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陀天法」閉關法會教授‧系列之三

無修,近在眼前好難修?

它是一切修持的基礎,無須外求,只要放鬆,安住自心,障礙自然淨除、功德自然現前;聽起來好簡單,為什麼修起來好困難?

教授:詠給.明就仁波切
時間:2004年8月29日
地點:台北化育道場
藏譯中:妙融法師
聽寫:王惠媖

Mingyur Rinpoche 02

「無修」是一切修持的基礎,對於這種能夠自然放鬆、安住的殊勝之法,各位有什麼問題嗎?有問題的可以舉手。

如何「無修」?

Q:既然「無修」這麼容易,為什麼我們要修這麼多的儀軌,以及各種修法呢?

A:因為眾生的根器有種種差別,好像我們人有各種不同的病症,如果只有一種藥是不夠的。「無修」可以說是一切修持的基礎,但是仍要依著眾生各自的根器、習氣與願求去做調整,所以就會產生各種法門;各種的方便與各種的方法。

我們知道,光是一種藥不能治所有的病,眾生的煩惱很多,根器也不同,甚至各自的願求也不一樣,所以生出各種的口訣跟教授。有些人這個口訣可以用上功,有些是適合另外一種口訣,因此就有不同的修 法。若你覺得非常適合這樣「無修」的法門,而且能夠用上功,那麼你就可以這樣子的修持。

除此之外,還有三種助緣幫助修持「無修」,這三個助緣是什麼呢?

第一、發心:也就是發菩提心。

第二、認知:觀修佛跟一切的上師是無二無別的。在這樣的認知之下,我們不斷虔敬的祈請,二心合而為一,在這個認知下,我們修持禪定。

第三、迴向。

Q:請問仁波切,我們修所緣境當下,有妄念時比較容易提醒自己。像這樣「無修」的時候,如果產生妄念,那該怎麼辦?

A:在無修的裡面,如何得知散亂了呢?若是沒有「無修」的體性、覺知、覺照的時候,那就表示我們散亂了。

關於「無修」的體性、覺知,是怎麼樣的呢?要知道,這個是很重要的。

就好像一、兩歲的孩子來到佛堂,會看到很多的師父、壇城、佛像,但是他不會起念:「喔~這個師父好,那個師父不好。」或者是「喔~這個壇城是這個形狀,這個本尊是這個樣,他的經典是什麼呢?」

或者「這佛像是誰做的?大概多少錢?」他統統不會這樣子想,但是他看到的跟我們看到的一樣──就是唐卡、師父、佛像。

所以,如果我們能夠安住自心,在這種本性、體性當中安住時,我們不需要去造作什麼,本性,本來就有;此時此刻就有。差別在於知不知道,而不是有沒有。所以,我們要能夠認識我們的自性,無造作的安住;安住在自性當中,放鬆的去安住著。但這指的是止的禪修,跟大手印的禪修,直接的認識出心性,是有差別的。

若是我們能夠安住自心不斷地修持,那麼,自然我們就會具足一切五道、十地的功德,當我們能夠究竟、完全明暸時,我們一切的惡障就能夠盡除。

Q:仁波切拉,不好意思,剛才在靜坐放鬆的時候,我想要睡覺,之後有一些妄念跟著出來,這是正常的情況嗎?如果不正常,要如何對治?

A:在這裡呢,就有兩種修持的方法,一種是睡覺的修持,另一種是妄念的修持。如果我們能夠將妄念轉成修持,將睡覺也轉成修持就可以了。對於妄念怎麼轉成修持,以及睡眠如何轉成修持呢?這是之後要說的。

現在若是覺得昏沉、想睡覺,你可以再把身體坐直,然後眼睛稍微往上看,振奮一下自己。不要閉上眼睛,閉上眼睛就睡著了;不要駝背,那會漸漸睡著,提起精神來,眼睛稍微往上看。

還有問題嗎?若是沒有問題的話,表示大家都已經清楚知道了,這是開玩笑的。(仁波切笑)

放下放鬆,不必修整

現在,我們拿念珠做一個安住自性的比喻。平常我們的心就像一隻瘋猴子,這隻瘋猴子像這個念珠一樣不斷的在轉,然後被這個「能所二執」不斷的捆縛著、轉動著;這個好、那個壞、這個可以、那個不可以,就這樣子的在轉動著。我們心中現在會想:「喔~師父說要我們的心放鬆,啊~我要放鬆。」就這樣,掉下去(仁波切作勢將念珠鬆手),就放鬆了。在轉的時候呢,我們隨著妄念在轉,放下就是了。

