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講堂
《菩提道燈論》
第9堂課:譯者禮讚
主講: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日期:2021年8月8日(日)
大家好!
今天是一心講堂《菩提道燈論》的第九堂課。
上堂課我們談到了《菩提道燈論》的一些特點,還有《菩提道燈論》的梵文標題,為什麼會放在前面的原因,以及真正的《菩提道燈論》指的是什麼。
之前的課程當中,經常提到一些噶當派的大善知識,在後面的課程當中,也還會不斷地提到很多噶當派的大德。所以,今天先來講一講「噶當派」的一些背景和歷史,還有它大致的傳承脈絡,我想也是很有必要的。
【噶當派傳承】
前幾堂課介紹了阿底峽尊者的一生,以及他是用什麼樣的方式,在藏地廣傳正信的佛法,從而為藏傳佛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那麼,在他圓寂之後,主要有三大傳承延續了他的法脈。哪三大傳承呢?就是仲敦巴、俄譯師和納措譯師的三大傳承。
——仲敦巴:創立噶當派——
先來說說仲敦巴。有關仲敦巴的出身、年表,說法不一。不管怎麼說,他的出生年分大概是在西元1004年左右,圓寂於1064年,所以仲敦巴大概相當於是宋朝時代的人。那麼,有關他的出生地,現在來說的話就是在那曲當雄一帶。
由於幼年喪母的關係,他的繼母並不喜歡他,而且對他百般的虐待。所以,仲敦巴在比較年輕的時候,就選擇離家出走,跑到了康區,在那裡依止了當時的著名高僧——瑟尊旺秋循努。
在瑟尊座下聞法的那段期間,仲敦巴可以說是從早到晚做牛做馬,透過各種辛勤地勞作,以此來服侍上師。後來在康區,仲敦巴又遇到了一位印度的班智達,有人說他是Smrtijinana,他也借此機會向他學習了梵文。
有一天,仲敦巴聽說覺沃傑來到藏地,住在阿里一帶。他就從康區出發,一路徒步靠著雙腳走到了阿里,來找覺沃傑拜師求法。當他抵達布讓的時候,正好是覺沃傑打算啟程返回印度的兩三天之前,可以說到的時間剛剛好,可見這也是他們師徒之間的緣分。他們二人當時一見如故,這之後的故事,之前也講過了,大家應該也都瞭解了。
那麼,在覺沃傑圓寂之後,仲敦巴先是把覺沃傑的遺物,分發給了幾位重要的弟子,接著就帶著覺沃傑的弟子,來到了現在拉薩市塘沽鄉的熱振。西元1057年,他在那裡建立了噶當派的祖庭——熱振寺,現在這座寺院還在,是屬於格魯派的。
仲敦巴的一輩子,就以在家居士的身分,開創了「噶當派」。他廣傳佛法,度化眾生無數,最後在熱振寺圓寂,享年61歲。
——噶當三師兄弟:經論派、教言派、口訣派——
仲敦巴的一生當中,有很多的弟子,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人稱「噶當三師兄弟」的三大弟子。大師兄是普瓊瓦,依止仲敦巴的時間最長,大概是11年左右;二師兄波多瓦,依止仲敦巴5年7個月;再來是三師弟金厄瓦,依止波多瓦8年。也有人說,波多瓦才是排名第三的三師弟,因為他依止仲敦巴的時間最短。這就是著名的「噶當三師兄弟」。
仲敦巴圓寂之後,這三位師兄弟,根據覺沃傑的傳承當中,不同的修行內容,建立了三個噶當宗派的分支,分別是:經論派、教言派和口訣派。
—噶當經論派—
首先先說說「噶當經論派」。這個法脈,是從波多瓦這裡流傳下來的法脈。
波多瓦可以說是「噶當三師兄弟」當中,對後人影響最深遠,也是佛行事業最廣大的一位。他在世的時候,門下僧眾多達兩千餘人,而且大多數都已經名副其實地成為了「斷除此生」的修行人。同時,「噶當派」這個名字,也是由於波多瓦的事業的廣弘,才慢慢在人們中間流傳開來,享譽藏地。
雖然當時波多瓦的弟子眾多,其中包括著名的「八大受教」弟子等等,但是最廣為人知、赫赫有名,被譽為如同日月一般的弟子,就是夏熱瓦和朗塘巴。後來他們二人也培養出很多非常知名的大弟子,比如夏熱瓦的弟子——敦端羅卓紮,他就建立了噶當派的著名寺院——那塘寺。後來12世紀初的時候,第一版藏文大藏經,也就是藏文的「甘珠爾」跟「丹珠爾」的編輯,就誕生在那塘寺。
總之,波多瓦的徒眾中,人才輩出。所以,噶當派經論派,也是噶當派的傳承裡面,最興盛的一支。
那麼,為什麼要叫「噶當經論派」呢?因為這派傳承的核心內容,是建立在《菩提道燈論》的教授基礎上,發展出來的有關六部經論的講說教授。這六部經論稱為「噶當六論」,是哪六論呢?分別是彌勒菩薩的《大乘莊嚴經論》、無著菩薩的《菩薩地》、寂天菩薩的《入菩薩行論》和《集學論》、聖勇菩薩的《菩薩本生鬘論》,以及法救的《法集要頌經》。這些經論的講說傳承,就是「噶當經論派」的主要的修學內容。
