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喜瑪拉雅課程〉‧《菩提道燈論》1

2010年〈喜瑪拉雅課程〉‧《菩提道燈論》第一堂課

讓慈悲像氧氣,充滿著地球!

一念捨棄眾生,就破了菩薩戒,哪怕只是一個眾生。

原著:阿底峽尊者
教授:第十七世法王噶瑪巴鄔金欽列多傑
日期:20101210日上午9:0011:00
地點:印度菩提迦耶德噶寺旁 祈願法會舞台
藏譯中、審定:堪布丹傑
聽打︰雷雅惠
校稿︰噶瑪樂說

前言

在往年的祈願法會期間,我們都會舉辦課程。最早,當我們還住在大乘旅館的時候,地下室有一個還算寬敞的空間,主要針對外國法友的課程,在那邊舉行。之後學員愈來愈多,原有的場地不敷使用,我們陸續改換到雪謙寺的大殿,和台灣佛寺的大殿舉行課程。

沒有多久,這兩個地方也不敷使用,所以又換到怙主明就仁波切的德噶寺大殿舉行課程。這一次,在座的僧眾和在家法友如大海一般眾多,於是換到了這個更寬敞的祈願舞台。

這次課程主題是阿底峽尊者所撰寫的《菩提道燈論》。選擇這部論典的原因有幾個,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岡波巴大師開始依止的就是噶當派傳承,修持噶當派的教法,並且成為了該派的善知識。

之後,大師跟隨密勒日巴尊者,得授實修加持的傳承;如同兩大河川的匯流一般,岡波巴大師兼修噶當派和大手印法門,創立了達波噶舉傳承。大師如黃金般的心子──康巴三士當中的一位,即是第一世大寶法王杜松虔巴。

杜松虔巴誕生在今甘孜縣生康區哲謝地方。十六歲出家,跟隨阿底峽尊者的親傳弟子──玉確旺等多位大師,聽聞諸多噶當派口訣。十九歲時前往衛藏地區。二十歲時,親近堆龍甲瑪瓦大師和洽巴確吉森格大師,學習「自續派東方三師」的論典和「因明七論」。之後在大覺者夏惹瓦大師和他的弟子達篤瑪二人跟前,聽聞與實修噶當派法教七年。

三十歲時,前往親近岡波巴大師。岡波巴大師說:「我最開始是這樣修持的,你也應該如是修持。」因而傳授了「道次第」法門。之後,次第地將耳傳的口訣,傳授給第一世大寶法王,法王噶瑪巴也因此而成為兼修噶當派與大手印法門的行者。

雪域西藏的達波噶舉派,首創兼修噶當與大手印法門的傳承。格魯派的宗喀巴大師,也以修持噶當派的道次第為主,並且廣學當時西藏所能學到的各種法門,尤其是馬爾巴傳承的密集金剛等等續典和大手印法,進而開創了「甘丹噶舉」的傳承。以上是對於兼修噶當與大手印法門的兩個傳承的簡略介紹。

噶瑪巴杜松虔巴誕生於1110年,到今年2010年,剛好是九百年整。適逢如此難得時節,正應該來講佛陀正法的醍醐──《菩提道燈論》。我自己並不是很精通這部論典,但是為了不要讓噶當與大手印的合修傳承失傳,希望藉此論典的講說,能起拋磚引玉的作用,鼓勵眾人修持與弘揚這個傳承。

如果我講解的內容,有任何的錯誤或矛盾,先祈求各位的寬恕。希望不要因為我個人的疏失,而使各位心生煩惱。有時我可能會說錯,但是心上,我總是盡力做到如法,因此,請各位不要心生煩惱。如果有任何利益或者善的部分,也希望各位能夠好好深思法教,並且和朋友分享這份法喜。

這次主要說法的對象是喜馬拉雅地區的在家眾!希望大家能夠了解這一點!

人身難得」偈,一天要念五遍

寂天菩薩在《入菩薩行論》中說:

暇滿人身極難得,既得能辦人生利,
倘若今生利未辦,後世怎得此圓滿。

我們現在已經得到了具備暇滿條件的難得人身,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然而僅僅是知道還不夠,應該更深刻地體會、思維:「我現在得到了難得人身,未來再次得到是很困難的。」經典中說,可以透過因、比喻和數量等等各個方面,來思維難得的道理。

許多外國弟子無法理解人身難得,他們問我:「世界上的人不是愈來愈多嗎?許多地方甚至人滿為患。」其實,去思維世界上人口多少,對自己並沒有什麼幫助,這個思維是要用在自己的身上,幫助自己珍惜人生。

因為要得到暇滿難得人身的果報,需要具備很多功德的善因,和持守清淨的戒律等等條件。有時想想,要能夠持守一條戒,都很困難了,更不用說圓滿持守能夠投生為暇滿人身的戒律,因此,自己具備了這樣的善因,得到了人身,是很不容易的。

既得能辦人生利。」這裡的士夫,意思是好漢。這是一個讚嘆的詞語,例如稱讚一個人是大丈夫。梵文的士夫稱為「布汝須」,意思是「有能力者」。

平時我們會認為一個有能力的人,是一個有膽識的勇者。我曾經看過一張照片,在外國有一個地方,他們有一種傳統,就是會用鐵鉤等器具殺害海豚,血把整個海灣都染紅了,他們認為能夠殺愈多海豚的人,就是勇士;這樣的畫面真是讓人傷心難過,我們應對這樣的愚癡行為生起慈悲心。

