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學唯識?
首先問候大家,在2022年的新年當中,身體健康、吉祥如意。
▍緣起
這次因為新冠疫情,噶舉冬季辯經法會無法像往常一樣,在菩提迦耶舉行,但是各個佛學院還是依照辯經法會的行程,在各自的學院如期舉辦。很多人希望我能夠在這段期間給予教學,為了不讓大家失望,就安排了這次的課程。
這次課程主要是為了各個佛學院的僧眾而講,我覺得對於各位學僧而言,比起講解「修持」的次第,更有關連的是講解「見解」的次第,所以這是我這次挑選講解「見解」這個主題的原因。
# 藏地重中觀,而少說唯識
佛教的派別,一般分為有部、經部、唯識、中觀四大部派。關於「有部」的見解,《俱舍論》等等論典當中,都有很清楚的解釋,大家應該都很清楚了。至於「經部」本身的文獻,則是非常稀少,只有量論的一些典籍中,少部分會提到經部的一些思想。
就「中觀」來說,藏傳佛教各個教派都爭著說自己是中觀派的,可以說對於中觀絕對不會陌生,所以對於中觀的見解,我也說不出各位沒聽過或不知道的見解了。
然而,講到「唯識」,可以說藏地是沒有人在弘揚的。翻譯成藏文的唯識典籍,藏傳大師們也是以中觀思想去詮釋,因此很難判定哪些典籍是屬於唯識真正自宗的典籍;加上藏地也沒有人深入研究唯識,唯識宗的論點也非常稀少,因此就更加難以判斷了。現在國際佛教學術論壇上,唯識相關的學術討論和研究者非常多,但是我們卻不知道這方面的知識,對唯識我們可以說是一片漆黑。
# 有幸略懂中文,得以參研中文唯識典籍
我很幸運的是自己不只是懂得藏語,也稍微學過其他的語言,其中中文是比較熟悉的,但也只有小學六年級的程度,到了印度之後,也沒有機會再學習。但是,平時我很喜歡學習中文,因此有機會閱讀到,如同大海一般廣博的中文大藏經等等的佛教典籍。
過去我有許多的老師,大部分都是藏族,其中有一位是漢族老師,當時他年紀已經很大了,不知道現在還在不在世。他教我中文時,因為自己很懶惰,沒有好好學,加上周圍的人也不是很鼓勵我學中文,所以現在覺得有些後悔。無論如何,我現在能懂一點中文,都是過去老師的恩德,藉此機會要在這裡感謝過去教導的老師。
由於近幾年來,有機會閱讀了不少東西方學者對於佛教歷史、見解的著作,一方面來說,因為閱讀,自己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聞;另一方面,我也深深覺得藏傳佛教在現代的學術研究上落後太多,應該要加緊腳步跟上。因此,我希望藉這次的機會,透過這個課程,能對各位有些幫助。
▍唯識的重要性
佛教有四個宗派,為什麼這次會選「唯識」這個主題呢?
佛教主要分為聲聞和菩薩乘,或者說大、小二乘。如果想要認識聲聞乘,就必須透過有部、經部去認識;如果要認識大乘的見解,就必須透過唯識、中觀的見解。
依據《賢者喜宴》的說法,月稱論師的時代,那爛陀佛教學院當中,只有月稱一人是中觀師,其他論師全部都是唯識師。從這樣的說法可以看到,甚至在印度當時,唯識是比中觀更加興盛的,而且唯識和中觀的出名大師當中,也以唯識師居多。
# 中觀、唯識,誰先誰後?
那麼,唯識和中觀到底誰先誰後?