—噶當教言派—
接下來,我們來講講「噶當教言派」。
噶當三師兄弟當中的第二位弟子——金厄瓦,所留下來的傳承,叫做「噶當教言派」,也稱為「金厄噶舉」。這裡的「噶舉」這個詞,跟我們四大教派當中的「噶舉」派雖然發音一樣,還是有一些差別的,而在這裡只是表達「講說傳承」或者「教言傳承」的意思。那麼,噶當教言派的核心,主要是注重在實修的部分。
金厄瓦在世的時候,親傳的弟子當中,僅僅是出家僧人就有七百多位。而其中最著名的,應該是格西恰裕瓦。然而,噶當教言派傳承的教授和法脈,逐漸融入到達波噶舉的傳承,所以,今天已經沒有獨立的噶當教言派,因為它的實修精神和法脈,都已經包含在噶舉派當中了。
—噶當口訣派—
接下來,「噶當三師兄弟」當中的大師兄普瓊瓦,他留下來的傳承叫做「噶當口訣派」。口訣派的主要修學內容,有比如「噶當十六明點」的灌頂和教授,以及《噶當師徒問道錄》的講說傳承等等。
因為普瓊瓦他本人,就是一位以實修為主的上師,所以門下的弟子相對比較少一點,當時可能只有二十幾位。但是,別看弟子不多,每一位都是實修大家,後來都成為了很有修為的修行者。
有關口訣派的傳承,從普瓊瓦開始,尤其是《噶當師徒問道錄》,基本上都是一對一的單傳,所以不是特別的普及。大概傳承了幾代之後,這個法脈才慢慢公開。後來發展成兩條主要的法脈:一條由第二世巴沃仁波切領受,然後這個傳承就被帶入了噶瑪噶舉。另外一條,是由第一世觀音尊者領受,然後就傳入了格魯派。所以,後來的「噶當口訣派」,也沒有繼續保留獨立的傳承,而是融入了噶瑪噶舉和格魯派。
以上就是從仲敦巴這裡,開枝散葉出來的三個傳承派系。
——格魯派 / 新噶當派——
後來,宗喀巴大師在「噶當經論派」的基礎上,加上部分「口訣派」的教授,兩者融合在一起,又為闡釋噶當派的修行法門撰寫了《菩提道次第》,將其發揚光大。從此,就形成了一個新的教派,人稱「新噶當派」,它的另外一個名稱可能大家會比較熟悉,就是「格魯派」。
這基本上就是覺沃傑之後,流傳下來的仲敦巴一脈。
【俄譯師:桑普傳承】
覺沃傑留下來的第二條法脈,叫做「桑普傳承」。之前也提到過,覺沃傑有三大弟子——庫、俄、仲三人。桑普傳承,就是從俄譯師那裡延續下來的教法。
之前也講到過,不僅俄譯師他本人很厲害,包括他的姪子——俄大譯師洛丹喜繞,也是影響非常深遠、非常重要的一位大德。他曾經翻譯過很多經論,佛行事業也是十分的廣大。總之,他們叔姪二人,共同創立了「桑普傳承」,座下曾有弟子萬餘人,其中四名為上首弟子。
後來這個傳承裡面,也出現過很多藏地的知名論師和學者,可以說桑普傳承,可謂藏地學院派的奠基石,藏地佛學院的始祖。再之後,這個傳承的教授和法脈,也慢慢融入到現在的四大教派當中,尤其是薩迦派和格魯派。所以,現在也沒有獨立的桑普傳承了。
【納措譯師:下噶當派/納措噶舉】
繼承覺沃傑的第三個傳承,就是之前說過的納措譯師。納措譯師的傳承當中,有一位主要的弟子叫做拉索巴,他留下來的傳承叫做「下噶當派」或「納措噶舉」。但是,上堂課也講到了,納措譯師的傳承,後來逐漸式微,現在基本上都已經失傳了。
不管怎麼說,噶當派的始祖是阿底峽尊者,而這個宗派的創立者是仲敦巴,後來的「噶當三師兄弟」,就是將這個傳承興盛和廣傳的重要人物。之後,還有朗塘巴、夏熱瓦、恰裕瓦等等的大師,在那個時代可以算是噶當派的鼎盛時期。再後來,噶當派這個傳承和法脈,也漸漸地匯入現在的幾大教派當中,尤其是以噶舉派和格魯派為主。
雖然現在已經沒有獨立的噶當派,但是它傳承當中的大部分口訣和教授,不僅沒有失傳,而且可以說是完全流淌在藏傳佛教的血液當中了。我們現在學習的很多内容,尤其是那些最根本、基礎和核心的法教,很多都是來自噶當派的傳承。
因此,噶當派作為整個藏傳佛教後弘期的奠基,當時也必然是人才濟濟,出現過很多位就像是菩薩在世一般的大德、大上師。他們對菩薩道的弘揚,對不同眾生的度化和引導,要是一一道來的話,那都是各種讓人拍案叫絕又感人至深的佳話。之後有機會的話,我覺得可以再慢慢細講。
【僧俗問題】
那麼,這裡有一個小疑點。有些人可能會有一些困惑,而且這個疑點涉及到對整個藏傳佛法的瞭解和概念的問題,所以我覺得有必要借這個機會,向大家說明一下。
什麼困惑呢?之前講到,覺沃傑,一名出家僧人,把道次第的法脈全部傳給了仲敦巴,而且希望仲敦巴可以建立清淨的僧團。仲敦巴不僅做到了,而且還做得很漂亮,可是,他始終都沒有出家。那麼,覺沃傑為什麼要把法脈傳給一位居士呢?一位居士又怎麼能建立一個清淨的僧團呢?這一僧一俗,合理、合適嗎?
