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6年1月3日
地點:印度瓦拉那西智慧金剛大學
教授:第九世堪千創古仁波切
翻譯:堪布羅卓丹傑
整理:天蔚法師
首先仁波切說要為今天讓大家在這裡久等說聲抱歉,同時也要謝謝大家對正法如此有信心跟興趣來學習,所以要謝謝大家。
由於各位這次來到印度朝聖也是為了要聽聞正法,因此仁波切特別對各個聖地有一個介紹。在前幾天的課程當中首先第一個介紹了瓦拉那西,最後介紹了菩提迦耶,也就是佛陀成道的地方,還有靈鷲山、那爛陀佛學院,同時也介紹了舍衛城當中的祇園精舍等等。而在每一個聖地中該如何修持的方法也提到了六隨念,之前已介紹了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和念戒,關於這五部分的修持方法要具備什麼樣的發心和動機,都已經介紹過了。
今天要介紹的是佛陀涅槃的地方,也就是涅槃城,以及佛陀誔生的地方藍毗尼園這兩個聖地的殊勝功德,各位如果朝禮到這個地方所要做的修持是六隨念中的第六個方法,也就是念天,接下來將介紹一些故事。
在涅槃城,如果我們去朝禮時,會看到佛陀示現涅槃的佛像,同時有供奉佛遺骨的舍利塔在那邊。一般來講,提到佛身時,佛陀具有三身,也就是法身、報身、化身。我們知道佛在印度示現誔生並廣說佛法,最後示現涅槃的是佛的那一身呢?是佛的化身,這是為了讓眾生能夠見到他,所以佛陀示現有出生、成道、說法,最後示現涅槃等,但我們說佛的本智或是佛陀心的自性是具有大悲、大智和大力,這個自性本質的智慧卻是沒有涅槃的。這個本然的自性或本智,也就是報身跟化身。
當一個行者具備淨觀時,如果淨觀能顯現時,即有福緣能見到佛報身顯現。接著談到佛的法身,是指佛的心意的本智,同時佛陀心的本智具備盡所有智的功德,不僅如此,佛也具大悲的力量,以大悲攝受所有眾生,隨時憶念著所有眾生,且知道眾生的需要給與調伏,這樣的法身是一種不變的本質或稱為法身不變的本智,因此,化身雖有涅槃,但佛陀法身心的本智是不變的,且不光是心的本智不變,佛的無緣大悲也是隨時繋念著眾生,恒常駐留著,因此當我們到達涅槃城時,如果我們虔誠向佛祈請,具備大信心來發願時,可以感受佛的大悲跟加持力的,這些大悲加持力真的可以融入我們心中,所以尤其在涅槃城這個地方,如果我們具備信心發願來修持,這是具備很大的利益,是很重要的。
當佛在世時,當時有很多的天神,例如帝釋天王、大梵天王、或四大護國天王等,他們也皈依佛陀成為佛弟子,並且也在佛前發誓願護法,將來會護持所有修持正法的佛弟子,我們現在雖然無法親見到佛陀,但若能正確行持佛法,如法修持並利益廣大眾生的話,這些護法天神都會守護著我們的,所以,當我們到佛誔生地藍毗尼園或佛的涅槃地時,這些天神都可以看到我們,所以在此認真發願祈請、如法修持的話,天神會眷顧我們,幫助我們工作順利、沒有障礙,在修行上、佛法上能夠順利。
我們隨念這些天神即是六隨念中的念天修持方法,密乘的念天方法指的是各種的護法,這些護法主要是佛菩薩以非人的身形,而顯現出的相貌來廣度眾生。例如密乘 的瑪哈嘎拉、瑪哈嘎利等護法,很多人會覺得此護法顏色怎麼如此鮮艷且像貌是如此可怕的憤怒相,這是如法的嗎?有些佛弟子會生起如此的懷疑。前面所提到的這 兩個神是黑色的,示現黑色是代表堅固不變,本質是不變的意思,其它顏色如紅、白、黃等,它的顏色是會被改變的,所以黑色就是表示不變的意思。
很多密乘護法示現憤怒相,初見可能會心生疑心,尤其佛教見解是要消除三毒煩惱,具備慈悲心,這是佛陀最主要開示的法教,怎會有如此憤怒相的護法呢?看起來好像憤怒相、瞋恨心,護法看起來好像不慈悲。仁波切認為並非如此,真正的慈悲,不光是臉上面帶微笑,而是從內心生起的,但這樣的慈悲,很有可能外在示現的卻是憤怒相。舉個例子:一個母親看見孩子快要掉入火坑或洞中,一定非常緊張,甚至嚴厲的告訴他不可往前走,這時示現的一定是憤怒相,這完全是母親慈悲和愛的顯現,必須要趕快救護他,所以示現憤怒相。如同母親救護孩子一樣,佛陀不忍眾生在輪迴裡受這麼多苦,故有時會示現憤怒相來救護眾生。
這樣一種心的本質或慈悲,很多時候是可看出來的,在瑪哈嘎拉上也可看到。不論是立體的佛像或唐卡,初見時的確是很憤怒、很可怕,但仔細看了之後,其實可看出他是在微笑的,為什麼呢?因為它心是具備大的悲心,因此仔細看是在微笑,這在很多教典裡都可看到。
