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講堂
《菩提道燈論》
第15堂課:死亡無常(上)
主講:第17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日期:2022年11月06日(六)
大家好!今天是一心講堂《菩提道燈論》的第15堂課。
▍回顧前文
首先,我們回顧一下去年的課程。去年,最開始的幾堂課當中,先是介紹了《菩提道燈論》創作時的歷史背景和情境;然後,簡單的介紹了它的作者——阿底峽尊者的生平和故事;同時,也講到了《菩提道燈論》的創作動機,以及它所包含的大致內容。
其中,我們談到:由於當時藏地社會動盪,佛法環境十分的混亂和複雜,在這樣的情況下,阿底峽尊者為了能夠規範和整治當時的佛教氛圍;同時,也為了讓正信的佛法思想能普及廣大的信眾和弟子,於是便寫下了這部流芳百世的《菩提道燈論》。
▍說明講解順序
上堂課,講說了有關「暇滿人身難得」的內容,接下來按照之前科判的順序,「前行」的第二部分,應該是「依止善知識」。但是,我覺得按照這次課程的進度,可能把「善知識」的部分,留到後面講,會比較妥當。所以,今天就先來談一談下一個部分——「死亡無常」,也就是「下士夫正行修行」這一部分的內容。
說到「死亡無常」,可能很多人都聽過,這是佛教修行當中,最基本的內容之一。所以,我想這次我會以傳統的方式為基本,再加上一些現代的思惟方式,結合起來講解,希望能夠幫助大家開拓思路,心中能生起一些不一樣的感觸。
接下來從三個方面來講解「死亡無常」的內容:第一、觀修「死亡無常」的重要性;第二、如何觀修「死亡無常」,也就是它的內容;第三、判斷是否生起了「死亡無常」的標準和方法。
▍一,觀修「死亡無常」的重要性
首先,我們先來談一談第一點,就是觀修「死亡無常」的重要性。
(一)例證:經論教法上的依據
在佛經當中是怎麼說的呢?其實很多的佛經裡面,都講到了它的重要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出自《大般涅槃經》的一段話,它是這樣說的:
「一切跡中,象跡第一。一切想中,無常死想是為第一。」
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在所有動物的腳印當中,大象的腳印是最大的,是為第一;在所有的想法當中,「死亡無常」的想法是最重要的,是第一名。透過這樣的比喻,足見觀修「死亡無常」的重要性。
然後,我們再來看看佛陀的一生,同樣也可以發現「無常」是多麼重要的一項修持!我們都知道,早年,佛陀還是悉達多太子的時候,他的父王總是儘量不讓他離開皇宮。直到有一天,他終於有機會出到城外的時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親眼見到衰老、疾病和死亡,而且也因此遇見了一位比丘。正是這次出行的所見所聞,觸動了年輕的佛陀,喚起了他想要尋求真理,強烈的想要出家,想要從輪迴當中解脫出來的決心。也正是「無常」這樣的事實,才有了後來他離開王宮,虔心修行,證得佛果的成就。
不僅如此,佛陀圓寂之前,留給世人的最後一句話也是關於「無常」。在《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中記載,佛陀臨終之前,說道:
「法皆如是,諸行無常,是我最後之所教誨。」
意思就是說:一切有為法都是無常,這是我最後對你們的教誨。
#四諦十六行相,從無常學起
我們知道,在聲聞乘或者說佛教最基本的理論裡面,有「苦、集、滅、道」四聖諦的教授,尤其又可以把四聖諦裡面的每一諦,細分為四個行相,共有十六相,統稱為「四諦十六行相」。在「苦」諦當中,所分的四相,分別為:非常、苦、空、非我。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四聖諦」裡的第一諦是「苦」,其中的第一個行相,就是「非常」,也就是「無常」。所以,在聲聞乘中,最先學到的,最基礎、最核心的教授,也是「無常」。
