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宗教之根源:《梨俱吠陀》
時間:2021年8月27日
▎傳統寺院教學方法與學科,要跟上現代
之前課程中提到,講解密教源流之前,先要了解佛教的歷史,因為密教是佛教的一個支分。而要了解佛教的歷史,先要從認識誕生佛教的印度開始,我們對於印度的歷史,還有印度的文明要有所認識。當這些最根本的知識都建立了之後,再回過頭來講說密教,就比較有所本、有所依,而且對於繁多、深奧的密教儀軌和修持原理,也會更加明白。
然而普遍來說,現今藏傳佛教的各個寺院,都比較缺乏現代教育相關學科,像是寺院通常不會開設歷史課。所以這次課程,各位僧眾上起來可能會很吃力,甚至聽不太懂,主要是因為這次授課的內容和方式,比較偏向現代學校裡的歷史課。但我相信這樣的辛苦是有意義的,藉由這次的示範,希望各個寺院都能開始注重歷史,和各種現代教育的學科。
寺院必須和時代接軌,這是我們都要面對的問題,不能再漠視,僧眾如果持續缺乏現代的知識,未來不僅無法以符合現代的方式傳遞佛法,和現代人相處時也會顯得格格不入。所以希望你們能夠了解我的用心,我們的努力是有價值的。接下來就進入今天的主題。
▎第二時期:吠陀時代
一、吠陀早期
吠陀早期還沒有形成文字。雅利安人說的吠陀語,逐漸發展為梵語,直到西元前7—前6世紀,也就是全印時代,才形成梵文,所以,在我們現在正在討論的吠陀早期,還沒有文字的形成,所有的文化都是靠口耳相傳。
回到吠陀時代。有關吠陀時代的歷史資料,我們現在可以參考的,就只有《梨俱吠陀》。《梨俱吠陀》記錄了雅利安人的歷史,尤其主要是定居在旁遮普的雅利安人,不僅有戰爭和王朝興衰,還記錄了文化發展的軌跡。
▍組成吠陀文學的三部分
說到「吠陀」,可能很多人都聽過這個名字。《梨俱吠陀》只是吠陀文學當中,最根本、最早期的一部作品,而真正的吠陀文學,卻是包含了很多文獻和內容的。就像之前提到的,印度沒有歷史,想要瞭解西元前5世紀之前的歷史,只能靠宗教典籍和兩部史詩。那宗教典籍是什麼呢?就是「吠陀文學」。兩部史詩又是什麼呢?就是《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這些文獻,是我們瞭解古印度文明、哲學、思想的唯一途徑。接著,我們就先來大概講講,「吠陀文學」是什麼?
「吠陀」這兩個字代表的是智慧,或者知識,或者智識。婆羅門相信這是詩聖(rsi,或譯成仙人)受神的啟示而誦出,是神智、聖智的發現,所以稱為「智識」。
藏族也有類似的例子,一些不識字的牧民,在草原上放牛、牧羊睡著了,然後夢到格薩爾王的相關內容,夢醒返家之後身體會不太舒服。幾天之後,身體恢復了,就能滔滔不絕地說唱出格薩爾的故事,就像回放錄音一樣的清楚、流暢,然而這些人都是文盲,卻能背誦出一卷又一卷的格薩爾王傳。吠陀也是如此,傳說這些吠陀的內容,是受到神的啟示而自然唱誦出來的內容。因為是神的啟示,所以也叫做天啟(sruti)。
廣義的吠陀,也稱為吠陀文學,由三部分組成:
一、讚歌(Mantra or Samhit):吠陀本集
二、神傳(Brahmans):梵書
三、奧義(Upanishads):森林書、奧義書
我們通常所說的吠陀,特指的是第一部分——讚歌,也有學者稱為吠陀本集,是古代印度婆羅門教最早的經典。
所謂的「四吠陀」,指的就是四組吠陀本集,分別是:
一、《梨俱吠陀》(Rig-veda):最古老最重要的部分
