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千仁波切/精選問答錄
離諸煩惱,是禪修的展現
念頭止息的覺受會展現在平時的行為當中,行止時也要覺知到這些念頭,並且修持禪定。
「了解、體驗、了悟」三階段
問:儀軌中所說「己覺即是彌陀身」。如果我們自己的本覺就是阿彌陀佛,我們為何還要向彌陀祈請,請他莫忘誓言?
答:我們現在不知道自己的本覺是阿彌陀佛。如果已經懂得了,那便是無量光了──心廣如虛空,所以稱為無量光。那可是一點妄念也沒有的,心明晰且如同虛空。修行者們還沒到這個境界,所以要朝著這個境界努力,為此反覆實修,反覆生起無量光(心廣如虛空)的感受。
修行過程首先要「了解」,先知道:喔!心確實是無量光,明空雙運。
再來是「體驗」,這會有點反反覆覆,有時候會喪失那份「了解」,此時煩惱就會東山再起。「體驗」就是要在這種反反覆覆中,體驗到那個「相續不斷」的了解。
之後才是「了悟」,也就是有朝一日能夠達成「總是保持在相續不斷的境界當中」。
所以要經歷了解、體驗、了悟這三階段。
一旦遠離我執,心便無來無去
問:究竟而言,心性為佛陀法身,不生不死、不來不去,但為何在世俗中仍有生死、來去呢?
答:你只要還有自他二執,認為自他是兩回事,就會有來去,水就結成冰了。
實際上,你若能生起慈無量心、悲無量心,我執便會消失,就像冰塊融化為水,水雖然會在水中迴盪,但實際上並沒有來去。看看〈佛子行三十七頌〉吧!頂禮偈提到觀音「雖見諸法無來去」,雖然佛陀知道沒有來去,但我們現在還是說「有來,有去」,對吧?就像冰塊會一直漂流、循環,是吧?就是這層意涵。
一旦遠離我執,便無來無去,所以慈無量心非常重要,因為遠離我執是必須的。
透過專一的觀想,根除業力習氣
問:普巴金剛觀想中的咒鬘這麼小,我們需要清晰地觀想每一個字母嗎?
答:初學者可以專注於較為粗略的觀想,然後逐漸縮小字母,使它們愈來愈細微,直到成為無概念,非常非常的細微。當覺性變得愈來愈清明,這是自然會發生的。
覺性愈清明,專注力也會變得更敏銳,使觀想變得愈來愈細微。在此時,即使是很小的字母也能觀想得到。此時的心非常敏銳、清明,它能瞬間生起。由於心非常清明,智慧覺性極為敏銳,因此能清晰地觀想到,但目前在初期階段當然是困難的。
因此我們需要以「念修四支」的次第來修持。首先只觀想咒鬘的字母。接著開始慢慢地轉動咒鬘,然後加速使它快速轉動。達到此階段時,觀想光從咒鬘放射與收回。這需要長時間的練習。
持咒時,專一地觀想咒鬘。由於我們自無始輪迴以來,累積與串習了種種業力習氣,導致內心的習氣極為深厚,因此需要以強烈及長時間的練習來逐漸根除它們。這需要透過專一的觀想,長時間練習。
心如此能變得愈加清明,這是遮障被淨化的徵兆。最終當所有遮障獲得淨化,你甚至不需要禪修也能維持觀想,這是達到了無渙散的境界。在未達成之前,還是需要串習的。
如何算得戒?要有得戒的動機
問:如何算是「得戒體」?標準為何?
答:首先要有「我得戒的想法」、其次要有「護戒的心」,這兩者加起來才算有戒律。
若對受戒過程沒有感覺,也不清楚自己是否得戒,這樣的話,仍然會有加持,心裡應思維「我應該是得戒,因此應當要守戒、遵守這些學處」,這樣當然也會有加持的。所以首先要有護戒心,護戒心之前,需要有得戒的意樂。
了知佛心與我心相同,得以移除暫時染污
問:向本尊獻清淨沐浴供養時,如何淨除煩惱所知障?
