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冬季課程:唯識三十頌」/第10天開示紀錄(圓滿)
# 唯識三十頌,唯識壓卷之作
主講:第17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日期:2022年2月8日(二)
首先問候大家,身體健康!今天是冬季課程最後一天。
之前我們談到唯識的相關文獻、經典、論典等等,在藏傳佛教當中,有「彌勒相關二十著作」的說法,也就是跟唯識相關的二十部彌勒典籍。今天做了一個表格,大家可以更清楚。
首先一類是「彌勒五論」:《現觀莊嚴論》、《大乘莊嚴經論》、《辯中邊論》、《法法性分別論》、《寶性論》。依據噶瑪洽美的說法,岡倉噶舉中,在第九、第十世噶瑪巴的時候,就有專修並且授予彌勒五論的「然江巴」學位的傳統。接著一類是無著所著的三部論:《瑜伽師地論》、《阿毘達磨集論》、《攝大乘論》。還有一類是世親的八部論著,這八部就不一一說了。
以上二十部就是藏傳佛教「彌勒二十部」的說法。
那麼,在中國佛教當中的說法又是如何呢?
中國佛教有幾個宗派有唯識思想,其中流傳下來的是法相宗,而「六經十一論」就是中國佛教法相宗依據的重要典籍,藏傳佛教並沒有特別把這些經論歸類為唯識的文獻,但是我們可以從「六經十一論」,對唯識的重要經論有一個大概的了解。
六經:
十一論:
以上的六經十一論並沒有包含《唯識三十頌》,為什麼沒有包含呢?因為這「六經十一論」主要是輔助《唯識三十頌》的。接著,就以上所提到的各部經論中的重要經論略作解說。
# 六經
梵名:Buddhavatamsaka-nama-maha-vaipulya-sutra(佚)
成立年代:四世紀左右所匯集,其中〈十地品〉於一世紀或二世紀成立。有一種說法是佛陀涅槃後兩星期匯集了〈十地品〉,但學者認為是公元四世紀左右才匯集而成的。
漢譯:
1.東晉佛陀跋陀羅(Buddhabhadra)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六十卷
2.唐實叉難陀(Śikṣānanda)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
3.唐般若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四十卷(只譯出〈入法界品〉)
藏譯:
《旁塘目錄》中記載是由智軍譯師等人翻譯,共一百一十五卷,也稱為《大方廣經》、《耳飾經》、《蓮花飾經》。(《甘珠爾》現收錄一一三卷)
內容:
《華嚴經》以佛陀在禪定(海印三昧)中,說在菩提樹下所悟的法為內容。在初期大乘經典中,此經以內容深遠而聞名。佛陀跋陀羅譯有六十卷,稱為《六十華嚴》;實叉難陀譯則有八十卷,稱為《八十華嚴》。兩部譯本都是大部頭的譯經,但其中〈十地品〉和〈入法界品〉是最早成立,而且在內容上也是最重要的兩品。〈十地品〉另外編輯為《十地經》,是唯識思想中很重要的依據,一般以為《十地經》有別於《華嚴經》,或是一部獨立的經典,其實《十地經》是出自《華嚴經》中的〈十地品〉。
