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婆羅門的黃昏,佛陀如朝日現身
時間:2021年9月9日
今天會開始講說跟佛教有關的內容。這次課程的主題,雖然是「密教源流」,但講解還是有一定的步驟跟次第,首先就是要先瞭解「印度的歷史跟文明」,然後是「婆羅門時代的興起」,接下來就是進入「佛教的歷史」。
▍佛陀的年代與歷史背景
西元前6世紀後期,釋迦牟尼出現了。
因為他的出現,印度宗教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在這以前,婆羅門時代繼承了「奧義書」的精神,自由的哲學思辨風氣盛行,甚至還出現了女性的辯論家家。但是,也由於這種辯論之風盛行,形成了很多刁鑽好辯的詭辯者。
▍婆羅門墮落了
當時,有小部分的人雖然進行哲學的研究探討,但是大多數的婆羅門,仍然是保守的拘泥在祭祀的形式。社會上上下下因循守舊,就像藏語說的那樣:「祖傳的東西是最好的」,也就是「父親用過的茶杯,才是最好、最清淨的」。所以印度的文明從一開始的精神信仰,到了這個時期,也已經失去了精神的信仰,只是習慣的沿襲。但是,人們也漸漸的厭倦了一味的講求形式的規範,心裡其實已經開始渴望有另一種具有生命力的宗教出現。
加上被人們視為神的婆羅門,越來越囂張跋扈、濫用特權,以及在這種不健全的種姓制度保護傘下,婆羅門對首陀羅種姓的壓制愈演愈烈。人們對像神一樣的「婆羅門」也逐漸改觀了,「婆羅門」變成是不學無術、貪得無厭的代表。
▍種姓不平現象加劇
而當時首陀羅雖然在社會上毫無地位可言,卻在文明上越來越開化,對社會生產力也有很多貢獻,變成社會上必不可少的種姓。但是,即便如此,首陀羅在宗教、社會、法律方面,卻還是和從前一樣,必須忍受種姓制度殘忍的壓迫。
因為看到這些種種不平等的社會制度,充滿慈悲的佛陀,內心受到很大的觸動。他廣泛的學習了所有教派的經典,反而生起疑問,覺得這些經典的內容,真的就是所謂的宗教嗎?他告訴世人,無論是婆羅門、還是首陀羅,都是可以平等的清淨自心來獲得解脫的。
▍首陀羅、吠舍、剎帝利,大家都愛佛陀
佛陀打開了一扇大門,平等的歡迎世間眾生,宣揚慈悲之心,這就符合了當時人們所期望的,於是紛紛投入佛陀的門下,尤其是吠舍和首陀羅的種姓,更加熱切。
另外,由於佛陀的出身,也受到皈依佛教的剎帝利王族的擁護,因此佛教就在有眾多助緣的情況下興盛起來。不過幾個世紀,就成為了當時世界最大的宗教。總之,佛教當時興起的背景,就是符合了當時人們的期待,這是我們要知道的歷史背景。
▍佛陀略傳
佛陀出身於「釋迦族」(Śākya),姓「喬達摩」(Gautama),意思是「最好的牛」,名字是「悉達多」。父親是淨飯王,母親是摩耶夫人,誕生在藍毗尼,居住在迦毗羅衛城。
▍佛陀與佛教徒
佛教的創始者,一般就說是佛陀(Buddha),也是印度哲學界所公認的。在其他教徒之間,會稱追隨佛教的人為「佛教徒」,藏文發音為「桑傑巴」;而佛教徒之間,會在「桑傑巴」之前加上「內者」(藏文唸作「囊巴」)的稱呼,變成「囊巴桑傑巴」,就是內道佛教徒,相對於外的就是外道。課堂中我會看情況,交替使用這兩個用詞,但總之「桑傑巴」和「囊巴」這兩個詞,都是佛教徒的意思。