(此時陽光照在法座上的法王身上,法王開玩笑說,我設計舞台只想到大家別曬太陽,倒忘了自己,再曬下去就會像比哈爾省的人一樣黑了。)

所以,到底具有怎麼樣的能力,才能稱為「有能力者」(大丈夫)呢?意思是,能夠善用難得人身,而得到人天果報,或者二乘自利的果位,不僅如此,甚至能夠成就圓滿的佛果;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勇士、大丈夫、士夫。這樣的大丈夫,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能夠得到成就;這種人身極為難得,這是我們必須認知的。缺乏了這樣的認知,我們就是在浪費人生。

倘若今生利未辦,後世怎得此圓滿。」我們不應該把這難得的人身,白白用在得到今生各種短暫的快樂。什麼叫短暫的快樂?就是衣食、名聲等等。我們應該努力幫助自他得到究竟快樂,這才是難得人身真正該做的事情;不要入寶山卻空手而回。如果虛擲人生,以後想要再次得到,會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每個人都有明辨善惡、懂得取捨的智慧;我們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對自己有利,什麼對自己有害。我們雖然有這種明辨善惡的本能,但是卻將它用在自私自利的事情上。情況好一點的,會多照顧一點自己的親人或朋友,但也僅此而已。很多時候,就是因為我們的過度自私,傷害了很多生命。例如吃葷的人,有多少魚、雞、牛、豬等等生命,為了我們的口腹之欲,而受到傷害、宰殺。

我們擁有這樣的智慧,卻沒有用在利益他人的事情上面,對於其他生命的苦樂,我們總是漠不關心,從未好好思維:「什麼對眾生有益?什麼會傷害眾生?」只是眼睜睜地看著眾生受苦痛而已──我們的心自私而且封閉。

如果把心擴大,不只為自己,也不僅為了自己的家人;但如果一開始就說「利益盡虛空、遍法界的眾生」可能又太空泛。我們應該就從週遭實際發生的事情去思維,看看有什麼傷害是可以預防的。如此,取捨的智慧才算有作用、有意義。

不然,如果將難得的人身用在自私自利的事情上,那麼,還不如不要擁有這樣的人身來得好。從某些角度來說,人有時候還真可怕,我們認為獅、虎、熊等動物很可怕,但事實上,人類比他們可怕上萬倍──世界上各種戰爭的武器,並非獅子老虎製造,而是人類所製造。同樣地,世界各地的戰爭,或者各種的疾病,各種四大不調的災難,是誰造成?大部分也是因為我們人類的活動所造成的。

人類如果錯用自己的智慧,將對整個地球,和地球上每一個生命,造成很大的傷害。所以我們應該靜下來想想,身為人的責任是什麼?

我們被稱為佛弟子,也被稱為大乘、密乘或者某某教派的行者,但是光有稱謂是不夠的,不僅如此,僅僅是對三寶、佛教有些信仰,也還是不夠的,這是我個人的經驗,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僅僅是這樣,你其實沒有多大的改變。

看看現在的佛教徒,其實跟非佛教徒沒什麼差別。同樣大乘佛教徒和非大乘佛教徒,好像也看不出哪裡不同了。剩下的只是各種不同的虛名,而不具備任何實質,這樣只是空過一生!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問題產生?就是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身為人的責任是什麼?

從思維人身難得開始

我們應該盡量成為一個能夠負責任的人。就像之前所說,為什麼最開始要思維「轉心四思維」,其中又要從思維人身難得開始?首先佛教沒有一開始就要你信仰三寶,而是要你了解身為人的珍貴和能力,進而了解我們和其他生命的共存關係。有時候我們會覺得,自己是在行善、修行,但是總覺得好像沒什麼進展,為什麼會這樣?

過去祖師說,這就是因為沒有對:「暇滿人身極難得,既得能辦人生利,倘若今生利未辦,後世怎得此圓滿。」人身難得的道理好好思維的結果。

所以,至少每天應該念誦這個偈文一百次。不只念誦文字而已,更應該好好思維分析這個道理。之後再去次第學習利益一切眾生的方法,這樣你才能夠成為一個圓滿自利、利他的大丈夫。

如果連基礎的思維都沒有,要想馬上成就金剛持的果位是不可能的;連一個善人都做不到,怎麼可能成佛?所以我們一定要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善人。在善良的基礎上修持佛法,才有可能成就其他法門;如果不具備好的人品,修再多的佛法,有時只會讓你變得更奇怪。

我們得到了難得的人身之後,要如何讓它有意義?就像之前提到過,名聲或錢財,不會讓你的人身變得有意義。因此,我們至少要用這個人身,成就來世人天的果報。透過行善,才能投生到善道;要有善因,才可能有善果。

佛法當中的善因,主要是指十善,而十善主要在於我們的動機必須是善因。例如第一個不殺生,主要指的是不要有殺生的動機,所以什麼稱為善?就是改變我們的心,我們要讓自心變得寂靜、調柔,不再讓煩惱作主。做得到這樣,就是向善。外在的裝模作樣、花言巧語,並不是真正的善。這是為什麼十善都會強調動機,它指的是心態的轉變。