二、《夜柔吠陀》(Yajur-veda):包括白書和黑書
三、《娑摩吠陀》(Sama-veda)
四、《阿闥婆吠陀》(Atharva-veda):最新的部分
世人將此稱為「四吠陀」,視為彼此不可分離的聖典。就歷史而言,四吠陀並非同時出現,所以其中有本末之別,而且在實質上,彼此也不相同。但是總的說來,四吠陀的形式是基於「同一」的原理,所以彼此具有互補的關係。
▍最古老的吠陀始於口耳傳誦
因為我們現在講的是古印度的第二時期——吠陀時代,在吠陀時代早期形成的吠陀文學,只有《梨俱吠陀》,約為西元前1500—前1000年。由一千章讚歌組成,其中包含了一萬首頌歌,全書共分為十卷。而這個時代形成的《梨俱吠陀》並不是文字版的,只是口頭上傳誦的版本。
這有點像家鄉藏族的一些老先生、老太太雖是文盲,卻能背誦〈二十一度母讚〉。他們是怎麼學會的呢?就是口耳相傳,從他們的父母輩代代相傳下來。但是我們藏族的口耳相傳,跟吠陀時代的口耳相傳是不能比的。他們不僅是背誦下來,而且字句清晰、標準極高。梵文是如此複雜的一個語言,文法、發音非常繁複和有規則性,之所以如此,有一種說法是:這樣才能將吠陀的內容,準確而且清晰地流傳下來。
之後,《梨俱吠陀》的集結和撰寫成文字,是在吠陀時期晚期的事情。所以,在義淨三藏的《南海寄歸傳》當中有言:「咸悉口相傳授,而不書之於紙葉,每有聰明婆羅門誦斯十萬頌。」
「誦」這個詞,是指背出來。現在當我們說「課誦」,都以為是「看著經書念」,但當年在印度其實不是這樣的。課誦這個詞是印度當時就有的,課誦的「誦」,是背誦的意思,就是不看文字、不看經書而能背誦出來。十萬頌是什麼概念?大概就是整部《大般若經》的長度。當然這是指「聰明」的婆羅門才能做到,可見他們記憶力之強。過去印度非常注重背誦,藏傳佛教也延續這個傳統,例如戒律方面,我們會背下整部《別解脫戒》和戒律的儀軌。
背誦、記憶是很有用的一個能力。就像當年印度受到外族多次的入侵,很多經典都被燒毀,但是只要背下來,除非性命沒了,否則這些內容都可以持續傳遞下去。尤其是戒律的各種戒條、制度都被要求背下來,背得愈清楚,愈隨時能做到正確的取捨。如果要看經典才能想起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的話,這樣是不行的。
總之,《梨俱吠陀》是四吠陀當中最原始的,也是最根本的,是雅利安詩人謳歌天然的詩句集錄,其他的三吠陀都有引用《梨俱吠陀》的內容。《梨俱吠陀》不僅是印度的寶典,而且在宗教學、神話學的研究上,也都是不可欠缺的史料。就像19世紀德國印度哲學史學家多伊森(Deussen)所說的:「不知《梨俱吠陀》者,無法與其談論宗教。」
▍古仙人的讚歌集錄
那麼《梨俱吠陀》是誰寫的呢?就是吠陀早期,那些當時著名的詩聖(rsi,仙人)及其同族所作。
吠陀早期的時候,沒有種族階級,任何人都可以祭祀、讚美神、向神祈願。話雖如此,有些人可能還是別具才能或者特別之處,勝於常人,所以《梨俱吠陀》的主要作者,是當時稱為「七聖」(Sapta Tsayas)的人,以及他們的同族所作的讚歌,匯集而成的集錄。這七聖作為神與人的媒介而備受崇敬,所以這些聖人,也稱作仙人(rsi)。
那個時候雖然人人都可以祭祀、禮讚,但還是有一些特別的祭祀活動,需要專業的祭司來執行。比方說,國王會請帝師 (purohita),就是一種特別的祭司,來代替自己向神祈禱。在軍隊裡中,也有特別為了祈禱降伏怨敵的祭司。這樣有特別職業類型的祭司,就是後來的「婆羅門」,這一個階級出現的萌芽。
