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佛教,經藏律藏初成形
主講: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藏譯中:堪布羅卓丹傑
日期:2024年7月24日(三)
▍ 前言
首先問候大家,祝願大家身體健康。兩年之後,我們能再次開始「瑪鄂夏季課程:密教源流」,我非常高興。
我們都承認自己是佛教徒,因此了解自己的根源很重要。有句古老的藏族諺語說:「不知自己血統的人,如同森林中的猴子;不懂自己家族歷史的人,如同假冒的綠松石;不了解祖先功績的人,如同流落他鄉的孩子。」
如果不了解佛陀的生平,就難以理解佛陀是誰;不知佛經結集的過程,就不明白佛法是如何傳播的;不懂聲聞十八部派和大乘佛教的發展,就難分辨大小乘的區別;不了解大小乘的起源,就難以理解密宗是否為佛說與其特點。
因此,正如《日月合璧續》所言:「若不解釋歷史由來,則對此大密法,將生不信之過。」
在當今這樣的資訊爆炸的時代,大量的資訊宛如是暴風雪向我們席捲而來。在這個時代,我們不僅要知道傳統說法,更要掌握現代的歷史研究方法和思維方式,否則可能被視為落後和思想僵化。
現今的藏人社會中,喜歡新思想的人越來越多。從一方面來看,這是好事,表示我們正在進步。但是,許多人傾向於情緒化思考和過度推測,缺乏如同現代研究者般應有的客觀態度、證據支持,以及嚴謹細緻的研究與討論。
在藏族文化和語言面臨內外壓力的今天,我們應該以與時俱進的創新方式,珍惜和保護傳統文化及語言,而不是將其視為無用之物,任其消亡。如果我們任由這種情況發生,就如同將這個民族從地球上抹滅,我們將被後世視為民族的恥辱。
▍ 回顧
接著,在課程開始之前,回顧過去兩年,我們講了古代印度哲學史,包括吠陀和婆羅門教,之後講到佛陀的一生。2022年,講到僧團的建立和僧團的構成,佛滅之後的第一次結集,還包括大迦葉和阿難的故事。相信很多人應該記憶猶新。
▍ 大綱
一、原始佛教
1. 僧伽、戒律和寺院的形成(講完)
2. 第一次結集(講完)
3. 原始佛教經典的成立(經和律的形成)
原始佛教的名稱和時期
原始佛教經典的成立(經律為主)
原始佛教資料情況
原始佛教中與密教相關的內容
4. 佛滅後的佛教
5. 第二次結集、根本分裂
6. 阿育王的佛教、第三次結集
7. 佛滅紀年論
二、部派佛教
三、大乘佛教的弘揚
▍ 正文
▍3. 原始佛教經典的成立(經和律的形成)
原始佛教的名稱與時期
佛陀的法教在不斷發展、弘揚的過程中,出現了不同的時期和階段。首先,我們來瞭解一下,什麼是「原始佛教」?它的特點和內容是什麼呢?日本學者水野弘元(Mizuno Kogen)認為,所謂的「原始佛教」,指的是初期的印度佛教。如果按照特徵對印度佛教進行時期劃分,可以分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十八部)、初期大乘佛教(大小乘並立佛教)、中期大乘佛教(大小乘學派佛教)、以及後期大乘佛教(真言密教)等。
#什麼是「原始佛教」?
最初的佛教稱為「原始佛教」,也就是釋尊開創佛教並開始傳道生活之後,直到佛陀涅槃後的一百年到兩百年,或者說是部派分裂之前的兩三百年間。具體指的是從佛陀到阿育王時代。根據南方傳記,阿育王出生在佛陀涅槃的兩百多年之後,「原始佛教」持續了兩百五十多年;而根據北方傳記,阿育王則是在佛陀涅槃百年後出生,「原始佛教」延續了一百五十多年。
然而,現在我們要探討的是「原始佛教」的特質,所以歷史年代多一百年或者少一百年,我們暫且不談(之後如果談到佛滅紀年,可以再深入探討)。總之,就是在釋迦牟尼佛創立佛教之後,直到部派佛教分裂之前,初期佛教一直保持著同一步調,所以,這段時期我們稱之為「原始佛教」。
「原始佛教」時期大致如此。但是,在學術界,有些學者會更加嚴格地將「原始佛教」細分為兩個部分:
根本佛教:釋尊及其直傳弟子時期的佛教稱為「根本佛教」(Primitive Buddhism);
狹義原始佛教:在此後之後時期的教義,則被稱為「狹義原始佛教」。
這說明了釋尊及其直傳弟子所闡述的佛教,是佛教最為根本的內容,所以稱為「根本佛教」。後來,隨著對佛教的不同理解和呈現,佛教整體朝著「部派佛教」的形勢方向發展。於是,這種跟佛陀最初、最原始的佛教相比,產生了一些變化的佛教,就被稱為「狹義原始佛教」。
因此,在佛教學中進行嚴格區分的話,把「廣義原始佛教」分為「根本佛教」和「狹義原始佛教」兩個層次,是接近歷史事實的。