《華嚴經》作為在中國成立的華嚴宗的所依經典,是一部很有名的經典,而且在印度也已經對唯識瑜伽派造成很大的影響。如前面所說的,《華嚴經》是佛陀在海印三昧這個禪定中說的,以致整部經典中唯心論的傾向非常強,尤其是〈夜摩天宮品〉和〈十地品〉當中的兩首偈頌非常重要。其中一首偈是:「心如工畫師,繪種種五陰,一切世界中,無法而不造。」意思是就像工畫師會畫各種畫作,同樣的,我們現在經驗的世間一切萬法,都是我們的心所造出來的。另一首偈頌是:「又作是念,三界虛妄,但是心作,十二緣分,是皆依心。」在不同的譯本中,這首偈頌的內容有些不同,有的提到佛子,有的沒有提到等等,總之,這首偈頌很重要的是「三界唯心」的觀念。這兩首偈頌可以說是唯識說的一個重要教證,在唯識瑜伽行派中《華嚴經》是頗受重視的,是闡述唯識思想的重要依據,也是最早一部闡述唯識思想的經。
在《華嚴經》和唯心說中,有一樣值得注意的,是強調菩薩行的重要,比如〈十地品〉將菩薩的修行分成十個階段,並敘述逐漸深化的心境。而〈入法界品〉則是善財童子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的故事,在不同的論典中談到如何依止善知識時,很多時候都會提到這個善財童子的公案,來表明菩薩為了求法,崇高而且永不饜足的求道精神。
梵名:Samdhi-nimocana-sutra(佚)
成立年代:公元300年
漢譯:
1.北魏菩提流支譯,《深密解脫經》,五卷
2.唐玄奘譯,《解深密經》,五卷
3.陳真諦譯,《佛說解節經》,一卷(抄譯)
4.宋求那跋陀羅(Guṇabhadra)譯,《相續解脫經》,二卷(抄譯)
藏譯:
藏文譯本沒有紀錄譯者,共有四卷。
內容:
《解深密經》的梵文原典已經不在還是沒找到,還不一定,因為藏地還有很多的梵文本,可以說世界上最多梵文本的地區就是在藏地,當時搜集了很多梵文原典,但是沒有公開。梵文本很重要,尤其對研究學者來說有如如意珍寶,因為從梵文本,才能知道原來的用詞、句型,而這在其他譯本中是看不到的。據說在藏地還有幾千部梵文本,所以是很大的希望與機會,讓我們可以進一步去研究。但是,要研究梵文本,就要看得懂梵文,因此佛學院中比較聰明的學僧,或是已經畢業的,有得到堪布學位的僧眾,沒有太多職務繁忙的話可以去學習語言,先學習梵文,再來學習巴利文,不能學這兩種的話,也可以學習中文。當然學習語言的動機,是為了要研究佛法,這樣努力學習語言才不會浪費。總之,《解深密經》就有幾個漢譯的版本,藏譯本有四卷,但無譯者名。
《解深密經》由於最早提出唯識說,因而成為很著名的經典。雖然它採用經典的形式,但是在內容上卻以諸法的分析、考究為著重點,採取所謂「阿毘達磨論書」的體裁,從這一點上來說,是很有特色的。本經的漢譯有四本(兩本是抄譯),但法相宗主要使用的是玄奘譯的《解深密經》,這裡舉出這部經裡面一兩個跟唯識思想有關的重點,大概解說一下:
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諸毘缽舍那三摩地所行影像,彼與此心,當言有異?當言無異?」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當言無異。何以故?由彼影像唯是識故。善男子!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
這段的意思是彌勒問佛陀:「當我們進入毘鉢舍那這個禪定的狀態時,所顯現的認識對象(影像)與心有沒有分別?」佛陀說:「沒有差異的,為什麼呢?因為影像不過是心變化顯現出來的東西(識的所緣只是識的所現)。」這段話被當作是證明唯識說的一個重要教證。
