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法王噶瑪巴「瑪鄂夏季課程:密教源流」第一日開示

2021法王噶瑪巴「瑪鄂夏季課程:密教源流」第一日開示

01

溯源印度史:密教源流之因

時間:2021824

大家吉祥如意。這次舉辦「瑪鄂夏季課程」,主要的對象是噶舉派以教學和實修為主的單位,也就是佛學院和閉關中心,尤其是現在在寺院當中的男女僧眾,希望藉由這次課程,能夠稍微增進大家對密乘的理解。

 

恢復噶舉密續「講說、聽聞」傳統

瑪爾巴大譯師,開啟了噶舉派「修持」密乘之道,和「講說」、「聽聞」密續的殊勝傳統。然而現在,我們只剩下「修持」的傳統,至於密續的「講說」和「聽聞」的傳統,已經所剩無幾。雖然岡倉噶舉現在仍有講說和聽聞《甚深內義》、《二品續》、《寶性論》三部典籍,但嚴格來說,只有《二品續》可以算是續典。總之,這樣的情況,突顯出瑪爾巴噶舉的傳承並不完整,或者可以說是有所缺失的嚴重狀況。因此,為了佛教的復興,所有噶舉的佛學院、閉關中心,和所有的上師、祖古、男女僧俗二眾,我們應該要齊心齊力、奮發圖強。

這次夏季課程取名為「瑪鄂」,目的在提醒和鼓勵我們,不要妄自菲薄,因為我們具有傳承自瑪爾巴和鄂巴大師的密續講說和聽聞的殊勝傳統,也提醒我們有責任要去保持這個傳統。以兩位大師的名號來為這次課程命名,不是為了沾光,也不是為了炫耀,如果只是憑藉著祖師的名號和顯赫功勳而四處吹噓炫耀,卻懶散沒有作為的話,就會出現從自己內部開始逐漸腐敗的危險。因此,我們一定要有自知之明,要清楚認識當下的處境和情勢,如此才會有能力去直接面對現實、從容應對挑戰。現在,正是展現我們在復興佛教上,到底具有多少勇氣和能力的關鍵時刻。

無論在世間和出世間上,我個人都是乏善可陳。但是我從來不曾氣餒,在面對各種內外的困境時,我仍然是面對它、逆風而行。有時雖然前途晦暗不明,但我還是會秉持堅定的信念,鼓勵自己,相信前方會有光明在等待著我。因此,我覺得擔憂未來,就代表了沒有自信,一位勇者所專注的,是當下的挑戰,而不會杞人憂天。好,現在就不再胡言亂語了,直接先進入今天的主題。

 

今日佛教樣貌,是現代善巧方便

此次主題為「密教源流」,為何需要說明印度的歷史佛教博大精深的義理,是由廣大的安忍、緣起的智慧,對待一切眾生平等的慈悲匯集而成,它超越了種族、文明和歲月。兩千五百年後的現在,依然具有實用的價值。

因此,佛法的義理,是不受限於某種語言文字、某個文明,甚至不受限於我們的思惟和習慣。佛法本身就是如此,我們也應該這樣去做到。但是我們現在看到的、經驗到的,甚至自己修持的佛法,變成了一個既定清楚的形象,佛菩薩的樣貌也是一定的,舉例來說,想到觀音菩薩、文殊菩薩,你心中會有既定樣貌出現。佛學名相和見解觀念,也有一定的定義,怎麼會變成這樣了呢?

一般來說,就像前面所說的,真實的佛法,是超越文字、妄念和形象;但是我們口頭上說的佛教,是從人類的知識歷史傳遞而延續至今,成為了現在的樣貌。

換個角度來說,佛教之所以是現在的樣貌,可以說是因為這個樣貌,最符合現代人,能為現代的眾生帶來利益。現在佛教的樣貌,符合人類社會對於世界的認知,也符合現代的價值觀,容易被大眾所理解和接受,可以說是一個善巧方便。

 

欲知真實佛法,需知印度文明史

因此,如果我們想要了悟真實的佛法,就需要去瞭解形成現在佛教樣貌的歷史背景和脈絡,這很重要。所以說,佛教最初的樣貌是從印度開始,因此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認識印度文明的歷史。