我想有些人會產生諸如此類的疑惑,應該是出於很多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有三個:一個是文化差異;一個是對藏傳佛教認識、認知的偏差;還有一個就是對出家或者說對戒律的理解不是很準確。
——文化差異——
先說說第一個原因——文化差異。
在漢地一說到佛教師父,很多人可能馬上就會聯想到的就是和尚、出家人,披著袈裟的、拿著念珠的樣子。一提到修行,就會想到看破紅塵、剪斷三千煩惱絲、斷除七情六欲等等類似的概念。或者說是要是想要真正投入修行,那就必須得要削髮為僧,這才算是開始專業修行的第一步。
所以,很多人可能下意識地覺得,出家人的境界一定比在家人高;出家人的修行一定比在家人專業;出家人也一定比在家人清淨;甚至說,出家人本身,就已經跟成佛近在咫尺了。而在家居士,怎麼說都屬於業餘修行者。特別是要提到大師、大德的時候,那更得是出家人,好像才像點樣子。
但是,實際上在藏地的文化當中,或者說在很多藏族人的觀念當中,不是這樣的。就在這一點上,藏人和華人之間,可能從根本的常識和認知上,就有一些不同。怎麼說呢?對藏族人來說的話,無論是修行者也好,上師、大德也好,不一定非得是一位出家人。當然,藏族人也是無比的景仰和尊重出家僧人,但是他們不認為在家的修行人就不專業,或者說是成不了氣候,不能有所成就。
——對藏傳佛教的認知——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文化差異呢?那就涉及到第二個原因,就是對整個藏傳佛教認知、理解上的一些偏差。這是什麼意思呢?
打個比方,假如一位小朋友想要成為畫家,那當然從小時候開始就要學習畫畫,然後可能要報考藝術班,最後到藝術學院學習。畢業之後,可以再去設計公司,或者一些藝術工作室進修、實習,有更多深造的機會,那他可能就離成為畫家不遠。至少也可以說,已經是一名專業的美術工作者。
出家僧人也有點像這樣,一個人出家之後,學佛、修行就成為了他人生的唯一要務,也就是生活的核心,換句話來說,就是一位專業的佛法修學者。那佛學院或者寺院,就有點類似藝術學院或者工作室,可以讓他進行深造和研究。這種按部就班、規規矩矩的學習方式,尤其是在顯宗當中,是一種最常見而且是傳統的修學方式,特別是在漢地,被看作是一種最正規、正統的教育方式。因此,這樣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很多華人、漢族人,都會自然而然的覺得,出家人才是最正統、最清淨的修行人。
再回到剛才這個畫家的例子,我們也可以想一想,其實世界上有很多畫家,並不是科班出身,可能有一些連學校都沒怎麼上過,更別說是藝術學院了。但是這樣的出身和學歷,並沒有影響到他們最後所達到的藝術造詣和成就,比方說,我們都知道達文西,他可以說是全世界公認的最偉大的畫家之一。像他這樣的大藝術家,還會有人在乎他是不是科班出身嗎?或者有沒有學院的文憑或者學歷嗎?不同的重點在哪呢?重點在於繪畫對他來講,就是他一生的追求和人生的重心。
同樣的道理,自古以來,藏地出現過數不勝數的沒有出家的大成就者。他們表面上像是在家居士,但是跟我們的印象和概念中的居士,不太一樣。我們現在一提到居士,很多人就會覺得,是那些普通老百姓,有妻兒要照顧、有工作要努力,還要養家糊口的在家人,可能連修個四加行,都要花上幾年的時間,特別忙碌的這樣一種在家人。
但是,我說的這些在藏地修行的在家居士,他們是完全不同的。像仲敦巴這樣的人,他們的修行一點都不業餘,而且正好相反,他們是用盡自己畢生的精力,用生命當中的每一次呼吸,去行持佛法。他們把人生中的每一分鐘,都投入到佛法的修行和弘揚。我想應該可以說,沒有人比他們的修行更加專業、更加精進,也沒有人比他們對佛法的推動和廣弘,影響更為深遠了。從本質上來說,他們才是名副其實的出離輪迴的人,因為他們的心,已經真正的完全遠離了世俗,實實在在地走上了解脫之路。也許可以說,他們是比很多出家人,都更出家的在家人。
所以說,剃度為僧,只是佛法修行當中的一種途徑和方式。我們不要把焦點放在形象、形式上,而是要放在一個人的修行、修為上。作為一名真正的佛法修行者,他修的是自心上的一種轉變和轉化,不是一種表面上的形式、表面上的變化。我們不要以為,不出家就不能好好專業的去修行,尤其是在藏傳佛教當中,在家居士和專業修行,這兩件事從來都是不矛盾的。
因此,作為修行者,自心上的改變、修得佛果,才是根本目標。並不是說,只有出家的上師,才能成為正統、清淨的上師,我們不能用是否出家來評判他的修為。在佛教中,真正實際意義上的正統、規範和清淨,指的其實並不僅僅是戒律的持守,而它指的是什麼呢?