另外,還有一種證得阿羅漢的成就者,叫做獨覺。獨覺,就是在沒有佛陀的時代,自己覺悟而脫離生死的人。那麼,獨覺在觀「緣起」,也就是思考真理、尋求證悟的過程當中,會在屍陀林,也就是墳場,去看那些屍體,由此意識到「死亡無常」,進而聯想到衰老、疾病等等,會以這樣逆向的方式推想出「十二緣起」,最終得到證悟,脫離輪迴。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作為獨覺,所思惟的第一個內容,也是「死亡無常」。
#四念住,身念住觀「死亡無常」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大乘。大乘的修行過程一共可以分為「五道」,也就是修行的五個階段。其中的第一道,叫做「資糧道」,主要的修持內容是「四念住」。而「四念住」中,第一念住是「身念住」,在做這項修持的時候,同樣也是要去屍陀林、墳場,去看那些屍體、骸骨,然後進行觀修。所以,在大乘的修行當中,第一個觀修的內容,也是「死亡無常」。
#密乘越量宮,外圍是屍陀林
最後,我們再來看看密乘。在修持密乘的時候,很多時候需要觀想壇城,也就是曼陀羅。可能很多人都見過類似的造像和繪畫,壇城的中心是一座宮殿,叫做無量宮或越量宮,看起來是非常的華麗,給人一種豪華宮殿的感覺。所以,有些人認為觀想壇城,應該想到的都是歡樂、美好、金碧輝煌的樣子。其實不是這樣的!壇城是一圈一圈組成的,最中央是無量宮,我們在觀想的時候,大多數情況下,都會從外圈往中心,一步一步的觀想。
絕大多數壇城的外圈,都是屍陀林,也就是墳地。所以,在密乘裡面,觀想壇城的時候,最先思惟的也是「死亡無常」。如果觀修得到位,就會自然生起一種對死亡的「恐懼」,從而產生想要馬上修行的緊迫感,於是,就會更加精進的去修持。
因此,由以上我們可以看出來:觀修「死亡無常」,是佛教三乘當中都必須要做的,最基本、最核心的修持內容,它的重要性是多麼的不可取代!
(二) 理證:解決修行拖延症
那麼,為什麼觀修「死亡無常」這麼重要呢?接下來,我們就從理論、道理的角度來談一談它重要的原因。
修行可能對很多人來說的話,是一件有點辛苦、枯燥、又無聊的事情。成佛的目標,聽起來就是那麼虛無縹緲,遙不可及。而反觀眼前的現實生活,總是有那麼多,急著我們去處理和解決的事情。就算有一天,終於忙完,有一點空閒的時間,我們也寧願放鬆一下、享受一下。就這樣,修行的安排,又是「明日復明日」了。於是,修行總是被一拖再拖。我想,在修行這件事情上,可能很多人都有拖延症。
而觀修「死亡無常」,就直接解決了我們這些不修行,或者說是不著急修行的根本問題。
雖然在佛教當中,我們都相信生死輪迴。但是,說到來世,可能很多人還是覺得太虛幻,連相信都很難,更何況是為之努力。相比而言,此生的種種,尤其是眼前的事物,就顯得無比的真實和清晰。再加上,我們本來就已經對生活中的各種人、事、物,充滿了執著和不捨。所以基本上,絕大多數人都是目不轉睛的盯著眼前的生活,為了這一輩子的得失,不斷的忙前忙後。很少有人能夠做到,放下生活中的瑣事,著眼於更遠大的未來,把人生的重點放在佛法的修行上。如果我們環顧四周,大家基本上都是在忙著工作、忙著家庭、忙著玩耍,很難對修行生起緊迫感。
雖然,我們也不是什麼時候都不著急。比如說那些身患重病的人,當他們知道自己命不久矣的時候,就會特別有緊迫感。所以說,假如有一天,我們都非常明確的知道自己還能活多久、知道自己的時日不多,那我想每個人應該都會立刻放下手頭的事情,開始認真去思考。然後,馬上行動起來,為死後打算,為來世準備,這個時候,他可能立刻就會做一些行善、積德、和懺悔的事情,總之,會開始各種臨時抱佛腳的修行。但是問題在於,很多時候,當我們發現自己快要死的時候,都已經太晚了。
所以說,問題還是出在:我們不覺得自己很快會死,或者根本不去思考這個問題。然而,一旦我們開始認真思考這件事情的時候,除了可能會產生一些緊張、擔憂之外,就會自然而然的生起一種「現在就要開始修行」的緊迫感。所以,作為佛教徒,想要開始修行,並且精進不輟,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最好的原動力,就是觀修「死亡無常」。
▍二,如何觀修「死亡無常」?
