵犯別人,但別人也不要進到我的權力領域來。

珍愛自己是好的 但是我們卻誤把「珍愛」變成以自我為中心,不論做什麼或想什麼,都只關注在「我」這個點上。因此,我們覺得孤單。雖然世間有大千世界,如果只關注自己、自己、自己………,我們就會感到孤獨。

這種孤獨讓我們找不到朋友,或為了找朋友,就得損失一些東西,但你又害怕損失、害怕信任,因為你覺得信任別人就不能滿足自己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那種毫無條件、毫無要求的美好就消失了。

無條件的美好是無價的。如果交朋友的動機是有所求的,對方也會察覺你的算計。關於世俗的聰明,我們都學得非常好,你一說謊,別人就會察覺。因為我們都受過良好教育,學到如何思考,而這種思考是會帶著懷疑,稍有點偏差就是批判,稍微過頭就有不同。

誠實是自由的展現,是生存的法寶

所以在這個世紀生存的唯一方式,就是要誠實。這樣的誠實來自一種自由的心態,我再重複說一次,我們要達到這樣的誠實,必須來自於我們自由的心態,這種自由的心態,沒有任何個人的需求。至於如何達到答案,就在《菩提心的滋味》這本書裡。(眾笑)

如果我們心裡帶著需求和恐懼,到最後你會變得非常孤獨,因為會被別人察覺。有時你碰到某個人,你會覺得非常舒服,因為那個人的心是自由的,我們有的時候跟某些人在一起的時候,會察覺到他深層的需求和恐懼而覺得不舒服。

如何達到無條件的心靈美好?

但我們要如何達到無條件的心靈美好呢?在《菩提心的滋味》裡說,這是菩薩道也就是勝義的菩提心。用我習慣的語言來說,是一種單純的內在,另一種說法是:我是無名小卒,用佛法的語言來說,這是非常單純、沒有包袱或負擔,是通透、隨時隨地可以反射出所有的東西。這種自由的體驗是怎樣的呢?

自由並不代表什麼都沒有,在自由當中是有什麼的。就是佛的那種自在、明晰的心,這種明晰的心是自由的。大家要知道,自由並不代表什麼都沒有。譬如在台灣騎機車的時候,當你把安全帽拿下來,你的感覺是什麼?就是很自由!

你可以觀想「自由」的形狀嗎?你可以給這種自由感一個名字?一般人或事都有具體的形象或是聲音等,但自由有嗎?雖然沒有,但你卻可以感覺到它。你會有沒頭盔的自由感覺。你可以感覺自由,但你沒有辦法抓住它,它是超越任何概念,但它又在那裡。這個勝義菩提心、空性就在那裡。有一種輕盈和自在,不會陷在你的煩惱中,由於這種輕盈和開放,跟佛的明晰就連結在一起了。在裡面有極強的能量,所有的一切都有能量,我們的心也會有能量。

你的能量是不是被需求卡住了?

通常我們的能量會卡在我們的需求中,我們的能量在以自我為中心的導向中永遠都很忙,如果我們現在找到這種自由自在的狀態,為自己忙碌的狀況就減少了,但能量還是在那裡。

那現在我們要拿能量怎麼辦呢?我們要轉變能量的方向,把原來放在自我的這種能量放在別人身上,由關注自己轉向他人。這時候,我們就能生起對他人的關愛和利他。這種純正的關愛,就是世俗菩提心生起的開端,就會有百感交集、五味雜陳的心情產生。

我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經驗,當你陷入困境的時候,是無法去關心朋友和家人的。雖然你也想去關心他們,但你自己的困境,會讓你無暇他顧。當自己的狀況很好的時候 我們自然會去關懷別人;但當自己陷入困境,是沒有辦法去關懷親朋好友。當我們去關心別人的時候 心裡生起了對別人的真正關懷,這種苦樂參半的情況就會產生,至少你的心裡生起了對他人的關懷。這邊我要特別提出幾件事:

當我們被痛苦逼迫的時候,我們不能去關心外在,但是當內在生起一些自由的時候,你就會想要去做點什麼:比如關心岳母或婆婆,當關心的程度變大 ,你自然就會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知道我在說什麼嗎?這就是我說的------苦樂參半的時候,這就是世俗菩提心的開端,世俗菩提心要開始發光了。就我的經驗來說,我希望大家在這種苦樂參半的狀態待久一點。

當你的心自在,就會想要為別人做些什麼,當我們在這種苦樂參半的時候,要修持「安忍」,面臨想要幫助別人、卻找不到方法的時候,這時候就要修「安忍」,處於苦樂夾雜的狀態,可能會覺得悲傷或掙扎,你不喜歡這種感覺,但這種時候不要去找師父。

