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大成就者的故事─第十六世大寶法王(一)

主講:確戒仁波切
時間:2008/6/14
翻譯:妙融法師

今天這小故事的課程,我要講的關於大寶法王的故事。

通常我們知道大寶法王從第一世杜松虔巴開始,一直到第十七世烏金欽列多傑,已經是十七世的轉世。但是,在大寶法王十五世以前,我們沒有機緣見到他們,甚至無法聽到他們的教法開示,在座的各位可能也沒幾位是見過十六世法王的!我本身曾見到十六世大寶法王,並且從他那裡聽過教法,所以我今天就從十六世法王開始講起,講一講我跟他學習、親近的一些感受及故事。

我們所謂看到西藏歷史或很多傳記的時候,一般西藏都會把大師們的歷史傳記分成外、內、密三種,如果你真的要去研讀那些歷史傳記時,你會發現非常難懂,而且大部份都是不可思議的,因此,我要講的方式,是一個比較生活的,也就是一個大家能感覺到,是一個人與人之間互動及感受的。

我出身在尼泊爾西部的一個山區,叫作「涅香」的地方,那是一個非常偏僻的鄉下,可說是個雪山,村子裡的人口,大概整個地區也不過五、六千人而已,所以,就是這麼一個窮鄉僻壤的地方,是我生長、出生的地方。

然而,在這樣的鄉下、偏僻的地方,在我十一歲那年,就聽聞到「噶瑪巴」的名稱,知道有如此的一個人。至於那樣的鄉下是非常窮困的地方,人民沒有什麼知識。我還記得當時大家看到有一個小飛機,在天空飛過,所有的人就以為那就是佛了,佛就是這樣飛過去的,所以大家就紛紛的開始燒香,然後向那架飛機頂禮、禮拜。你可以想像連飛機都不知道的,這麼一個窮僻鄉下地方的人們,卻曾聽到大寶法王的尊號。但是我曾想,為何大寶法王會成為我的上師?可能在那時就有一些徵兆了,為什麼呢?當我一聽到「噶瑪巴」的名字時,我內心裡就生起了很不一樣的感受,因為那時我家裡有個小佛堂,小佛堂有位從西藏來的僧人,是位格魯派的僧人,請他負責燒香、上供水等等香燈的工作,因為他是格魯派的,當然那時我搞不懂什麼是格魯派、噶舉派。但是,當他講一些西藏歷史故事的時候,可能就有一些時候,就有些時候對於噶瑪巴產生不敬,或有些批評等的話語,每當我聽到時,自然就覺得心裡不舒服,覺得很不高興,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但是就覺得他不應該這樣說,那時,其實我不過就才十一歲而已。

到了1959年,那時,整個藏地發生很大的變化,有很多的僧人、喇嘛,還有藏族人紛紛地逃往尼泊爾,到尼泊爾尋求庇護成為難民,那時噶瑪巴並沒有經過尼泊爾,他從不丹到了印度。又因為很多的難民大量湧入尼泊爾,也有很多的上師、喇嘛們,就跑到了我們村子裡來了,就是涅香的地方,以後便開始在此慢慢地弘法建立道場,於是噶舉派就在涅香慢慢形成。那時候可能是自己俱生的、自然的因緣吧!到我十三歲的時候,就對於噶瑪巴有更深的了解了。

如果你要問,為什麼當時有一些上師、喇嘛們會跑到涅香的地方呢?因為涅香,在密勒日巴大師傳記裡面,有個獵人貢波多傑的聖地,也就是密勒日巴大師的聖地,因此,那時有很多噶舉派的上師們,他們就紛紛地來到涅香。

之後涅香村子裡有五個人,去打聽知道了原來大寶法王就住在錫金,於是這五個人就前往錫金,去見了大寶法王,然後還跟他出家。當他們回來的時候,就帶著噶瑪巴的法照回來,而我也是那時候才第一次真正見到了噶瑪巴,知道他長得什麼樣子。

當時,我們知道那時的照片,其實品質是很不好的,都是黑白照,可是對於我來說,我還是第一次見到一個真正人的像。因為以前我們所見到的都是唐卡畫出來的,而第一次以一個真正的人被照出來,像片被我們看到,這是我第一次看到真人的相片,所以那時候也確實生起了一種很大的感受。

當我看到這五個人回來穿著僧服時,我第一個念頭是:這些人多麼有福氣啊!可能僧人、或者是僧侶就是這樣子吧!我什麼時候才能夠真正見到大寶法王?而且能夠聽到他講話呢?就在那時候,我就生起了這樣的心。