從經典來說,首先弘揚的是《般若經》,而唯識的經典《楞伽經》稍晚才出現;在大師當中,是中觀論師龍樹先出世,之後才有唯識論師無著父子、世親等等,因此說先有中觀,之後才有唯識;然因中觀的思想無法滿足無著師徒,因此他們開創了新的唯識思想。
之後,中觀論師如清辨、月稱等人在確立中觀見解時,主要都是以唯識為主要的駁斥對象,而僅有少部分是針對佛教其他教派的內容提出駁斥,大部分的頌文都是駁斥唯識宗為主。
# 量學,因唯識而弘揚
不僅如此,量學也是通過唯識的論師而得以弘揚,量學不只對於佛教自身帶來很大的影響,對於印度教、耆那教也產生很大的影響。就藏地來說,一向特別注重量學,認為中觀和量學的結合,就像是兩隻獅子的脖子緊靠在一起一樣,會帶來相得益彰的力量。而中觀之所以分成自續、應成兩派,是因為清辨和月稱論師對於自心是否需要成立因理,或是否需要提出原因作辯證,在這點上有不同的看法,而造成了自續和應成的分別。
月稱論師曾提到,清辨論師是為了彰顯自身對論著、論理的精通,這種說法可以理解為清辨是繼承了陳那的量學傳承,所以清辨就被認為是後期的量學,而月稱被認為是前期的量學,也由此可以知道,唯識跟量學是有密切關係的。
還有像靜命大師等等這些瑜伽行中觀師,也承認「勝義是中觀、世俗是唯識」。總的來說,中觀和唯識兩者的關係,並非一般說的只是中觀影響了唯識,其實是唯識對中觀的影響更大。
# 想讀懂《華嚴經》,要先學唯識
談到大乘的經典,可以分成中期、後期,了義、不了義等等,其中包含非常多的經典,尤其像是《華嚴經》等等著名的大部頭經典,都是屬於唯識典籍,可以說大部頭的經典當中,歸類為唯識的典籍比中觀的多。如果想讀懂《華嚴經》這些經典,學習唯識大師們的論著就非常的重要。以上是談到唯識對於顯乘經典的重要性。
# 唯識對密乘,影響重大
唯識對於密乘也很重要。雖然一般來說中觀的見解,在密乘究竟見上來說很重要;但很多大師也認為,唯識的見解對於瑜伽續是更重要的。尤其無上續,更是強調顯相唯心,以及大手印也是強調顯相唯心。因此,認識唯識、了解唯識,不只對於學習顯乘經典有幫助,尤其在學習密乘時是更為重要的。據說著名的續典註解大師,像是嘎滇札巴、拔哇拔札等等,也都是唯識大師。
從佛教的角度來看,唯識思想很重要,真的應該好好學習。
#現代唯物思潮下,唯識更顯重要
而從一般世間的角度、非宗教的角度來看,唯識也很重要。
在歐洲的文藝復興之前,神學思想是主流,因為文藝復興,西方人從中世紀的神學思想中解放出來,不再認為有神,認為自然界與人類是相互對立的,人類可以征服自然,於是便開始急速地發展自然科學。結果科技確實是進步了,但是環境破壞和空氣汙染等等各種災難,都是我們現在正在經歷的,而且不只人類,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面臨著很大的危難。但是,就是這種時候,唯識的思想就更重要了。
唯識的思想認為,自己和自然並非對立的,自然是自己的心所造做出來的,因此自然是自心的一部分。現代人因為受到唯物論、科學等等的影響,聽到唯心或是一切由心所造的見解時,就會嗤之以鼻,覺得是空泛的理論。
為什麼會覺得這樣呢?因為我們從小就接受科學教育,加上整個社會大環境的影響,覺得唯物是理所當然的,很少人會懷疑唯物的思想有什麼問題,不會想到一切唯心造,更不會相信一切唯心、唯識,甚至可能連唯心是什麼都不知道。
我們可以看到現代社會越來越物質,人也越來越重視物質,在物質主義高速的發展下,基本上也沒有人會懷疑唯物論哪裡不對。實際上,唯心論是自古以來哲學思想中的一種,而且在古代,更多的人是相信唯心的。
如果以佛教來講,現代就是五濁惡世,是思想顛倒、扭曲、本末倒置的時代,所以,我覺得學習唯識,並不是只在增加唯識的知識,而是可以直接對治我們的錯誤觀念、顛倒的思想,包括我們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等等,都可以透過學習唯識而轉變觀念,進而能正確的應和佛法的思考方式。
# 現代心病:不自主與疏離感
在現代的社會,我們真的可以看到是充滿了機械文明與資訊,步調跟節奏快到瞬間都停不下來,就像熱鍋裡的水不斷沸騰,根本沒有喘息的機會,沒有辦法停下來。有時候會感覺到自己完全被各種外界的刺激操控、綁架了,就像是被線操控的木偶,對自己完全沒有自主的能力。
從好的一面來看,是世界進步了;從不好的一面來看,是我們被進步淹沒了,找不到自己的目標跟方向。現代人的心總是非常混亂,不斷向外散亂,受到外界挑動,總是向外去看別人怎樣,對自己的心卻越來越陌生,甚至越來越疏遠。有時想想,過去或在牧區,大家生活在一起,人跟人相處是非常親近的,但是現代社會卻是非常的疏離。我們自己跟自己疏遠,忘掉了自己的故鄉、原點,最後也忘掉自己的心是什麼。
