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法王噶瑪巴「瑪鄂夏季課程:密教源流」第八日開示

2021法王噶瑪巴「瑪鄂夏季課程:密教源流」第八日開示

08

教派學派期:文明越輝煌,種姓越僵化

時間:202193

之前講過,在吠陀時代後期,有四吠陀、婆羅門文明、教派學派興起三個部分。今天講第三個部分——教派學派興起。

三,教派學派興起時代

這個時代,雅利安人由恆河流域迅速向外擴張。與此同時,在政事和文學方面的貢獻,教派學派興起時代,在整個印度文明史中是最突出的。

在政事方面,一方面,摩揭陀國早在婆羅門時代末期就已經廣為人知,在教派學派興起時代發展得更加繁榮昌盛,最終統治了整個北印,成為政事和文學的中心。佛教就是在摩揭陀國興起的。月護王也出自該國,後來成為轉輪王。

另一方面,安達羅王國(Andhra)崛起於南印,傲視群雄,也成了政事和文學的一個中心。有時,安達羅文化和摩揭陀文化間會發生衝撞,而更往南的區域發展,因為和古代的達羅毗荼文化(Dravidian)有了交流,又產生了新興的第三個國家,這些國家都具有自己獨特的風俗。後來,就有了16個國家,都有各自獨特的風格。到此為止,印度不同的文化遍及了了整個印度。

摩揭陀王朝佛陀一生多數在此

這裡我們要先講一個印度重要的古國——摩揭陀王國。

它不僅是教派學派興起時代的中心,而且也是後來的佛教時代的重要中心。佛陀一生多半在摩揭陀,王舍城結集、華氏城(Pāṭaliputra)結集,都在摩揭陀,因此它是印度重要的佛教聖地之一。

摩揭陀位於恆河中下游地區,大致相當於今印度東部的大部分地區。在不同王朝統治下,摩揭陀王國的疆域有很大變化,有時甚至會擴張到囊括整個北印乃至南印部分地區的大帝國。

之前我們提到過「往世書」,往世書是古印度一類文獻的總稱,其中包含的內容非常廣,以宇宙論、神譜、帝王世系和宗教活動為主,也就是故事、哲學和宗教類的文獻。現存的往世書非常多,它們的完成時間,大概是在佛陀時代結束後不久,所以算是比較後期的文學,我們在此不多作介紹。但是,這些往世書會作為我們後面要講解的歷史和哲學內容的參考史料。

根據一些「往世書」的記載,摩揭陀國的記錄大概是這樣的:

訶黎王朝(Haryanka)之前可能也有摩揭陀國,但是現在史料記載不清,所以暫不算在其中。

  1. 訶黎王朝統治摩揭陀二百餘年,歷經十位國王(佛陀出生年代,屬16雄國年代)。
  2. 幼龍王朝(Shaishunaga)統治摩揭陀六十多年,歷經二位國王(學者有爭議,屬16雄國年代)。
  3. 難陀王朝(Nanda)統治摩揭陀一百年,歷經九位國王。
  4. 月護王(Chandragupta)建立了孔雀王朝,開始統治摩揭陀。(月護王的孫子是阿育王)。

經典文學興起:文字精簡好背誦

在「奧義書」之後,婆羅門們仍保持著古老的形式和制度。這些儀式仍然是婆羅門教的核心和標誌,而且在老百姓裡面,這些祭祀也已經變成生活中的一部分。所以,婆羅門為了針對新興的那些思想派系,鞏固和維持自己在思想和社會中的正統地位,而且為了可以用傳統、系統的方式,來教育婆羅門中的下一代,就有次第、有條理的梳理了四種姓各自應盡的義務,以及祭祀中的一些規範等等,於是就產生了一種類似教科書似的文學潮流。

在文學史中,這種類似「教科書」一樣的文學,以短文體(類似偈頌)的形式記錄,被稱為「經」(sutra)。「sutra」(線)一詞,出自於梵文「siv」(織),就好像可以用線串花一樣,它的原意是指將教義大綱統攝於簡單的語句中,主旨是用儘可能簡潔的語言來記錄規則或信條。

大致推算出最古老的經典完成的時間,是西元前6世紀,而最新的經典完成的時間,大概是西元元年前後。經典的內容,基本上就是重複祖輩梵書時代的制度和儀式,雖然有一點點新的內容,但是基本上跟原始吠陀教,沒有太大差別。