我們要知道,這時候不應該立刻對事情下結論,應該在這個苦樂參半的情境下一段時間,然後帶著關懷他人的心態。處在這種不知道該怎麼辦的狀態下,不要立刻去否認它,而是修「安忍」波羅蜜,之後運用六度中的「智慧」波羅蜜,去思維問題的根本。我們的情緒可能波動很大,此時要運用「禪定」波羅蜜,運用呼吸讓自己安靜,這是必經的過程。透過這個學習,我們就會得到答案。這就是六波羅蜜其中的「安忍」、「智慧」和「禪定」三種波羅蜜。

我們之所以要有「禪定」的修持,是因為平靜之後才能找到解決的辦法,當我們千頭萬緒的時候,需要「安忍」波羅蜜。在做「禪定」修持的時候,一定要讓我們的心靜下來,我們的動機是想要解決辦法,讓內在能夠祥和平靜,這樣才能想到一個比較好的解決辦法。如果你沒有打算讓心平靜,不去管婆婆或先生或太太的問題,只是把自己關起來,這樣你並沒有解決問題,而是自私。

悲心、清新和敏銳

當我們做修持的時候,要有一種悲心、清新還有一種敏銳。如果你沒有產生「慈心」和「悲心」,你的修持就是自私的修持,這樣的修持就只是讓自我感覺良好而已。修持的時候,內心的動機就是想要幫助他人,這樣的修持才是帶著菩提心的智慧。

關於世俗菩提心,相信大家已經聽了很多次,也就是願菩提心與行菩提心,願菩提心是想要找到解決的辦法;行菩提心就是實際的修持和行動力。

如果修持是一天打魚三天曬網,就是沒有精進修持,「精進」波羅蜜是六波羅蜜的其中一個,你應該讓自己處在解決方案的狀態中,處在苦樂參半的狀態中,一直到你真正找到解決的辦法。

我們要對自己有信心,一定會有解決的方法,方法可能來自你自己,或你的岳母、婆婆。在21世紀裡,大家都很聰明,一定可以察覺到你的動機,所以我們對自己的痛苦一定要誠實,這也是唯一的辦法。

也許你的痛苦來自於你的岳母或婆婆,他們也會察覺你的痛苦,因為你純粹的動機而改善彼此的關係。我為什麼說岳母和婆婆,而不以公公或岳父做例子呢?

因為公公和岳父都很懶,只會躺在那裡,而岳母和婆婆都很有功夫,可能檯面下暗潮汹湧,檯面上卻相敬如賓,這是開玩笑的!

菩提心,改善世間關係的良藥

在世間輪迴中,有些文化和法則是必須尊重的,有些規矩是要遵守的,為了要找到解決的方案,自律是非常重要。像岳母或婆婆,我們都要尊重,這是世間法則,當你開始這樣做的時候,岳母和婆婆可能不太喜歡,可是當你持之以恆的發心和行動,終於有一天,你的岳母或婆婆會理解你,菩提心才是這世間改善關係的良藥。

最後一個就是「布施」波羅蜜,花時間付出什麼就是「布施」。你會買禮物送給婆婆,這種時候你就是帶著菩提心,你婆婆可能不喜歡你的禮物,但將你對她的關心付諸行動,她還是會感受到的。所以結合我們的智慧,我們出自善意地送給公公、婆婆或岳母小禮物,把對他們的關心化作對他們的「布施」。當你願意花時間跟我們的父母、子女在一起的時候,你對他們關愛的訊息,就會產生震動共鳴,他們就會感受到,你的注意力就不會放在自私的自我。當你帶著自私的心,去關懷你的家人的時候,這時候的副作用就是------讓他們變得更自私。

你花時間跟家人在一起,這就是時間的「布施」。這種時間的相處,必須是沒有條件的,你就是去看他們,然後去吃吃喝喝就離開。千萬不要有條件的去看父母,不用強調這次是我來看你。看父母是一種無條件的,聽他們敘敘家常或是什麼事都不做,時間到了就離開,像這種無條件的時間布施,在背後的深層就是有菩提心的滋味。

如果你的父母不在了,也可以去拜訪別人的父母。因為其他人的父母也是如母的眾生,自己的父母不在了,就會有悲傷、懊悔的感覺。你可以去拜訪你的岳母或婆婆,也許你的岳母或婆婆會請你離開,這時去檢視你自己的動機:「為什麼我的岳母或婆婆不想跟我待在一起,她真的想要

自己一個人?還是因為她討厭我呢?」你很聰明的,你會知道答案的。

如果她真的喜歡一個人獨處,那你就沒有問題;如果她因為討厭你,不想你跟她待在一起,那就是你有問題了。有的人就是喜歡一個人,就算阿彌陀佛來了,他也說:「不要現在,我現在有點忙,十年後再來。」這是開玩笑的!