所以,我覺得現代社會最大的問題,就是疏離感,跟大自然、家人的親情、鄰居等等都很疏離、陌生,這樣也造成了現在社會的疾病——憂鬱、焦慮等等。當然,病,有時候靠醫生是可以治療好的,但很多時候患者本身要自己積極的想要去治療、處理,這是更重要的!那麼,有疏離感的現代人應該要怎麼做呢?其實有時候要做什麼也很難,因為我們自己都不覺得有疏離或有這樣的疾病,怎麼可能會知道要去努力處理、治療呢?是根本就無法開始。
#唯識了解心理運作,有助對治心病
從唯識思想的歷史演變來看,就是去探究人類的內心世界,尤其是去分析人類的心理如何作用,比如有談到阿賴耶識、末那識,各心識間彼此的關連性以及和阿賴耶識的關係等等,可以說唯識思想是完善的心理學思想,比起西方心理學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唯識不只是一種學說,而且是有實際作用的,是真的能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的。
為什麼唯識的思想會這麼有力量,能治療我們內心的各種疾病呢?因為唯識真的不只是一種思想、見解,而是一種真的治療方法,能幫助我們染汙的心恢復清淨與本質。可以說唯識的思想,不只是過去的文化遺產,而是在現代的社會,仍然是活躍的、有力量的,是一種思想、一種宗教,也是一種能對治疾病的心理學。
唯識的教理中,雖然也有非科學的層面,有著重宗教信仰的部分,但就算這部分也是重要的。因為科學不是一切,也不是萬能的,而且在人類的歷史上,可以生存至今也並非只是因為依賴科學。唯識雖然是佛教的一個支派,重要的是,它是能幫助我們從痛苦中解脫出來的支派,這樣的唯識思想,能從過去流傳到現在,非常的珍貴難得,是我們應該要好好珍惜的。
總之,唯識既有科學也有宗教的層面,而這兩者都很重要,因為從痛苦解脫,並不是只靠科學,也要靠宗教信仰,有時候我們生活中遇到重大的困難、痛苦,還是必須透過信仰、心的力量才能去克服。
心理學是現代人很感興趣的學科,佛教又是專門探討心的一門學問或宗教,因此想學習和修持佛教的人,應該從傳統與教育著手,對於心、心所等等狀態,要融會貫通,而要透徹了解佛教的心、心所的運作方式,不了解唯識的見解是不行的。
# 印度大乘佛教,唯識中觀兼弘
唯識在印度弘揚之後,在許多著名的印度佛教學院,都兼弘中觀和唯識。那洛巴大師的時代,像是香提巴、金洲大師等等大師,都是唯識師。印度的大乘佛教學院,因為兼弘中觀、唯識,使得大乘佛教得以廣大弘揚,其間也不曾發生過任何的阻礙或傷害。因為佛陀非常重視弟子不同的根器,所以開示了不同的教法,因而造就了不同的乘法、見解的弘揚、開展。
#藏地中觀獨大,恐怕弊大於利
但是,就藏地而言,天是中觀、地是中觀、我是中觀、他是中觀,全部都是中觀。因為藏地對於下部派別的輕視,獨宗中觀,很多方面來說都是壞處多於好處的,但到底利弊如何是說不清楚的。其實有的時候,越了解別人,反而更能了解自己、看清自己的定位與角色,換句話說,想要知道自己是中觀的立場,就必須更了解唯識是什麼,而不只是覺得唯識不值一提。如果只是從中觀論典所駁斥的唯識見解去了解唯識,可以說是對唯識不求甚解,而不真正尊重唯識,就很難真正知道唯識的特點是什麼。
世界的大城市中,像紐約就有很多不同的人種,總是會有一些種族歧視的現象。如果自己本身有種族歧視,比如對藏族有歧視,就不會想了解跟認識藏族,那就不會知道藏族真正的好處跟特色。我們就是這樣在看唯識的,覺得中觀已經駁斥唯識,就不用再了解了,覺得唯識沒有什麼特殊之處,這樣就是阻礙自己了解唯識的機會,是自己把大門關起來了。
藏傳佛教徒,尤其噶舉佛學院的學生,對於唯識是非常陌生的,我覺得這樣說法並不過分。過去藏傳的大師,對於誰才是唯識大師、哪一部典籍才是唯識的典籍,也都有很多爭論,沒有確定的說法,所以要深入了解內容就更困難。很多佛學院的學生讀了近十年的書,也都很難說清楚「唯識三性」的理論。我們平時喜歡去分別誰的見解深淺,一般來說,藏傳佛教都認為中觀的見解是最深奧的,然而,中觀不像唯識那麼廣博和繁雜,中觀比較容易舉一反三、聞一知十,但是唯識的內容和類別非常繁雜,需要具備的基礎知識更多,所以有時就算讀再多的經典,還是會有搞不懂的情況。
總而言之,無論從佛教角度或世間角度來看,學習和修持唯識都非常重要!現在印度的佛教都已經沒落了,有部、經部、唯識、中觀全部都消失了!但好消息是,唯識的傳承,從印度傳到中國,之後又傳到日本,延續至今。如果想要學習唯識,就要多去學習和研究中國、日本學者的著作,這是非常重要的!