「佛陀」這一個詞,雖然已經是佛教的專有名詞,但它本來其實是一個普通的名詞,耆那教也會使用「佛陀」這個詞,他們稱教內的45位聖仙(ṛṣi,isi)「全都是佛陀,不再來此世者」。另外,像是「大雄」、「世尊」(bhagavat)、「阿羅漢」(arhat,arahant),這些名稱,佛教和耆那教也都會使用。但是,耆那教會稱呼他們的教主為大雄(Mahavīra,摩訶毗羅),「大雄」這個詞,也稱為勝者(Jina),所以就用「Jaina」(耆那)來表示耆那教了。雖然佛教當中,尤其大乘佛教裡,也經常會稱佛陀為勝者,但一般主要還是稱呼為佛陀。
佛教有「三世諸佛」的概念,所以認為會有很多佛,然而「佛陀」這個詞,是對佛教的創立者——釋迦牟尼一人的尊稱,可以說是釋迦牟尼佛的專有名詞。我們會用「釋尊」來稱呼佛陀,是因為「釋」代表的就是佛陀出身的釋迦族,所以「釋尊」就是釋迦牟尼(Śākyamuni),也就是釋迦族出身的聖者的簡稱。西方有時則會用他的姓喬達摩(Gautama)來稱呼,而南傳佛教、北傳佛教和藏傳佛教會用釋尊或釋迦牟尼來稱呼出家前名為悉達多Śiddhārtha。
▍流放森林間的釋迦族
釋迦族是住在現在尼泊爾與印度邊境的一個小部族,都城是迦毗羅衛城(Kapilavastu)。
印度著名詩人,也是佛教大師馬鳴菩薩,在他的〈孫陀利難陀詩〉(Saundarananda-kāvya)中提到,釋迦族是甘蔗王的後裔。當時釋迦族的王被臣子挑撥後,就把一些人趕到森林裡去,他們這些被流放的人,就在森林中長住修行,由於這座森林中充滿名為釋迦的樹,他們在釋迦林住了很久,因此就被稱為釋迦族。
▍佛陀母國,是強國的臣屬國
釋迦族都城迦毗羅衛城這個名字,來自於古代一位名為迦毗羅的仙人,他可能就是數論派的創立者,由於這位仙人住在迦毗羅衛城,釋迦族人成為他的追隨者,因此在仙人過世後,就把都城稱為迦毗羅衛城。
當時統治迦毗羅衛城的是淨飯王,而統治拘利城(rāmagrāma)的是善覺長者(suppabuddha),他們互相聯姻結盟,彼此間有很密切的關係。當時的國王,其實不是世襲制,而是推選出來的,是在周圍都是列強的國家中,獨立出來的小國家。雖然是自治其實並沒有完全獨立,而是附屬在強國憍薩羅國(Kośala,拘薩羅)之下,所以是輪流選派國王的臣屬國。
當時迦毗羅衛城是臣屬國中較強大的國家,算是北方強國,也不斷擴張霸權。而憍薩羅國的國王是波斯匿王,統治舍衛城,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國王,因此領土是最廣闊的,幾乎包圍了整個釋迦族。
當時在憍薩羅國南方,還有一個強國,就是之前我們講過的摩揭陀國。摩揭陀的國王是頻婆娑羅,統治王舍城。東方有鴦掘國,也稱瞻波國。
▍佛陀的種姓與家族
說到佛陀的種姓,有可能是屬於剎帝利,但是並沒有非常確定,因為釋迦族當時內部並沒有四種姓的區別。他們主要是從事農業,種植稻米為主,所以也不能說是剎帝利王族,因為王族是不會去種田的,所以不能確定他們是雅利安系的種族,也無法斷定他們是屬於亞細亞系的民族。現在很多學者,有很多不同說法,但比較統一的說法就是剎帝利種姓。
我們之前也講到,釋迦族是甘蔗王的後裔,屬於太陽王朝,是日種,所以作為名門望族,就受到了人們的尊崇。而關於釋迦族的族系,也沒有一致的看法。這裡主要以中文的《本行集經》為主要參考依據,藏文大藏經裡也有這部經,但是我還沒有比對過是不是一樣。總之,佛陀的族系主要是參考中文的《本行集經》,再加上了19世紀的學者里斯戴維斯(Rhys Davids)的意見。
說到佛陀的族系,要參考投影片的表會比較清楚,可以看到就是真色女(Kaccanā,建遮那)嫁給了獅子頰(Simhahanu)後有四兒一女,其中淨飯王是長子,也就是佛陀的父親。淨飯王有兩個兒子,就是長子悉達多(佛陀),和同父異母的難陀。獅子頰四兒中,除了淨飯王,還有白飯王,他的兩個兒子都出家了;另外還有斛飯王,他有兩個兒子——阿難、提婆。