在祈請文中有一個偈子,這護法在佛陀面前曾發過願,就是他們對於後世修持正法的佛弟子要如同守護自己孩子般的守護他們,所以當我們已成為佛弟子,如果能好好認真如法修持佛法的話,這些具智眼的護法們,都會給與救護、幫助的。所以我們修持或朝禮聖地的時候,都可在心中憶念這些護法,祈請或發願,這也就是六隨念中的念天。
在涅槃城不遠的尼泊爾和印度交界之處,也就是佛誔生之地的藍毗尼園,佛在兜率天宮,當他以大悲觀視所有眾生之後,便進入母胎,降生人間的藍毗尼園中,這是所有佛行事業的最開端。因此,當我們到了藍毗尼園,若能真誠的祈請向佛發願,尤其是隨念佛的功德和佛的一切佛行事業都是由此開始的,因此帶著虔敬和恭敬心的話,精進的心會更加的增強,已經具備精進的行者很快可以證得果實;而未生起禪定者可生起禪定,已生起禪定者,禪定力會更加的增長,這都可說是藍毗尼園不可思議的加持力。
在藍毗尼園不遠處就是佛陀父親淨飯王宮殿的所在處,叫做迦毘羅衛城如同先前所提的,目前只剩宮殿遺跡而已,一切有為法都是無常、會壞滅的。但這是當年佛陀和他的父親都曾到過的地方,這地方有一種特殊的加持力,只要見到了這些會自然而然的生起非常虔敬的心,因為淨飯王的宮殿有四個門,這些門的遺跡還在,而當中在北方這個門,當年佛陀為了出家捨棄王位,就是由這個們走出去的。佛陀心意念著一切眾生而示現出家、示現成就佛道,他跨出了他的第一步,雖然我們當時不在場,沒有親眼看見佛陀,但是當我們到了那裡,站在這個門邊時,我們可以仔細的這樣來想:佛陀就是從這裡,為了眾生而跨出去,因此帶著這種虔敬的信心和恭敬心,在那個地方很容易生起很強的信心,雖然從世間法來看,這個地方已不復先前的華麗乾淨,但華麗的宮殿對我們沒有多大的用處,重要的是透過這一切景象在我們心中能種下善的習氣,也就是想到此地這個門,當年佛陀是如何走出去的。當我們這麼想時,自然可以得到很大的加持,仁波切說我們不要忽視這個聖地,也希望各位到這個聖地並在這個地方祈願、修持,這對各位是有很大的利益的。
當我們說要積聚一些資糧,譬如透過在聖地點燈、燒香或者做很廣大的供香、供花、供僧的供養,這種廣大的福田供養的確是有積聚福德的功用,但如果當我們在聖地生起了很大的信心,就算只是供養一支香而已,只要能虔誠的祈願的話,經典說這個功德是更大的。仁波切覺得帶著這樣的心來做乃至只是一點點供養,他的加持也是不可思議的。所以仁波切希望我們不要忽視這個聖地,就算到了這裡只是供養一支香,只要我們帶著這虔誠的信心來供養的話,那麼我們得到這個暇滿人身就算沒有浪費,今生也具備了真實的意義了。
提到了藍毗尼園,仁波切說他小時候在西藏就聽過一種樹叫巴拉薩這種樹木,但只是聽過卻沒有親眼見過,後來到了藍毗尼園看到這種樹有著紅色的花。經典上也記載著佛陀的母親就是手握著這棵樹而誔生出佛陀,而佛陀的整個壇城也就因此而示現於這個世上。這並不表示這樹本身有什麼特別的加持力,而是當我們回想起這樣一個故事和殊勝的歷史時,我們便可以得到這樣一個殊勝的加持。當我們信心和虔誠心生起時,能幫助一個行者,本來沒那麼精進想修持的,自然會更想修持,本來不怎麼能生起禪定的心,能更進入禪定,所以這可以說是一個殊勝的加持力。
印度是一個聖地,既然佛陀曾親自降生在這,所以佛陀曾親臨的地方很多,所以有很多的聖地。同時不光是佛的聖地,後世佛的聲聞弟子中,就有最著名的七大護法藏師的阿羅漢聖者,以大乘來講有世間六莊嚴--六位大師,以密乘來說也有八大成就者、八十大成就者、八十四成就者等,這些成就者、菩薩的聖地也遍佈在印度的各個地方,而這次主要介紹的聖地是佛陀的誔生地,藍毗尼園、涅槃城、菩提迦耶、說法的瓦拉那西以及佛陀住過二十五年的舍衛城當中的祇園精舍等這幾個聖地的殊勝功德,因此希望各位透過聖地的介紹能生起 虔誠心、恭敬心,仁波切很高興能跟各位分享勝地殊勝的功德。
這幾天的課就講到這裡,這是最後一堂課,謝謝大家,見到尊貴的海濤法師、比丘、比丘尼法師還有香港智慧金剛中心、台北、台中、台南、高雄、以及加拿大、溫哥華、列些林、化育等各地的法友們,為了法來到了這裡是非常有福氣的,有如此清淨的動機,在殊勝的聖地有如此殊勝的法和說法者──法王,仁波切說他年紀已大,各位如此有福報見到法王,仁波切非常的高興,最後祝大家扎西德列,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