「唯識」指的是什麼?
「唯識」的字面意思是「只有識」。廣義地說,是指我們全部的精神活動,也就是「心」,一般會說「心、意、識」是同義詞。所以,唯識的根本意義是,在「心」之外什麼也沒有。
我們平常認定精神和物質是兩種存在,「心」是在這裡,外在的「物質或境」是在那邊實存,好像兩者是各自分別獨立的實體。我們認為自己所感受到、經驗到的外在事象,例如山、川、大海,都是在心之外,是實際存在於外界的。比如看到那裡有山,會以為山是真實存在,所以會想去登山;因為那裡有河是真實存在的,就會在河上造橋。我們總是以為這些是真實存在,跟心好像沒有關連性,比如覺得五蘊和合的身體就是我,這就是我們一般的經驗、常識。
# 瑜伽行派出現,否定外境實有論
印度在公元三、四世紀的時候,出現了一群人,他們並不像我們一般認為的境是實存的,而是挑戰我們以為理所當然的常識,提出質疑,而且不斷去論證這個認知、常識是錯誤的、不正確的。「外境是外在實有,跟我們的心完全沒關連」這樣的認知是錯誤的,這群提出質疑的人就稱為「瑜伽行派」或者「唯識瑜伽行派」,而他們所提倡的教理、思想就稱為「唯識思想」或「唯識說」。
因此,唯識思想顯然就是一種「唯心論」——外境並不實存,我們經驗的一切都是心所現,離心之外沒有任何外在事物實存。在佛教中,並不是只有瑜伽行派或唯識思想主張唯心論,可以說佛教在不同的宗派與時代,都有唯心論的傾向,而且是一直持續地發展。如果從佛教思想中去除掉「心」,那麼佛教就什麼也沒剩下了,因為佛教全部的思想重點就是「心」。所以說「心」並不是唯識宗獨有,所有佛教都是在談唯心的思想,換句話說,所有的佛教宗派都是跟唯識非常接近的。
我們心是在一種痛苦的狀態,佛教就是讓我們的「心」從痛苦的狀態轉為平安。學佛的目標是解脫,從痛苦中解脫,因為心在痛苦的狀態,所以要解脫出來,所以佛教談的就是「心的解脫」,如何幫助心從痛苦解脫出來。因此,佛教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唯心的思想,廣義地說佛教都是在談唯識、唯心。不同的佛教宗派,不見得說得跟唯識宗一樣,但是也都不離於心。
#如果沒有我,是誰在輪迴?
印度的哲學行者,自古就致力於瑜伽,瑜伽並不是我們現在想到各種的瑜伽姿勢,而是禪定的修行,包含止觀的禪定,幫助我們能深深沉入內心深處,探尋自己的心,這就是禪定的修行。
在夏季課程我提到過,古印度的《奧義書》說印度行者透過禪定,體悟出有一個終極的自我,這個終極的自我,就稱為「阿特曼」。可是,佛教不承認有「阿特曼」,而是「無我」,也就是阿特曼並不存在,因此也就和以往的各種印度思想背道而馳。
古印度還有一種思想比「阿特曼」更重要,那就是「輪迴」。輪迴並不是佛教創造的思想,而是古印度就有的。佛教雖然否定「阿特曼」,但也承認、採納了「輪迴」這個思想,並且作為佛教教理的基礎。但是,佛教說「無我」卻又承認「輪迴」,如果沒有我,那是誰在輪迴呢?於是矛盾就這樣產生了!