阿賴耶識說和三性、三無性說,本來是各自從不同的根源成立,但是在《解深密經》中,才開始統一並且記載下來。後來,阿賴耶識和三性、三無性說在理論上連結起來了,不過在本經當中,還未能看出兩者的結合。然而,本經更重視「阿陀那識」(adana-vijnana)這一術語甚於「阿賴耶識」,但尚未就它的性質和阿賴耶識緣起做嚴密的考察。從以上這幾點來看,可以說明《解深密經》是初期的唯識經典。
另外,本經從五種觀點闡明了勝義諦的〈勝義諦相品〉,曾受到《般若經》相當大的影響。在〈無自性相品〉當中,透過三性解釋《般若經》所說的無自性(nihavabhava),並說明這個無自性就是「第三法輪」所教示的法義。〈一切法相品〉當中,則說明了什麼是「三相」。總之,這部論著都是圍繞著《般若經》中的重點而講的。
已無梵文原典,漢譯、藏譯均無傳承,不知其原貌。怎麼知道有這部經呢?是因為在玄奘大師的著作中有提過此經,如果根據經名推測,可能和《華嚴經.如來出現品》有關聯,但目前仍然無法斷定。
已無梵文原典,漢譯、藏譯均無傳承,不知其原貌,但從片段看來,可知它是一部重要的經典。這部經典應該是在無著之前就存在的,有說法認為無著的《攝大乘論》是基於此經所做。但是,由於本經的梵文本和漢、藏譯本都失傳了,只能從其他論書裡面片段地找出一些引文,並不能完全看到本經的內容。因此,現在可以斷定的是,本經內容有十二段,其中重要的是以下的三段:
1. 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
在很多印度論典可以看到這一段引文,不只對唯識宗很重要,這一段引文對如來藏也很重要。
2. 由攝藏諸法,一切種子識,故名阿賴耶,勝者我開示。
3. 諸法於識藏,識於法亦而,更為互果性,亦常為因性。
從這三首偈頌能夠明白地看出,在《解深密經》中沒有明確宣講出來的「阿賴耶識緣起說」,在這部經當中卻被當成主要的論題正式提出。另外,以上所摘錄的三首偈頌中的第一首,在如來藏思想中,也是很受到重視的一首偈頌。
梵文:lankavatara-sutra(有梵文本)
成立時代:公元400-500年前後
漢譯:
1. 宋求那跋陀羅譯,《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四卷
2. 北魏菩提流支譯,《入楞伽經》,十卷
3. 唐實叉難陀譯,《大乘入楞伽經》,七卷
藏譯:
1. 譯者不明,《入楞伽經》(中譯藏,或說為梵譯藏),十一卷
2. 郭譯師法成譯自中文,《出自聖入楞伽寶經之一切佛語心品》,八卷
內容:
《入楞伽經》中的「楞伽」是「Lanka」的音譯,是現在斯里蘭卡(錫蘭)的舊名,或者是指斯里蘭卡都城的名字錫蘭,因此,「入楞伽經」即是「在斯里蘭卡,也就是錫蘭島(都城名)所說的經典」。
本經是以唯識說為中心,並將此經以前的種種大乘思想匯集而成的,但是尚未特別有組織地加以整理。列舉本經的兩三個特徵如下:
總之,本經明確主張唯識的思想,但從教理缺乏組織、文章的表現和教說上顯示出獨有的特性,以及其他幾點來判斷,可以推測本經是由不屬於正統唯識瑜伽行派的人所撰寫的。
《入楞伽經》的梵文本雖然現存,但可推測並不是一時成立的,而是經過匯編而成。這部經的原型做於公元400年前後,之後附加了內容,到了公元500年前後,現行的梵文本才成立。在世親的很多著作當中,完全沒有引用此經,因此向來都說此經是作於世親之後。但是,最近因為世親的年代降至五世紀的說法強而有力,所以此經作於世親以前的說法,也越來越受到支持。
約公元五世紀成書,漢譯並非出自玄奘,而是後來由地婆訶羅(Divākara)和不空譯為二種版本之《大乘密嚴經》。藏譯本有四卷多,但不知道為什麼沒有譯完,是佚失了還是未譯完還不確定。