法的意思是改變、整治。我們要如何調整自己的心?你需要工具,工具就是佛法。佛法在藏文叫做「卻」,「卻」的意思就是調治、調整。想要修持佛法,調整自己,就必須要知道「道次第」。沒有道次第,你會不知道如何修持。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同,我們的根器、能力、心力都有差別,所以,我們必須按部就班地改變自心,不可能一蹴可及。

現在很多修行人,沒有具備道次第的基礎,就想直接開始學習密乘。剛開始好像還蠻新鮮,對於密法也蠻有信心,但是慢慢的各種問題就會浮現。所以,我們應該要從基礎做起,依照道次第,按部就班地修持。密乘有很多儀軌,還有禮拜、繞塔、念咒、課誦等等的修持方法,這些當然都是佛法,但是如果沒有道次第做為基礎,會只是隨聲附和、做做樣子而已,不能算是真正的佛法修持。

正文

這一次,我在這裡要給予「菩提道次第」的教學,「菩提道次第」是三世一切諸佛共同唯一行持的大道,是龍樹和無著兩位大乘師的軌則,是證得遍知解脫聖者的傳規,是阿底峽尊者和藏地祖師心意的精髓。

欲對「燈論」生信心,先了知兩種殊勝

按照超戒寺的智者們的傳統,首先是講解作者的傳記,藉此表示法源清淨的殊勝。接著要講解法的殊勝,藉此表示此論的意義殊勝。第三會講解如何藉由兩種殊勝的理解而生起信心。

.作者殊勝

首先講解的是這部論的作者的殊勝。此論的作者是阿底峽尊者,尊者出生於印度邦嘎喇地區,應該是現今的加爾各達附近,尊者出生於當地的薩霍爾王室。尊者圓滿學習三藏典籍,並且生起殊勝的證悟。

他的事業當中最特殊的,也是對於我們最有恩的,就是尊者來到西藏,傳播甚深和廣大的佛法,使佛教在西藏得以興盛。尤其,傳下了這部《菩提道燈論》,讓佛陀正法傳承得以延續。如今我們能夠在這裏講說、聽聞這部經典,都是阿底峽尊者的恩德。

班智達那措大譯師在《八十讚頌文》中說:「如果尊者不到西藏,藏民將如盲人一般。」當時西藏的密法興盛,但是很多人都錯誤地修持,因此亂象頻生;顯乘修持方面來說,也只剩下一些過去祖師的零星筆記,學修的傳統都已敗壞,可以說一切顯密的修持都已式微。因此當時的藏王──菩提光王,以過人的膽識,至誠邀請尊者入藏,重新恢復了佛教。

所以,印度的班智達們對藏地有很大的恩德,尤其是阿底峽尊者,對於藏傳佛教的興盛,更有著無可言說的大恩。就像之前提到的,噶舉整體,尤其是達波噶舉當中的實修噶瑪噶舉派的學人,都應該發自內心地感恩尊者。

.法的殊勝

接著談到第二個:法的殊勝。就像先前所提到,阿底峽尊者是一位心量開闊,沒有偏私的聖者。所以當時尊者在超戒寺──圓滿具備了佛教根本四部的寺院──受到寺中各部所有僧眾,共同地愛戴與讚嘆。尊者到達西藏之後,也對仲敦巴大師說:「我是大眾部的僧人,你是說一切有部的僧人,另外還有犢子部和上座部,我想應該在藏地,建立起四部圓滿的僧團。」

但是當時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原因是大眾部的戒法當中提到,如果犯了四根本戒,可以從其他部派重新領受。但有鑑於當時的西藏,在修持上非常的混亂,許多密法也遭到濫用濫修,因此,不應該在這種時刻,引進大眾部的戒法。也有人認為,同時建立四部僧團的話,會造成紛爭。

面對各方的說法,尊者的態度都是「道括四方」。這句話的意思是:雖然有三藏十二部經、四部續典的分別,但是這一切都是佛法,因此應該平等、無有偏私地去修持。這些在尊者的傳記當中都有清楚的記載。

我們看到阿底峽尊者的心,總是以整體佛教為重,同時平等地結合不同的教派和傳承。尊者將他對於佛教的通曉,撰寫成此部道次第。同時,尊者也彙整龍樹中觀和無著唯識這兩大傳承各自菩提心戒的戒法和學處,成為一套完整的菩提心法門。尊者融合開闊的思想,遍及他的所有著作。

《菩提道燈論難處釋》是否為尊者自己對於《燈論》所寫的自注,至今仍舊存在著許多爭論,有的人說《難處釋》是尊者所寫,例如噶當經典派的善知識─ ─ 夏惹瓦曾經援引「自注」的內容,論述兩大傳承的菩提心戒無有違背,所以許多著名的噶當派大師,承認有此自注;然而宗喀巴大師則認為,尊者曾經在透領寺撰寫過燈論的自注,但是後人在其中又添加了很多內容。

無論如何,《燈論》是一部圓滿闡述三種士夫道次第的典籍。所有顯密、大小乘的內容全都融攝其中,它的文字不多,但是內容卻包含了一切佛典的內容。對於一個初學者來講,你也不需要閱讀太多經典,僅僅是學習這一部論典,也就足夠了。

聞法方式和說法方式

接著談到的是如何透過對於兩種殊勝的理解,而生起信心。其中提到了聞法的方式和說法的方式。

如何聽聞才如法?

