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千仁波切/ 《恆河大手印》開示 菩提心如河水,終會流向佛果大海

噶千仁波切/ 《恆河大手印》開示

菩提心如河水,終會流向佛果大海

通達世俗菩提心,自然就能體會自他無二的勝義智慧,這就像萬流歸宗,最終一一流向大海,了解這點會對自己很有幫助。

 

garchen 2018 au 1

 

 

時間:2016年9月4日

地點:台北萬豪酒店

根本頌中譯:普舟法師

藏中口譯:張昆晟(敦珠貝瑪南嘉)

攝影:殷裕翔

 

智慧,就是念頭本來的自相

脫諸邊際勝見王,無邊深廣勝修王,

無作自安勝行王,無求自安勝果王。

脫諸邊際勝見王當我們講到見解的時候,如果要加以詮釋,當然有各種的哲學主張、見解,歸納起來,主要是兩種極端,就是所謂的常邊跟斷邊。「脫諸邊際」就是不落常、斷二邊的極端見解,就是最勝的見解。這裡基本上談的是兩件事情:一是體性空,一是自性明。由於了知道究竟見的緣故,所以曉得諸法本性空,這是空的層面;另外一個是勝義的般若智慧,它是覺性,是明分,就是指自性明的部分。「脫諸邊際勝見王」,可以用很多不同的角度解釋,可是在這裡,基本上了解到它是「超越常、斷二邊」就可以。

無邊深廣勝修王」講到的是最勝的禪修。最勝禪修要把握的是「心與虛空無分別」的道理,就是心就像虛空,在外在的世界、外在的法(現象)當中,無一法比虛空更加廣大。當我們禪修時,如果了知心浩瀚廣大猶如虛空,或者說心的本性與虛空無別的話,這個就是最殊勝的禪修,用這樣子來把握住禪修,應該是足夠的。

無作自安勝果王」,「自安」就是當下自然的意思,「」是最殊勝的行持之王、行為之王。在行為當中,一般的概念就是有「能作」跟「所作」的差別───能成辦跟所成辦的差別,但是安住在勝義實相當中的行持,是了知到「能作」跟「所作」就是無二的,這樣子的了知是自然而然成辦的,心裡面不再有說:「這個如何才能成辦、達到?這個如何才會不成辦、不達到?」等等的分別心,這就是最勝義的行為。

無求自安勝果王」,就是對於「」並沒有任何的希求,就像是吉天頌恭尊者曾經講的:「對於見地、禪修、行持跟果位,不要有任何的期待跟憂懼。」就一個初學者來講,他有接連不斷的種種妄念,可是如同前面所說,妄念的本性在你了悟的前提之下,它的本性就是本來的智慧,所以如果能夠認識到它的本性就是本來智慧的話,所謂的智慧,指的就是念頭本來的自相。

 

不渙散的安住在平常心,就是禪修

講到大手印禪修的時候,對於初學者來講,可能有很多費解之處。實際上,大手印的禪修要點就是「不渙散的安住在平常心當中」,這也是噶舉派祖師們談禪修會說的重點:真正的實修,就是「讓心安住在不渙散、不造作的狀態當中」。當我們說禪修是不渙散的安住在平常心的時候,我們要有一個清楚的認識,這個「平常心」並不是凡庸心的意思,當密勒日巴尊者對於尊者岡波巴進行心性指引的時候,他跟他說:「所謂的這個『平常心』就是諸佛密意」,可是「平常心就是諸佛密意」這件事情,不代表凡庸的心就是佛心,不是那個意思。所謂「平常心」,是赤裸、平等、不加造作的狀態,因為它是赤裸、平等、不加造作,所以我們稱它為「平常」,那樣子的狀態是自覺自證的,它具有明性的了知,如果你能夠這樣子認識,那個平常心確實就是諸佛的心意。如果你不能夠正確認識它的話,那麼我們就稱它為「心識」;當你正確認識的時候,就叫做「本智」──這兩者之間的差別是很大的。

