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此刻,你就是完美的!

明就仁波切開示

 mg 2020SP 1

當下此刻,你就是完美的!

Buddhanature:You’re Perfect As You Are

本具覺知、慈悲與智慧的我們,為什麼還是覺得自己不好?

明就仁波切教我們看透暫時現象,從而發現自己的佛性。

時間:2019年11月8日

英譯中:陳在源

 

當全球逐漸著迷於禪修,譬如雜誌封面,只要有個帶著微笑的禪修者,就可以讓刊物看起來更優雅;各大企業執行長把禪修帶入工作場所;甚至學校裡也紛紛開始教孩子們禪修......看到這些畫面,聽到這些故事,很容易讓人以為禪修的要點就只是:以特定姿勢坐著練習某種特定技巧。

然而,禪修真正的力量並非來自方法,而是來自我們觀念的改變。在大乘佛法中,我們稱此為「見地」。見地並非某種技巧,而是指我們如何看待自己,以及如何對待自己的念頭和情緒。見地若無改變,即使最有力的禪修技巧,也不過是強化舊有模式和習性而已。

 

佛性就在當下,但感覺不到啊?

佛性的核心見地既簡單又甚深:當下此刻,就你現在這樣,即是圓滿無缺的。

這個見地的困難在於,對我們來說,這感覺並不真實。由於注意力聚焦在障蔽佛性的負面習氣,我們似乎沒辦法親自經驗到佛性。

我就沒辦法。

我在喜馬拉雅山區長大,就在世界第八高峰瑪納斯魯峰的山腳下。家裡滿是偉大的禪修者,而我自己才幾歲大就被認證為轉世上師──藏文裡稱為「祖古」。我出生在神話中。

但那只是表象。

儘管我在優美的環境中成長,並且身邊圍繞著慈愛的家人和精神導師的典範,早年歲月卻充滿焦慮。我七歲開始遭受恐慌症的侵襲,在大部分童年歲月裡,恐慌症如影隨形。

 

禪修變成武器,攻擊不夠好的自己?

大約同一時期,我開始聽聞到佛性。我的父親是著名的「大圓滿」大師,他為我解說佛性的見地,但我並不相信,至少不相信這對我自己來說是真的。我的現實是畏懼和恐慌;而佛性就像是某種空想。那是別人的經驗,不是我的。

當我第一次學習禪修時,希望它能幫助我擺脫所有的缺點和不足。我所認識的其他每一個人,看起來都平靜而自信,只有我充滿焦慮。我之所以被禪修吸引,是因為想像一個全新的、變得更好的自己──不再害怕、恐慌,不那麼神經過敏、輕易就被壓垮。

我嘗試再嘗試,想透過禪修通往自由,禪修成為我與自心戰鬥的武器,但這行不通。有些時候我的心是平靜的,恐慌似乎消失了,但稍後它會帶著更強大的力量再次席捲而來,而我開展出來的任何一絲自信,就如同薄霧般消失無踪。

在我終於放棄的時候,巨大的突破發生了。

我和自己的情緒奮戰了這麼久,獲得的成功卻如此微少,以至於最終讓我接受一種新的可能性:或許我無法被修復──但這並非因為我根本上有缺陷,而是因為我本來就完好無缺。

 

任它出現,單純如是

所以我不再遵行舊有的遊戲規則,而是開啟全新方法。我不再對抗自己的恐慌以及推開害怕的念頭和焦慮的期待,取而代之的是任它們出現。我不再聚焦於它們,但也不忽視它們。我放掉一切的「做」(doing),最終容許自己單純地「如是」(simply“be”)。

我想要說,這就是大地震動而雲破月現的時刻,但一開始要放下總是想「做」什麼的衝動,是不舒服且又陌生的。我的衝動並未消失,但我不跟隨,任它們來去,即使對想要「禪修」的衝動亦不例外。我連禪修都不做,只是待在那裡 (just being there)。

這是如此簡單,如此平常,卻是徹底的轉變:我不再試著去贏得那個老舊的遊戲。

就在放下的這一刻,我開始看見過去自己完全錯失了禪修重點。我想要改善當下此刻的無盡追求,那其實矇蔽了自己,讓自己看不見已經在這裡、而且一直都在的東西,也就是佛性,我們本具的圓滿,我們的真實自性。

 

不用追求更好的,你已經是最好的!