傳統上有所謂的「斷器三過」:耳不注如覆器之過、意不持如漏器之過、雜煩惱如毒器之過。意思是,聞法時我們不要成為這樣三種人:

覆器:聞法者要避免不專心(如同一個倒置的容器)、漏器:不憶持(如同一個漏底的容器)、毒器:夾雜煩惱(如同一個有毒的容器)。同時要具備三種想法:

.覆器:

說法者如同醫師,佛法如同醫藥,自己則如同病人。總之,說法不是為了打發時間,也不是無論講者或聽者有沒有心,都得舉辦的傳統,如果是這樣的話,聽者和講者都有過患。

.漏器:

聽法者要有強烈的想要求法的動機,就像是一個口乾舌燥的人,快要取得水源一樣,他會瞪大眼睛、張開大嘴,準備喝水。聽法者不能像吃飽撐著,然後還很不甘願地再吃再喝,如果聽法變成這樣的話,那就很奇怪了。但是很多人的心態的確如此,他們心中想:「自己佛法也懂不少,經典也讀很多,修行也不錯。其實,我不需要來聽法的,但是不去又怪怪的。」然後,勉強自己坐在聽法席,心中對講法者卻一點恭敬也沒有,對說法的內容也毫無興趣。這就好像勉強餵食一個我慢驕傲過盛的胖子一樣,是很奇怪的。

.毒器:

多竹千仁波切曾說:「縱然說者充滿罪過,修持其意無有錯謬。」意思是,縱使一位說法者他被煩惱牽引,身口意被罪過染污,而且他不甚了解經典的涵意,也不具備任何的實修。雖然他具備這麼多罪過,但是透過他的口所講述的內容,是佛陀所說的正法,也是過去祖師大德的教言,他可能只是口上唸唸,這些內容卻是正確無誤的。

因此如果能夠正確理解這些內容,並且實際修持,就算說法者有問題,但聽法者無誤的話,也還是可以的。就像俗語說:「凡夫口中出箴言」一樣,就算是凡夫,偶爾也會說出一些有道理的話。請大家謹記在心。

如何說法才如法?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說法方式,我自己的心態是,希望能夠利益到每一個人的心,這是最主要的。我不想示現成一個很有學問的人,好像格西一樣,能夠條理分明,旁徵博引。首先我也沒什麼學問,同時我也懷疑這樣的說法方式,是否真正能夠利益到大家?

竹巴袞列大師曾說:「沒學問,卻喜歡引經據典。」這句話是說,你對於浩瀚的佛經沒什麼理解,也沒有閱覽過,但是卻背下很多經典文句,例如《入菩薩行論》、《入中論》、《大乘莊嚴經論》裡怎麼說等等;現在時常看到一些節錄佛經的小冊子,好像變得你不再需要去看整部經,只要看這些輯要就好。不去閱讀祖師辛苦撰寫的典籍,只看那些名句輯要,這會養成不好的習慣。

總之,我自己也沒什麼時間從頭到尾閱覽整部典籍,也沒試著那麼去做,所以我也沒法旁徵博引,我會跟大家分享的,只是一些自己覺得受用的、有感覺的內容。

平時,跟大家分享的時候,我會講解自己所能理解的,並且是一些實際能夠修持的方法。如果太多超出我能力範圍的、自己做不到的內容時,我覺得並沒有意義。

什麼是佛教?過去的祖師告訴我們:「佛教就是了解到佛教的典籍,不是用來做學問或辯論的,所有的典籍,都是幫助我們實修。」一切的典籍,都是用來降服自心,我們應該如此去實踐。就算只是學到一個法門,你都應該將它用來降伏自心;你可能只有機會聽到一座法、一堂課,但是你也要讓這堂課變成是你降伏自心的方法。

所以,重點不是內容如何?而是聞法之後,有沒有用在自己的心上,這是最重要的。與其去想:「這個人說的真無聊,都是些沒什麼用處的話。」還不如自己好好善加思維,反省自己有沒有實踐道次第,這是更好的。總之,現在我們的身體已經坐在聽法席上了,我們就不應該散亂,而應該專心聞法。

此論的講述, 開始先是總說,之後是別說,今天早上先說總說。

從聲聞乘的角度來說,教主釋迦牟尼佛,過去生中是以百劫的時間積聚資糧,但是以大乘來說,佛陀是歷經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才圓滿積聚了資糧。總而言之,釋迦牟尼佛兩千五百年前誕生於印度,之後在聖地菩提迦耶示現成道,為眾生開示能夠得到人天善果和究竟佛果的正法。

佛陀從開始,中間的過程,一直到最後,沒有任何作為不是為了利益眾生;佛陀最開始的發菩提心,就是為了眾生而發。

佛法無深淺,人心才有深淺

講到這裡,我想說一下現在的一個現象。我們都會學習四部的宗義,也就是有部、經部、唯識、中觀的義理,我們會說「跨越宗義的大海」,所以在佛學院裏面,僧人都要廣學各部宗派,同時也要學習外道的宗義,就算無法透徹了解,至少也要對於佛教論典當中提到的外道宗義,有所了解。

現在這些外道是否還如此講解他們各自的教義,我們不得而知。總之,經典怎麼說,我們就怎麼學習:學習外道見解時,不會覺得不對。對於佛教四部宗義存在的許多矛盾和爭議,也不會覺得奇怪,但是奇怪的現象是,現在很多佛弟子對於去學習、思維或修持同樣是佛教,又同樣是屬於藏傳佛教的各個教派,卻會覺得無法接受,這不是很奇怪嗎?

