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千仁波切/ 《恆河大手印》開示
妄念如火,讓心性了悟越燒越旺
當你安住在心的自性當中時,任何妄念只會成為助緣,你不會陷入執著,並且自然會對一切眾生展開慈悲。
時間:2016年9月4日
地點:台北萬豪酒店
根本頌中譯:普舟法師
藏中口譯:張昆晟(敦珠貝瑪南嘉)
攝影:殷裕翔
譬如雲霧虛空散,不去不住任何處,
如是心生諸念頭,看察自心念浪消。
這段的意思跟《佛子行三十七頌》裡面所說的第一個頂禮句:「雖見諸法無來去」意思是一樣的。諸法實相就像是外在的虛空,它本性是無來無去的,沒有來去分別。同樣具足明性的覺性,它也是無來無去的。一個真正了悟究竟見解的瑜伽士,他會曉得即使分別妄念如同海面的波濤,再怎麼樣的洶湧,內心的本性是如如不動的,就像大海的深處一樣,它不受海面暫時的波濤影響,這就是了悟究竟見解者。而不能夠了悟究竟見解的世俗凡夫,則是深陷在表面的波濤當中,隨著妄念分別而轉,所以有貪、嗔,以貪嗔而造苦,以貪嗔而在輪迴中流轉不息,這就說明了悟見地者跟不了悟見地者之間的分別;就像是經典當中所講的證悟地道(五道十地)功德的登地菩薩眾,他們不受煩惱支配,能夠澈見實相的道理。
墜地獄或去淨土,眾生自性都不變
譬如天空超形色,不染白黑不改變,
如是自心超形色,不染善惡白黑法。
這裡的「超」,是超越的意思。當我們去探察虛空本性的時候,你會發現虛空無法捉摸,沒辦法真的被你分析出什麼。你沒辦法掌握虛空的形狀、顏色,它的狀態超越你心所能及的範圍,所以是超越心識的,這樣超越心識的虛空的自性完全無法分析。同樣地,當我們禪修觀心本性時,也是如此。它也像天空一般的超越形色,也沒辦法用形狀跟顏色來加以概念化,這樣如同虛空的心的本性,究竟來講是無分別的,只有透過禪觀才能夠真正曉得。當你真正曉得心的本性如同虛空時,自然而然地就會對那些執著善惡分別、執著一切法(現象)實有、執著一切法有自相(真實存在的本質)的眾生,產生油然的悲心。因為你了解心的本性如虛空,也就是說你通達了:雖然究竟上一切法本空、心性本空、自他眾生本來無別;可是在暫時上,因為執著的緣故,眾生把這世間的相對世界執著成自相存在,所以他們就有了分別。由於分別的緣故,所以眾生會受苦,而現在因為了悟諸法無分別的緣故,所以曉得這些只是在自相的執著上去加以分別而已,實際上沒有一個真實的眾生。既然不存在真實的眾生,那麼了悟心的本性,就能夠真正的解脫為佛。在那個真正了悟心的本性的情況之下,一切的二元對立的分別:包括善惡的對立;執著一切法為實有;執著「諸法有特性」的性相執著;著相的問題,都會泯滅,這個叫做「不染善惡白黑法」。意思就是說,如果了知自心實相本性的功德利益,也就是雖然眾生本來是無所緣的、沒有實質可緣 、本性為空,但是了知自心實相的力量,自然而然地就能夠遍及所有本來無自性的眾生,也就是慈悲的力量,自然會對於那些執著事物為實有的眾生展開。
當我們講到沒有善惡、沒有黑白法的時候,有些人會產生某種誤解,認為沒有善惡,表示善法也沒有利益,惡法也不會造成傷害,但實際上是一種誤解。所謂的不染善惡、沒有善惡、沒有黑白的差別,指的是,當你安住在心的原始實相自性時,再強的念頭、再強的分別妄念,再強的善或惡的任何分別妄念,都只會成為你了知心性的助緣而已,它不會陷入任何執著事物為實有、為有特徵、為有相的執著心當中。在這樣心的原始自性當中,你自然會對其他的眾生展開慈悲,因為他們是執著事物為實有而受苦的,這就是心性超越二元對立,還有心的一切妄念「自生起自解脫」的道理。所謂的真實見解,能夠成就圓滿正等覺的佛果,而所謂「蓋障染污自然泯滅,不落眾生境地」的那個境界,指的就是這個。
譬如明淨日精華,千劫昏闇不能障,
如是自心精華光,多劫輪迴不能遮。