(一)什麼是「無常」?
那麼,既然觀修「死亡無常」這麼重要,接下來,我們就來講一講,如何觀修「死亡無常」?什麼是「死亡無常」?
在解釋這一點之前,我想,我們首先要對「無常」這個概念,有一種比較正確和全面的瞭解。
「無常」,顧名思義,就是「沒有恆常」,也就是說:沒有什麼事物、情況、狀態或者人等等,在這個世界上,是永久的、永恆的。
這段話說起來,基本上我們每一個人都能理解,也都會表示贊同。但是,這種觀點有沒有真的深植於我們的內心呢?這就很難說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們平時的所作所為,以及對人生的各種期待、規畫,都是和「無常」的道理完全相反。
#想要安全感,也追求新鮮感?
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總是在渴望和追求著一種安全感。什麼樣的安全感呢?就是希望一切都能夠在我們的掌控當中、預料之內。那什麼事情可以帶給我們這種安全感呢?就是那些穩定的、恆常的、永久的事物。所以,我們內心總是期待,甚至是偏執的認為:事情都會有規律的、穩定的進行下去。而情況也確實如此,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不遺餘力的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比如說,我們找工作,就是希望能夠有一份穩定的收入;我們結婚,是希望能有一個穩定的家庭、一段白頭偕老的關係;我們買房,是希望有一個固定的、安穩的住所。我們人生中做的絕大多數事情,都是在盡己所能的讓人生變得更可控,希望它可以穩步的向我們預料的軌道發展。我們試圖讓一切持續的更長久,這樣我們才能感到踏實、放心,充滿安全感。這也就是為什麼人們都喜歡童話故事,因為童話故事的結局都是我們最喜歡的那句話——他們永遠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當然,在穩定的生活基礎上,有的時候,我們也期待一些小小的改變和驚喜。要不然的話,生活就會變得很無趣、很無聊。比如說,我們不斷的需要一些新事物、新朋友,同時還需要一些娛樂和消遣,帶給我們一些刺激和新鮮感。
打個比方,如果我們打算在假期出去旅行,想去一個從來沒有去過的地方,感受一下不同的風土人情。那麼,我們的選擇,要麼就是著名的觀光景點,要麼就是可以放鬆的田園或者海邊,應該很少人會去荒島求生,或者去原始森林探險。因為荒島和森林,對我們來講可能是有點太過刺激、太過新鮮了。
#無常,就是「一切都在變化」
所以,在平凡的生活中,我們尋求的這種刺激和新鮮,也必須要在一定的舒適範圍之内。不能太少,我們會覺得無聊;也不能太多,我們會感覺害怕。說到底,還都得是在我們可以控制、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才行。
不僅如此,這些新鮮的事物,或者生活中的小改變,還一定得是舒適的、開心的,最好是還能帶給我們一些利益的,能夠滿足我們的這種欲望,我們才會接受。比如說,在工作中類似升職加薪的這種變化,就很讓人求之不得。相反,如果生活中發生一些意外,甚至是悲劇,那一定是我們都不願意見到的。
所以,我們無論是對生活,還是對自己的整個人生,乃至對這個世界的各種預期或者說是憧憬,都是要以穩定、永久和可控為根本,這樣我們才會有安全感,才會感到舒適和放心。就算可以接受一些改變,我們能承受的變化範圍,也是極為有限的。所以,從道理上來講的話,我們都明白「萬事無常」。但是,實際上我們的所言所行,都是和「無常」背道而馳的。
我們知道:大到整個宇宙,小到每一個細胞,無論是事物、狀況、人際關係,都是在不斷的變化當中的。
#接受生命的變化,做好準備
這個道理很多人都懂,但是用在生活中的時候,可能情況就不太一樣了!