但是當它落下去,放下的時候,也不要去整理它、找它、看它。也就是說,當這個念珠本來在轉動,我們突然想到放鬆、放下,它就下去了。但我們千萬不要再說:「喔~我要放鬆,要寬廣,要寂靜,不能有妄念,一定要好好修持。」不要這樣子,再去做這些念頭。本來一開始我們是有妄念的,突然一下我們知道自己在散亂了,就知道(這個散亂),就放下了。但是它時間不會太長,我們也不要冀望有很長的時間。那麼就這樣子放鬆的時候,它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太平常,所以很難修

我們要知道,心的自性本來就是光明的,就像我們點的油燈一樣,它就是明亮的,我們不需要拿手電筒去找燈火在哪裡,這就好像我們的心,它本來就是有覺知的,了知的,我們會看到色相,各種的聲音,會有各種的覺受,但是,不要去執著它。

就好像一、兩歲的小孩子,他來到這個佛堂,他會看到佛像、師父,但是他沒有一種執著的念。也就是說能看見顯現的, 但是沒有執為實有的執著。這是不需要去造作出來的,這個本性大家都有,但是我們要認識,要怎麼認識出來呢?就要這樣子,無造作,放鬆的安住。

我們可以說「無修」是非常容易的,因為實在太容易,我們可能會不相信。我們總以為修行要有一點什麼特別的吧!可能像天空出現太陽,或者大地百花齊放,可是怎麼現在什麼都沒有呢?所以我們不斷祈請,希望修行時,突然有東西降臨到我們身上,像神附身一樣。台灣這種降神的很多,像是起乩之類,所以我們可能也以為修行也是要這樣,可是怎麼什麼都沒有?

事實上那個「修」,是我們都有的,因為它實在是太容易,跟我們太接近,所以我們就看不到它了。現在,法本有這個字,如果我們把這個書本放在眼前,卻什麼都看不到,就是因為它太近了。就是因為跟我們在一起,我們心不會覺察、也看不到,然後我們心就開始製造出一個什麼修行來,不斷的去造作一個修持,而忽略這個「無修」的修,其實就跟我們在一 起。

身在虛空,卻常忘了虛空

又好比說這個虛空,虛空是什麼呢?各位想想,虛空是什麼呢?在這個房子裡有虛空嗎?這個房子裡面是有虛空的,虛空就是這個空的地方,是不是?對於這點,我們都知道,但是我們不會注意覺察。事實上依著這個虛空,才會生起這整個世界,如果沒有空間的話,這個虛空怎麼產生的呢?沒有這個虛空,也不會有我們,因為沒有空間,我們連動都不能動,手不能擺,不能喝水也不能說話,所以我們可以說,這個虛空是非常重要的。

一切的四大(地水火風),也都是從這個虛空產生的,這個虛空無時無刻不跟我們在一起,我們沒有一分鐘能夠離開這個虛空的。但是大部分的人,平常不會想到虛空,我們不會去想,不會知道這個虛空有多大的功德,虛空的自性我們也不知道,就像這樣子。因為這個虛空無時無刻不和我們同在,也遍滿了一切地方,遍滿我們一切,因為太親近了,我們沒有辦法見到它的殊勝跟特殊的地方。我們看到一本書,會馬上想到,喔,這是一本書啊,但是我們卻不會這樣去看虛空。因為這 個虛空呢,無時不跟我們在一起,沒有一刻分離,因此我們就看不到它。

修行也是這樣。

總歸來說,我們的心要放鬆。就好像做完很多的工作,突然喘口氣「呵~」,這樣子放鬆。這麼放鬆的時候,也不要產生一些希望或者是恐懼。例如:這到底是不是修呢?這個修是不是錯了?是不是對?都不需要去想,管它發生什麼,錯也可以,不錯也可以,它是修也可以,不修也可以,下地獄也可以,上天堂也可以,管它去哪裡,就這樣子放鬆著。就是自己本身的一個光明,但這個光明不是有什麼光喔,所謂的這個光明,在這裡也可以指一種明,一種了知。這叫作無所緣的止禪修,也可以說是沒 有對境的禪修。

禪修三要:發心祈請、放鬆安住、迴向

在整個禪修一開始,我們要先發心,為了眾生修持;第二步要祈請上師,要知道上師跟諸佛是無二無別的,虔敬的祈請,祈請後就放鬆,開始安住;最後,做一個迴向。如果具備這三步驟,那麼中間放鬆的禪修就算只有一秒鐘,也能夠淨除我們十萬劫的罪障。而這也是最好的淨除業障,累積福德的方法,可以說就是不去做,事情也自然成就,是這麼好。