「日精華」就是日輪精藏的意思,就是太陽的意思。「千劫昏闇不能障,如是自心精華光,多劫輪迴不能遮。」這裡談到了「如來藏遍一切眾生」的道理。由於如來藏周遍所有眾生的本心,所以它同樣也遍及三惡道眾生,三惡道眾生心的本性也是佛性、也是如來藏。既然三惡道眾生的自心本性是如來藏,那麼他們為什麼會感受三惡道的苦呢?這個原因還是要回歸到他們的心續當中帶著我執,因為緊抓我執的緣故,所以不能夠了悟心的實相法性;只要我執仍然存在,心的狀態就像是冥頑堅固的冰塊一樣,它是非常封閉的。只要我執還在,業力跟煩惱就會運作,只要我執不被調服,那麼業煩惱的力量、痛苦的展現,就會無窮無盡。
當我們講到心的本性的時候,我們稱本性是「金剛持」、「佛果位」。為什麼這樣說呢?也就是說,眾生在外在雖然是墮入到三惡道當中,並不會使他的本性損減一分;即使是最終成佛了,也不會讓他的本性增加一分。所以三惡道不會讓這個本性變得更糟,佛果不會讓它變得更好,這個完全不會因任何因緣而改變的自性,就稱為「金剛持」,所以我們稱「金剛持」叫做「佛果」。
直直的安住在當下心的本性
譬如虛空強名空,虛空即此離言詮,
如彼自心雖名光,即此言詮離名基。
「譬如虛空強名空」,強行把它稱為空,然後「虛空即此離言詮,如彼自心雖名光,即此言詮離名基。」這一段道理實際上就跟〈般若讚〉裡面所說的「言語道斷超越言思」的道理是完全相符合的,也跟《佛子行三十七頌》「故具方便離三輪,修智慧是佛子行」當中所說的「三輪」(能作、所作、所做之事)一樣,就是所謂的三輪無分別的道理。大圓滿的究竟見、大手印的究竟見或說大中觀究竟見,講的就是這個,也就是心的本性是超越了「能言說」跟「所言說」的能、所二元對立,所以它是無二性的。
譬如天空任憑依,自心大印無依境,
鬆置無整本性中,放鬆拘束脫無疑。
這邊講的是,心它有沒有一個能夠緣取、能夠憑依的對境呢?如果有的話,它是什麼呢?我們認為心是依附在身體上,身體格外的重要,也因為你把身體看得格外重要,所以你窮盡一生的力量去守護它,為了要守護自己的身體、保養自己的身體,我們費了多大的勁、嘗了多少的痛苦。我們應該曉得雖然身體重要、暇滿人身寶重要,可是那是指在善用此生的情況之下,如果能夠以此生命形態加上薰修菩提心,那麼是有機會成就佛果的,所以善用菩提心的情況之下,人身是很重要的。這並不是說人的身體是主要的,反而「心」才是主要的!因為心遍一切處、遍一切法的緣故,所以如果你的心產生我執的話,這個我執也是無所不包、遍及一切的。比方說:你今天買了房子,你認為這棟房子是為你所擁有的,這時,我執就強加在這棟房子上面,你對房子就產生了貪心,這個貪心就是我執所分衍出來的。一個了悟究竟見地的人,他曉得所謂的自他分別,根本是不存在的,這樣的我執也是虛妄的,當他有這樣的了悟的時候,這個了悟就稱為「大」。如果沒有這樣的了悟,就會有相對性,認為有大跟小、好跟壞的分別,這個就是二元對立,就是狹隘性。了悟心的本性的時候,是不會去管所謂的存在與不存在,就是所謂的不思存在也不思不存在,心是沒有任何憑依的,沒有任何真正可以抓取的。
「鬆置無整本性中,放鬆拘束脫無疑。」,這句談的是:應當如此安住在無有勤作的寬坦境界當中。在大手印的禪修裡面,它談的是所謂的「無整」,就是無有造作。而無有造作的相對是什麼呢?就是造作,什麼叫做造作呢?當念頭起來的時候,不管什麼樣的念頭,你隨著這個念頭轉而產生分別,這個分別就叫做「造作」。當你抓住念頭起分別,有所造作時,你就已經失去對覺性的自主權了,這就是造作的問題。所以說要寬坦的安住在沒有造作的本性當中,那個本性稱它叫做「原始本性」,意思就是明空雙運,猶如虛空遠離一切妄念分別的真正本性。如何安住呢?不去追隨已經滅掉的分別念,不去臆測還沒有生起的分別念,也就是:「過去念已滅,將來念未生」,直直的安住在當下心的本性當中。即使只是一瞬間或者一兩個剎那之間,都是直視如同虛空的明空雙運。在那樣的境界當中,你會再再的體會到這個如同虛空般的境界,那個就叫做「原始」。為什麼稱它是「原始」呢?因為它不被任何的外力介入,未經任何改造過。