——戒律的本質,清淨的真義——
這裡就帶出了第三個我們會產生疑惑的原因——戒律,尤其是出家戒、別解脫戒的本質與實質是什麼呢?
當然,出家人也分很多種。今天先不討論這些分別,就只是先談一談,出家到底意味著什麼?戒律的根本意義是什麼?
所謂真正的出家,是自心當中,從這個輪迴裡面解脫出來的一種想法。也就是說,出家是要生起出離心,生起了這種想要從輪迴當中解脫出來的心。換句話來說,就是看破紅塵了。而這種看破,絕對不是一種儀式或者形式,不是說一個人受了出家戒,就等於是看破了紅塵,這是兩碼事情。真正的看破,是一種心態和想法,而想法從來都是不拘於外在的形象。所以說,無論一個人是不是剃度,是不是披上了袈裟,都可以生起這種想要出離的心。
那戒律是什麼呢?戒律在制定的時候,是為了幫助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去調伏煩惱的一種引導和輔助。就像是一根拐杖,或者一個框框,是來約束我們的。因為無始以來,我們都很散亂、很散漫,透過持守戒律,才能讓我們可以至少先從表面上得到調整和規範,然後才能慢慢地斷除煩惱。
我們想一想,真正的解脫是什麼?是要從煩惱業力的輪迴當中解脫出來,成為一個全然自在的人。那這樣的一個解脫之人,難道還需要這些條條框框一樣的約束嗎?一個連輪迴都已經解脫的人,他還需要拘泥於這些戒條嗎?
一位成就者,他已經是從煩惱中解脫出來的,那麼就不再需要戒律的約束了,那根曾經引導他的拐杖,規範他的這些條條框框,也不再重要了。因為,他已經到達彼岸。但是,也有很多成就者、大德們,為了指引、教導我們,也會做出一副嚴守戒律的樣子,從而讓我們能夠更容易的生起信心,也能以他們為榜樣的去修行。
不管怎麼說,我們要知道,僧團的清淨,並不僅僅指的是僧人都看起來都很聽話、很正統的樣子,那只是表面上的清淨。而真正的清淨,應該是建立在一個人的心態和想法上。
所以說,覺沃傑吩咐仲敦巴建立清淨的僧團時,他指的並不僅僅是,要每個僧人都得做出規規矩矩、小心翼翼的樣子。他指的是,這些僧人要具備一顆真正想要趣入佛法、想要出離的心。當然,在這個基礎上,要再做到持守戒律,那也是必然的。但是,如果沒有這樣的心念,只是表面上受戒,穿著袈裟、守著規矩,那就不是覺沃傑所謂的清淨僧團。
退一步來說,覺沃傑作為一位有史以來的,最偉大的上師之一,他並沒有要求仲敦巴要出家。不僅如此,還把整個法脈傳給了他。後來仲敦巴也不負眾望,建立起規模可觀的僧團。而他這些戒律清淨的出家弟子當中,也沒有任何人因為仲敦巴是在家居士,而去質疑他。相反,他們對仲敦巴都是全身心地去依止,對他的那種尊敬和信心,是我們很多人都不可企及的。
波多瓦曾經說過:「我曾經在受戒師那裡,得到了戒傳。但後來,直到遇到熱振的那位老居士,我才算是得到了真正的戒。所以,他才是我真正的受戒師。」這是什麼意思呢?因為以前他在受戒的時候,並沒有生起真正的出離心。然而,在遇到仲敦巴之後,波多瓦才生起了真正想要從輪迴當中出離的想法。而那個時候,才算是得到了清淨的出家戒,或者說是那個時候,他的別解脫戒才算是真正的清淨,才變成一個真正的別解脫戒。
就算是在一千多年之後的今天,我們來回顧仲敦巴的事業。我覺得,可能在覺沃傑的眾多弟子當中,要說傳承、弘揚覺沃傑的法脈,可能不會有人比他做得更好。基本上可以說,沒有仲敦巴,就沒有後來的噶當派;沒有噶當派,那現在的藏傳佛教,就會完全是另外一番光景。所以說,無論是對藏傳佛法的奠基還是弘揚,仲敦巴的作用和成就,都是絕對無可比擬和無法取代的,他才可以說是真正名副其實的「法王」。
——僧團,是佛教的核心——
當然,在這裡大家一定不要產生誤解,覺得出家就不重要了,或者說出家人沒有什麼特別之處。絕對不是這樣的!我們不能說因為曾經出現過沒上過學的畫家,那藝術學院就不重要,不是這樣!藝術學院是藝術學習和研究的專業機構,沒有它們就沒有系統的理論教學和傳承。同樣的道理,佛學院、寺院,是佛法延續的命脈、根基,沒有它們法教的傳承就不可能流傳下來,更不可能深入到我們每一個人的心。