做為一個凡夫,如果不能真正認識到「平常心」是什麼,即使想斷除煩惱跟習氣,也心有餘而力不足,他會被煩惱跟習氣宰制,隨煩惱、習氣而轉;反之,證悟者見到所謂的「平常心的本性」,當他們了悟之後,再透過禪修不斷的去昇華它,這不是輕而易舉的過程,對一個初學者來講,並不是很好把握的。

 

自性即是佛,佛果從未與我們分離

延續剛剛吉天頌恭尊者的建議,吉天頌恭告訴我們:「禪修的要點:就是不渙散的安住在不修整的心之本性當中。」接著他又說了:「不曾與之分離的心之本性,就是究竟的如來自性,這樣子的佛果從未與我們分離過。」他談的就是我們的「自性即是佛」。當我們不曉得自心的本性即是佛的時候,就開始有很多的分別,這些分別是來自於我執跟習氣的一種暫時狀態,我們就開始認為說:「我是佛教徒、別人不是佛教徒;我是如何如何的身分、別人是如何如何的身分。」可是這些都只是一種暫時、對心性迷妄的狀態,並不是我們心的本性的真實狀態。心的本性的真實狀態、基礎是什麼呢?是本智清淨的佛果,這樣子的佛果,從沒有跟我們分離過,我們從來沒有離開過這樣的心的本性,它才是真正的本智清淨。所以,吉天頌恭才說:「頂禮珍貴的自心本性」,這樣子的自心本性,從未與我們分離。就像之前講大手印當中的「手」,代表的是「本覺究竟勝義的智慧」,這跟此處講的「不曾分離的心性即是佛果」的道理是相通的。如果你懂得這樣內心實相的法性,就能夠了知這是無有改造的本性,一切暫時客塵的染污,當下都得到淨化。這是不能夠透過文字去了解的,必須要靠自己的修證去了知。

什麼叫做能夠安住在自己獲證的究竟見解當中?真正實修者會了解,那是對見解的把握有覺察性,可以了知什麼叫做究竟見解,而那樣的究竟見解,可以被我們的覺性把握住,就如同虛空的如來藏,也是可以具有明分,可以讓我們明瞭。在自己是否抉擇究竟見解方面,還有三種情況:

一、是自己能夠抉擇;

二、是向有修證的上師去斷疑、抉擇;

三、另外就是當我們對眾生產生悲心的時候,自己會曉得在強烈的悲心之下,會見到究竟的見。

這些都是需要透過實修,才能夠通達的見解。如果你這樣子的通達了本來具足的心性實相,有時候也稱這種狀況為「母子光明會」,這個不需要假他人之手,自己能夠認得出來的。

 

garchen 2018 au 2

 

佛教的特點是什麼?

初學好似深谷澗,中間恆河水緩流,

最後支流母子會。

 

講到這邊,大家可能對《恆河大手印》有種想法:「講得大同小異,大概都是一樣的吧!」對於一個初學者來講,確實可能會有這樣的想法。之前曾跟大家說,大家都是有緣的法友,我本人並不具足聞思的功德,之所以有這樣子的機會跟大家分享這些見解,主要是來自於過去的生活經驗與磨難,包括飢荒、疾病,還有很多恐怖的景象等等,這些苦我都吃過了,在那樣子的情況之下,不得不把上師曾經教過的口訣拿出來用。比方「初學好似深谷澗」,當我遇到逆境的時候才真正想到:「喔,大概上師所講的口訣就是這個樣子吧!」就用了上師所講的這些口訣,避免自己懷疑又喪志,然後不斷地如是禪修,運用上師的口訣來禪修,使得遇到的苦難、煩惱,都成為修行的推動力、修行的助伴。如果有人問:佛教徒在見解方面有什麼樣的特點?其一特點就是能夠將一切逆境、違緣,轉為修道的輔助力量,這個就是在真正的修持過程中,能夠獲得的心得。