我們不是都說想要成就「遍知」的佛果嗎?也就是要遍知「一切的知識」,只要是知識,無論佛教的知識或者外道的知識,無有迷惑的智慧,都會去追求。因此,無論是噶舉、寧瑪、格魯、薩迦,或者是苯波、覺囊等等教派的宗義,都是我們應該去學習的知識。

尤其現在這個時候,我們身負延續和教育藏族人民的關鍵時刻,如果把雪域西藏珍貴的文化和法教,當成餵食牛羊的雜草一般來捨棄的話,實在是很糟糕的一件事情,這其實就是在障礙遍知佛果的證得。

看見眾生苦,如見鍋中燒,剎那不能忍

佛陀為什麼要花三大阿僧祇劫積聚資糧?目的也是為了要幫助盡虛空一切眾生。如果是緣覺或阿羅漢的二乘行人,不需要像佛菩薩一樣花那麼長的時間,經典說只需要三生的時間;同樣地,最後佛陀成就佛道,也是為了眾生。

噶當派祖師說:「我們凡夫的輪迴是暫時的輪迴,是小小的輪迴;佛陀的輪迴是大的輪迴,是常住於輪迴。」經典也說每位眾生,都有可能解脫輪迴而成佛;然而佛陀,卻完全沒有時間只安住在法身的寂靜界中,因為佛陀總是不斷地示現色身的莊嚴,利益眾生。

經典中對於佛陀的形容,永遠不是安住在寂靜當中的那個人,他必須利益眾生:對於上根器、清淨的眾生,他示現報身相;對於一般的眾生,示現化身相,佛陀的示現是無量的。我平時常說,佛陀的辦公室是在哪裏?就是輪迴,他就在輪迴裏面辦公呢!

所以,佛陀從最開始的發心,中間過程的積聚資糧,一直到最後的成佛,這一切都是為了眾生。由於沒有任何一刻,不是為了眾生,所以最後當他成佛之後,他所開示的佛法,也都是幫助眾生的。佛陀沒有刻意想要利益眾生,但是因為他的菩提心和願力,一切自然而然地就是在利生;由於過去的大悲願力,所以,就算沒有想要利益眾生的分別念,但是一切作為自然就會利益眾生。

對於眾生的利益有二種,一種是暫時的,一種是究竟的。在《寶雲經》等佛經中提到:

「為了只想到今生短暫利益的眾生,菩薩也會幫助他,告訴他得到今生利益的方法。」所以菩薩的心真的很開闊,他是無我的。菩薩會幫助只想到自己今生得到利益的眾生,那更不用說會幫助那些想要得到人天果報的眾生了。

道次第」的修持:

大小乘的分別,是取決於心量的大小。只想「自利」,就是凡夫與小乘;生起利他的願行菩提心,就是大乘。

所以, 依照「燈論」的分類,「士夫」分三種:

下士夫:凡夫,但已能行持善業,希望來生投生善道。

中士夫:二乘人,想要超越輪迴,得到寂靜涅槃的解脫快樂。

上士夫:菩薩,發菩提心,希望自己成佛,也要幫助眾生成佛。

一、只顧今生享樂和利益,這是「凡夫」;

二、希望來生投生善道,這是「下士夫」;

三、希望自己解脫輪迴苦,得到寂靜涅槃的快樂, 這是「中士夫」。

能生起利他的願行菩提心,並依此行持,才是「上士夫」。

道次第當中提到下、中、上三種士夫,指的都不是那些只為今生利益的人。下士夫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真正的,一種是一般的。一般的下士夫,指的是那些滿心只有今生短暫利益的人,這樣的人不能算是修行人,也不能算是三士夫的下士夫。所以道次第的下士夫,是指真正的下士夫,是指想要追尋來世人天果報的人。所以道次第的下、中、上三士夫,都是指修行人而言。

接著談到下士夫。就像之前提到的,真正的、特殊的下士夫,他不會貪著今生,他希求的是來生能夠投生到善道,因此他會在今生當中努力積聚各種善因。

我們應該要好好省思一下,自己心裡程度的深淺,這是非常重要的。噶當派善知識敦巴瓦說:「不是佛法有深淺,而是我們的心有深淺。」但是我們誤以為深奧的法教,能夠讓一個人變得有深度,所以我們都喜歡修持大圓滿、大手印、大中觀、大斷境等等有名的法門,然後對於一般的法門,碰都不想去碰。

仰昆貝大師也曾說:「我們都只喜歡那些甚深的法,尤其是那些無、空的內容。但是,就算是大圓滿法也沒用,重點是人要大圓滿才行啊!」這句話是說,法本具廣大功德,大圓滿法本身就是圓滿的,不會因為我們的解釋,而讓它變得更好,或者因為我們的錯誤理解而讓它變得不好。重點是什麼?是要改變我們的心,我們要透過修持,開展自心,直達大圓滿的境地;如此大圓滿法對我們才是有用的。

平時我們只要一聽是密乘、大乘的法門,二話不說就去修持,也不會想想自己到底夠不夠資格修持那些法門。不是說不准修持什麼法,任何人都能成佛,不會有不被准許修持的密法或者大乘法門,但是,要問問自己的是,自己是否已經具備可以修持某個法門的基礎,這是我要說的意思,我並不是說你不能修持密法、不能修大乘法,我並不是這個意思,而是希望能夠看看自己,因緣到了沒有?準備好了沒有?

