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琅琅聲中,我們離苦得樂

創古仁波切/ 切喀瓦尊者之《修心七要》開示

 thrangu lamateaching20171005

在琅琅聲中,我們離苦得樂

時間:2017年10月5日至11日

地點:尼泊爾南摩布達創古寺

藏譯中:堪布羅卓丹傑

文字整編:陳淑燕

聽打;張千金

圖片提供:香港創古中心

我們在修持或說修行時,常常因為對甚深意義無法了悟,而感覺到許多障礙,或感覺到沒有辦法再進步,因此在修行前,必須先修心。

修心是一切修行的基礎,傳世的修心教法­­------阿底峽尊者之「修心七要」,能幫助我們更容易了悟甚深意義。由阿底峽尊者傳承弟子切喀瓦大師整理歸納的修心口訣,不僅便於記憶,更能幫助自他離苦得樂。

修心口訣,生起慈悲心

這種告訴我們如何生起慈悲心,以幫助自他離苦得樂的口訣,其實是印度傳統佛教兩大體系的結合。印度傳統佛教的兩大體系,一是由龍樹菩薩等大師所傳揚的深見派,另一是由慈氏菩薩、無著菩薩所傳揚的廣行派,而阿底峽尊者的「修心七要」,是深見派與廣行派的融合。

阿底峽尊者是孟加拉人(註:印度曾是英國的殖民地,古時英屬印度的領土,包括現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相傳身為王族之子的他,為了想成為過著禪修生活的僧人而到處尋訪精神導師,終於找到在蘇門答臘專修慈悲心與菩提心的金洲大師。

當時坐船從孟加拉到蘇門答臘的路途十分險阻,因為虔誠地向度母祈請,阿底峽尊者才能屢屢化解危機。等他將金洲大師的口訣和教法完整地學習後,就從蘇門答臘返回印度超戒寺擔任住持,之後,在藏傳佛教漸趨式微時,因緣地被迎請至西藏,就在西藏傳承了此教法。

「我執」修持,消除「我執」

傳承自一位蘇門答臘大師的修心教法,是什麼樣的內容?在此之前,我們必須先探討佛教的教義。一般佛教的修持強調兩種無我:一種是人無我,也就是「無我」;另一種是法無我,也就是「空性」。但金洲大師傳授的修心教法,是用「我執」來修持。換句話說,一開始他就告訴人們「有我」,而「有我」自然也就「有他」。

舉例來說,若種花時,讓花生長在乾淨的真空環境,或完全沒有髒亂的地方,你會發現花無法存活;相反地,若讓花生長在有一點點肥料、一點點髒亂、一點點水與一點點沃土的地方,你會發現花長得很好。這就是因為有「我執」,用「我執」來修持,最終能消除「我執」,是真正利益他人的修心教法。

阿底峽尊者習得這種修心教法後,傳給弟子仲敦巴大師,之後,再傳給博多瓦大師,一代一代傳承,傳到切喀瓦‧也頡多傑大師,也就是切喀瓦尊者時,他將教法整理歸納後寫成《修心七要》。爾後,方便背誦的修心七大精要,就成為修持的傳世經典。

從《修心七要》的結語「由昔修業醒,自眾信為因,能輕苦譏毀,請調我執教,今死亦無憾」中可知,切喀瓦尊者之所以對佛法有興趣,都是他過去修持的善業醒覺了。這種機緣對一般人普遍難得,因此對佛法有興趣的人,我認為還是要回到動機,才有可能觸發前世的修持,讓學佛之路更加順遂。

修心前先減弱負面慣性

《修心七要》第一句偈言「首先修前行」裡的「前行」,就是讓心開悟的動機,指的是「轉心四思維」,也就是「暇滿難得、人生無常、因果不虛、輪迴過患」這四個共加行。

為什麼修心時要從前行開始?因為佛法初學者往往有很強的慣性,譬如對世間很多東西放不下、對今生很多事有貪著。它可能讓你不想學佛;也可能讓你在學佛時,因懶惰、貪著無法精進;或者你精進了,卻因慣性無法延續,無法成就圓滿的佛果。以下四個共加行,是我們修心前需修的前行,也是用一生修持前,必要的準備功夫。

第一個共加行是「暇滿難得」。人身真的很難得,得到暇滿的人身(註:遠離八無暇和具足十圓滿的學佛善緣條件)更難得。因為我們沒有投生成其他動物,我們投生成人。客觀來說,其他動物的生命是很辛苦的,但最辛苦的是牠們沒有人類的智慧,而我們投生成有智慧的人,這就是最難得的地方了。不但投生成人,又有智慧,甚至去思維、學習佛法,是很不容易的。

第二個共加行是「人生無常」。也就是說要隨時有無常的警覺性。未來會怎麼樣真的不一定,無常的警覺性能幫助你珍惜當下,現在有時間、精力和能力就盡力地修持,不要想著未來再修。佛陀告訴我們,擁有無常的警覺性有三個好處,它是遇到無常時,讓你學佛的入門或助緣;它幫助你在學佛時可能產生的惰性中,把握當下精進修持;它是你最終得到的結果,因為把握當下,所以得到佛的果位。就算沒有得到佛的果位,也沒有浪費每一次機會!

第三個共加行是「因果不虛」。修行的目的是要離苦得樂,最重要的是要先瞭解因果,當你瞭解因果就可以止惡行善,這包括觀察自己的身體、語言,還有內心動機。起心動念不要傷害到別人,還要更積極地利益到他人,在行為上,各種能利益他人的事都要做;在語言上,粗口、妄語或者挑撥離間的話都不要說,因為你說這些「不善」,不只會傷害他人,同時也在傷害自己。

第四個共加行是「輪迴過患」。所謂輪迴世間的本質是苦,這裡的苦,是指一切的本質是苦,但卻不代表就沒有快樂。佛陀告訴我們,就算看到的是快樂,最終還是會轉變的,這也是一種苦,叫壞苦。所以要出離各種擔憂、過患與痛苦,唯一的方法就是修行。它能幫助你不僅是今生,連來生都不擔憂。(本文摘自《創古法雨》〈系列一〉)

------------善報2018秋季號 pg.26~27

 

善報助印連結:

https://donate.spgateway.com/hwayue/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