所以我們要知道,出家人,自古至今,永遠都是佛教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也就是「佛、法、僧」三寶中的一寶。「僧團」,永遠都是佛法的核心。就像之前講到的,所謂的滅佛或者滅法,不是毀掉了寺院或者佛像,而是沒有了僧團。
不管從哪一個角度來講,出家人都比在家人更為殊勝。假如一個人,可以下定決心剃度為僧,就說明他至少有了想要出離和解脫的強烈願望,他想要用全部的人生去修學佛法。那麼,僅僅是從這一點上來講的話,跟很多在家人相比起來,就已經是望塵莫及了。所以,我們要記得,「出家人」永遠都是我們要尊敬、禮敬的對象;「僧團」永遠都是整個佛教的核心和靈魂,它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也是不容置疑的。
而今天在這裡討論的這個僧俗問題,只是說我們應該要瞭解,在藏傳佛教當中,一位成就者是無謂僧俗的。我們不能以有沒有出家來定義他,或者判斷他的水平和修為,這是非常片面,而且是不正確的。
比方說,我們噶舉派的祖師瑪爾巴、密勒日巴等等,他們都不是出家人。但是,我想沒有一個人可以說,因為密勒日巴不是出家人,所以他不是一位好的修行人,或者說不是一名偉大的上師。如果密勒日巴是以出家人的形式來培養的話,我覺得他或許就不會變成一位那麼偉大的修行人,他就是得用他自己瑜伽士的方式,這樣培養出來。所以,當我們說到這些上師、成就者的時候,應該看到的是他們的本質,而不是表面的現象。我們不能透過外表,來評判他的水平,更不應該透過形式,來判斷他的傳承是否清淨。
縱觀藏傳佛教上千年的歷史,無論是上師、修行者還是成就者,自古以來都是有僧有俗。他們各司其職、各行其道,但無論是個人的修為,還是在佛法的弘揚、眾生度化的事業上,每一位都是藏傳佛教當中不可或缺、舉足輕重的偉大上師。這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因機施教的道理;這也就是藏傳佛教的特點,它的獨到和殊勝之處。
【譯者禮讚】
說了這麼多,希望大家在「居士成就者」這方面,能有一些新的認識和瞭解。有什麼說的不對的地方,就請大家多多見諒。接下來就繼續講《菩提道燈論》。
上堂課講到,《菩提道燈論》的原文是梵文,由覺沃傑的親傳弟子——格威羅珠,從梵文翻譯成藏文,這也是唯一一部藏文譯本。後來,在藏文譯本的基礎上,譯成了中文,中譯本就有好幾個版本,比如說:法尊法師、超一法師,還有如石法師等等不同的版本。在這次課程當中,主要選取了法尊法師和如石法師的譯本,作為根本偈頌來解釋,大家在法本裡面也可以看到。
上堂課講到《菩提道燈論》的標題,第一行是梵文「Bodhi Patha Pradipa」,然後才是譯本的標題《菩提道燈論》。接下來,要來看《菩提道燈論》的總科判,也就是大綱。
《菩提道燈論》的科判總的來說分為三大部分:一、論名之義;二、譯者禮讚;三、正文。
第一部分的「論名之義」包含「梵文論名前置之因」以及「解釋論名」,其中「梵文論名前置之因」的原因有三種:第一是知恩圖報;第二是出處可靠;第三是梵文熏陶。
上堂課「論名之義」的這一部分已經講完了,接下來,來講講第二個部分——「譯者禮讚」。
「譯者禮讚」是什麼意思呢?這句禮讚文,並不是阿底峽尊者寫的,而是藏文譯者——格威羅珠所寫的。那麼,這句讚文是這樣的:
法尊法師譯:「敬禮曼殊室利童子菩薩」
如石法師譯:「敬禮文殊師利菩薩」
這句禮讚文,從字面來看就是向文殊菩薩頂禮。為什麼要在正文之前先頂禮呢?而且頂禮的對象為什麼是文殊菩薩呢?
——頂禮的原因——
先來說說在開篇頂禮的原因。在古代印度,寫論注疏的時候,開篇都要先進行頂禮。這麼做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透過向佛菩薩祈請,累積更多的福德,進而在撰寫或者翻譯的過程當中,可以沒有障礙,順利圓滿地完成。因此,在全文起始,向菩薩祈求,是為了得到寫作過程當中的加持和祝祐。
另外一方面,祈求佛菩薩,可以幫助譯者更好的瞭解、通達文中的內容和含義。
所以,在文章開篇的頂禮,目的就是要透過祈請得到加持,從而累積福德,能更好的去撰寫或者翻譯。
——頂禮的對象——
第二個問題,為什麼在《菩提道燈論》這裡,譯者頂禮的對象是文殊菩薩呢?