我們知道的提婆,其實有兩位,一位是佛陀的「提婆」弟子,一位就是反對佛陀的那位「提婆」。這兩位提婆被混在一起,分不清楚了。南傳佛教認為,在佛陀族譜裡的這位提婆,是指在善覺長者統治的拘利城裡的提婆,是佛陀妻子的哥哥,也就是佛陀的大舅子。但是,北傳佛教則認為,這裡的提婆應該是斛飯王所生的提婆,(但是又有說這位提婆是白飯王或甘露飯王的兒子等等)。總之,一般認為北傳佛教的說法是正確的。再來是獅子頰唯一的女兒,名為甘露女。
▍佛陀出生
有人說為什麼佛陀的母親會在他出生之前就離世,是因為佛陀後來會捨棄王位、離家求道,所以如果母親那時在的話,一定會非常悲傷、心碎,所以就先離世。我猜測是佛陀出生時,父母年紀其實都很大了,所以是比較危險的,就像現在高齡產婦要生產也有一定的危險性,而那時的醫學就更別說了,一定是更危險的,所以我想是因為這個原因,她才會在佛陀出生7天就過世了。
談到佛陀的父親——淨飯王(Śuddhodana),是釋迦族首長之一;佛陀母親為摩耶夫人(Māyādevī),在佛陀出生7天以後便去世了;之後是佛陀母親的妹妹(阿姨)——大愛道瞿曇彌(Mahāpajāpatī-Gotamī,又稱摩訶波闍頗提)成為了他的繼母,把他養育成人。佛陀的弟弟——難陀(Nanda),就是後來繼母所生的兒子。
▍摩耶夫人,在藍毗尼園生下佛陀
佛陀的母親摩耶夫人,夢見有白象進入身體後,就懷孕了;快要生產前在返回故鄉天臂城(Devadaha)途中,經過藍毗尼園(Lumbinī)時,就生下了佛陀。一種說法是摩耶夫人從右脇誕生出佛陀。這可能是跟四種姓的傳統有關,當時會說婆羅門是從梵穴出生,王族是從右脇出生,應該就是一種象徵王族尊貴的說法,不然如果真的有一個嬰兒從右脇出生,會是滿可怕的。
後來阿育王在藍毗尼朝聖釋尊的出生地時,建了塔與石柱。玄奘大師也有關於這些遺跡的記載。1896年時,發現了塵封的阿育王石柱,解讀石柱上的碑文後,就確認藍毗尼是佛陀的誕生地,現在稱為「Rummindei」。
▍悉達多,意為「一切圓滿」
佛陀出生後不久,命名為「悉達多」,藏文唸為「敦珠」,意思是「義成」,一切都完成圓滿之意。這是因為他誕生的時候,出現了各種珍寶,王室又難得能出生了一個孩子,所以象徵一切圓滿,因此他的父親就取了這個名字。
根據傳說,釋尊出生之時有位來自喜馬拉雅山的阿私陀仙人(Asita)出現,替太子佔面相,並預言說:「這嬰兒的前途只有兩條路:在家繼承王位的話,將成為統一全世界的轉輪聖王;出家的話,則必定成佛。」佛陀的父親心中想,當然是希望他能成為轉輪王,如果佛陀出家不當王了,那就慘了!因為這個預言,讓淨飯王真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關於釋尊的出生年代,自古以來有很多說法,難有定論。先別說是哪一月、哪一日了,就連哪一年都有很多說法,難有定論,所以這裡很難說清楚,之後有時間,可能要花一整堂課的時間再跟各位說。
▍和提婆達多初結惡緣
西元6世紀北印僧人闍那崛多(Jñānagupta)翻譯了一部經典為中文,就是《本行集經》(Abhiniṣkramaṇa sūtra),其中的〈遊戲觀囑品〉記載了佛陀的一些事蹟,摘錄如下:
「曾於一時,在勤劬園,遨遊射戲,自餘五百諸釋種童,亦各在其自己園內,優遊嬉戲。時有群雁,行飛虛空,是時童子提婆達多,彎弓而射,即著一雁。其雁被射,帶箭遂墮悉達園中。時太子見彼雁帶箭被傷墮地,見已兩手安徐捧取,取已加趺,安雁膝上,以妙滑澤柔潤水波,萬字輪文,福德之手,細軟猶如芭蕉嫩葉,左手擎持,右手拔箭,即以酥蜜,封於其瘡。