經典文學並沒有像梵書那樣篇幅冗長,文字簡潔是經典文學最突出的特點。至於為什麼要將文字如此的精簡化,主要原因是為了便於七、八歲或八、九歲的幼兒背誦。由此可見,當時的人心充滿了務實的精神。

經典的種類很多,各個派別都有屬於自己的各種經典,就像不同的教科書會有公版,但各學校會再以此編輯各自的版本。但令人遺憾的是,這些經典大都已經失傳,現存的僅有極少一部分。從順序上來說,要想對經典做一番考察,首先應該羅列出這個時代出現的教派學派,如以下所示。

教派學派時期的重要經典

第一類:吠陀六分

繼承吠陀的發展而來,各個派別都有屬於不同學科的經典,保存至今的很少。

一、《劫波經》(kalpa):式匯(《聞經》《法經》《家經》)

二、《式叉經》(śikṣā):音匯

三、《闡陀經》(chanda):韻匯

四、《尼祿多經》(nirukta):語匯

五、《毗伽羅經》(vyākaraṇa):文法

六、《樹提經》(jyotiṣa):天文

第二類:六論

繼承奧義書後的發展而來,前四個派別屬於旁系的異端派,後兩個派別屬於嫡系的正統派。六派的教義,都以經典的方式保存至今。

一、數論學派(Samkhya)/創始人:迦毗羅;

二、瑜伽派(Yóga)/創始人:帕坦伽利;

三、正理派(Nyāya)/創始人:喬達摩;

四、勝論派(Vaiśeṣika)/創始人:迦那陀;

五、彌曼差派(Mimansa)/創始人:闍伊彌尼;

六、吠檀多派(Védānta)/創始人:跋陀羅衍那。

第三類:兩教(耆那教和佛教)

繼承了奧義書,並在自由思想得到充分發展後產生的,兩者都不認可吠陀的教權,他們的教義也以經典的形式保存至今,但這些經典都不是在吠陀時代完成的。

第一類:吠陀六分

第一分/式匯(kalpa

如前所述,是各種儀式記錄的匯集,包含《聞》(śrautasūtra)、《法》(dharmasûtra)、《家》(gr̥hyasûtra)三本經書。

《聞經》對和吠陀祭祀有關的儀式,做了簡明扼要的說明。

《法經》的地位尤為重要,它記載了當時的風俗、習慣和法律。不僅是非常重要的歷史資料,後來還改變形式,成為《摩奴法典》(Manusmriti)組成的重要部分。印度的法律,是建立在要讓小孩從小就背誦,到了成人後能夠履行各種義務的基礎上的。現存的《法經》很多部分已失傳。

一個人作為兒子、作為丈夫、作為父親,對家人應盡的各種義務,是數不勝數的。《家經》中對這些應盡的義務,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其中還列舉了與婚姻、產子、哺乳、入學等等有關的各種儀式,以及每一個家庭都應該舉行的各種宗教儀式。透過研究《家經》,就能夠對當時的生活狀況,有一個非常清楚的瞭解。

上述的《聞》、《法》、《家》三個合稱為《劫波經》(kalpa)。顯然,所有的教派都擁有屬於自己的《劫波經》,但保存至今的只剩一些殘片。

第二分/音匯(śikṣā):

主要是對包括吠陀的文字、音調、發音部位的運用等等內容在內的發音研究。吠陀透過背誦代代相傳,就算讀錯一個詞,人們也認為這是褻瀆神明,所以發展出了這一部分的內容。

在藏傳佛教也有咒語的音律匯集,有些藏文的經典,也是在教導如何正確唸誦咒語的音,但現在已經很少人去看這種咒語如何發音的經典了,除非有一些很有興趣的人才會去看。

其實,經典裡也提到咒語的發音要很準確的。所以,從這裡可以看到他們當時對發音的注重,這部分的內容,本來是在森林中誦讀的經文,也就是森林書中的內容,後來發展成為一門獨立完整的學科,繼而取代了森林書的位置。

第三分/韻匯(chanda):

吠陀、森林書、奧義書中有很多關於韻匯的內容,後來這些內容發展成為一門獨立完整的學科。

第四分/語匯(nirukta):

是對吠陀中的難字進行說明。西元前400年左右,語言學的大學者耶斯迦(Yaska)出現了,他的出現使之前的所有語言學家都失去了光彩。因為這些語言學家,遠不及耶斯迦有名,所以他們的名字都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耶斯迦的著作《尼祿多》(Nirukta),對古代印度流傳下來的詞彙做了新的注釋。

第五分/文法(vyākaraṇa):