為什麼呢?過去印度社會的習俗,有各種知識、思想,加上印度人的思惟習慣,都提供了佛教在內容上闡述的不同方法。由於受到當時的文明和傳統習俗的影響,孕育出佛教當中不同的方便說法,和豐富的佛教藝術。佛法是一種能夠隨著環境、時間而改變,並且帶來利益的方法,所以會依靠不同的社會習俗和文化。因此,當時印度的佛教,不僅容易被印度人接受和吸收,也容易讓人生起信心。

例如,過去不同地區的各種佛菩薩的形像,犍陀羅(ghandara)就像是羅馬人,中國佛像就和中國人長得相似,泰國佛像也有濃厚的泰國文化的風味,一位藏人佛教徒,如果要他在泰國佛像和藏式佛像當中選擇,他應該就會選擇藏式的佛像。這不是信心的問題,而是因為對佛像的樣貌感覺比較親切、習慣的時候,自然就會想要親近,就會生起信心。

這次夏季課程的主題是「密教源流」,想要知道密教的根本、源流,首先要瞭解密教的歷史;要知道密教的歷史,就必須瞭解佛教的歷史;為了知道佛教的歷史,就要瞭解印度的歷史。當我們清楚印度的歷史,就容易理解佛教和密教的源流。這些都清楚瞭解之後,我們的衣飾、儀軌、傳統就不會流於形式。當我們對佛法、尤其是密法,有了深刻的認識,對於如實地領悟佛陀的心意,就會有很大的幫助。

因此,在講解佛教歷史之前,最重要的是去瞭解印度的地理環境、生活習俗、哲學思想等等,這麼做是很有意義的。

但是,我自己並沒有特別學過歷史,加上印度的歷史博大精深,實在很難搞懂,也很難講說。由於很少藏族人清楚知道古印度的歷史,加上也非常少人在講說佛教,尤其是密教的歷史,所以這裡只是拋磚引玉,有錯誤還請大家見諒。

 

印度至今保留古代習俗

印度是位於南亞半島的國家,隨著對印度文明研究的不斷深入,就會發現印度文明史占據了人類文明史中非常重要的位置。印度的語言與西方各大洲的語言是一脈相承的,因為有宗教作為媒介,印度的思想又傳播到了亞洲各國。三大宗教、六派哲學的出現,更是人類精神世界發展的里程碑。

研究印度文明,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印度文明產生的背景。在印度北方,拉賈斯坦邦的山地要塞(配合投影圖),有印度「長城」昆巴哈爾堡作為天然的屏障,這座城堡建立於印度中世紀,卻造成印度與其他國家的交流少之又少,形成了印度獨有的一片天地。而擁有這樣悠久歷史的印度,保留了許多和其他國家迥然不同的風俗習慣。比如:

一,手抄梵語經典:

一般人早已不再使用梵語,但是有學識的婆羅門僧侶,還是用梵語進行口頭交流和書面寫作。這種情況就跟西元前幾個世紀的情況一模一樣。即使引進了印刷術,婆羅門僧侶還是保留著古代的傳統——用手抄寫梵語的經典。

二,背誦吠陀經典:

和亞歷山大大帝侵略印度前一樣,婆羅門僧侶還是保留著「背誦吠陀」的習慣。因此,就算抄寫的經典全部被燒毀,據說婆羅門僧侶也能一字一句、原原本本地背誦出來。這也是一件令人驚歎不已的事。

三,保留史前火供習俗:

火供時用兩截「木片」摩擦取火的風俗,可以追溯到史前時代,如今這個方法還保持不變,成為現在獲取聖火的唯一方法。

總結以上所說,印度有這麼多傳統都以原樣保存至今,讓我們還能清楚地追蹤到這些傳統演變的痕跡。這種情況簡直是史無前例!因此,世界各地的學者們,都對印度歷史文化保持著高度的關注。

 

沒有古代史的國家

但是嚴格來說,印度是一個完全沒有歷史的國家。

一個比較主流的觀點認為:雅利安人中,以教學為本職的婆羅門控制了人民的思想。婆羅門認為人生萬般是苦、皆是惡,而為了遠離苦惡,他們對按照年代來記錄歷史絲毫不感興趣。所以,西元前400年的印度歷史,可以說是一片空白,根本就無從考證。

所以,研究學者們,只能根據印度文學的語言形式、文體形態或者文章中引用的內容,推測出歷史人物的年代。不過,這個難度和準確度就可想而知了。而且,印度的文學作品描寫得唯妙唯肖、十分逼真,根本無法區分哪部分描寫的是真實,哪部分描寫是虛構。歸根結柢,這些情況還是要依靠研究者自身的判斷。所以,可以說印度史實是全部消失在無窮無盡的黑暗中。