如果要去見法王的話,以我當時住的地理位置來說,我必須要去錫金,可是要去錫金我不可能坐飛機,因為在那個年代,我們把飛機當佛一樣來頂禮、禮拜著,所以,這個都不用講了,如果我要從涅香,這個家鄉走到加德滿都,當然也沒有其他的工具,我只能用走路的,所以,算起來就要走個十五天,才能夠走到加德滿都。

到了加德滿都之後,那時也沒有現在這種直達的巴士或者交通工具,所以那只能坐卡車,從加德滿都再坐卡車到錫金,那還要坐三天的車程。

所以各位可以知道,那時候的路程、路途是蠻艱難的,我雖然很想去,但我只有十三、十四歲,而且我也是家裡唯一的男孩子,所以那時父母是怎麼樣也不肯讓我去。所以,我沒有辦法,就把法王的法照,就是一小張的,就供在佛堂上面,當時我就已經會唸一些藏文了,而且我不知道從那裡就拿到了一本叫作「四座上師相應法」的法本,於是我就自己唸誦了這個法本,然後就不斷持誦「噶瑪巴千諾」的名號。

到了十六歲的時候,我的母親就過世了,這一年,正好大寶法王來到了尼泊爾,於是我就和父親,以及妹妹,我們一家三口,就正好也要到尼泊爾去,想要去朝聖,正好法王也來了,就這麼巧地就在加德滿都碰到了。

那時的加德滿都也都是很窮困的,根本沒有所謂的飛機場,那時法王是從加爾各答坐飛機來到了加德滿都,所以去迎接的人,就直接在飛機的旁邊就能向法王獻哈達,因為根本沒有飛機場的航廈房子。

那時,我跟父親、家人住在叫作猴子山的地方,(我補充一下,猴子山到飛機場的距離,坐車的話也要半個多小時),那時因為我們沒有車,所以我們起個大早,就準備要走路,走到機場去迎接,為了要走這一段路,我當時也沒有鞋,所以我還記得很清楚,我花了二塊五毛的廬比,去買了一雙新鞋(一雙布鞋),我一早就出發了,走到機場的時候,當時就覺得真是大開眼界啊! 這個飛機場居然這麼的好,這麼棒,因為也沒見過,而且覺得這麼大一片寬廣的場所,就很高興,就東走西跑的到處去看,就這麼一天之後那個鞋子也就破了(眾笑)。

我們一直等著,想這個噶瑪巴是長怎麼樣子的呢?心很期待,中午時飛機就到了,我還記得飛機的門一打開時,其實我看到的就是一個很大的頭,怎麼說?因為,十六世法王的福報、福氣是很大的,所以頭也就很大。那時我覺得一下子就失去意識,完全沒有想法、沒有知覺了,就是突然一下子看到一個很大的頭,然後很大、光亮的感覺,一下子好像人都昏倒了一樣,沒有感覺、沒有意識了。

而我們看到現世第十七世大寶法王烏金欽列多傑,他的前額有三道白的線,我們也認為那是一個很有福氣的象徵。而十六世法王他的特徵是前額的前光,校長說他到現在,只要閉上眼睛,他都沒有辦法忘記掉當時他第一眼見到法王的時候,他頭上寬廣光秃的前額。

當時他還下了第一個樓梯,我還記得,在我的印象裡那個樓梯是非常棒的樓梯,當然,以現在看起來是差太遠了,但我印象中那時是非常好的,然後他就下了那個樓梯以後,就進入了一輛吉普車裡,然後車子就開走了,那時我們全部跟在後面只好還是用走的,大家只能慢慢的走回去。

在我從十一歲到十六歲的這一段期間裡,我只聽到了噶瑪巴,只聽到這個名字,很自然地便生起了一種很不同的感受,之後也陸陸續續聽到很多去過錫金回來的人跟我們講的一些故事,那時我也只見到法王的照片而已,可是,當我第一次真正親見噶瑪巴,是在我十六歲那一年的。

當時噶瑪巴在加德滿都也只待了五、六天,而且非常多的人去拜見,所以根本沒有辦法好好地去拜見噶瑪巴,但對我來說,也是過去的因緣,或者是今生的各種習氣,所以對我來說,已經是個很大的願望了!已經算是圓滿了,所以那時我就繼續留在加德滿都的寺院裡,就住下來了,直到我十九歲的時候,噶瑪巴又再次來到了加德滿都。