那麼,說到祭祀,在吠陀時代既沒有寺廟,也沒有進行祭祀的固定場所,連神像都沒有。那些詠歎出吠陀讚歌的仙人和一般人一樣,有家人和財產,因此各家的一家之主,都身兼僧、士、農這三個職責。
▍千古巨作的守護者:大善見王
在吠陀時代早期的時候,詠歎出《梨俱吠陀》的這些仙人,其中又以毗奢密多羅(眾友仙人 / Visvamitra)和婆悉多(Vasishtha,印度七仙人之一) 最為優秀。他們同時受到大善見王(Sudas)的賞識。因為一山不容二虎,毗奢密多羅和婆悉多之間,因此存在很多爭論,分別繼承這兩位衣鉢的派系,也都各執己見,繼續不停地爭論。這些矛盾還曾經一度發生激烈衝突。後世認為婆悉多屬於「婆羅門」(Brahmana),而毗奢密多羅則屬於「剎帝利」(Kshatrya)。值得注意的是,當時並沒有這樣的種姓區別,後面我們會再討論到這兩位仙人的後人,所以在這裡先提一下。
說到這位大善見王(Sudas),也是當時那個時期一位非常重要的歷史人物。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他算是那個時代,非常威猛、偉大的一位部落國王。當時,印度白人和原住民黑人間(也就是雅利安人和達薩人)似乎進行了長年累月的激戰,即使是屬於同一種族的白人間,也存在內部的衝突。大善見王威震四方,其他十個部落的白人都對他忌憚不已,據說這十個部落的白人,曾聯合起來對付大善見王,後來大善見王反而將他們統統收服。
大善見王不僅憑借一己之力平息了內亂,還大力保護了文學和宗教。因此,當時的大仙人婆悉多和毗奢密多羅,就是在大善見王的保護和厚待下,才得以留下千古流傳的巨作。
▍吠陀神話蘊含印度思想
那麼,有關《梨俱吠陀》裡面所讚頌的具體內容呢,一言以蔽之,就是對自然的崇拜,換句話說,就是對所有諸神的讚頌和祭歌。
說到諸神,就不得不提到神話。為什麼會出現神話,說法有很多。大致認為是早期文明的人類,就是沒太開化的人類,他們認為宇宙萬物,也都具有像人一樣的生命和感情,而且威力勝過人類。主觀來講,神話融合了人們的渴望、怖畏、對真理探索等等的情緒;客觀來說,神話融入了周圍事物、氣候、風土、社會組織而綜合起來,形成的一種形式。所以說,神話是研究人文史上很重要的參考資料,尤其在宗教和哲學研究上,更是不可欠缺。
可以說,神話是人類初期的宗教,而且是哲學,所以說研究吠陀神話,實際上就是在探討印度哲學、宗教的最初根源問題,因為它有別於那些早就枯死的希臘或者羅馬神話。吠陀神話是吠陀時代以後所出現的哲學、宗教問題的直接基礎,直至今日,在某種意義上,它的生命仍然持續著。可以說如果不瞭解吠陀神話,終究無法瞭解印度思想,而印度思想對佛教而言影響又是最重大的,它們之間的關係必然是千絲萬縷、絲絲相扣的。
▍崇敬大自然的生命力
根據《梨俱吠陀》,最初的神都是自然現象的某一部分。
譬如:他們看到天是如此廣大無邊,會覺得就是有一個力量非常強大的天神;看到太陽可以長養萬物,所以太陽也具有很強大的力量。當時的人,或者說是當時的科學、思想,他們看到天、太陽、大自然的各種現象時,覺得其中有某種特殊力量,認為那就是神的一種樣貌。
事實上,喜馬拉雅很多民族、藏族也有這樣的思維,甚至到現在藏族都還有這樣的想法。像是在我的家鄉,我們都會認為大部分的山都有山神,會說那座山有那個山神、這座山有這個山神,或者看到一個比較古老的樹木,或者長相特別的樹木,會說這裡也有樹神。當然我們是沒辦法看到真的樹神、山神長什麼樣,但是經過口耳相傳,我們會覺得那裡大概真的有山神、樹神。