有些人認為,修習佛法非常有用,因為佛法是痛苦的解藥、痛苦的良方,透過修持佛法能夠解決這一生的苦難,這一方面說的當然是正確的,佛陀曾經告訴我們:「欲知過去因,今生受者是。」我們過去曾經造過什麼樣的因、什麼樣的業,在過去已經造下了那個業已經決定了,那麼我們現在所受的,正是過去種下的因所感的業報,所以了知業力因果的關係,就特別的重要。佛陀告訴我們:「在發心的時候,應當要願眾生遠離痛苦以及痛苦的成因。」所以當我們希望眾生離苦的時候,就要反思尋找:什麼事情促成了痛苦?比方,這個世界上很多地方戰爭頻仍、衝突不斷,他們為什麼有這些苦呢?那是來自於他們的煩惱心,比方嗔心、嫉妒,因為嗔心跟嫉妒心的等流果,所以造成了這樣的衝突紛爭,這是外在環境的展現,那嗔心跟嫉妒心存在於何處呢?並不是只存在於他們的心裡,我自己心裡面也有。只要自我檢視,我們就會發現自己心裡也充滿了煩惱,所以認識煩惱跟煩惱成因的時候,就要曉得說:「喔!原來痛苦的成因是煩惱。」

 

佛寶是智慧,法寶是慈悲心

那麼,快樂的成因是什麼呢?快樂的成因就是來自慈悲跟智慧的力量,有慈悲跟智慧才能夠消弭煩惱。我們說三寶非常的重要,真正的佛寶是什麼?真正的佛寶就是智慧;真正的法寶是麼?真正的法寶就是慈悲心。所以我們才說三寶是我們一生的根本,因為慈悲跟智慧是我們的根本,佛法的一切也都是環繞著慈悲跟智慧而說的,如果我們在這樣子的理解之下做禪修、實踐佛法的話,我們的禪修跟實修就會產生效力,就會具足力量。當我們煩惱強盛的時候,以慈悲跟智慧的力量,透過禪修串習力,能夠使煩惱不起作用,當我們遇到痛苦的時候,也能夠用平常的實修力量來克勝煩惱,這就是透過實修認識煩惱之因以及認識煩惱的本性,如此一來,就可以使心獲得穩固,任何的違緣都無法為難我們。所以第一步就是要信受業力因果,我們要確定的是,三界眾生因煩惱而受苦,我也因煩惱而受苦,三界眾生的煩惱跟我的煩惱是一模一樣的。所以你要先認識煩惱,再來加以實修,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是我們需要去做的事。噶舉派中極富盛名的直貢派祖師吉天頌恭尊者,他可以說是佛陀補處(即「盡此一生,即能成佛」的「最後身菩薩」)龍樹菩薩的真實化現,即使是這樣一位真實化身尊者,在他實修的過程當中,也在雪域中經歷了最難以忍受的種種障礙,比方罹患痲瘋病等等,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他實修施受法,取苦予樂的修法,修慈悲心,因為他接受這是過去業所感得的果報,透過施受法的觀想,將別人的苦由自己代受,將自己的樂完全的分享予其他的眾生,以這樣子的修法力量,最終從痲瘋病當中康復過來。而且以這樣的緣起,在他的傳承教法下,修行者都能夠常保健康。也因為透過悲心跟施受法的修持,在他的內心真正的生起了大手印的見解。

 