答:道理來自於「等流果」,又分為「所作等流」和「感受等流」,經典中也提到,本尊並無垢染、蓋障需要去除,我們透過向本尊奉獻清淨沐浴水而進行供養後,以此淨水來去除我們自己的蓋障染污,藉此獲得功德。
之所以能獲得功德的原因,是等流果的相似性──等流果是所作和將來所感之果的關連性,因此通過獻浴來清除自我的蓋障染污。重要在於了知佛心與我心相同,因此我們移除暫時的蓋障染污後,就能得到清淨功德。
不只獻供,凡是對眾生懷有悲心、對諸佛三寶懷有信心的一切善根,都能使我們的心更加清淨、能移除蓋障染污,因為這些行為,都是有助於讓我們如同冰塊一般的心融化,而真正現證如來藏的方法。
這同時也是累積福德之法,因此對諸佛三寶信心及對眾生的悲心,看起來不同,但實際上都是同一件事情。
舉例來說,供養諸佛能生生世世得到財富、榮華富貴,究竟而言能夠往生到清淨剎土,這力量的來源都是發心,而發心之所以和果報有關,可以從等流果去認識。
怎麼修,才會對空性真的有感?
問:學習禪修,對於證悟空性是否有幫助?
答:禪修時會覺察到念頭(註1),這時不想它,這個念頭就會消失,這就是空性。
當念頭不再生起,痛苦和快樂的感受也會止息,對於苦樂的執著也會消失,這屬於暫時性的空性。若能長期維持這樣觀察念頭與念頭之間空性,就會漸漸察覺到空性的本質,這個本質也是「我執心」的本質。
當我們看到心識的自性時,就會曉得心識如同虛空一般寬廣。
如果能了知心有如虛空一般的話,就能明白自他一切眾生,不論外表長相如何,細小到螻蟻,甚至到無形的眾生,其心識皆與虛空無有差別。
而虛空無有生滅,因此了悟到虛空不生亦不滅的道理。
■了知自他無別,就能夠證悟空性
證悟空性,指的是了解到自己與他人是無二的,這樣的見解就是最好的空性。不論自己的另一半是男生或女生,心識本質並無不同。
在讀誦〈普賢王如來願文〉時,其中一句「一基二道成二果」,是指每個六道眾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但內心(基)卻是一體的。好好思維〈普賢王如來願文〉中這一句的意思,就能夠證悟空性。
了悟空性就是指明白自他無二的道理。了知自他無別的道理,並且相信這一點的話,就能夠使自己證悟空性。
■導致我們無法覺悟的是「我執」
要明白導致我們無法覺悟的是「我執」,由我執產生出貪嗔癡三毒。有些禪修的弟子,當有人修得好的話,就會彼此嫉妒生嗔,然後,就一下子變回俗世凡夫了。因此,必須遠離念頭,當念頭止息,就會平息貪嗔和嫉妒。並對朋友心懷悲憫,以對方觀修慈無量心。
■「離諸煩惱」是禪修的展現
禪修的結果是「離諸煩惱」,故念頭止息的覺受會展現在平時的行為當中,因為:「見地」融於「修習」,「修習」則融於「行止」。行止時也要覺知到這些念頭,並且修持禪定。
例如,生起強烈的嗔心時,能夠立即覺察到對境(嗔心)是虛空般無自性的,就會認出嗔心的本質,如此,心就會變得更清明、更和善,在生氣時心情也會好轉,並且了知煩惱也是空性的道理。
認知到嗔心即是明空、貪癡分別是樂空和顯空以及佛三身的真實性,並在生起嗔念也能夠微笑,這就代表你在初次禪修中生起了好的覺受。
「離諸煩惱」即是禪修的展現,就算修習得再好,也明白了明空與樂空的意義。但是,倘若在行止時無法平息煩惱,修持將無任何意義。如此,應當在行止時也要做到,像禪修時一樣「不起煩惱」。(系列八)
註:念頭的意思很廣,可以指「分別念和尋思等等好與壞的念頭」。
(本文由噶千佛學會提供)
------善報2020冬季號 pg. 32-34
善報助印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