在藏譯現存的《瑜伽師地論》注釋中,講到阿賴耶識和染污意的教證時有引用《密嚴經》,所以它的重要性應該不僅僅限於法相宗,但這部經典的研究現在還不太多,希望以後可以有一些進展。
這部經中將「阿賴耶識」比喻為「密嚴淨土」,並透過五法、三性、二無我等內容,解析阿賴耶識即是輪涅的根本等等,所以這也是我們應該要注意的一部經。
# 十一論
今天可能沒辦法每一部論都講,只先講重要的幾部論,剩下的可能明年再講。在中國法相宗認為唯識思想有「六經十一論」,六經中最重要的是《解深密經》,十一論中最重要的是《瑜伽師地論》。六經十一論結合起來,最重要的一部論典是玄奘大師以護法思想為主而揉譯的《成唯識論》。另外,世親的《百法明門論》,是中國唯識宗的前行;另一本唯識的前行就是玄奘大師的《八識規矩頌》,之前提過這部論我已經初步翻譯成藏文,但還不是很滿意,今年我再重新校對,可能明年發給大家。總之,這兩部著作是法相宗很重要的兩部論。
梵名:Yogacara-bhumi
作者:彌勒(中國佛教說)或無著(藏傳佛教說)
漢譯: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一百卷
藏譯:智軍等人譯,《瑜伽師地論》,一百三十卷(於前弘期譯)
內容:
本論是說實踐唯識派的人(瑜伽師)所經歷的十七種階段(十七地),是最早一部以系統的方式,敘述唯識思想的論書。
本論是多達百卷的大部頭論書,就像自古以來習慣以「廣釋諸經論」來稱呼的那樣,《瑜伽師地論》幾乎將以前各經的主要主張都收錄其中,就像是一部佛教百科全書。尤其從與唯識思想的關係來看,本書卷第七十五到卷七十八引用了《解深密經‧序品》以外的所有剩餘部分,由此可知本論深受《解深密經》的影響。
另外,從本論中重要的兩章〈本地分〉和〈攝抉擇分〉可以看出,〈本地分〉對阿賴耶識思想尚未做有組織的論述,並且對三性、三無性說也僅僅是列記名稱而已。然而,在〈本地分〉之後著作的〈攝抉擇分〉,卻相當有組織地論述了阿賴耶識,略說如下:
梵名:Mahayana-sutrai / amkara
作者:頌——無著(亦說為彌勒);長行(注釋)——世親
漢譯:唐波羅頗密多羅譯,《大乘莊嚴經論》,十三卷
藏譯:
1. 吉祥積譯,《大乘莊嚴經論》,三卷
2. 世親釋、吉祥積譯,《大乘莊嚴經論》,十卷
內容:
根據本論的梵文名稱來說,論名為「大乘的莊嚴」,就是藉由以「alamkara」(莊嚴)這種文體的形式,宣揚基於唯識說的大乘教理,為本書的主旨。本論的梵文語句韻律形式豐富,但是這樣的特殊文體形式,不見得能夠在其他的譯文當中如實的表現出來。事實上,這種韻律形式的詩詞翻譯是極為困難的。比如中國的詩詞,翻譯成藏文的話,也不見得翻得出原詩詞的味道,就算把內容的意思翻譯了,原文的語言韻律可能就失去了。而且,這部論不僅梵文韻律豐富,而且多處透過比喻的手法展現,所以一點也不會讓人感到乏味枯燥。
本論是由頌和長行所構成的,舉例來說,一般藏傳大家都知道《寶性論》只有頌而沒有長行,也就是沒有解釋的部分,但是梵文本跟中譯本是頌跟長行都有。總之,本論就是由頌跟長行組成的,依據中國佛教的一些說法,頌是由無著所做,而長行是世親所做,這是中國佛教一般的說法,然而有關作者的到底是誰還是存有很多爭議,我們之前課程大致討論過,這裡就不多說。另外,本論的全文共有二十一章,大約是由八百頌構成。