譬如一個走鋼索的人,他手上會拿著一根竿子平衡身體,而且身上沒有綁任何保護的繩索,如果我們想:「哇,這個人真帥氣!」然後自己也跑去跟他一樣走鋼索的話,那麼前方大概就是閻羅王叔叔在等著你了。所以,哪怕是一個小小的技藝,都必須要長時間的練習和累積,才能熟悉,絕對不是一蹴可及的事情。修持佛法更是應該如此!

所以真的要請求大家,轉向自心,去看看自心的情況如何。如果不在心上修,日後會有很多問題產生,例如有些人自以為修持大乘了不起,愈修愈傲慢,甚至允許自己,可以為了利益眾生而殺生,這可是很糟糕的。或者修密修偏了,然後傲慢的說,為了守護佛教,而說某個人是十惡怨敵而該殺,這也是很糟的!

佛陀的確在大乘法中提到對於七所斷(身三、語四)的允許,但先決條件是,這個人的心,是要完全的利他,毫無私心,並且不能夾雜任何煩惱,同時他做的事情,不會傷害到其他人。總之,是要在如法、眾緣聚合的情況之下,佛陀才會允許,可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做的。

剛剛提到過,希求的兩種果位,一種是人天果報,一種是解脫。希求人天果報的,是屬於下士夫。希求究竟解脫道的,又分為希求解脫輪迴的,和希求遍知佛果的兩種類型。所以,聲聞乘的所有法教,是屬於中士夫,也屬於共法。

中士夫的法門屬於共法的原因是,這些法門菩薩也需要學習,所以稱為共法。從中士夫開始,對一切輪迴生起厭離,一切輪迴指的是觀見到生滅遷流的行苦,知道輪迴是因為業和煩惱而產生,體悟輪迴的本質是苦,因此希求解脫輪迴的寂靜涅槃。方法就是透過三學的努力而得到。

接著,什麼叫做遍知?指的就是成佛。成佛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顯乘,一種是密乘的方式。這兩種都屬於上士夫的道法。什麼是上士夫?首先他被「利他」的大悲心所牽引,無論做任何事情,都是在大悲心的趨使之下而去做,所以都是為了消除眾生的痛苦,而希求成佛。以上是一般的顯乘的說法。

就密乘來說,是指在希望消除眾生痛苦而發願成佛的基礎上,加上我要「快速地」利益眾生,「快速地」除滅眾苦,成就佛果。快速的意思是指一生當中成佛,或者在八生或十六生當中成佛。

「快速」這個詞形容的很貼切,有時我自己也感覺,很多時候不見得真正能夠給予他人什麼幫助,但是,每當自己看到眾生的痛苦之強、危險之大的時候,真的很想馬上做些什麼?

大悲心是菩提心的基礎

密勒日巴曾說:「心生真切大悲心,如同身處火坑中。」一個人如果身在火坑當中,是一刻也忍受不住的,同樣,當我們看到眾生苦的時候,你是一剎那也按奈不住的,你會想要快速地、馬上地為他們做些什麼?由於這種感受是如此的強烈,所以想要修持密乘,這才是修密真正該有的心態。

我們現在修密都很輕忽,只是覺得:「喔,密乘不就是比較快速,比較容易的方法嗎?」或者想:「因為它容易,我就可以不用那麼辛苦修了;聽說是快速道,好像修起來比較快!所以我趕快修這個法吧!」這些心態都是不正確的,根本都是自私自利的心態。

我從密勒日巴大師的傳記當中,得到了許多啟發。當時尊者請求馬爾巴大師,傳授他一生成佛的方法。尊者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提出這樣的請求,他可不是開開心心的去發願,也不是像一位充滿野心的國王,或者像有的人剛開始只是個地方小王,他還不滿足,想要統御四大洲,這還不滿足,更想要成為梵天王。

尊者不是這樣,他是迫不得已的,因為他殺了三十五個人,他造作了深重的罪業!他知道來世一定會墮惡道,所以他沒辦法了,他一定要求得一生中成佛的方法。

我們可以反省一下,自己學法的心態又是如何呢?我們比較像是那個永不滿足的國王一樣,總是要大的,要大圓滿、大手印。

再講到大悲心,大悲心是一切的根本,如同經文說:「前、中、後對我們都具備大恩,就是大悲心。」大乘為什麼殊勝?就在於它有大悲心。如果沒有大悲心,大乘如何能夠承擔那麼多的東西?這是因為有大悲心的力量,才有無量的承擔力。乘的意思,白話來說,就是承擔責任。小乘指的是,只能承擔利益自己的責任。我們會用羊和大象的比喻,來區分小乘和大乘。羊的力量不小,不過跟大象比起來,羊只能乘載一些比較小的東西,大象則能承擔更多。