現在很多人會覺得這真是個迷信,根本沒什麼山神、樹神住在裡面,會覺得是沒有意義的一種迷信;但是古人對於大自然的各種現象,是懷有特別感情的,他們會覺得大自然是活生生的、是有生命的,甚至內心會非常景仰大自然的特殊力量。
祖先對於大自然的崇敬,是從古至今都很重要的一環,現在大家已經不太重視大自然,會覺得大自然為我所用,是理所當然,所以大自然現在遭到大肆破壞,能挖的就挖、能用的就用,都被破壞殆盡了。現在我們都面臨到整個環境崩壞、各種極端氣候反撲的關鍵危機時刻,此時我們看到諸如吠陀之類從古流傳下來的典籍,更可以體認到,對於大自然的崇敬觀念,確實有其意義,非常具有價值。
▍簡介《梨具吠陀》諸神
總的來說,印度人將諸神分為上、中、下三級,即天上的神、空中的神和下界的神。每一級又分為11個級別,共33個級別,命名為「三十三天」。下面就是對其中最重要的那些神作簡要的介紹。
一、天上的神
(一)帝奧斯(Dyaus)——光明之神
帝奧斯是所有神當中最原始的。在雅利安民族的其他分支中,這位神被尊稱為Zeus、Jupiter、Deus、Tiu、Zio、Jovis等等,受到各族人的崇拜。可見,帝奧斯神一定是在雅利安民族分裂以前就已經存在。在希臘和羅馬,帝奧斯是至高無上的神;但是在印度,帝奧斯的重要性,很快就輸給了其他的神。在《梨俱吠陀》中,帝奧斯和大地合稱為「天地」(Dyava-Prithizi),受到世人的崇拜,人們認為「天地」是所有神的父母。
(二)伐樓那(Varuna)——水神
伐樓那是最古老的神之一,是包容萬物的。他是最具神力的神。他是全知的,包括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還有每個人瞬息萬變的心念和想法。他是司法和道德的代表,有讓人被制約和管束的作用。他是轉輪聖王的原型,後來他這些特質被轉移到因陀羅身上,再後來又被人物化,才有了轉輪聖王。
他的地位本來跟基督教裡的「上帝」、「耶和華」很類似。但是,後來因為這位神的形象太過嚴肅和崇高,難以親近,不能讓一般人獲得滿足,所以就被人慢慢忽視,地位也因此下降。又因為在《梨俱吠陀》中,他經常跟降雨、流水有關,所以後來就只被視為水神。
(三)毗濕奴(Vishnu)——遍入天
因為擁有「三步就能橫跨天空」的神通,所以稱為「毗濕奴神」,也稱為普善神(Pushan)。毗濕奴神是最具太陽神力的神。毗濕奴神雖然在吠陀中不是最重要的神,但在後世的《往世書》文學中,卻成為三位一體主神中的其中一位,與梵天(Brahma) 和濕婆天(Siva)齊名,成為非常重要的神。這是因為毗濕奴神的性質發生了改變。遠古時,毗濕奴神只不過是一位三步就能橫跨天際的神。
他第一步跨出去的,是太陽升起的地方,也就是東方;然後,第二步抵達「中天」;第三步就是從西方落下去。那麼,位於最高處的中天,是眾神和祖先居住的地方,而且是行歡樂之所,所以死後能夠去往這個地方,是吠陀時代的人的最大理想。所以後來,毗濕奴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有所提升,就是出於這個原因,因為這也喚起了當時的人們,希望和太陽融合在一起的想法。