如果我們在睡夢當中,也能夠具有這樣「以正念而觀心性」的明性的話,我們就稱這個叫做「沉睡明光」。要如何有這樣的「沉睡明光」呢?實際上是要在行、住、坐、臥的一切時分威儀當中,都能夠運用正知跟正念。正知、正念有沒有失去跟把握的問題呢?實際上是沒有的,因為心是沒有來去的,能不能夠有正知、正念,端看你能不能夠認識心的本性,能不能夠保持在這樣的認識當中。如果你能夠保持對心的本性的認識,就會真的曉得心的本性是無來無去、如同虛空的。所以沒有任何東西需要改造,所以才沒有一個能禪修之法,這個就叫安住在心的實相、無有改造的原始本性當中,所以這一段兩句話主要談的是:沒有任何的刻意性、沒有任何的勤作,這個叫做真正的寬坦。
把握覺性,就可以一知遍解
剛剛最後一句提到了「放鬆拘束脫無疑」,這個「拘束」就是束縛的意思,那我們就要去了解一下什麼東西束縛了我們?什麼狀態叫做束縛?這就需要稍微去了解。剛剛提到了心的本性是沒有任何的造作,它不會被煩惱變得更糟,它本性如此,你所需要做的就是提起正念,以智慧的力量觀照心的本性,那個本性是沒有任何的束縛、沒有任何的侷限性的。但是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在生活的過程裡面會認為有一個自我存在,因為有自我感,所以就會有煩惱,隨煩惱轉而造業,造業而有苦,這樣的情況就是一種束縛性,這個束縛性的根本來源來自於自我的感覺、自我的執著,這是一種束縛。另外一種束縛,是我們修行人都認為我要成佛,心裡面想的是「我要成佛」這件事情,為了成佛我必須要做什麼?我必須要去禪修,所以這是另外一種束縛,因為這兩種都不是「安住在當下心」的狀態,所以我們說它是束縛,因為它是離不開自他二元對立的狀況。所謂的安住在當下:心安住在心的原始法性,指的就是安住在沒有自他二元對立的這種分別執著性當中。當你去除了二元分別的那個當下,就叫做見到心的實相法性,就叫做見到佛果,如此而已。在見到心的實相法性時,那樣子的實相本性是不會被任何客塵染污給障蔽住的,也沒有東西被重新獲得,這個就是無二性,這個就是本來的清淨,這個就叫做當下成佛,就像是〈普賢王如來祈願文〉裡面所說的:「若了知此理,則當下成就,圓滿正等覺。」我們在直觀心的本性、不加造作地直觀的時候,才會對自他無分別、自他不二這個究竟的見地或究竟的境界有所體會,曉得說:喔!原來一切的苦惱來自於二元對立,來自於自他分別,而離開了二元對立的自他分別就是真正的安樂。所以只要是自我的概念還在、二元對立還在,那個狀態就叫做拘束,就叫做束縛。在二元對立的情況下,你就會認為要試圖去解決什麼,所以你試圖去禪修。當然你真正去禪修的時候,真正的禪修是對於「任何現象的現起」都不加以執著,那叫做解脫,那叫做安住於自然、安住於寬坦境界當中,這時候你會真正非常愜意的了知到「心的本性猶如虛空」。如果不是那個樣,反而很刻意地要去做什麼樣的禪修,那時你的心就是受約束、有侷限性的,那時你就會認為你有什麼東西非得獲得、非得禪修才能得到,那樣的情況就不是放鬆、就不是寬坦了,那個就叫做拘束。所以我們在做禪修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什麼叫做拘束?什麼叫做放鬆?這之間是有很大的差異。
如彼心性似虛空,諸法無餘盡攝集。
先講「諸法無餘盡攝集。」就是所有的法可以如何分類呢?那個「攝集」就是包含分類的意思。所有的法都可以分在輪迴法跟涅槃法這兩種當中,不論是輪迴法或者是涅槃法,它的根基是什麼?它的根基就是本來的覺性、就是自然的覺性,這個就是我們所需要了悟的。當你去了悟心的本性,就會曉得心的本性實際上是輪迴跟涅槃一切的根源,那它的特性是什麼?它的本性就是明空雙運。明的自性是什麼?明的自性是空,空的自性是什麼?空的自性是明,所以我們稱它是明空雙運,這個境界叫明空雙運的境界,或者是明空雙運的本體,也可以稱它叫做「本覺」。也許用本覺這個詞來說明「明空雙運」會比較容易了解一點。這個本覺的「覺」的意思,就是一種明了性,明了心的真正法性,如果能夠明了心的真正法性,我們稱那個狀態為解脫。我們說一切輪迴法跟涅槃法,它的根本無不包括在自己的覺性當中,因此在〈普賢王如來祈願文〉裡面就說了:「如果能夠了知如此的本性、基的本性的話,就成佛;如果不能夠了知它,就是無明的眾生,就在輪迴當中流轉。」所以我們總是強調〈普賢王如來祈願文〉的重要性,因為光是這兩句話就有非常深的意思,所以常常印製,跟大眾結緣。當我們能夠了知覺性、把握住覺性的話,就能夠產生「一知遍解」的效果。