# 輪迴的主體,是阿賴耶識
佛教的各宗派都在解決這個矛盾,能完善解決這個矛盾的,就是「唯識瑜伽行派」。
怎麼解決的呢?唯識瑜伽行派認為我們都有表層的六識,但是在表層的深處,有更深層的「阿賴耶識」,也就是六識所經驗到的一切,都是由阿賴耶識所顯現的。阿賴耶識才是自我存在的究竟體,就是輪迴的主體。這裡先粗略提到的阿賴耶識,並不只是哲學理論,而是從甚深禪定的瑜伽現量而實際了悟到的。因為實際體悟而認知的阿賴耶識思想體系,就是唯識。
# 阿賴耶識緣起說,解決宇宙起源問題
從古至今,科學的大哉問是「自己與世界是如何存在的」?可以說是宇宙創造的問題,而唯識是有解答的,因為一切都是阿賴耶識產生的。唯識瑜伽行派利用「阿賴耶識」這個概念構成的巧妙理論,就是著名的「阿賴耶識緣起」。簡單來說,就是能生出一切存在(宇宙)的能力(種子),儲存在阿賴耶識中,機緣成熟時,就會變成具體的現象而顯現,而且那些顯現的現象,又會立即把這些影響存留在阿賴耶識之中。
「阿賴耶識」是唯識宗很重要的理論,而無論是「無我」或是「唯識」,實際上都是在探究什麼是存在的、什麼是不存在的?唯識思想否定了外界事物與自己心的存在,也就是說外境不實存,能經驗外境的心也不實存,這就是唯識思想的重點。
#唯識見地,來自甚深禪定
一般對唯識的理解是心識真實存在,執著「識(心)」實存,這樣就是落入另一種執著,就是沒有透徹了解唯識。必須以唯識的教理為出發點,認真思惟「識」是什麼?慢慢了解、認識、深入心識,去探索更深的狀態,以想要理解為目的去努力,這才是唯識的重點,而不只是知識上的了解心識而已。
認真追究自心,就是仔細分析自己的心,比如佛教說的心王、心所,心的各種情緒、作用,都要去觀察分析,去看其間的作用、情況,哪些真實、哪些錯誤,同時也要對外界事物的現象有所觀察,這才是唯識說要認真追究的意思。「唯識」就是對心的實相、現象,不斷去觀察分析的學問。
「唯識瑜伽派」後來在中國、日本稱為「法相宗」,就是考究法(存在)的相(狀況、現象)的宗派。我們要知道,唯識絕對不僅是學問或者哲學,而是需要我們實實在在去修行、實踐的教法。它跟我們的修持密切相關,而不只是口頭講解,那就沒有什麼作用。
其實,任何思想都要用在心上,看能不能改變心,幫助你的心解脫。唯識並不是一個人自己想出來或推論出來的學說,是唯識論師在甚深禪定的實際修持中,觀察輪涅一切萬法,什麼存在、不存在,究竟是什麼、表象是什麼?透過不斷分析,把最後的發現告訴我們。
一,部派佛教
#根本分裂,分上座部與大眾部
之前在夏季課程中,我講過佛教弘揚的歷史,今天要講的是佛陀涅槃之後的一百年,西方僧團與東方僧團,因為對十件戒律事件的意見不同,而產生了爭議,因此僧團就分裂成保守的「上座部」(Theravada),和激進改革的「大眾部」(Mahasanghika)。這就是佛教歷史上的第一次分裂,也稱為「根本分裂」。也就是說佛陀在世時本來僧團只有一個,佛涅槃百年後分成了兩個僧團。
#枝末分裂,分十八部派
後來部派進一步分化,上座部和大眾部又各個重複分裂,最後一共分成了十八個部派。相對於「根本分裂」,之後的分裂稱為「枝末分裂」。
一般學者認為,枝末分裂是由於佛教僧團的傳承不同,對經、律、論的偏重也不同,所以才產生分裂。通常習慣將根本分裂的兩部(上座部和大眾部)與枝末分裂的十八部合稱為「小乘二十部」,而佛教這種許多部派對立的時代就叫做「部派佛教」或者「小乘佛教」。
那個時代,還沒有大乘的思想,只是部派中互相對立、辯論,並沒有「小乘(Hinayana)」這個詞,部派自己也不會這樣自稱,是後來大乘出現後,為了非難部派的人而取的貶稱。藏傳佛教過去習慣說小乘,現在在國際上如果一直說「小乘」就是不太合宜的,這些教派的人聽了也會覺得不太舒服,所以我覺得這個詞不要用比較好。總之,部派佛教大概就在公元前一百多年左右結束,然後是大乘佛教的開始。