《大乘莊嚴經論》的架構原封不動地採用《瑜伽師地論》中「菩薩地」的架構,但在思想內容上可看到有相當大的發展,最顯著的地方是常使用新的概念,比如「所取、能取」(grahya-grahaka),「虛妄分別」(abhuta-parikalpa),「顯現」(abhasa, pratibhasa)等等這些新的概念,來嘗試說明「唯識無境」。
然而,本論尚未就阿賴耶識說、三性說做有組織的論述,因此,在被視為無著所做的論書中(藏傳佛教認為是彌勒所著),《大乘莊嚴經論》是屬於最初期的著作。
本論的注釋,有藏譯本的無性釋本以及安慧的注釋兩部。而無性的注釋是比較「簡明扼要」的。
三,《辯中邊論》
梵名:Madhyanta-vibhaga-bhasya
作者:頌——彌勒,長行(注釋)——世親
漢譯:
1. 陳真諦譯,《中邊分別論》,二卷
2. 唐玄奘譯,《辯中邊論》,三卷
藏譯:
1. 智軍等人譯,《辯中邊論》,七十頌
2. 智軍等人譯,《辯中邊論・世親釋》,二卷
內容:
本論內容共有五章,大約由一百一十首偈頌構成。梵文本近年來由日本學者長尾雅人(Nagao Masato)校訂出版,對學者的研究上帶來很大的方便。
本論的名稱有「顯示中(道)和邊(極端)之論」的意思,就像論名所寫的那樣,是闡明遠離「有」和「無」的、「邊」和「中」的空性。所以,本論的旨趣是依據唯識說來詮釋中道——佛教的根本思想。從本論開頭的偈頌,就直截了當地把這個旨趣揭示出來:
虛妄分別有,於此(虛妄分別中)二(所取、能取)都無,
此中唯有空,於彼(空性中)亦有此(虛妄分別)。
意思就是這種「非空非不空」的中道思想,也就是認為:因為虛妄分別和空性兩者都是存在的,所以也不是空;因為所取、能取是不存在的,所以也不是不空。這樣的思想,和一般中觀派的主張是有些不同的。
和《大乘莊嚴經論》一樣,本論理論架構的概念,是「虛妄分別」、「能取所取」、「顯現」等等。但是,本論的主張比《大乘莊嚴經論》更有組織,因此,推測本論是比《大乘莊嚴經論》晚成立的。與《大乘莊嚴經論》比起來,《辯中邊論》比較像是記述性、解釋性的論典,由簡潔的語言表達了縝密、有組織的思想。
本論由無著所著,此書沒有完整的梵文原典留存,但是差不多百分之四十的梵文內容,有從其他論典當中找到並且作了校訂。譯本方面,有智軍(耶喜德)翻譯的五卷藏譯本,和玄奘譯的漢譯本兩部。在玄奘的譯本中,名稱加上了「大乘」二字,為《大乘阿毘達磨集論》,目的是把這部論典和小乘的阿毘達磨作區分。一般認為「大乘」是由玄奘附加的,在藏譯本中並沒有加上「大乘」這兩個字。
這部論典有五章,玄奘的譯本把第一章分為了四章,所以玄奘的譯本有八章。本論的內容主要是把過去所教說的阿毘達磨的綱目,從瑜伽行派的立場作解釋的重要論典。這部論典的注釋文獻,藏文當中有兩部:《阿毗達磨集疏》和《阿毗達磨集解說》(十卷),作者皆是最勝子,由智軍翻譯。中文方面有一部《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共十六卷,由安慧菩薩所造。
梵文:Mahāyāna-samgraha(佚)
作者:無著
漢譯:
藏譯:
智軍譯,《攝大乘論》
內容:
本論是無著唯識思想的代表作,它的原典現在還沒找到,但現存的譯本有中文譯本三種版本和藏文譯本一種版本。現在各種譯本的對照本和校訂本都已經刊行,其中基於真諦的譯本而在中國形成了攝論宗,可見本論的重要性。
根據布敦等藏地學者的看法,《阿毘達磨集論》是三乘共通的綱要書,而《攝大乘論》則是大乘獨特的綱要書,因此這兩部論也稱為「兩部綱要書」(二攝頌)。但從文獻史來看,本論可以說是大乘瑜伽行派形成過程中的早期文獻,因為它把瑜伽行派系統地組織起來。