這裡是指對吠陀文法進行研究。雖然當時有很多關於這方面的書,但在大學者帕尼尼出現後,所有的文法書也都消失了,只留下了他的宏偉巨作。帕尼尼仙人生活在印度西北部,關於他生活的年代,學者們說法不一,粗略判斷他應該是生活在西元前4世紀到西元前3世紀。

麥克斯‧穆勒(Friedrich Max Müller,近代德國的印度學泰斗)認為,整個世界只有印度和希臘兩個國家,對文法進行了研究,然而,和帕尼尼的巨作相比,希臘關於文法的書籍就不值一提了。可見,這位仙人創作的文法書,在這個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具有非常高的完整性。近代語言學有一個重大的發現,那就是所有的語言,都有一個共同的起源。然而,兩千年前的印度,早就有了關於這個重大發現的記載,由此可知印度在文法研究是非常厲害跟快速的。文法學在印度的發展如此迅速,不得不叫人驚歎!

第六分/天文(jyotiṣa):

天文學科是在對應該在什麼時節進行祭祀活動,以及如何確定聖日的時間的研究中發展起來的。

《法經》:光靠想像,讓「四種姓」法制化

《法經》主要是規定祭祀規則、日常禮節,教徒的生活準則、權利義務,以及對觸犯教規者的懲罰等等,有點像是法律、法規、條例一樣的法典。各法經都確認了吠陀經典至高無上的地位,並將雅利安人的習俗系統化,使種姓制度在法律上的地位固定下來。

說到種姓,為了把種姓制度寫入法典,就要對種姓進行整頓,而此時編寫法典的人就非常困惑了。因為有很多種姓,是不屬於四種姓當中的,但是,在編製法典時的前提,就是只能有四個種姓。事實的情況是,還有更多種姓不在這四種姓之內,所以想要向世人解釋清楚這個問題,這些編寫法典的人,就要依靠豐富的想像力。

當時有三位最權威的種姓制度法典編輯者,如果我們比較他們三個人的經典,就會發現,三人之間竟然沒有任何一致的地方!舉例來說,其中一個人編了《Gautama Dharmasutra》,解釋說如果父親是某個種姓、母親是某個種姓,那他的孩子會是某個種姓,但從這裡的分類會發現跟其他人完全不同。由此可見,這三個人對種姓的解釋,應該都是建立在各自隨意想像的基礎上,寫出來的。

當時,毗提訶(Videhas)和摩揭陀都是恆河流域的強族,前者建立了婆羅門時代的印度中心,後者建立了教派學派興起時代的印度中心。透過對這兩個種姓的說明可以看出,這兩個王朝的主君,都並非純種的雅利安人,甚至連這兩個種姓也不是純種的雅利安人。

最可笑的是,就連耶婆那(yavana),也就是希臘人,也被包含在了種姓制度的範圍中,事實上希臘人跟當時印度社會一點關係都沒有,所以從這裡看來,很難說清楚各種姓到底是不是純的種姓,還是被其他種姓合併歸入的。

總之,從頭到尾都依靠想像來說明種姓制度,透過這點可以看出,當年祭司們必定是煞費苦心地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在一般民眾的知識水準逐漸下降的印度,像這樣牽強附會的依靠想像得出的結論,竟然沒有一個人提出質疑,而且還被世人當作真理,簡直讓人匪夷所思。

像這樣站不住腳的說明,應該一早就遭到世人的懷疑,要像佛教那樣,立刻提出否認種姓制度的學說才對,甚至到了現在,有些人還是把四種姓奉為真理來信奉。

另外,《法經》當中,還包含了比方說行政、稅收制、管理制度、貿易監督、農業、軍事制度等等內容,也有刑法、民法等等。那個時候的人都是靠背誦,雖然有紙筆,但是極少使用。所以法官都是把《法經》背誦下來,完全依靠記憶來進行裁決。所以如果他背錯了或漏掉了,那他的判決可能就比較危險。

好在那個時代的人記性是比較好的,像是老一輩的藏族人,有時候你問他們什麼事,時間地點都很清楚,反而現代人太依賴手機、電腦,記憶的能力反而退失了。總之,可以看到當時印度很注重背誦的。

《家經》:「再生族」一生的四時期

說到《家經》,就要說一說有關當時印度人的一生。之前我們談到了婆羅門、剎帝利、吠舍是再生族,他們才能信仰宗教,再生族的一生可以分為四個時期(Ashrama),因為佛教裡有出家的傳統,但從古印度的《家經》,就可以看到這種習俗。