以方便法對治煩惱,違緣化做增上緣

在尊者的事蹟當中有許多相關的典故,所以當我們遇到違緣的時候,不要像一般人認為說「就是因為我學佛了,才開始有這些違緣、障礙」,你如果這樣想的話就是極大的錯誤了,你應該要曉得,這個就是過去業力的結果,既然有了這樣的違緣,也是無法避免的,那就應該要把它拿來運用在實修上面,想辦法去修悲心、去修菩提心,而先從世俗菩提心下手,最後就能夠以世俗菩提心,而自然的通達勝義菩提心。當我們修世俗菩提心的時候,只要按照著〈佛子行三十七頌〉的道理去做、聽聞、思辨跟禪修。這是非常重要、非常好的一個法門,在這個社會上有很多的善知識,我們可以向他們請益〈佛子行三十七頌〉當中的道理,透過聞思修〈佛子行三十七頌〉去修施受法,之後我們自然的會產生對眾生的強烈悲心,會有大悲心,當大悲心生起之後,我們就懂得如何轉煩惱為道用,如果你真正能夠運用煩惱為道用的話,就是密宗所講的:「能夠見到煩惱的本性」。所以,當提轉煩惱為本然的智慧,這就是煩惱為本智的道理。這樣的力量,也是來自大悲的薰修。所以不同根性的修行者,他們面對煩惱的處理方法不同,有「斷除煩惱」、「轉化煩惱」與「認證煩惱(本質)」的三種不同方法,分別適合別解脫乘、菩薩乘以及密乘的修行者。我們需要用不同的方法來對治煩惱,因為並不是所有人都需仰賴大手印的抉擇來處理煩惱,對於很多初學者來講,這是非常難以企及的一種境界。所以當我們受苦、遇到困境的時候,不要斷然地認為這是不好的事情,應該要反觀它的成因──煩惱,從根本上去斷除煩惱。我們會覺得煩惱好像沒完沒了,才剛處理完又再次生起。這是因為只要我執還存在,煩惱就必定會自然生起。為了要對治我執,我們就必須要有「無我」的智慧,就必須要能夠生起菩提心,真正地投入六度波羅蜜的修持裡,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說顯宗是波羅蜜多乘,就是行持以六度為道的修持。當我們內心具有慈悲的時候,所做所為自然而然就會契合六度波羅蜜的道理。

在生起慈悲心的時候,我們有兩種情況:

一、不帶我執的慈悲心:在不帶我執的情況之下,你的慈悲是沒有界線,廣被所有眾生,在無有界限的慈悲心中,可以生起菩提心。

二、帶著我執修六度:因為有我執,所以夾雜著過失,所以等於功過參半。什麼叫做帶著我執來修呢?比方你修慈悲的對象僅僅是自己的親人,你的慈愛心並不是廣被一切眾生、並不是遍及虛空,它會不會有好處?它有好處,但同時也會帶來一些弊害,所以是利弊參半的。我們要培養的是無邊的慈悲心,也就是要了知所有眾生都做過自己的父母,摒除我執來修慈悲心。不論是什麼思想,最要守護的就是:「如何去護持對一切眾生的善念」,即使你今天布施小蟲食物,這個小小的一個動作也想著:我這樣做是為了利益一切有情眾生去做,這樣子的話,即使是舉手之勞的小事,它也能夠成就非常廣大的善德。只要不夾雜我執的心態來修六度,它的切入點就相對容易。

 

利他讓心寬坦,心的力量就會提升

再回來本文「中間恆河水緩流」。之前「初學好似深谷澗」,最重要的就是要承擔苦難,並且培養對眾生的慈悲心,還有了知因果的道理,如果我們能夠奉行因果真實不虛,並且在內心當中培養慈心、悲心以及無有間斷的利他心,透過不間斷的利他心的功德,自然而然會使我們的心寬坦、放鬆,那是自然成就的,心的力量也會逐漸的獲得提升,這個就是所謂的「恆河水流緩」的意思,它代表的也是「菩薩」這個詞的意涵。