以前在古印度,對於頂禮的對象,沒有什麼具體的要求。所以,通常都是選擇作者個人比較喜歡或有信心的對象。後來,這個傳統就傳到了藏地。
剛開始也沒有特別的講究,直到後來,赤熱巴堅贊普在位期間,制定了有關翻譯佛經的一些規矩,從此在論著或經論的開篇處,就不再是依據個人的喜好選擇頂禮的對象,而是要依照經論的內容來作頂禮。
比方說,如果撰寫是有關「律典」的內容的話,就要在前面「頂禮遍知佛」。為什麼呢?因為只有佛才能制定律典,其他任何論師,甚至包括聲聞大菩薩,都不能制定律典中的規條。那為什麼佛可以呢?因為佛是遍知。遍知的意思,就是完全掌握了因果的一切法則,包括非常細微的部分都能夠完全了知,所以,只有佛才是遍知的。因此,也只有佛才能訂律典,所以在這裡要「頂禮遍知佛」。
如果這部著作是有關「小乘」經典內容的話,就要在前面「頂禮三寶」。因為小乘經典主要針對的是出家修行者,也就是比較基礎的佛法,所以要先「頂禮三寶—。
如果經典的內容是跟「大乘」的教法有關的,那得要先「頂禮諸佛菩薩」。因為大乘教法,主要針對的就是行持菩薩道的修行人,所以要「頂禮諸佛菩薩」。
再來,如果這部著作是「阿毘達磨」的話,就要先「頂禮文殊菩薩」。為什麼是文殊菩薩呢?雖說所有諸佛菩薩的智慧都是平等的,但是從顯現上來說的話,文殊菩薩是智慧的化現。而阿毘達磨主要論述的,就是有關有漏、無漏的智慧本性,所以,在阿毘達磨的著作前面要先「頂禮文殊菩薩」。
最後,如果這部著作是有關「密乘」內容的話,那就要「頂禮祕密主」。祕密主是誰呢?其實就是金剛手菩薩,「祕密主」是他的別名,他實際上就是密教的集結者。以前噶當派有一種說法,說密教只有透過祕密修行才能成就。所以密乘的著作,我們就要頂禮「祕密主」——金剛手菩薩。那麼,這個密乘的保密措施,要做到什麼樣的程度呢?仲敦巴曾經說過:「就算是通過同一個壇城而入門的師兄弟,在講說密續或者同一個成就法的時候,兩個人都需要分開來,分別講說。」
不管怎麼說,根據著作內容的不同,就要頂禮不同的對象。
在《菩提道燈論》這裡,頂禮的對象就是文殊菩薩,也就是說,《菩提道燈論》是一部阿毘達磨嗎?基本上可以這麼說。因為剛才也提到過,阿毘達磨主要是講有漏、無漏的智慧,而《菩提道燈論》不僅講到了得到世間人天果位的方法,而且也包含了有關證得出世間三乘果位的教授,尤其是大乘顯密的果位。所以,《菩提道燈論》可以算是阿毘達磨。
其實有關阿毘達磨的具體含義和範圍,說起來有點複雜,之後的課程會仔細講解,今天暫時先把阿毘達磨理解為「對佛經的釋論」就可以了。
接下來,要仔細講解這句譯者禮讚:「敬禮曼殊室利童子菩薩」。這裡面有幾個關鍵詞,來逐個解釋一下。
——敬禮,是身語意三門頂禮——
第一個詞——「敬禮」。「敬禮」,在梵文中是「namo」,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南無」,就是恭敬、虔誠、禮拜的意思,比如我們常說的南無釋迦牟尼佛、南無觀音菩薩等等。
有關敬禮的方式,根據不同文獻經典當中的記載,有一些不同的闡釋和分類。今天先講一講比較基本、普遍的敬禮方式,就是透過身、口、意三門,來進行非常清淨、恭敬的頂禮。這是什麼意思呢?
在《普賢行願品》當中,非常清楚的說明:「我以清淨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餘」。這就是身、口、意三門的頂禮。具體來說,是什麼意思呢?
—身的頂禮—
首先,「身」頂禮。身頂禮就是行為、肢體上的一些動作,比如說合掌、跪拜等等。
其實,關於「合掌」這個禮節,很早之前在古印度就已經出現了,是用來表達尊重、尊敬的意思,後來佛教也沿用了這樣的方式進行頂禮。
—語的頂禮—
身頂禮,可能比較容易理解,也比較容易做到。那「語」頂禮呢?
《普賢行願品》當中說:「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盡於未來一切劫,讚佛甚深功德海。」意思就是說,要用各種優美、讚歎的語言、聲音、詞彙,包括歌聲、音樂來進行讚頌和供養。
平時有些人說話、用詞,有時候可能不太禮貌,或者有點不好聽,因此惹出很多的麻煩。以前噶當派的善知識也說過:「所有的問題都來自我們的嘴巴,它是一切問題的根源。要說墮地獄,光只是嘴上造的罪,就夠我們受的了。」
所以,無論在什麼時候,跟誰說話,都要用好聽的詞、悅耳的語氣說動聽的話,這是很重要的,這是一種禮節。
—意的頂禮—
第三個是「意」頂禮。在《普賢行願品》當中,有關意頂禮是這樣說的:「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意思就是說,我們要從內心深處,深深的相信諸佛菩薩、相信三寶和上師,帶著誠意,發自內心的以恭敬心、信心、虔誠心來進行頂禮。
其實身口意三門的頂禮當中,真正的頂禮,指的就是「意頂禮」。而意頂禮的核心,就是要心中充滿信心和全然的恭敬。換句話說,要是心裡沒有產生敬意或者誠意,那即便是行了一百個五體投地的大禮,也不能算是真正的頂禮。