如果沒有這樣的理解,不往內在看自己的承擔力,反而向外去分別評論這是小乘、那是大乘,那樣做是不對的。真正的大小乘可不是這樣,你不會在某個人的臉上看到貼著「我是大乘」的紙條,同樣也不是蓋個章,就能證明自己是大乘。

其實,大小乘是要看自己有怎樣的承擔力,如果自己具備利益眾生心力的話,無論有沒有「大乘」的標籤,你也是大乘行者了。如果一個人只能利益自己,卻想貼上各種厲害的標籤,例如:「殊勝乘」、「國王乘」或者「最勝乘」,實際上他可能只是個最劣乘的人。所以,所謂的大小乘,是指自己的承擔力,不是外在的任何圖案或者標籤。大乘之所以莊嚴、殊勝,就是因為大悲心。

什麼叫做大悲心呢?就是因為看到了眾生的痛苦,心中生起強烈的念頭:「他們如果能夠出離這些痛苦,該有多好!」並且想:「到底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他們?」大悲心不是坐在那兒想:「大悲心啊!祈求您在我心中生起!」然後口唸:「嗡邊札薩瑪雅」,外加吹打一些法器,這樣是不會生起悲心的。

悲心是指平時生活中的一種態度,就是當你看到周遭有人在受苦時,自然就會生起希望他們離開痛苦的心願。痛苦的生命,不在遠處,就在我們的周圍。

菩提迦耶這裡,到處都是貧困、殘疾的人,他們無衣、無食,很多人因此冷死、餓死,這其實就是我們生起悲心很好的機會。有的時候,其實你可能不方便馬上給予食物或金錢,因為那樣可能很危險。然而你可以生起一念關懷的心,祝福他們遠離痛苦。悲心可以從各個角度,在各種情況當中去生起。

《大乘莊嚴經論》中提到十種悲心的觀想,其中「熾然及怨勝。」這句話的意思是,真正的怨敵是誰?就是煩惱、我執、無明等等。煩惱怨敵,永遠不會帶來安樂,只會造成問題。因此,被如此怨敵掌控的眾生,不會擁有任何快樂。

再來是:「苦逼亦闇覆。」有些人被痛苦逼迫的時候,本來想要解脫的心,也都會消失,他們一開始還有一些希望,但是痛苦實在太強烈,這時就連想要解脫的心,都會帶來壓力,因此他只好捨棄一切,甚至以自殺來結束生命。這些都是眾生的痛苦。

闇覆」的意思是,不明白善惡取捨的眾生。現代家家戶戶都有電燈了,有時突然停電,我們會一下子矇掉,不知該怎麼辦。我們只是經歷幾秒鐘的黑暗之苦,就這麼難以忍受,那麼,長時間、生生世世沈淪在惡道黑暗的眾生,完全沒有能夠指引他們的光明,苦痛一定更為強烈。

所以,悲心可以從各種角度去觀察而生起。重點是:不要只是口頭上說說,要從心底生起大悲心。這時,才算步上了大乘的修持之道。

一念捨棄眾生,就破了菩薩戒

三種士夫的名稱,最先出自於《瑜伽師地論》中的〈攝抉擇分〉,這部論在藏傳佛教認為是無著菩薩所寫,漢傳佛教則說是彌勒菩薩所撰寫;另外在《俱舍論》的疏論和其他論典當中,也有提到三士夫的名稱。

雖然分成三種士夫,但是有一種說法是:下、中士道,可以歸類到上士道當中。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下、中士道是大乘的支分,也可以說是大乘的前行。修行人分為漸修者和頓修者,過去祖師說,頓修的人,並非不需要圓滿學習各種方法,頓修者是指當他領受了上師所傳授的圓滿,包含一切道法的口訣時,他就不需要漸次去修,而是在一剎那就得到上師的指引,而有所領悟。

至於一般的漸修者而言,就必須先學小乘法,然後逐漸進入大乘法門,這樣是比較好的。總之,一般來說,按部就班地學習下士夫、中士夫、上士夫的道次第,是非常重要的。

而大、小士夫的差別,取決於心量的大小。這裡提到:有三種自利的心態,和一種利他的心。自利心態當中的第一個,是指只想到今生,第二種是想到自己來生的人天果位,第三種是指追求二乘解脫的果位。一種利他的心,則是指追求「遍知佛」的果位。

上士夫道,需要有下、中士夫的前行作為基礎。至於大乘道,也就是上士夫道的正行內容是什麼?就是修心。例如修持「轉心四思維」、「七重因果教授」等等法門,幫助我們次第地生起菩提心。

發菩提心時,如同《入菩薩行論》說:「生死獄繫苦有情,若生真實菩提心,即刻得名諸佛子,世間人天應禮敬。」當一個人生起菩提心,他就被稱為佛子,也就是成為了菩薩,同時,也就屬於大乘的行者。

如果你捨棄了菩提心,所謂捨棄菩提心的意思,就是指捨棄眾生。雖然菩薩戒有很多戒條,但最主要的戒,就是不要捨棄眾生。捨棄眾生,也不是指捨棄「所有的」眾生才犯,只要捨棄了「一個」眾生,就是犯了菩薩戒了。

什麼是捨棄一個眾生?就是當你有機會幫助某人,但你卻沒有那麼做;你有機會消除對方的痛苦,但是你卻沒有那麼做;你發自內心地不想幫助他人,這就是捨棄眾生,這時,你的菩提心戒也就沒了,你也不算是大乘的行者了。因此,大乘的行者,要從各方面善護、修持菩提心。這真的很重要!