「菩薩」,完整的名稱叫做「菩提薩埵」:「薩埵」的意思是勇士、勇敢者,那「菩提」是什麼意思呢?「菩提」有一層面是「淨化」,另一層面是「嫻熟」。

淨化:完全淨化二元對立執著,了知無二性。

嫻熟:充分的把心完全投入到利他當中,所以稱為「菩提」。

而完全投入利他者,實際上就是內心的勇士,所以叫做「薩埵」。所以能夠了知無二性的利他勇士,就是「菩提薩埵」,他能夠承擔一切苦難、承擔一切的逆境。所以「中間恆河水緩流」除了跟「菩提薩埵」的功德相關以外,它也跟世俗菩提心密切相關,除了跟世俗菩提心密切相關之外,它也能夠銜接到勝義菩提心,怎麼說呢?因為透過慈悲心的薰修,能夠摧毀煩惱,當煩惱被逐漸摧毀的時候,我們就能夠逐漸的了解妄念本性為本來的智慧,那麼就是所謂妄念轉為智慧,這是一個漸進緩慢的過程,但是它會不斷的發生,就好像是種子不斷的發芽,發芽之後會成為花朵一樣。

我們再繼續談「中間恆河水緩流」這一個偈子,要曉得空跟悲之間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就是對於空性的了悟和慈悲心是分不開的,做為一個初學者,我們可能會認為慈悲心非常有用,對誰用呢?對自己很有用,因為對自己很有用,所以非常興高采烈的要修慈悲心,就像是〈佛子行三十七頌〉裡面所講的:「圓滿諸佛皆由利他生」,「佛果」也是由利他而來的,因此我們從這裡面看到了,最大的利益就是來自於利他心所成就的,那麼這個時候,就會想到說:「我要獲得好處的話,那就要修利他心。」確實,透過修利他心能夠對於自己產生好處,什麼樣的好處呢?就是能夠解決自己的我執,有利於解決自己的我執,這個就是最大的好處,當你不斷的培養利他心的時候,你的心續會逐漸產生對眾生沒有任何造作、任何虛偽的慈悲心,那個慈悲心會逐漸的擴展開來,到了最後,你會完全不再顧慮自己的利害得失,只一心的顧著別人能否從中獲益而已,當你修慈悲修成這樣,你的煩惱及妄念會不斷的受到對治以及降伏,這個就是修世俗菩提心的重要道理以及重要所在。

 

通達世俗菩提心,自然進一步掌握空性

要修世俗菩提心,我們就應該重視〈佛子行三十七頌〉所講的,一個佛子菩薩應當有的所作所為,這就是所謂「中間恆河水緩流」著重世俗菩提心的修法,透過世俗菩提心的薰修,我們會慢慢地了解到分別妄念的本性。在生起嗔心或嫉妒心的同時,我們應該要去直觀嗔心跟嫉妒心的對象,這些眾生都曾經做過自己的父母,這樣子的觀想、思維下,我們就會曉得:「原來眾生跟我們本來就是一家人」。如此一來,不管面對什麼樣子的違緣逆境,都會自然的獲得平息,我們的煩惱、分別也都能夠獲得降伏,然後就可能越來越淡薄,甚至不生煩惱。當我們的煩惱跟分別越來越淡薄,乃至於不生時,自然而然就能夠真正的見到空性的本質,這就是禪修要談的主要意涵。我們要了解,慈悲心對於認識空性是非常重要的關鍵,我們可以透過不斷的提起正念來思維慈悲,這樣對體會空性會很直接的幫助,如果能這樣真正了解慈悲心的重要性,對自己會有很大的好處,所以會說「最後支流母子會」。

如果你真正通達世俗菩提心的話,那麼自然就會了解密宗裡所講:「真正了悟自他無二的智慧,這個就是勝義的智慧了。」所謂的「佛果」就是這個了。佛果的兩個層面:一是「廣」,一是「覺」,佛陀稱為「廣覺」,「廣」的意思是功德自然開展,「覺」是完全覺醒,從自他對立的執著心當中覺醒,也就是了知自他無二的智慧,這個就像是萬流歸宗,就算是整個世界的水,它再怎麼樣地流,最終還是流入大海,了解到這一點,對自己特別有幫助的。

(系列六)

 

聽打:陳俐利、王雅玲

校對:蔣迪珍、陳俐利、蘇品潔、李玲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