總而言之,真正的頂禮,就是要心懷信心和虔敬,再以優美的語言或者詞彙來讚頌或者祈請。如果是在現實生活當中,可以再加上合掌或者跪拜等肢體的動作,那就可以算是一個比較完整,而且是真正的頂禮了。
因此,譯者禮讚的「敬禮曼殊室利童子菩薩」,指的就是譯者和讀者的三門頂禮。我們讀到這句讚頌、讚文的時候,要由衷地、真心誠意地表示對文殊菩薩的恭敬和禮拜。
——文殊師利菩薩:智慧的化身——
接下來大概講講「曼殊室利童子菩薩」。「曼殊室利童子菩薩」也就是文殊師利菩薩,是我們常說的四大菩薩之一,智慧的化身。
—文殊師利 / 曼殊室利—
「文殊師利」(曼殊室利)這個詞,梵文是「Mañjuśrī」。「mañju」譯為「文殊」或者「曼殊」,這是它的音譯,意思是美妙、雅致。「śrī」音譯是「師利」或者「室利」,是吉祥、美觀、莊嚴的意思。「文殊師利」,就是妙吉祥,所以稱為妙吉祥菩薩。
華嚴宗的四祖澄觀大師所寫的《華嚴經行願品疏》中有提到:「言文殊師利者。或云曼殊室利。文殊曰妙。室利為吉祥。古譯為德。合為妙德。亦云溥首。亦云濡首。亦云妙首。」
還有淨土宗的八祖蓮池大師所寫的《阿彌陀經疏鈔》當中提到:「文殊師利。亦云曼殊室利。……妙德者。智也。經云。諸佛之母。釋迦之師。豈非妙德。……又諸經文殊常為一切菩薩上首故。例舍利弗者。身子智慧第一。文殊大智獨尊。」
其中提到「文殊菩薩」有很多名字,比如妙首、妙吉祥、妙德等等。這些名字就說明了他不同面向的功德,而在這裡就特別提到了「智」的這一部分,稱文殊菩薩是「大智獨尊」,具備最究竟的智慧,也就是般若智慧,所謂「諸佛之母,釋迦之師」。也正因如此,在很多佛經當中,描寫到佛陀講法,在各處集會的時候,文殊菩薩總是坐在上首,就是因為他是究竟智慧的化身。
—五臺山:文殊菩薩的道場—
有關文殊菩薩的道場,「道場」指的就是菩薩利生事業的中心、大本營,可能很多人都知道,文殊菩薩的道場就是位於山西省的五臺山。《華嚴經》中有這樣的一個記載:「東北方有處,名清涼山,從昔以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現有菩薩,名文殊師利,與其眷屬,諸菩薩眾,一萬人倶,常在其中,而演說法。」這裡的清涼山,指的就是五臺山,是五臺山的一個別名。
還有《文殊師利法寶藏陀羅尼經》當中有提到:「爾時世尊告金剛密跡主菩薩言:『我滅度後,於此贍部洲東北方,有國名大振那,其國中有山號曰五頂。文殊師利童子遊行居止,為諸眾生於中說法。』」這裡的「大振那」就是中國,「五頂」指的就是五臺山。所以,從這些古代文獻當中就可以看出來,很早以前人們就已經知道五臺山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所以,很久以來五臺山就是人們經常參訪和朝拜的聖地,我自己小時候大概10歲的時候也去過一次,當然很想再去一趟,但是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
無論是顯宗、密宗,文殊菩薩都是一位非常重要的大菩薩。有關他的一些具體的內容,尤其是比較深層次的知識,今天只在字面上稍微的介紹一下。
——童子 / 童子地——
講完了「文殊殊利」(曼殊室利),接下來講「曼殊室利童子」當中的這個「童子」,為什麼稱文殊菩薩為「童子」呢?
「曼殊室利童子」這個詞,也譯作「文殊師利童真」,或者「孺童文殊菩薩」等等。「童子」,用現代的話來說的話,就是小朋友、小孩子的意思。在《大智度論》當中有提到說:「如童子過四歲以上,未滿二十,名為鳩摩羅伽。」就是說,四歲以上,二十歲以下的小孩,叫做「鳩摩羅伽」,也就是童子的意思。
關於童子,《大般若經》裡面有這麼一句話:「是菩薩摩訶薩住童子地,一切所願無不滿足。」這裡的「童子地」又是什麼意思呢?在《大智度論》當中說:「『欲得鳩摩羅伽地』者,或有菩薩從初發心斷婬欲,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常行菩薩道,是名鳩摩羅伽地。復次,或有菩薩作願:世世童男,出家行道,不受世間愛欲,是名為鳩摩羅伽地。復次,又如王子名鳩摩羅伽,佛為法王。菩薩入法正位,乃至十地故,悉名王子,皆任為佛。如文殊師利,十力、四無所畏等悉具佛事故,住鳩摩羅伽地,廣度眾生。」
《大智度論》裡面對「童子地」進行了這幾種解釋:一個是說,菩薩從最初發心,直到證得佛果,都可以斷除淫欲,常行菩薩道,就是「童子地」;另外一個解釋,就是說如果一位菩薩發願,在生生世世成為童男,出家行道,不受世間愛欲,那也可以稱為「童子地」;第三種說法,就是說,佛陀就是法王,那麼菩薩就像王子,因為他即將成佛,繼任佛陀的這種王位,所以稱為「童子地」,就像太子一樣。
另外,還有一些經典當中也提到,菩薩道上的第八地,叫做「童子地」。這也是一種說法。總之,具體上我們可以認為,一位菩薩從初發心開始,到十地的這個階段,常行梵行,清心寡欲,就是所謂的「童子地」。
那為什麼稱這些菩薩為「童子」呢?