太陽就是以上述各種不同名字和形式,受到世人的崇拜。由此可見,印度人對太陽的崇拜根深蒂固。印度人對太陽的崇拜,可說起源最早、影響最深,而且影響範圍最廣。在《梨俱吠陀》中的太陽,絕對不是邪惡的;而在《阿闥婆吠陀》中的太陽,卻被神格化為世人厭惡的死亡之神。這是因為氣候的變遷,導致《梨俱吠陀》和《阿闥婆吠陀》眾多差異中的一種。
(四)烏莎斯(Uṣhas)——女神
烏莎斯是「拂曉」神格化後產生的一位女神,人們認為烏莎斯在原始時代就開始存在。希臘語中的eos和拉丁語中的aurora,和烏莎斯(Ushas)來自同一個詞根。
那個時候人們住在五河流域,每天早晨的景色特別美,人們看到這樣的美景,那些吠陀詩人的讚美之情油然而生,所以就產生了這位神。她顯現於東方,有開啟天戶之門、撤去夜幕、拂去惡魔與黑暗的作用。
與她有關的讚歌,可以說是在吠陀神話中最優美、數量也非常多的。據說烏莎斯女神是人類的朋友,她像年輕少婦一樣,一直保持微笑,永遠不老,是掌管人類年齡的女神。吠陀的讚歌用最動聽的旋律,表達了對伐樓那神的敬意;用最美妙的讚歌,表達了對烏莎斯神的崇拜。據說在世界上各種宗教詩歌中,對這位女神的讚歌,是最優美動聽的。
二、空中的神
(一)因陀羅(Indra)——帝釋天
除了火神之外,吠陀典籍中對於因陀羅神的讚歌數量最多,可見人們對因陀羅神最為崇拜。在吠陀神界中,最偉大、最受歡迎,位居印度國民保護神的地位。在波斯古經裡面(拜火教),他是惡神;在佛教中,是以「釋提桓因」(Sadkra Devanam Indra)的身分出現,是佛教的護持者;在印度教裡面,是喜見城(Sudarsana)的城主,被視為天部而永受敬拜。《梨俱吠陀》裡面,有將近四分之一的讚歌都是關於他,所以可見他的受歡迎程度。
人們對「因陀羅」具體是什麼神,還不明瞭。從讚歌的內容來看,這位神同時具備了天上、空中和下界神的特點,所以很難將因陀羅神分到其中的某一類。人們一般認為因陀羅神,是空中雨氣的化身。這位神在其他雅利安民族中並未出現,所以因陀羅神應該是印度獨有的神。大概是因為雅利安人離開故土,來到氣候炎熱的旁遮普,所以對太陽這樣的光之神,很難提起崇拜的興趣。而能夠帶來降雨的雷電和風雲,自然就成為了印度人民感激的對象。由此,印度人民崇拜的重心,由天上轉移到了空中。
因陀羅神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但他並不是一開始就存在的神,他是天地的孩子,為了戰鬥而生,所以因陀羅神是所有神中最剛強的。他嗜酒、好戰,有著靈活自由的身體,以閃電為武器,手持箭、鉤和網,乘著兩匹馬拉著的金色馬車,帶領摩錄多神,打敗了魔鬼烏里特那。因陀羅神還幫助印度人民,趕走了入侵的野蠻民族。後來的帝釋天,就是以因陀羅神為原型,創造出來的神。
他不僅是雷霆神,更是保護印度民族,尤其是武士的戰神。
(二)伐由(Vayu)——風之神
伐由是因陀羅神的手下,經常和因陀羅神一起坐在金色的馬車上。他的作用是能治病,讓人長壽。
(三)樓陀羅(Rudra)——暴風雨之神
吠陀中關於這位神的讚歌,幾乎沒有,後世的暴風雨之神變成了濕婆,並成為了三位一體主神中的其中一位,因此才變得非常重要。暴風雨之神的特點是:一方面具有能夠帶給人畜疾病的破壞之力,另一方面又具有能夠治癒這些疾病的修復之力。由暴風雨之神演變而來的濕婆神,也叫荒神。荒神具有慈悲之心,同時也具有和暴風雨之神一樣,令人恐懼的破壞之力。
(此文為堪布羅卓丹傑口譯初稿,未來將再提供定稿。2021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