一、梵行期——學生時代

二、家居期——家長時代

三、林棲期——求道時代:淨行

四、遁世期——雲遊時代:節欲

一、梵行期(brahmacarin)

婆羅門子弟從8歲到16歲,剎帝利子弟從11歲到22歲,吠舍子弟從12歲到24歲,都要戴著象徵再生的聖線(或梵線),這樣是跟首陀羅的一生族區別。他們會戴著聖線,進入學生(sisya)生活階段。

對少年來說,入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入門後,學生就要住在師父(guru)家裡,然後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學習的時間長短——有12年、24年、36年和48年。學習的主要任務,是背誦四吠陀。在此期間,學生要禁食煙薰食物,遠離奢侈,盤髮髻,身穿麻衣,拋開一切慾望,順從謙卑。學生每天早上,都要到附近的村子裡去化緣,然後把化緣所得獻給師父。等師父用完餐後,學生才能吃飯。他們還要劈柴、挑水,早上要打掃環境、製作聖火,傍晚要給師父洗腳、鋪床,等師父就寢後才能睡覺。

可以看到他們跟現在的學生完全不一樣,是像老師的家人或僕人一樣,學生全心全意的期望自己,能夠透過這種方式,領悟到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先人們的智慧。這就是古代印度學生的生活情況。學生就是這樣在一位師父或者數位師父的門下學習,結束學生生活後,學生要給師父巨額的謝禮,然後就可以回家了。

二、家居期(grhastha)

結束梵行期回家後,學生就要結婚、生子,進入家居生活階段。結婚前還只是學生,結婚後就立刻進入了迥然不同的生活階段。家居期在雅利安人生活的四個時期中,是最值得關注的,因為印度人民中的大部分,都是由處於家居期的人組成的。在這個時期,人們要進行的重要儀式數不勝數,有每天的、每月的、每年的等等。

三、林棲期(vanaprastha)

有時候我們會看到佛教祖師或密乘祖師,他們也會有這樣到山林去的記載,或是進入遁世期。在林棲期,人們要住到森林中去,以草根、樹皮為食,過清苦的生活。他們製作聖火,早晚都要修行祭拜,進入忘我的修行境界。

四、遁世期(samyasin)

遁世期被稱為「比丘的生活」,也就是剃髮出家,拋開一切身外之物,苦行,斷食,一衣一缽,四海為家,餐風露宿,在一個村子裡不能待超過一天的時間。雖然不進行各種儀式,但他們無時無刻不在誦讀吠陀;透過冥想,領悟宇宙精神、了悟梵我;超越苦樂生死、超脫世俗,與大我融為一體,最後獲得期待已久的解脫。有比丘(bhiksu)、行者(yati)、遊行者(parivrajaka)、沙門(Sramana)等分類,這個之後會再講解,總之,佛教成立之前,印度就有這樣的傳統。他們身如雲水,遍歷四方。講到乞食,主要因為恆河流域土地肥沃,糧食充足,所以常有剩餘的食物,因此那時的修行者,可以透過托缽乞食的方式存活。如果糧食不夠,也就乞食不到東西。

但這四個時期,也不一定要依照順序,如果本人要求或出離心比較強,也可以在完成梵行期後,直接進入遁世期,並非所有人都必須經歷四個時期。但是到後來,如果是四個時期都經歷過,就會被認為是完整了一生的模範,才可以獲得解脫。其實自古以來,完成這四個時期的人,還是非常多的。

總之,從古代開始,就制定了一套訓練自己、教育自己的固定不變法則的國家,除了印度,別無他國。他們苦修的努力並沒有白費,對印度文明的貢獻也是不可勝數。

因宗教需求,而發展出古印度文明

印度和其他國家迥然不同,天文也好、文法也好、音韻也好、哲學也好,這些學科都是因為與宗教有關聯,才得以發展起來的。

一,天文學、音韻學、文法學、哲學

比如說,因為需要準確地計算舉行祭祀的日子,所以才有了觀察天文星象的動機;因為詠唱讚歌時的錯誤發音會觸怒神明,所以音韻學才得到了發展;因為想要正確地理解古代聖典的內容,才產生了文法和語言學;因為神學、宗教義理的複雜繁瑣,才引發了人們對哲學的思考……。這些都是印度獨立發展起來的學科,絕不是從其他國家那裡學來的。

二,醫學

印度也獨立發展了自己的醫學。他們使用動物不同的部位,來祭祀不同的神,這就需要對動物進行準確的解剖,而印度的醫學就是在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另一種說法是,醫學作為吠陀的增補部分,被認為是來自神的天啟,在經典時期獲得了一定的進步。