天臺宗的《四教儀注匯補輔宏記》當中說:「童真者。從喻立名。世人初生。天真純粹。名為童真。例今菩薩。悲智堅固。不破菩提心者。名童真也。」
意思就是說,童真、童子實際上就是一種比喻。就好比一個小朋友,非常的天真、純潔、無邪,而這些菩薩,正是如此。他們的這種慈悲、智慧,萬般的堅固,不可動搖,菩提心更是堅不可摧。就像是初心不改的小朋友們,永遠這麼純潔無邪一樣,因此稱他們為「童子」。
那麼,「童子地」就是說,菩薩們從初發心開始直到十地果位,這段過程當中,他們的心態、行止,都像小朋友一樣純潔、純粹。因此,這段菩薩道也稱為「童子地」。也可以說,文殊菩薩很多時候以童子的一種顯像來度化眾生,所以也叫童子,也是有這樣的說法。
——菩薩 / 菩提薩埵——
講完了「童子」,今天要講的最後一個關鍵字——「菩薩」。說到「菩薩」這個詞,大家應該可以再熟悉不過了。
「菩薩」,就是「菩提薩埵」的簡稱,音譯來自梵文,梵文就是「Bodhisattva」。實際上這個梵文詞,是由兩個詞組成的:「bodhi」和「sattva」。「bodhi」的中文,就是「菩提」;「sattva」的中文,就是「薩埵」。
有關「菩提薩埵」,古往今來有很多不同的解釋。比較常見的一種解釋,就是說「菩提」就是覺、覺悟的意思。一般說有三種菩提,就是聲聞的、獨覺的、佛的果位,但是在這裡指的就是「無上菩提」也就是佛道。「薩埵」,就是有情或者眾生。所以,「菩薩」就是趣入佛道的有情,他所做的事情,就是上求菩提、下救眾生,自利利他。《翻譯名義集》當中說:「菩提,佛道名也。薩埵,秦言大心眾生。心入佛道,名菩提薩埵。」
還有《大智度論》當中說:「菩提名佛道,薩埵名成眾生。」天臺宗對這句話的解釋是什麼呢?「用諸佛道,成就眾生,故名菩提薩埵。又,菩提是自行,薩埵是化他。自修佛道,又化他故。」還有華嚴宗的解釋是這樣說:「菩提,此謂之覺;薩埵,此曰眾生。以智,上求菩提;以悲,下救眾生。」
另外,晉代淨土高僧慧遠所著的《大乘義章》當中說:「菩薩胡語,此方翻譯為道眾生。具修自利利他之道,名道眾生。」
以上就是「菩薩」這個詞,比較常見的一些解釋。
在《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當中說:「菩提名智,薩埵名悲。溥示方便之眾義也。因此二法荷濟有情。乃得名為菩提薩埵。」所以,「菩薩」就是智悲的化現,以此來度化眾生。
淨土宗的八祖蓮池大師所寫的《阿彌陀經疏鈔》中有言:「菩薩者。梵語。……覺有情者。同佛所證之謂覺。無明未盡之謂情也。復有三義者。一悲智所緣義。言覺是所修佛道。情是所化眾生。上以智求。下以悲度也。二能所合目義。言覺是所求之果。有情是能求之人。以己之心。悟佛之理也。三利生為急義。言廣覺一切有情。所謂未能自度。先能度人。是也。」
意思就是說,「菩薩」,翻譯成中文就是「覺有情」,而「覺有情」三個字,大概包含了三種含義:第一種就是悲智所緣,覺是佛道,有情是需要被度化的眾生,以智求佛道,以悲度眾生,就是覺有情。第二種含義就是說,覺指的是佛果,有情是學佛之人,所以覺有情就是想要證得佛果之人。第三種含義,覺有情就是說,要做到讓一切有情眾生都可以覺悟、解脫,也就是說,覺有情就是十分迫切的急於想要度化一切眾生的意思。
總之,「菩提」(bodhi),基本上可以理解為「覺」、「佛果」或者「佛道」,這樣的含義。「薩埵」(sattva),是除了「有情」的意思之外,還有另外一個含義。「薩埵」(sattva)這個詞藏文翻譯成「སེམས་དཔའ་།」(semspa)。「སེམས་དཔའ་།」(semspa)在藏文當中,不僅有「有情」的含義,分開來看的話,「སེམས་」(sems)就是心或者意識的意思,而「དཔའ་」(pa)就是勇敢的意思,所以「སེམས་དཔའ་།」(semspa)就是具有勇敢之心的人。因此,「薩埵」(sattva),也有勇士的意思。
由親光菩薩所著、玄奘大師譯的《佛地經論》當中說:「薩埵者是勇猛義。精進勇猛求大菩提,故名菩薩。」還有玄奘的弟子遁倫所寫的《瑜伽論記》當中也說:「又薩埵是勇猛義。勇猛求大菩提。」
唐代的密宗僧人法崇所寫的《佛頂尊勝陀羅尼經教跡義記》當中說:「菩提薩埵者。名為勇猛。亦名精進。故言菩提薩埵。」
總之,有關「菩薩」,有很多不同的解釋,除了以上我們談到的這些之外,在很多其他的經論當中,也有一些不同的各種闡釋。所以在《翻譯名義集》當中說:「既異翻不定,須留梵音。」意思就是說,因為說法很多、意思很多,所以「Bodhisattva」就保留了梵文的音譯,叫做「菩提薩埵」。
有關菩薩,我們就暫時說到到這。總而言之,這句譯者的禮贊:「敬禮曼殊室利童子菩薩」,一方面,是譯者本人想要透過在全文的首句向聖者頂禮,從而求得加持,能夠通達論文的原義,同時也能夠圓滿順利地完成譯作。另一方面,作為讀者的我們也應該透過讀誦這句讚頌,用真誠的信心和恭敬心,向文殊菩薩頂禮,以此來累積福德、得到加持,從而能夠更好地去學習和了達《菩提道燈論》當中所教授的內容和真義。
那麼,今天就先講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