雖然這種分類方式沒有錯,但是透過現存的文獻,我們只能大致瞭解整體的「廣義原始佛教」。若是針對文獻資料來討論什麼是「根本佛教」、什麼是「狹義原始佛教」,可能很難,無法清楚地區分。(因為現存文獻基本上都是「部派佛教」之後保留下來的文獻,都已經被「部派佛教」編輯和修改過了,所以很難還原「原始佛教」最初的內容。)
最早將「原始佛教」區分為「根本佛教」和「狹義原始佛教」的,是宇井伯壽博士(Ui, Hakuju)1。在此之前,姉崎正治博士(Anesaki, Masaharu)稱「原始佛教」為「根本佛教」2。其他學者大多只稱「原始佛教」。)
原始佛教經典的成立(經律為主)
(1)第一次結集
2022年課程的時候,我們最後講到了:佛陀入滅後,大迦葉尊者考慮到,佛陀的教法如果一直被放置不理的話,會很快就被埋沒,無人知曉,因此想要舉行教法的結集(saṃgīti)。他向聚集起來的佛弟子們提議,並且得到了贊同,於是就在王舍城集合了五百位阿羅漢與比丘,結集了佛陀一生的教法、說法,稱為「第一次結集」。
#結集方式:合誦
「結集」也被翻譯成「合誦」,是將記得的教法共同誦出的意思。雖然有不少學者否定第一次結集,但是諸部派的文獻裡都有記載,所以或許可以看作是以某種形式進行了遺法的結集。
此時的教法(dhamma)是由佛陀的常侍弟子阿難(Ānanda)誦出,律(vinaya)是由理解戒律很深的優婆離(Upāli)誦出,而誦出的內容,後來就成為了經藏、律藏的原形內容。論藏的成立是更晚的事了。
#紀錄形式
短文契經或詩句:為了便於記憶這些法與律,將重要的教說整理成簡單的短文契經(sūtra),或編成詩句(gāthā,伽陀)而傳承下來。
法門:似乎是在這些梗概大要中,另外加上說明解釋而傳承下來,在詩句(伽陀)方面也附隨了具有說明的因緣(nidāna)等而記憶下來。後來將這些短文或詩句組合起來,加上連結的文章,整理出長篇的教法,而稱為「法門」(dhammapariyāya或pariyāya)。
經:後來編集了長文的「經」(sutta,suttanta);經是「縱線」的意思,原本的意思是指:「將豐富的意義整理為短的文章」。
律:還有於「律」方面,戒律的條文,也就是波羅提木叉,是比較早整理出來的。而戒律的條文稱為「經」(sutta),「經」的解說稱為「經分別」(suttavibhaṅga),也可視為是比較早就確定下來的。因為對比丘們來說,為了過正確的戒律生活,正確地瞭解條文的意思是很重要的。同時進行的還有將僧伽營運的規則集中起來。僧伽的運作規則稱作「羯磨」(kamma),後世整理出所謂「百一羯磨」之多的大量羯磨,不過從最初為了教團的營運開始,那時候就已經有相當多的羯磨了。波羅提木叉與犍度部的原形確定下來,應該是在佛滅之後百年左右。
這些教法或戒律的憶持似乎是分工進行的,自古以來僧伽裡就有經師(suttantika)、持律師(vinayadhara)、說法師(dhamma-kathika)、持法師(dhammadhara)等。但是自第一次結集的法與律開始,到現在所存的經藏與律藏,究竟是經由怎樣的路徑發展而成的,如今很難追溯定位了。不管如何,到「原始佛教」的末期,教法經過整理而成為「經藏」(Sutta-piṭaka),律則成為「律藏」(Vinaya-piṭaka)。
#部派之後,經藏、律藏增廣成今日風貌
然而,因為佛滅後百年左右,原始教團分裂為大眾部和上座部,所以教法的傳持也轉移到部派教團上。
在這之後,上座部與大眾部也各自發生了內部分裂,最後分裂為十八部,而經藏與律藏也都在各部派傳持之際,遭受部派上的增廣與改變;這些以巴利語(Pālī-bhāsā)傳到錫蘭,或是傳到中國而被漢譯,成為我們現在可以利用的經藏、律藏。其間因為歷經長久的歲月,所以縱使在「原始佛教」的末期,經律二藏已經纂集出來了,現在要去探知那時的原形也是不可能的。
今天課程就講到這裡,有句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去年無法上課,今年能夠恢復課程,今天也順利開始了第一堂課,我也比較放心了。最後我們唸誦迴向文。
註釋:
參見宇井伯壽(Ui Hakuju)、1925『印度哲學研究第2』。
姉崎正治(Anesaki, Masaharu)、1910『根本佛教』博文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