如我自身經驗所示,要放下認為自己根本上就有缺陷的觀念,並不容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接收了這麼多完全相反的訊息,說我們不夠聰明、不夠美麗或不夠成功,說我們如果只要工作更勤奮、吃得更健康、或少一點緊張,那麼或許,只是或許,我們最終就會覺得安好。

所有這些訊息中的基本假設,就是我們不夠好,而且可能永遠無法變得夠好。不論我們在生命中完成了什麼,我們看起來是什麼樣子,或我們在成功的階梯上爬得有多高,這些都不重要。無論如何,總是少了什麼。

如果我們不去質疑這個假設,禪修很容易就變成侵略性的某種微細形式。我們可能在某些短暫的片刻中,成功平息心中的湍流,但到頭來還是強化了只看到自己缺點的舊習性。一如生命中其他每一件事,不論我們做什麼,也不論我們多麼努力嘗試,總是又有另一座山峰要我們去超越。這種競賽是不可能贏的。

佛性不是用來玩老把戲的新方法,而是全然不同的新遊戲。佛性理論邀請我們以全新方式探索自己的經驗,不是帶著糾正錯誤的目光,而是留意一直以來本已健全的東西。

mg 2020SP 2

不需費力的覺知

我的上師們為我介紹的佛性首要特質之一,是覺知。覺知就像貫串我們每一個經驗的一條線。我們的念頭和情緒不斷變動,各種反應和感知來來去去。然而,儘管有這些變化,覺知一直都在,它是寬廣而開放的,如天空般包容,如海洋般無限深廣,如大山般穩定恆續。

當我們受到啟發或有著崇高情感時,覺知沒有變得更好;當我們極度神經質的時候,覺知也沒有變得更糟。覺知如其所是。它不是我們做出來的什麼,覺知就是我們自身。

既然覺知一直都在,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認識出來。我們並不需要改善它,即使嘗試改善也做不到。

關於覺知,最大挑戰是它太靠近了,以至於我們看不見;它如此平常,以至於我們不相信。覺知就只是知道(knowing),無需費力就現前。

是誰正在讀這篇文章?是誰正在經歷這個經驗?正是覺知。這個覺知就是當下此刻的你。

讓我們做個簡短的練習,來體驗這個無需費力的覺知(effortless awareness):

在你繼續讀下去之前,暫停一會兒。

把「做什麼」放下一會兒,任自己如是。

不要做呼吸禪修......只是呼吸。

不要做聲音禪修......只是聽。

現在,什麼都別做,就只是在這裡。

當下不論出現什麼,就只是單純的、任其所是的經驗它。

「覺知」本身完整而圓滿,它一直就在這裡,能夠包容一切。正如此刻的你,能夠說話,能夠動作,甚至能閱讀,所有這一切都發生在覺知裡。

 

我們本然的慈悲

這個不需費力的存在,並非空白、了無生氣的狀態,而是活生生的,與這個世界緊密聯繫。

當我們只是單純的和內在及周遭生起的現象同在,會自然湧現愛與慈悲的感受。就像覺知一樣,這些特質並非我們需要去發展或培養出來的,而是我們真實自性的不變特質。

悲心的種子存在於我們想要避免痛苦不安的每一個簡單的願望裡,慈心存在於獲取快樂和滿足的活動裡,我們在任何時刻都經驗到這種活動。

當我們改變姿勢或眨眼來避免不舒服時,我們表現出悲心;當我們享用一口飲水或回應朋友的微笑時,我們經驗到慈愛。

即使在我們最不期待它出現的時刻,慈悲也仍然在那裡。甚至像是恐懼或生氣等等痛苦的情緒裡,也仍然有著慈悲,因為這些反應都根源於「想要逃避痛苦不安,而經歷快樂幸福」的動力。慈悲出現在我的恐慌症發作中。我再也不想受苦,想要感受到平安而且受到保護,只是不知 道要去哪裡找。但我沒看到的是,想要快樂並遠離痛苦的本能一直都在那裡。

暫停一會兒,看看自己是否能夠感受到這些特質:

是否察覺到想要離開不舒服或避免任何不愉快的衝動?