也許有人覺得這種修持太容易了,因為容易反而會產生困難,那麼我們現在就要講一個稍為困難一點的法門。這個修持就要有一個所緣境,我們稱作「有所緣的禪修」。對於一些初學者來說,這個有所緣的禪修,會不會覺得比較容易一些?或是困難?就像剛剛一位師姐問說,有所緣的時候,我們還會知道自己是不是散亂了。這個有所緣的禪修,我們之後再說,現在我們要講的是彌陀的修法。

阿彌陀佛極樂淨土修持儀軌

各位可以翻到《阿彌陀佛極樂淨土修持儀軌》這頁,這個儀軌,可以說是小乘、大乘跟金剛乘三乘都合一融攝的修持。我們首先要皈依,第二個是發心,第三個是「生起次第」跟「圓滿次第」的修持。

第一是皈依,這是進入佛法之門的基本要件,這可以代表小乘的修持。

第二是發心,是進入大乘的要件。

第三是生起次第跟圓滿次第,這個就是金剛乘的修持,以及入金剛乘之門的要件。

一、皈依,具足三大功德的佛

禮敬三寶三根本,皈命一切皈依處。

在這裡就是指皈依。南無,它可以說是梵語的音,南無的意思就是「禮敬」、「頂禮」的意思。中間講到三寶,藏文叫「秋孫」,指的就是佛、法、僧三寶,是顯乘的皈依的對象。而三根本,是金剛乘皈依的對象,這三根本是什麼呢?就是加持的根本──上師,成就的根本──本尊,以及事業的根本──護法與空行。

這裡的意思,是對所有能夠皈依的對象進行皈依。這個時候我們要觀想,在我們前方有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頂上有金剛總持,金剛總持的周圍有我們的上師。阿彌陀佛的周圍有本尊圍繞著,他的下面有智慧的護法。若是無法一個個觀想出來,那麼「他們就在我們前面」這樣的念頭也可以;或者我們只觀想一位阿彌陀佛,他是一切上師的總集,也是諸佛的總集,這樣觀想也可以。阿彌陀佛是正等覺的佛,佛要具備遍知、大悲與力量這三種功德:

第一功德──遍知功德:這是什麼呢?也就是他全部都知道,沒有不知的,甚至各位在這邊聽法、求法,他也知道,各位心裡在想什麼,他都知道,一切時間地點都知道。不只是這個會場裡的人,而是整個台灣的人,他統統知道。甚至不只是台灣人而已,甚至整個世界,人類也好,畜生也好,一切的事情他都知道;六道輪迴裡地獄、惡鬼、畜生、到天人,所有的事情,六道眾生的心念、行為,他都是了知的。無一不知,這就是「正遍知」。

因此我們觀想阿彌陀佛在我們前面,我們不需要想,他到底來了沒呢?或是他是不是還在淨土呢?事實上,當我們說,南無阿彌陀佛的同時,他就存在、他就知道了。阿彌陀佛,他就在我們前面,若是我們信佛的話,他就在我們前面。這是佛說的。所以我們不需要擔心說,喔~我的祈請不知道到底怎麼樣?或者他到底聽不聽得到呢?當我們了解這一點,我們的祈請會更有力量。

第二功德──大悲心:若是沒有大悲心,也就是要度眾生脫苦的這個心,光有遍知的能力也是沒有用的。事實上佛是具備無量大悲的,他的慈悲,就好像母親愛孩子一般。

第三功德──力量:如果只有遍知、大悲卻沒有力量,不一定真的能救眾生,而這個力量是可以展示在身、口、意上面的。佛「身」的力量是什麼呢?為了要 度化眾生,佛可以為每位眾生化現,去度化每一位眾生,甚至佛的一個毛孔,都能容納三千大千世界,佛是具備這樣的一種身體的力量。佛「語」的力量是什麼呢?是他說什麼,這個事情就會馬上實現。比如佛說,此時三千大千世界都化為灰燼,三千大千世界馬上就會滅盡;若是他說,三千大千世界馬上生起,它又會馬上生起,這是他語的力量。另外佛「心」的力量是什麼呢?也就是眾生對三寶虔敬祈請時,佛的心力加持就能讓眾生未來也和佛一樣,能夠成就佛果。

知道佛的功德後,我們就要觀想他在我們的面前,他慈悲的眼看著我們,他的心知道我們,他一切都是了知的。我們要這樣子的去祈願、並且希望能夠讓一切眾生的痛苦,還有一切眾生的障礙、疾病、魔障都能清淨,也祈願他們能夠慈悲的眷顧我們,讓一切的眾生都能成就佛果,以上就是皈依。

(「彌陀天法」系列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