三,數學

印度數學的知識也不依靠其他國家,完全是由自己獨立發展起來的。十進制(Decimal)的符號起源於印度,然後透過阿拉伯半島,傳入歐洲。具體來說,就是從「1」到「9」的文字,全部是取其發音的第一個字母,然後簡化得出的符號。「0」則是用「空缺」這個詞的首個字母來表示的。

此外,作為數學的一個分支,幾何學在這個時代發展成了一門獨立完整的學科,不用說這也是要完全歸功於宗教,就是為了確立祭壇構成的規則,幾何學才得以發展。

顯然,數學、天文學、幾何學等互相關聯,都是依附於宗教,才得到了進步和發展。而且,後世的往世書時代,還發展出了更完整的天文學體系。但遺憾的是,跟數學有關的文獻,都沒有保存下來。

文字更迭,形成今日梵文

之前我們講到,吠陀時代早期,也就是《梨俱吠陀》時代,印度沒有文字。後來出現了文字,才形成了梵文,因而有了這些典籍經書的流傳。

一,婆羅米文

在書寫方面,最早的梵文文字,是婆羅米文(Brāhmī)。除了尚未破解的印度河流域時期的文字以外,婆羅米文是印度最古老的字母,大概從西元前6世紀就出現了。

二,犍陀羅文

西元前3世紀,阿育王時代所流傳下來的石柱、誥書上,可以看到當時流傳的字體有兩類——左行與右行。「左行」(從左到右書寫)稱為犍陀羅文(Kharoṣṭhī),「右行」(從右到書寫)是婆羅米文(Brāhmī)。

三,笈多文

大概到了西元後400年的時候,也就是笈多王朝的時代,婆羅米文(Brāhmī)發展成了笈多文(Gupta script)。西元7世紀,犍陀羅文就消失了,並不清楚消失的原因是什麼。

四,城文與天城文(梵文)

然後,到了西元8世紀左右,笈多文又出現變體,形成了城文(Nāgarī)。最後到了西元13世紀初,城文加以改良後,新的文字為突顯它的神聖,在前面多加了一個梵文「天」(देव deva)字,就成為「天城文」(Deva Nāgarī),也就現在梵文書寫的字母樣式。

全印公認,梵語定於一尊

在口語方面,由於雅利安人在印度土地上擴張,從他們離開了五河流域(旁遮普),擴展到恆河一帶的時候,就衍生出了不同的方言,稱為「自然語」(Prakrta),也就是俗語、方言。後來方言越來越多,有點像藏語有拉薩話、康巴話、安多話等。

為了統一語言,雅利安人遠取吠陀,近取梵書、奧義書的語法,整理和制定出一種新的文法。那個時候有西元前5世紀的亞斯卡(Yaska)、西元前4世紀的帕尼尼(panini)等人,陸續完成了梵文文法的整理,最後形成了全印度公認的梵文語言。相對於俗語、方言,這種文體就稱為「完成語」(Samskta),也就是「梵語」(sanskrit)。

吠陀、梵書和經典的比較

這三者相繼出現,又都有各自獨特的文體,而這種變遷到底是因何而來的呢?

在吠陀時代早期,也就是旁遮普時代,雅利安人對天空、曙光、太陽等等自然現象,滿懷敬意和虔誠。他們就這樣以簡單純樸的方式,吟詩作賦。後來他們的生活擴展到恆河流域,儀式本身成了最重要的事,虔誠的宗教徒們,一心專注於制訂祭祀的規則,尋求舉行繁雜儀式的意義和目的,因而出現了浩瀚的梵書文學。

隨著雅利安人向南印開拓自己的領土,奧義哲學發出了璀燦的光芒。接著,反對婆羅門主權的運動,愈演愈烈,新學派相互競爭,刺激了雅利安人的文學精神,對梵書的深入研究,導致梵書自然消亡。梵書大量縮減篇幅,向經典化發展。哲學在內的各個學科,甚至連教學中的材料,都以「頌」的形式編纂,易於背誦,最後這些材料都成了經典文學。

總結來說,「吠陀」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完全是用韻文寫成的,體現了五河時代純樸的宗教信仰;「梵書」以冗長繁雜的散文形式編纂而成,體現了恆河時代人們華麗的儀式;「經典」則以簡潔的頌的形式編寫而成,是哲學時代的理論和懷疑思想的體現。

 

(此文為堪布羅卓丹傑口譯初稿,未來將再提供定稿。20219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