問題如果出在我們自己身上,我們現在就有機會改變自己。譬如你戴著頭盔去看媽媽,不斷的訴苦,而不是聽媽媽訴苦,媽媽聽了你的種種問題和抱怨後,她寧願一個人。

我們應該修持六度波羅蜜、去行菩薩道。去看母親的時候,你的一切狀態都很好,不再戴著頭盔去抱怨、傳送你的煩惱,你的狀態和頻率就是菩提心。你媽媽不但不會趕你走,還會經常讓你來,這種問題就是菩薩會碰到的問題。

重點就是,我們在修持波羅蜜時,要團隊合作------六個波羅蜜一起修,要解決問題時,要同時具備六波羅蜜,且帶著自在,讓菩提心隨時可以顯現。要讓世俗菩提心可以顯現,我們要借助能量,我們要讓能量轉向別人。

鍛鍊我們的心,一切有理解,然後你就可以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自己改變了,別人也會改變,別人改變我們也會改變。因為我們共同存在世界上,這種自私的把戲已經過去了,我們要療癒世界的話,菩提心是最好的辦法,在單純和複雜當中舞蹈。

世俗菩提心的反射是很複雜的,佛陀說的空性、開放、真如、法性,空性不是一片死寂,真正的空性具有明性,由明性產生世俗的菩提心。

以此鍛鍊自己的心,花時間去讀這本書。

心懷感恩,就會快樂

剛剛舉的例子都是岳母和婆婆,我們要證悟,我們不僅希望家人從痛苦中解脫,也希望一切眾生從痛苦當中解脫。因此我們要先證悟,讓自己先成為菩薩,這就是真正的菩提心。西方有一句話:「你想要世界和平,先從自己家的廚房開始。」

希望大家過得很好,對彼此慈悲,放下過去的過節。這就是我們說的「原諒」。我們要原諒他人,當我們能夠原諒的時候,就可以給自己和別人帶來祥和。我們不知道自己可以活多久?當你還活著的時候,要活得健康快樂,快樂並非都來自外在,快樂就必須要跟自己的內在連結。

感恩有兩種:一種是自動的,另一種是對美好保持敏感、有意識地讓感恩心生起。

自動的感恩就是,如果你來自尼泊爾,你對台灣就會生起自動的感恩。但當你在台灣待超過兩個禮拜後,你就不會有自動生起的感恩心,就會視一切便利舒適為理所當然。

而有意識的感恩是:哇!這麼乾淨的街道,隨時都有的自來水、熱水。在台灣洗澡,熱水像瀑布一樣,如果在尼泊爾,熱水像鴿子尿一樣小得滴滴答答。台灣就是這樣美好,生活機能很強,也有佛法。隨時有機會看到上師,還有乾淨的街道,有美好的一切生活所需,我們必須要提醒自己隨時保有感恩的心。在台灣根本沒有理由感到悲傷,外在的提升可以促進我們想要的世界和平,請大家要和平相處。

 20190710 1

問答

問:剛說到我們要尊重輪迴的世俗規則,這種文化的規則是有條件的,但六波羅蜜的修持都是無條件的狀態,在世俗當中,常常都是有條件的,我們要怎麼辦?

答:我所謂的尊重不是等於遵從,文化是會改變的,因為文化是人創造的。規則也會轉變,因為規則也是人訂的。如果你想讓文化轉向正向,你要保持尊重的心態,如果你有菩提心,你就會用六波羅蜜當中的任何一個,去找到適當的辦法。

問:仁波切說的「反射」,是否可以詳細解釋一下。

答:用英文的反射可能會讓大家誤解,我們用水晶球來比喻。反射有兩種:

一,反射外在的一切:我們的心就像水晶球,可以反射外在的一切,可能是杯子或我們的煩惱,都可以在水晶球映現出來。這些表面映現的影像,並不是水晶球本身,只要水晶球不去執著這些映現,這些都會消融;

二,反射內在的虹彩:這個能反射外在一切現象的水晶球,並不是空空的,透過陽光和水晶球,我們可以看到水晶球閃現的虹彩,這個虹彩,就是我們的菩提心。

關於反射的第二部分,如果要真正了解「反射」的本質,我們要去證悟空性,要達到證悟空性,就必須要有佛法和老師。/ 聽打:林伊琦

 

------善報2018春季號 pg. 55~58

善報助印連結:

https://donate.spgateway.com/hwayue/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