印度的歷史不僅沒有人記錄,而且也沒有人去研究。直到18世紀,首任英國駐印度總督,他大力提倡印度文化的研究,所有後來才開始在西方出現一批印度研究學者。可以說,印度研究是從西方人開始的,到現在全世界各國學者在這個領域都已經有不少人才,但是不管怎麼說,印度的研究也就只有這兩百多年的歷史。

 

印度研究可參考的文獻史料

如果想要瞭解西元前400年以前的歷史,只能靠印度古代留下來的文獻,然而這些文獻,基本上都是宗教典籍和具有強烈宗教色彩的文學作品。這些作品多少能夠反映當時的社會狀況,但是內容夾雜著大量神話,並不能作為史料來看待。

一,吠陀文學和兩大史詩

那麼,主要的宗教典籍和文學作品是什麼呢?就是吠陀文學和兩大史詩——《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所以,基本上可以說,從印度雅利安人到了旁遮普,西元前1500年,一直到西元前500年,這一千年左右的歷史,我們能夠參考的典籍文獻,就只有靠這些文學作品了。

二,麥加斯梯尼《印度史》

印度最早被世人所知,是從亞歷山大大帝的東征開始的。在亞歷山大大帝凱旋直至駕崩後,他原來的將領,也就是後來的塞琉古一世,曾派使節麥加斯梯尼出使中印的摩揭陀國,也就是現在的菩提迦耶一帶。回國後,麥加斯梯尼將自己在摩揭陀國的見聞,撰寫成四卷本《印度史》(Indika),並公之於世,可惜的是此書已經失傳,只能從後人的一些引用當中知道片段的內容。不過,當時世人並不相信書中的內容。

麥加斯梯尼的書中記載的,是西元前400年到西元前300年之間的事。因此,這本書的現存版本(後人引用而留存的部分內容的結集版本),對研究者來說可說是稀世珍寶。基本上可以說,在這之前的歷史,都是推測和猜出來的,沒有可以確定的任何歷史事件和人物。

三,漢僧三書:法顯《佛國記》、玄奘《大唐西域記》、義淨《南海寄歸傳》

之後,也就是西元4世紀末,中國的高僧法顯長途跋涉到了印度,後來創作了《佛國記》。西元7世紀,玄奘從陸路的方式遠赴天竺,對全印度進行了實地的考察,完成了對印度各個方面的細緻調查後,寫出了傳世之作《大唐西域記》。西元7世紀末,義淨從海路的方式遠渡天竺,後來創作了《南海寄歸傳》。

這三位僧人的著作,現今都保存在佛典中,要確認印度的史實時,這些書都是人們最權威的參考資料。而《大唐西域記》則是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印度研究者把這本書視為權威的典籍。

可以說直到西元13世紀之前,可以參考的印度歷史文獻,只有寥寥幾本而已。到了西元13世紀,穆斯林統治印度之後,才有了比如「宮廷編年史」這樣的做法,還有一些個人編撰的史書等等,才算有了印度的史料可供參考。

因此,在確認印度史實時,作者多半只能參考希臘人的記錄、中國高僧的著作,以及刻在石柱和岩石表面的阿育王法敕

 

印度文明的四個時代

假設追溯到石器時代,那印度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元前幾十萬年。但是,我們只說古文明的話,基本上可以從西元前三千年左右算起,直到後來西元後的12世紀,前後跨越了差不多四千年,而這四千年的文明是印度特有的文明時期。後來,西元12世紀末,阿富汗的古爾王朝入侵,在印度建立了伊斯蘭王朝,這個王朝持續了大約三、四百年,具體時間還要確認。

再到後來的西元16世紀,蒙古族莫臥兒入侵,幾乎將印度的古文明破壞殆盡,印度文明從此也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後來印度雖然也有新文化的產生,但和之前上下四千多年光彩奪目的印度古文明相比,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那麼,總的來說,在這次課程當中,為了便於講解,我們可以大概把印度歷史分為四個大時期來講。

一、印度河流域文明,又稱「哈拉帕文明」、「印度河谷文明」(西元前34世紀—西元前16世紀)

二、吠陀時代(西元前16世紀—西元前6世紀)