我其實還忘了講一個小插曲。在十三歲那年,有個故事,因為當時我們聽到了噶瑪巴的名,那時有見過噶瑪的僧人從錫金回來,當時我們有好幾個朋友,包括我在內的一些孩子們,嘴上都長包、長瘡,因為長了瘡,那些僧人看到了,就說他們帶了些法王的尿回來,可以給你們一些,你們塗在嘴上,這瘡就會好。這群小朋友以及校長也就聽了,可是因為尿是長途跋涉帶回來的,其實尿已經發臭了。當時因為我有信心就塗了一些在嘴上,結果第二天那些包跟瘡真的都好了,於是他就就交給另外一個也長了瘡的小朋友,我就說,你要不要試試看,我用了很有效。可是那個小朋友要塗這個尿的時候,他就吐了,因為他覺得實在是臭的受不了,而且覺得好髒、好噁心,所以他就沒有塗,結果隔一天,他的瘡就長的更大(眾笑),以上校長就是想補充一下這個小故事,也是因為這樣,校長也就對法王更具有信心。

之後,噶瑪巴他到了印度,在印度因為大家都是難民,印度生活是很不容易的,包括那時像達賴喇嘛,還有敏林赤千法王,還有蕯迦法王等等,全部都是很辛苦的,但是校長他感覺到,雖然法王他是難民的身份,但卻不像其他人辛苦、艱苦的過活,這就是因為他的福報、福德所致。

十六世噶瑪巴在十七歲的時候,他曾經住在西藏的八蚌寺,在八蚌寺時,他曾經唱出一首道歌,做了一首歌,道歌裡面,基本上完全是對於未來的整個授記,以及他未來所有發生的事情,全部都在這首道歌中展現出來。

在這一首道歌中說到什麼呢?道歌裡面的意思就在講,西藏即將要發生變化了,他不會像現在一樣了,而大寶法王也不會再繼續住在西藏,他會去印度的東方,所以那首歌基本上就把他後來的情況講出來了。

當時大家都傳唱這首歌,可是沒人發現到什麼不同,為什麼?因為當時西藏人覺得印度是在西藏的西方,而西藏的東方是中國,所以大家都不會想到說內涵意思是這樣。直到1959年,當時間一到的時,每一個唱過這首歌的人才發現,原來在這首歌裡就講到後來法王他所有的行程了,因為法王他說在印度的東部,他是這樣講,那當時大家以為是西藏的東方,不是印度而是中國。

為什麼呢?因為當時所有的難民要到印度時,大部份的路線都是走到印度東部,尤其是大寶法王他所走過的路線,是從不丹走去的,因此也就直接到了印度的東部。

那時第十六世法王離開西藏的時候,從楚布寺,他帶了八、九個侍從,他們一行人就把僧袍疊起來,換上了藏袍,於是就從西藏跟不丹的邊境,那時候的邊境比較接近,所以就從西藏跟不丹的邊境,直接離開了。

到了不丹邊境的時候,大家就在那裡聚集起來,結果這麼一聚集、號召,就聚集了二百個人左右,可能那時司徒仁波切跟嘉察仁波切他們都已經先到印度了吧,所以那時他們都不在,當時有達桑仁波切也是跟著在法王同行,達桑仁波切也是校長他在閉關時的指導老師。

就在邊境,他們被阻擋下來了,那時不丹的政府擋住了他們,不讓他們入境,結果看一看,另一邊是中國,也就只好去到中國的領地,如果要去印度的話,必須又要經過不丹,而不丹又把他們擋住,因此他們就被阻擋停留了三天。

不丹這時就派了一位將軍來了,警告這二百多人說,你們最好還是回去,如果你們不回去的話,我們就要打仗了,就要開戰了,當時法王的總管,也就是現在的竹奔仁波切還有波若仁波切他們的父親,那時候他是總管,他就說沒關係,我們就這麼待著吧!我們就先不回去,反正他應該不會跟我們打的,他只是說說而已,就讓他說去吧!我們就這麼待著!所以他們還是決定留在原地,待下來。

第二天,軍人又來趕他們走,就說給你們一個期限,在這期限內一定要離開,那時因為大家還是不想走,所以二百多個人,大家就在那邊搭起了帳篷、營帳就住下來了,那時候大寶法王有到各個營帳去安慰大家,還有加持、祝福大家,跟大家說不要怕、不用擔心,我們輕輕鬆鬆的住下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