妄念越多,正念之火越旺
因為你曉得妄念的底層,它是覺性的本性,只要你能夠護育正知、正念,如同小小的星火一般的正知、正念,就能幫你從一切妄念當中解脫。一切的妄念如何現起,它都會成為你了知自心實相的助緣,它就像是柴火一樣,妄念的柴薪越多,正念之火會越燒越旺,乃至最後一切的分別妄念,一切對於輪涅法的執著完全被焚燒掉了。所以你所要做的就是在一切威儀、行住坐臥當中,善加護念你自己非常微細的了知性,也就是以正知、正念來護育一切。當你懂得以正知、正念來護持自心的時候,任何的妄念現起,妄念越強,自己的智慧就顯得更加的彰顯,那麼所需要做的就是在行住坐臥當中,都運用這樣子的正知、正念。如果你不懂得在行住坐臥運用正知、正念,那你的禪修跟你的下座就完全成為脫節的兩回事。禪修的時候是禪修,下座以後生起煩惱的時候,仍然是看起來很有真實感的煩惱,無法解決的。
如果你執著輪迴跟涅槃是不同的,你不去調服煩惱,就會隨煩惱轉而在輪迴當中不斷的漂泊著;如果你懂得輪迴跟涅槃的根基是自己的心,用正念去護育它,護育自己的心的本性,然後去調服煩惱的話,你就不會隨妄念而轉,這個時候我們就稱它叫做「在妄念本性為智慧當中,獲得解脫」,就是了解到「妄念即是本來智慧」。所以,我們說輪迴跟涅槃的根本基礎都是一樣的,〈普賢王如來祈願文〉裡說的:「一基二道生二果」意思就是這個,一基就是唯一的覺性,它就是輪迴跟涅槃的根基,就是我們自然的本覺。舉例來說,這就好像全世界都有電,到處都有閃電、雷電,每個地方都有這樣的雷電,只是出現的地方不同而已,如果了知每個地方的雷電它都是同樣的本性、都是同一回事的話,就會曉得原來所謂的一基都是同樣的根本、是怎麼一回事。如果你了解這樣子同樣的根本道理,就會曉得說:喔!這個就是佛!這個就是無二性!要對於這樣子的無二性有所認識,非得透過禪修,最後才能夠有所認識。
身捨諸作安閒暇,語不多詮似回音,
意不思慮住平常。
「身捨諸作安閒暇」,「作」就是勤作或做事情的意思,「安閒暇」就是讓身體安閒不瞎忙;「語不多詮似回音」,就是不多說話,看待語言似回音;「意不思慮住平常」,這裡的「平常心」藏文本意是「超越法」。所謂的超越法,指的就是心的實相法性,也可以說是廣大的智慧。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無可奈何地必須有身體的造作跟語言的交談,這些事情都是你不想做也得做的,只是在身體的行動跟語言的交流的時候,我們要做的是什麼呢?我們要做的是不落入期待跟恐懼當中,不要有希冀跟憂懼,不要落入於有相的執著當中,在任何的行住坐臥裡面,都能夠保持著正知、正念,安住在自他無二性,並且不去傷害其他眾生,這個就是在身跟語的勤作當中,心裡面所應該保持的。我們在心裡面不要去隨妄念轉,而應該試圖以提起正知、正念而不斷的安住在心的實相當中,這個就是安住,就叫做超越法,所謂的超越法指的就是真正的心的本性,也是廣大的智慧。
身體累世更換,不換的只有心
身無實義似空竹,心如空中超思境,
無捨無住而放鬆,心無定準是大印,
熟習證無上菩提。