#部派佛教,重在辯證佛說
部派佛教所關心的,主要是對佛陀所說的教理作嚴密的研究和解釋,他們會解釋佛陀當初的意思應該是這樣,而另外的人就會反駁說佛陀不是這樣的意思,一來一往的有各自種種的解釋。部派對講佛陀的教法加以整理、分類,進一步在內容上發展和解釋的文獻,總稱為阿毘達磨(Abhidharma,也意譯為對法),就是指三藏中的「論藏」。
日本佛教學者(比如橫山弘一)認為,部派佛教的人花了太多時間拘泥於教理的研究,而忘掉了佛教本來目的是「救度一切眾生」,所有人只是一股腦鑽研佛陀的說法,落入了只是在文字上去說以個人的解脫為目的的修行,或者只是作帶有部派、宗教色彩的教理研究,而缺少佛陀當時要利益一切眾生的本意。部派佛教只要談到教理,有的人就會說「我的說法是這樣」,另一個人就會又出來反駁、回應,完全只在理論的辯論。
因此,這時期就有人出來反對這種只拘泥教理的辯論是不對的,他們不只反對,而且還積極以救度他人為目的,這就是大乘佛教興起的過程。
二,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興起,主分「中觀」與「唯識」二派
在思想上,大乘佛教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是依據《般若經》的「空思想」,一是依據《解深密經》等的「唯識思想」。中國譯師義淨到印度後寫了《南海寄歸內法傳》,記載了公元七世紀後半印度佛教的狀況:
所云大乘,無過二種,一乃中觀,二則瑜伽。中觀即云:「俗有真空,體虛如幻」,瑜伽乃云:「外無內有,事皆唯識」云。
意思是大乘佛教就這兩種,一是中觀,二是瑜伽行派。中觀的義理是「俗有真空,體虛如幻」,瑜伽的義理是「外無內有,事皆唯識」。總之,意思就是大乘有兩派——中觀跟瑜伽行派。就宗派名稱來說,前者是「中觀派」(Madhyamika),後者是「瑜伽行派」(Yogacara)。
還有另一種說法,是除了中觀、瑜伽行派,還有第三派——如來藏派,這次不會說到如來藏派,但主要是一般會說大乘有這兩個派別,之後還有如來藏。
就藏傳佛教來說,「他空」是如來藏的思想,但是很多行者說,「他空是中觀,而且是大中觀」,這樣的說法反而造成他空思想的困難。依照中論,並不承認他空的說法,但是硬要說他空是中觀的話,那就得依照中論的說法才行。但是,中論又否定他空,所以如果硬要把他空歸為中觀,卻又不依中觀傳統的說法去說,那就很困難了!所以,我覺得「他空」不用硬要歸為「中觀」,就說是「如來藏」,這樣就不須再對是不是中觀作辯解了。
前面說瑜伽行派和唯識是同義詞,那麼,瑜伽行派和唯識之間的關係又是什麼呢?
「唯識說」是指瑜伽行派的學說,就是瑜伽行者的思想。「唯識」的梵文是「vijnapti」——表象,這個梵文的藏文有時在丹珠爾(藏文大藏經的論典部分)是譯為「rnam par rig pa」,就是「一切法不外乎識(vijnapti表象)」的意思,也就是唯識的意思。這個學說提倡的行者,一般稱作瑜伽行者(Yogacara),就是瑜伽行派。提倡「一切法不外乎識(vijnapti表象)」這樣的主張,就叫做「唯識說」或「識說」(vijnanavada)。因為稱為「唯識說」,瑜伽行者有時候也被稱為「識論者」(Vijnanavadin)。
這就和以龍樹的《中論》為根本聖典的中觀派,因主張空性說而稱作「空性論者」(Sunya[ta]vadin),情形是類似的。唯識行者、唯識論者都是一樣的意思,都是瑜伽行者、瑜伽行派、唯識說這個名稱的由來。
(此文為堪布羅卓丹傑口譯初稿,未來將再提供定稿。2022年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