單純地覺察那個衝動。

那種感覺就是悲心。

能夠感受到想要經歷快樂滿足或單純地感到完整的願望嗎?

安住一會兒,看看自己覺察到什麼。

那種趨向快樂的微細活動就是慈愛。

當你讀完這篇文章,繼續今天的生活時,請在其他人身上也留意這些特質。它們就像太陽的光,只要覺知在,慈悲就在。

 

我們本具的智慧

我們的佛性中另一個核心特質是智慧,我們每一個人都擁有深刻的洞察力,可能我們不是一直都注意到,但它始終都在。

我們全都拼命地追尋某種東西,我們並非一直都知道自己追尋的是什麼,但就是感覺少了什麼,所以我們繼續尋找再尋找。

智慧是所有這些無盡追尋的永恆友伴。在某個深刻的層次上,當我們在正確的地方尋找時,我們是知道的;而當我們沉溺於某個陳年舊習而偏離方向時,我們也會知道。我們未必一直傾聽那個聲音,但它就在那裡。我們就像一隻鳥,從一棵樹飛到另一棵,尋找自己的巢。當我們找到家,我們會知道;但現在既然還沒到家,我們知道要繼續尋找。

當我們開始從「做些什麼」轉變到「如是」 (being),就開始有了終於「回到家」的感覺。我們可以放下追尋而放鬆下來。當這件事發生時,並不需要任何人來告訴我們,這種直覺了知就是智慧。每個念頭、每個情緒,乃至每個衝動都根源於這個智慧,我們所要做的只是認識出來。

 

你就是佛性

設若覺知、慈悲和智慧是我們能夠獲取或開展出來的特質,那麼去做些什麼來培養這些特質就完全說得通。但這些特質是我們本質的一部分,因此不需培養,因為我們已然擁有。

任何想要改變、修正、改善當下此刻經驗的企圖,都會強化認為自己少了什麼的老舊信念。但另一方面,如果我們什麼都不做,就會停在起點,什麼事也不會改變。

解決這個矛盾的關鍵是認識。佛性不是我們製造出來的,而是要認識出來。

一個在禪修當中探索的簡單方法,是時不時暫停一下,就只是這樣待著(simply be)。如果你慣用的禪修方法是專注於呼吸,就時不時放掉禪修,就只是這樣,任其如是(just be)1,不要以任何方式操控你的注意力。注意力就如微風,而覺知就如天空自身。你不需讓心平靜,覺知本身即平靜。

任何生起的念頭和情緒,可以任由它們生起。沒有任何一種經驗可以阻礙覺知,就只是任它們在那裡,並且察覺到覺知也一直在那裡。如果你覺知到自己的覺知(aware of your awareness),那就夠了。

一開始這麼做會覺得陌生,甚至可能感到不安,並且幾乎肯定會經驗到想要做些什麼的衝動餘勢。這很正常。當你日漸熟悉「如是」的這種特質,會開始看到慈悲和智慧就在這裡。你會領悟到自己本即圓滿,不可能再比當下此刻的自己更加圓滿。(本文轉載自《Lion's Roar》)

譯註:“simply be”或“just be”,別譯「就只是在」、「就這麼待著」、「就這樣」、「如是」,明就仁波切曾經就此說明:「不論是什麼,就安住在其中」。

 

 

------善報2020春季號 pg. 48~51

善報助印連結:

https://donate.spgateway.com/hwayue/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