本論的名稱有「包括大乘要義之論」的意思,一如本論開頭所說,大乘才是佛陀真實的教說,而大乘有十個優點,並且依據唯識思想一一說明了這些優點,是本書的宗旨。
本論的內容整體來看,分為十章:
1. 阿賴耶識 2. 三性 3. 唯識觀 4. 六波羅蜜多 5. 菩薩十地 6. 戒 7. 定 8. 慧(無分別智) 9. 轉依 10. 佛身
這十個主題分別形成各章的內容。其中:
第一和第二章是實踐大乘過程中的「應知」(jneya)、「勝相」、境界(alambana),第三到第八章是表示大乘的實踐——「入」(carya)的方法,第九和第十章是表示大乘的結果(phala)。
十章的內容很完整有條理地說明「攝大乘」的主題內容,尤其是第一章和第二章,把阿賴耶識和三性兩者緊密地聯繫起來進行論述,這在彌勒五法當中,尤其是《大乘莊嚴經論》和《中邊分別論》這兩部最有系統的論典當中,是看不到的。本論是對阿賴耶識探究,以阿賴耶識為基礎,透過層次結構來詮釋「心」,又以阿賴耶識為中心,系統地論述三性說,是本論的關鍵。
總之,本論的特色,是開始有組織地將它以前的諸經論中的唯識說匯集起來,尤其將阿賴耶識的三相(自相、因相、果相)明確化,以及明定種子六義和所熏四義,而為種子熏習說奠定理論基礎等等。從本論明確地考究阿賴耶識的特質,並且以阿賴耶識緣起為唯識思想的重心,借以宣揚萬法唯識之理,可看出本論的特徵所在。
藏譯注釋:
漢譯注釋:
以上世親和無性的注釋,藏漢都有譯本。除了上述的注釋本之外,藏文當中還有一部注釋,並不確定作者是誰,而且只是注釋了第一章的前半部分。
本論作者有說是無著或世親,梵文原典沒有了,也沒有藏譯本,只有玄奘的漢譯本。由於本論主要的內容擷取自《瑜伽師地論》,因此是了解研究《瑜伽師地論》和無著之間關係的一部重要文獻。
梵名:Trimsika-vijnaptimarata-siddhi
作者:世親
漢譯:以唐玄奘所譯之《成唯識論》中的頌而譯出
藏譯:智軍譯
內容:
《唯識三十頌》是世親的晚年之作,傳說他寫完本頌後,來不及為其寫下注解就已辭世,可見這本著作在其生命以及研究生涯中,就是最後、最完整的思想表現。
《唯識二十論》和《唯識三十頌》,雖然都是世親所寫,並且是唯二在論名中就有「唯識」二字的論作,但是在藏譯中,這部論名並沒有「唯識」兩字,我覺得要加上比較好,否則就會容易和藏文的文法書《三十頌》搞混。
▍《唯識三十頌》,唯識學派核心著作
總之,《唯識二十論》主要是重視「破」,也就是糾正外道及佛教當中認為「心外有境」的見解,進而嘗試釐清唯識上的許多困難問題。《唯識三十頌》,則是將各種有關唯識的道理有秩序地敘述、有系統地建立起唯識的思想,內文雖然只是短短三十頌,不過由於含義豐富,根據「相、性、位」到「境、行、果」,而將唯識的系統嚴密的組織起來。因此,當時印度及後代學者、研究唯識者,都將本論作為研究唯識的探討論著。
玄奘所譯的三十頌,頌文的科判是:一者明唯識相;二者明唯識性;三者明唯位。在這三十首頌文中,第一至第二十四頌是明唯識相,第二十五頌是明唯識性,第二十六至第三十是明唯識位。
「明唯識相」,分成三個部分:一、釐清三種「能轉」的識,亦即八識各自的特色、作用、定義與關係。二、釐清部分對於唯識的質疑。三、釐清三性與三無性的關係。
「明唯識性」,即是對唯識的結論做總結與強調。
「明唯識位」,即是介紹如何透過唯識正見,修行五道十地而成佛。
# 世親巔峰之作
《唯識三十頌》是世親的巔峰之作,重要性極高,有幾個如下的重點:
我們甚至可以說,《唯識三十頌》是劃下了「有相唯識」和「無相唯識」的發展界線,此後各大論師都是圍繞著《唯識三十頌》來進行注解,各論師的觀點差異與出入,使有相、無相唯識的分別更加明顯。
#《唯識三十頌》注解
世親論師在世時,來不及為《唯識三十頌》寫下注解,所以是由其弟子與再傳弟子等計有十位大師分別為其寫注,這彰顯了兩件重要的史實:
其中的代表性論者,無疑是古唯識的安慧和新唯識的護法二人。然而,他們大部分對理論的爭執,也都是圍繞著《唯識三十頌》的內容,來進行鋪陳與論述,由此可見《唯識三十頌》的重要性。
# 四分說
舉例來說,安慧認為是「一分說」,其他唯識家對此卻有不同主張,大概有四種說法:
1. 一分說:
《述記》認為這是安慧所主張的,把心識分成能知的「見分」和所知的「相分」,比如:能看到藍色的眼識,是「見分」;被看到的藍色,是「相分」,這只是無始妄執的習氣結果。其實每一心識(包括心所)皆渾然一體,並沒有「見分」、「相分」的差別,唯有一「自體分」,這就是一分說。「自體分」為依他起性,而「見分」、「相分」為偏計所執性。
2. 二分說:
這是德慧、難陀等論師的主張,二分說就是認為心識起時,必有能見的「見分」和由彼所帶起的所緣「相分」一併出現,否則心識就無法産生了別的作用。因此三自性當中,見、相二分都是由依他起自性所攝。
3. 三分說:
這是陳那所主張,即是將原有的見、相二分當中的「見分」擴而為二:一是向外能緣「相分」的作用,名為「見分」(狹義之名);二是向内自證的作用,名為「自證分」。
4. 四分說:
這是護法的主張。護法將陳那的三分說加以擴充,在相分、見分、自證分之上,別立第四分,名為「證自證分」,原因是「證自證分」能夠證知「自證分」。
為什麼要在三分之外,另外成立第四「證自證分」呢?這是因為「相分」須藉「見分」證知它,而「見分」須藉「自證分」證知它,因此「自證分」也須藉「證自證分」以證知它。而「自證分」也可向内反過來證知「證自證分」,所以不必再立第五分,所以避免了無窮的過失。
四分說是從《唯識三十頌》中,先開始提到「見分」(看到藍色的眼識)、「相分」(被看到的藍色)而起,接著再細談「相分」(被看到的藍色)到底是不是心識?如果被看到的藍色相分是心識,那要怎麼說它與心識的關聯?被看到的藍色,我們會說是不實存的心所現,並沒有心外的藍色,所以如果被看到的藍色,是藍色又是心識,這兩者是同一個又是很奇怪的。
總之,這部分是思想上的探討,明年再說,而且這部分中文有很多的文獻,最主要是我想把《成唯識論》譯為藏文,之前有譯了一部分,但是需要再校對,或許沒辦法全部都譯完,但至少會把十頌的注解翻譯出來,這是非常好的。窺基《成唯識論》的〈述記〉要翻譯的話,那就是不得了的多,等於是自討苦吃。
#結語
今天《唯識三十頌》就講到這裡,其他的等明年再說了。
最後,謝謝大家,尤其看到各寺院那麼用心的跟往年辯經法會一樣,認真的辯經,非常謝謝各佛學院的學僧。這次冬季課程我自己也很努力地學習和準備,希望明年能夠比較好的為各位講解《唯識三十頌》。可能每年會講五或十首偈頌,所以預計會講三四年吧,總之準備好的話,時間再長都沒問題。就像前面課程中說的,學習的熱忱和動機是最重要的。最後再次謝謝大家,這次有十五種語言的翻譯,我也不知道怎麼用所有的語言跟各位說謝謝,Thank you!
(此文為堪布羅卓丹傑口譯初稿,未來將再提供定稿。2022年3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