我想大多數人,可能每天的生活都是很有規律的:要去同樣的地方工作或者上學,遇到相識的人,做那些常常都在做的事情,然後晚上回到同一個住處,吃飯、休息。日子就是這樣過著,時間就這樣流逝著。這就好比我們站在一條河旁邊,看著河水流動,雖然我們知道它在流動,但是卻意識不到,其實「每一秒鐘我們眼前流過的河水都完全不同」的這樣一個事實。
假如這個時候,我們在河上放一只紙做的小船,我們就會看到:小船沿著河水向前流淌,一去不復返。這個時候,我們可能才會意識到:啊!其實眼前的河流看似是同一條,流淌的卻是完全不同的河水!
生活就是這樣。我們每天的生活都重複著類似的內容、處在熟悉的環境當中,和熟知的人群互動。加上快速和繁忙的社會節奏,這一切都麻木了我們的感知,讓我們覺得時間好像並沒有怎麼流逝。而且,更可怕的是,這樣的生活還給了我們一種巨大的錯覺,那就是——以後的日子每天都會這樣繼續下去!
當我們完全被包裹在這種巨大的麻木和錯覺裡面的時候,一旦生活中出現了任何意外、或者未曾預料的變故,我們頓時就會覺得驚慌失措,緊張、害怕,甚至會崩潰。然而,實際上,這些意外、變故、出其不意,才是真正的無常。凡是那些我們能夠想到的、預料到的,都不是我們需要去觀想的「無常」。我們需要去觀想,並且深入自心的,正是那些我們無法想像的,和不願面對的「無常」,它們可能是變化、可能是動盪、甚至是災難!所以,我們不能總是選擇性的,去接受生命的變化,我們要去接受和做好準備的,應該是所有的、一切的變化。
(二) 什麼是「死亡無常」?
然而,對於我們每一個人而言,最大的無常,應該就是死亡的到來。雖然我們都知道這一天早晚會來,但是事實是:基本上沒有人是為了自己的死期,而去奮鬥;大家基本上都是為了自己的生活,而拚了命的努力。
#用最好的狀態,來面對死亡
這就說到了一個重點,什麼重點呢?如果我們相信佛法,事情就應該變得很不一樣。為什麼這麼說呢?佛法告訴我們:此生短暫,而來世又是無窮無盡。我們不能把眼光僅僅放在這一輩子上,要看得更遠,也要想得更遠才行。如果繼續在這樣的輪迴當中流轉,那是永無止境的。而這樣的關鍵在於:能夠在此生值遇佛法,而且擁有這樣一副能夠用來修行的人身,是多麼彌足珍貴!
這就是輪迴中千載難逢的機遇,所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在有生之年,拚盡全力的去努力修持,要用最好的狀態,來面對死亡。在我們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至少可以有一點點的把握,為自己爭取一個更好的來世。當然,如果能夠出離輪迴,永取解脫,那就更是一勞永逸。
#把自己搖醒!
所以,觀修「死亡無常」,就是讓我們,把自己從現在這種麻木的生活狀態中搖醒,不能再自欺欺人。不能再天真的認為:日常的這種看起來似乎穩定和持久的生活,就是人生的追求,就是生活本身。我們要讓自己清醒一點,仔細想一想:生活的本質是什麼?人生的價值是什麼?人生的盡頭又是什麼?同時,我們也應該好好的去體會:自己的生活和周遭的世界都是如何變化的?時間是如何飛逝的?
我們要明確的認識到:生命時時刻刻都在走向死亡,我們往後的時間都是倒數計時。就在到了大限將至的那個關頭,我們想要以一種什麼樣的狀態,來面對死亡呢?我們為自己準備了一個什麼樣的來世呢?
如果想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必須要把眼光放得更遠、把心打開。就算人生百年,跟無數個來世比起來,那只是九牛一毛、眨眼之間而已。我們作為佛教修行者,要為來世作打算,才算是不枉此生。
所以說:人生苦短,生死無常!現在我們應該理清一下自己的思路,重新觀察一下自己的生活和人生規畫,好好想一想,自己的餘生到底應該要做些什麼,才是真的有意義!
好,今天我們就講到這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