是時提婆達多童子,遣使人來語太子言:『我射一雁,墮汝園中,宜速付來,不得留彼。』是時太子,報使人言:『雁若命終,即當還汝;若不死者,終不可得。』時提婆達多,復更重遣使人語言:『若死若活,決須相還,我手於先,善巧射得,遇墮落彼,云何忽留?』太子報言:『我已於先攝受此雁。所以然者,自我發於菩提心來,我皆攝受一切眾生,況復此雁而不屬我。』
以是因緣,即便相競,集聚諸釋宿老智人,判決此事。」
這一段最後總結說:
「此是提婆達多童子,共於太子,最初搆結怨讎因緣。」
大致就是說,佛陀8歲以前,就是到處自由的玩耍,8歲以後就開始學習,包括寫字、武藝等等。12歲時已經學有所成。依據《本行集經》的記載,佛陀12歲時,有一次在林中跟五百多個小孩一起玩時,有雁群飛過天空,提婆達多也在。
那時提婆達多還是個小麻煩,不是大麻煩。提婆達多為了表現,就彎弓射箭,射下了一隻雁子,掉在佛陀的附近。佛陀就把雁子留下來照顧,還用蜜塗在雁子的傷口上。提婆達多派侍者來要雁子時,佛陀就說如果雁子死了,他會交出來,但是現在雁子還活著,所以他要把雁子留著。侍者回去後,提婆達多還是不甘心,硬讓侍者再去要雁子,但這時佛陀就說,過去他曾發菩提心要照顧一切眾生,所以他當然要保護雁子。兩人就吵起來了,還驚動長輩開會判決。最後當然是佛陀留下了雁子。
傳說這就是提婆達多跟佛陀結怨的開始。二人因為這樣而結下梁子,所以提婆達多這輩子都要找佛陀的麻煩。
▍8歲開始禪修
還有說佛陀8歲的時候,跟父親去田裡視察,因為釋迦族是務農的,所以要去田裡視察。當時他看到動物間的弱肉強食就感到很悲傷,還有看到農民彎腰在田裡辛苦工作也覺得很感傷。看到這種情況,佛陀就遠離人群去樹下禪修,那時就達到了初禪的境界。這是經典裡有這樣的記載。
▍19歲比武、成婚
悉達多在19歲時,被封為太子,並與耶輸陀羅(Yaśodharā)結婚,生了一個兒子羅睺羅(Rāhula)。有一次,在族人聚會時,他展現了高超的武藝,讓人驚歎。這段記載悉達多在族人面前展現武藝的時間,到底是在婚前還是在婚後,南北兩傳佛教也看法不一。北傳佛教認為,佛陀是因為婚前的「選婿」,才展現武藝的。因為當時的王族,非常重視鍛鍊武藝,跟現在遠距離就可以戰爭不同,是要面對面打的,所以很重視武藝,特別是釋迦族。據說釋迦族的射箭技術是天下無敵、最厲害的。
▍佛陀出家
佛陀在結婚後十年,決定離開王城,去修行求道,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們知道的四門出遊或四門遊觀的事件。
四門遊觀就是佛陀在出遊時,在王城的四個門,分別遇到了老者、病者、死者和聖人,他觀察了這些人生百態後,覺得人生真的無常,就生起了很深的出離心,毅然決定出家。
佛陀在年輕時就決定了要違逆父母對他的期待,還捨棄妻兒出家。根據傳說,他是在半夜帶著愛馬犍陟(Kanthaka),與侍者車匿(Channa)一起出城的。比較公認的佛陀出家的年紀的說法是29歲,另外也有19歲出家、31歲出家之說。總之,一般說他是29歲離開皇宮出家去的,可以說就是逃離出城的。
▍佛陀修苦行
佛陀這種逃離世俗,出家、剃髮、著袈裟的行為,也就是當時印度流行的「遊行者」風潮。而佛陀這次出城的行為,更成為當時求道者爭相的仿效;當然不見得每個人都跟他的發心一樣,但的確成為當時的一種流行。