「空竹」就是竹筒的意思。「心如空中超思境,無捨無住而放鬆」,有些人會非常執著自己身體感官的樂受,非常在意自己的身體,一方面來說暇滿人身是非常重要的,你應該要仔細呵護它;可是另外一方面來說,它沒有真正的實義、不是真實存在的,就像是竹筒空心一般,沒有真正的精華可言,所以也不是非得刻意的去呵護。因為最終而言,對自己產生利弊的並不是這個身軀。到底身體會感受樂受或苦受,完全是觀待於、要看自己過去所造的業,完全隨業轉的,你再怎麼樣去保護它,它也是隨業轉的。所以對於身體應該要了知,它沒有任何的真實性,不要有任何的期待,也不要有任何的憂懼,在對身體無實性的了解之下,你就不會對它產生貪著,不會產生執著心。要曉得在輪迴當中不斷流轉、不斷更換的是我們的身體,可是我們的心是不變的,我們心的本性是如同虛空的本性。你需要照顧好的,是自己如同虛空本性的那個心的本性,而不是會流轉、會遷變的這個身體。所以我們需要透過反覆的觀修「身體無有真實義」,來了解這段所說的意思。
「定準」指的是目標,心是沒有目標、沒有刻意性。當我們了解心的本性時,會曉得那是如同虛空的無二性,這就是究竟的見,在究竟的見當中,沒有東西是要放出去的。「捨」是放出去的意思,就是如何放出去。也沒有任何能夠真正被把握、被抓住的什麼,你唯一需要去把握的:就是對於覺性了知的那個正知、正念。當你擁有正知、正念的時候,你的心就是真正的放鬆了,所以叫做「無捨無住而放鬆」。心是沒有任何憑依的,沒有任何目標的,它具有明性猶如虛空,但是它沒有任何的依附,沒有任何可依附處,沒有任何的目標,就好像你對虛空射箭,沒有特定要射到哪一個標靶上面,意思是一樣的,所以所謂的「心無定準」或者是「心無所緣」、「心無目標」,它指的是前面所講的,對於任何的事情它沒有任何的期待跟恐懼,沒有任何希憂的分別,這個就叫做「心無定準」,這就是大手印的境界。
「熟習證無上菩提」這一句話講的是究竟菩提心,也就是能夠了悟自他二元對立根本非實質性,自他是無二的,這個就是無上菩提。所謂「菩提」有兩個層面的意思,一個是淨化、一個是嫻熟。淨化的意思是什麼?淨化什麼呢?就是二元對立的分別心完全淨化掉,由於完全淨化掉二元對立的分別心,所以稱為無二。因為無二,所以我們稱它叫「無上」。也就是當你曉得人我的分別、自他的分別、能見所見的分別、能修所修的分別,都是無二性的,這時候本來的智慧就會出現,我們稱它就是一切諸佛菩薩智慧尊的本性,我們說他們證得無上菩提,那個本性就是無二的智慧,就像至尊密勒日巴尊者所說的:「心識跟本智兩者沒有根本性的不同,它們的差別僅在於了悟跟不了悟而已。」如果不了悟,我們就稱它叫做「心識」;如果了悟,它就是「本來的智慧」。
無所緣境心性明,無所行道入佛道,
熟諳無修證無上菩提。
「無所緣境心性明」也就是在心的本性當中,沒有所謂的緣取跟不緣取的分別,它是既無緣也無無緣的,它的意思就是:輪迴法跟涅槃法的根基是一基;也就是輪涅無別的究竟見地,在這樣的究竟見地當中保任,保任住這樣的究竟見地,就能夠有本事成就終極的佛果。而這樣子的究竟本性它是明的自性,有些時候當我們講:「心如同虛空」時,往往會忽略了那個「明」,或者對於那個「明」的概念難以認識,實際上對於「了知心的本性為無二性」的那個「了別性」本身,就是心的明性,我們稱它叫做「心的自性為光明」,就是這個意思。如果不能夠了知心性光明、心的本性為明空雙運的自性,我們就稱它是「心識」。如果你能夠了知心的本性狀態是明空雙運、自性光明,是具足「明」分的話,我們稱它為「本智」。
「本」的意思:本來就是這樣,過去如此,未來如此,現在也是如此,所以叫做「本」。經典當中說:「由於過去、現在、未來皆為如此,所以稱為本智;由於一切眾生都具備如此的自性,所以稱為佛陀。」所謂佛陀的一切智的功德也由此而生,可以說它本來就是這麼一回事。
「無所行道入佛道,熟諳無修證無上菩提。」就是對於所謂的所修之道,對於心性本明空雙運的把握,在這樣的把握當中,能見跟所見的分別完全泯滅。我們會對於究竟的見地產生完全的信仰,會有完全的信心,曉得當下即佛,這個叫做對於「無修證無上菩提。」的熟稔。
(系列四)
聽打:陳俐利、王雅玲
校對:蔣迪珍、陳俐利、蘇品潔、李玲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