菩提心不會無因無緣而生起,也不會依靠一個不相順的因而生起。它需要依靠相順的因和條件,才能生起。所以為了要生起菩提心,要先了解發心的利益,知道菩提心對於我們的好處是什麼?

因此你看到佛陀的教法,首先都要我們提問題,找出原因和理由。佛教是細微和深奧的,過去印度祖師也說,或許就是因為佛法太細微、太深奧,所以修持者比較少。現代也有許多人問:為什麼世界上的佛教徒比較少,或許是因為太深奧,所以沒有人修持佛法。但其實也不能這麼說,總而言之,佛教徒當中,要找到實修的人,也比較困難。

為什麼佛法那麼細微?就是因為佛法要我們找出原因、說出理由。僅僅相信是不夠的。但是我們現在的人,一般都不太喜歡動腦,而喜歡「只要伸一伸手,就可以證得成就」簡易、快速的方法。

發心的利益,有暫時和究竟的利益:

首先暫時的利益,是能避免投生三惡道。所以發了心之後,過去所造作的投生惡道的因,都會被清淨,同時也斷除了未來造業的續流。

經典中提到淨除罪障的四種力量,依止力、對治力、拔除力、誓不再犯力。其中的依止力,指的就是發菩提心的力量。所謂斷除未來造業的延續,是指一個具備菩提心的行者,如果他能夠好好修持的話,就不會再造作未來投生惡道的因;而發菩提心究竟的利益,即是成就圓滿的佛果。

準備好自己,再去領授菩薩戒

如果我們首先沒有了解菩提心的利益,也沒有生起渴求的心,那麼所謂「菩提心有利益」這句話,就只是口頭上說說而已了。所以思維菩提心的功德利益,是非常重要的。透過思維利益,你準備好自己,然後再去領授菩薩戒的話,才會得到利益。

一件事物是否珍貴,在於自己的動機。如果具備珍貴的發心和動機,由此心而展現的一切法,也會變得殊勝。如果只是具備一個普通的心態,或者不善的發心,那麼得到的果報,就是無記或不善的。

在思維發心的暫時跟究竟的功德利益之前,如果思維投生善道和解脫道的功德,也會幫助我們對於菩提心生起信心,進而想要生起菩提心。

菩提心的根本,是慈悲心,其中悲心又是一切的根源。為了生起悲心,先要從自身的情況開始思維:想想自己是如何的缺乏快樂、充滿痛苦,同時又是如何的在輪迴當中沈淪不已。認真地思維,直到寒毛直豎,痛哭流涕,生起強烈的感受為止。

藉由如此對於自身的深刻體悟,再去擴及思維一切眾生的苦痛,就像一句話說:「因為自身苦痛的經驗,所以知道不應傷害他人。」

所以什麼是悲心,就是先了解自身的情況──自己想要遠離痛苦,而且自己多麼渴求快樂。一點點的快樂還不夠,自己想要的是更多、更殊勝、更無量的快樂;就如同自己的體會一樣,每個眾生都跟自己的想法一樣,都想要離苦得樂。

這種同理心很重要。悲心不是說我在這裏,那些人在那裏。你好像在做大布施,心中想:「哎呀!你好可憐喔!所以我要把我的悲心給你呀!」不是這樣的。而是你深切體悟到:那個正在受苦的人,就是你自己。

如果,我也跟他一樣在那種情況裡,我會有什麼感覺?當這樣一想的時候,你生起的悲心才是真實的。要不然你好像在那看戲一樣說:「哇,你看那個人他沒手耶,眼睛也瞎了,好可憐喔!」這樣是不對的。

所以重點是,我們都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地球上有許多不同的宗教,也有不同的種族和文化歷史,雖然有許多差異,但是共同點就是,我們全都生活在同一個大地之上,同樣呼吸著氧氣。由於我們就像是一家人,如果能夠同甘共苦的互相關懷、照顧,我想這樣才不枉費投生在這個世界上。遇到痛苦的時候,我們一起面對;快樂的時候,不要只想到自己,而要和大家分享。

曾經有一群阿富汗的朋友來看我,他們來自被摧毀的巴米楊大佛那個地區,跟我說很多他們的痛苦回憶。當時我說:「佛像被毀,這當然是不好的一件事,但是, 如果從光明正面來說,這或許是件好事呢!」

為什麼我會這樣解釋?因為以回教徒來說,他們會覺得,神是沒有外相的;但我們卻塑造了一個有外相的佛像,這就是佛教跟回教之間的隔閡。所以佛像被摧毀,或許也就把我們之間的隔閡、妄念給打破,可能雙方會更加融洽。

從佛教徒來說,那當然是件難過的事。但是從一個大悲心、更開闊的菩提心的角度來說,你可以有不同的想法。當然每個人自身都有一些不同的情況、不同的社會環境,也有很多差異,雪域藏地的不同宗派,也充滿了傳承、修法的差別;但是這一切差異,到了慈悲心、菩提心的面前,全都不是問題了。

所以,請各位一定要以慈悲心、菩提心來消弭世界各種的紛爭、各種的問題。那麼,才能夠真正成為一個菩薩,行持菩薩行。早上講到這裏,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