之前說到婆羅門一生有四個時期,最後一個就是遊行期,成為遊行者,佛陀這時就成為了遊行者。佛陀出城,父親淨飯王隔天就派人去要把他找回來,但是他拒絕了。他隻身前往摩揭陀,因為當時那裡聚集了很多優秀的宗教家、行者。後來,在王舍城乞食時,頻毗娑羅王(Bimbisāra)看到他,想請他留下,不要出家了,來當自己的臣子,也被拒絕了。
▍學到最高禪定,猶未能離苦
當時佛陀跟隨了有名的宗教家阿羅邏.迦羅摩(Āḷāra-Kālāma)修行,阿羅邏(Āḷāra)行者已經達到「無所有處定」的禪定,所以他教導佛陀「無所有處定」的禪定。
但是後來佛陀覺得還不夠,就再跟隨已經達到「非想非非想處定」禪定的郁陀迦.羅摩子(Uddaka-Rāmaputta)修行。「非想非非想處定」的禪定,是四無色定裡的最後一個,是最高深的禪定,這時心會完全寂靜,感覺到心就像與「不動的真理」合一,雖然不確定是不是真的達到合一、一味,但是感受上是這樣經驗的。
不過,只要一從禪定出來,佛陀發現又回到了日常那顆沒有辦法寂靜的心,所以只是禪定讓心暫時寂靜,並不是得到真理。因為禪定是透過智慧得到的,不是只有心上的鍛鍊,因此佛陀認為,只依修定的方法,並不能解脫生死的痛苦,他就又離開了。
▍尼連禪河畔,停息、斷食修苦行
連最厲害的禪定,佛陀都還覺得不夠,他接著就去森林開始獨自修行。他到了摩揭陀的尼連禪河(Nerañjarā)附近,覺得那裡適合修行,就在這那裡開始修苦行,這就是「苦行林」。
當時的苦行是那時的行者會做的修行,就是我們說的外道修行,是非常辛苦的,例如要修持讓呼吸停止、精神集中的禪定,從口、鼻出入的呼吸要停止,據說這樣做後,空氣就會從耳朵出入,我自己當然沒有這樣的經驗,但是說這種修持是最後連耳朵的呼吸也要停止,所以可以看到這種修持是非常辛苦的!人不呼吸要怎麼活下來呢?
但是佛陀真的這樣去修持,他忍受種種身體的苦,還是能精神集中保持正念,心不被苦所牽引而能安住在正念上。為了這種止息禪,佛陀也幾乎幾次接近死亡的狀態。這是一種他苦行的方式。
另一種苦行是他絕食修行,也就是從減少食物開始到最後斷食,完全不吃食物。由於長時間的斷食,他的樣子都改變了,四肢變瘦、皮膚鬆弛、毛髮脫落,承受著嚴酷的身體痛苦。
之後我們會再談到牧羊女供養佛陀羊乳或Gee(乳糜),但經典記載說牧羊女供養的人是一位「樹神」,也就是把佛陀稱為樹神,可見是瘦成什麼樣子了。
▍魔擾:恐懼化作魔王波旬
一個人身體、精神都有這麼大的痛苦時,自然會產生種種妄念,會想退轉或是會開始懷疑真的能解脫嗎?苦行就是要克服種種痛苦,去鍛鍊堅強的意志,從苦達到心的獨立。
佛陀一個人在森林中修苦行,尤其各種鳥獸在黑暗裡出沒,更令人感到恐怖,任何人應該都會害怕的。這些妄念或恐懼,就化身為魔王波旬(Māra-Pāpimant)的形體來誘惑佛陀。
所以,魔王波旬其實是一個象徵,大家想到魔王波旬會覺得就是有獠牙之類的恐怖惡魔,但其實魔王波旬指的是我們內心的妄念。據說,波旬在7年之間,不斷想動搖、影響佛陀的修行,但是都無法趁虛而入。
佛陀就是這樣的一個人辛苦的在修持,不只是身體上,更重要的是精神上還能保持正念覺知。為什麼要苦行?一部分就是身體要能承受痛苦,一部分就是心要能堅定、堅持,佛陀雖然忍耐了任何人都未曾經歷過的強烈痛苦,心也都住於正念,但是,苦行時期他卻還是無法得到了悟。
後來佛陀到底是怎麼了悟的呢?我們明天再講。
(此文為堪布羅卓丹傑口譯初稿,未來將再提供定稿。2021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