三、佛教時代(西元前6世紀—西元後13世紀)

四、印度佛教滅亡(西元後13世紀—)

一,印度河流域文明

第一個時代,大約發生在西元前3300年,鼎盛時期是西元前2600—西元前1900年。基本上主要是達羅毗荼(dravida)人種。

二,吠陀時代

第二個時代,大約是在西元前16世紀左右,那個時候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定居於旁遮普,崇拜自然、讚歎自然。這個時代基本上我們可以參考的唯一史料,就是《梨俱吠陀》。

接著,雅利安人漸漸東進,定居在恆河流域,建立了許多強國,產生了種姓的區別,確立了婆羅門僧權。這個時代的婆羅門僧侶對四吠陀進行了集錄,編纂了梵書,研究出「奧義書」,創作了兩大史詩。這個時期對印度文明的貢獻是最多的。

後來,雅利安人征服了全印度,根據吠陀文學,演生出了六個哲學流派,以及很多其他哲學派別。耆那教也在這個時候出現。

三,佛教時代

第三個時代,是西元前6世紀後期,佛陀出世了。王族對佛教的擁護導致佛教的興起。婆羅門祭師的弊害日益擴大,後來他們遭受到了強烈的打擊。中印的摩揭陀國出現了阿育王,他幾乎統一了全印度,讓佛教成為國民教派,並集結了佛教文學。後來,南印安達羅王國興起,北印又建立了笈多王朝,再加上西印又有月氏族入侵。月氏族還出現了迦膩色迦一世,他更加的信奉佛教,也讓佛教隨即成為世界性的宗教。

接著,印度北部出現了超日王。超日王極力擁護婆羅門教,婆羅門教因此得以復興,形成和佛教對峙的局面,新婆羅門教的基礎也逐漸形成。後來出現的戒日王擁護佛教,佛教文化雖然再次綻放出燦爛的光芒,但也不過是強弩之末。

四,印度佛教滅亡

第四個時代,先是阿拉伯帝國的不斷攻擊,接著是阿富汗一帶的突厥人侵入,最終在13世紀創立了德里蘇丹國。佛教仍有部分存在,但已是奄奄一息。直到16世紀蒙古人入侵,莫臥兒帝國創立,從此,印度被徹底伊斯蘭化,佛教最終在印度大地上銷聲匿跡。

雖然我們在課程這裡,大概把印度歷史分成了四個階段。但是實際上在印度研究的學術界,並沒有一個特別公認的、或者權威的分法。一方面呢,因為印度自古以來就是諸國並存,多分裂少統一。基本上,就現在印度國家版圖的這個範圍來講,除了阿育王的孔雀王朝,以及後來伊斯蘭的莫臥兒帝國,基本上其他時候都沒有統一過。一直是一種多國、多王朝競相生存,不斷更替和吞併,此起彼伏的狀況。所以,從王朝的角度來看,很難進行時代上的劃分。

所以,我們這裡的時代劃分,基本上是按照佛教歷史來劃分的。先是印度河流域文明,然後是佛教創立之前,接下來是佛教時代,最後是印度佛教滅亡時代。大概就是這樣來劃分的。

 

「印度」國名的由來

最先進入南亞次大陸的雅利安人,是從西北部入侵。那裡河川豐富,最重要的就是印度河(Indus)。印度河的發源地是西藏,之後與其他河流相交匯,最後流入阿拉伯海。「印度」這個國名,就來自這條河。

最開始的時候,移民到這條河兩邊的居民,因為對這條河的水勢雄大心生畏懼,所以稱它為sindhu(信度),就是水或者海的意思,進而就把這一片地域稱為Sindhu流域,最後成為全印度的名稱。

那為什麼sindhu會變成hindu呢?因為,sindhu在古代波斯語種的發音是hindu,變成希臘語之後,就成了indos。從中國古代把印度翻譯成「身毒」、「賢豆」、「印度」等音譯,就可以發現這一點。印度人本身並不管自己叫做印度,而是bharata(巴惹達),或者jambu-dvipa(閻浮提)。從這一點看來,「印度」這個詞恐怕是古代波斯人,用來表示他們對岸鄰居,也就是印度的稱呼,希臘人就沿襲了波斯人的叫法,最後成為了一個大家共用的名字。

 

(此文為堪布羅卓丹傑口譯初稿,未來將再提供定稿。20218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