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放下,從心裡釋放自己,繼續往前走,別因曾經犯錯或失敗,就關閉自己的解脫之門。
主法上師:第十七世法王 噶瑪巴鄔金欽列多傑
時間:2009年12月21日下午3:00
地點:印度菩提迦耶德噶寺
藏譯中:堪布丹傑
報導:黃靖雅、初惠誠
梵文三皈依
藏文獻曼達
法王念誦藏文祈請文
接下來這個偈文,談到要斷除「相違」、也可說「顛倒」的部分:
第12偈
慳諂誑貪怠,慢婬嗔氏族,
多聞年少嬌,並視如怨賊。
白話:
吝嗇、隱藏己過、裝腔作勢、貪求、怠惰,貪欲、嗔恨,
以及對於美貌、年輕、身分、地位等各種的驕慢或吹噓,
這些都是顛倒,是我們需要斷除的敵人。
「慳」,即吝嗇之意,不管佛法或財物,都不想分享而想自己留著,就是「慳吝」、「吝嗇」。這是指無論佛法也好,或者是財物也好,你都不想分享給他人,只想自己留著使用,自己貪著而留著,這稱為「慳吝」。
「諂」,即隱藏、覆蓋自己的過失。
「誑」,是自己並無功德,卻裝腔作勢,假裝自己有功德。
「怠」,指懈怠、怠惰之意。
「慢」,是指自己並無功德卻以為自己有功德、德行的慢心。這是說自己真的以為具有那樣的功德。
「貪」,是指貪求無形的名譽或有形的財物。另有「貪婬」的心:是指對於「內」,還有有情眾生的一種貪;對「外在」來說,是對於這些事物、財物的一種貪著。
「嗔」,即對他人所擁有的起了嗔心。
「氏族」、「多聞」、「年少」、「嬌」:指各種驕慢,認為自己出身好、美貌、見多識廣、年輕、有權勢等各種不同的傲慢。這裡的傲慢,是指「自以為是」,在藏文中有「虛胖」之意,明知沒有卻吹捧自己。
同樣地在「心」上來說,是你給自己很多相似的原因,然後吹捧自己,把自己越吹越大、越鼓越大,好像覺得自己真的是那個樣子,變得很傲慢。
另一種狀況是,的確有一些功德,但表現得不可一世,導致和他人之間有著距離,這樣彼此的關係也不會良好。
以上十三種過患(註:本偈藏文中,有十三種應斷除之過患:慳、諂、誑、貪、怠、慢、婬、嗔,氏族之慢、色嬌之慢、多聞之慢、青春之慢、權勢之慢),是我們應斷除的顛倒。
放下自己,才能成為「眾生僕人」
過去在印度、藏地的祖師,都有一種謙虛的傳統和習慣。這種習慣到了西方後,有些外國弟子會誤解,以為:「哦,這個上師可能如他自己所說的,真的不懂,那我也可以不用去找他了。」
這裡講到的謙虛,是真正從內心發出;但有些上師,雖然嘴裡說「不懂、不懂」,但身體語言卻表現得像什麼都懂,好像身體裡藏了一隻獅子。真正的謙虛,是對自己所學覺得只是智慧大海的一滴,還有很多值得學習、有待學習,那種由內而發的自然謙虛。弟子對上師的謙虛,要如法的去觀察,了解上師只是謙虛的說「不懂」,不是真的什麼都不懂,我們心裡反而要生起虔敬;別以為他真的不懂而生起鄙視之意,覺得「那不如我自己爬上法座去說法算了。」那就錯了!
尤其是一個觀修慈悲的人,更應以謙虛來對治傲慢。因為我們一想到眾生無量的苦,只想去解除眾生的痛苦,因此身口意集中一處,只是關注眾生的需要,知道自己還有太多事還沒做到,還有太多事要為眾生做,那個時候你就已經完全沒有所謂的「我」,這樣就沒空生起傲慢。
對於一個觀修慈悲的人來說,謙虛愈益重要!因為一個很傲慢的人,自我意識會很強烈,「我執」就會像一座堅硬的山一樣不動搖,這樣的人,很難生起:「為了眾生,我願意放下自己。」甚至「我願意成為眾生的僕人」,這樣同理心地去服侍眾生。
傲慢是有損慈悲的修持,太傲慢、自我意識太強的人,很難放下自己,成為「眾生的僕人」。
換個角度來說,也不能「太謙虛」,《寶性論》中說:「眾生皆具如來藏。」所以不可輕視自己,過度輕視自己,以為自己什麼也做不到,等於說是輕視自己的佛性,這是五種過患之一,也必須斷除。
因此我們真正要做到的「謙虛」,就像剛剛談到:「即使過去學了這麼多學問、做了這麼多修持,但我知道這只是大海中的一粟而已,還有更多努力的空間,還應該多多學習!」這才是一種正確的謙虛,並不是輕視自己。
接下來是「不放逸」:
第13偈
說無生由勤,有死因放逸,
勤能長善法,爾可修謹慎。
白話:
要證得無生的解脫,要隨時隨地對自己不放逸,
對自己放逸,是招致毀戒之途,
精進不放逸,能增長善法,
你可以修持謹慎之道。
我們成為佛教徒之後,要隨時觀察自己的言行,不要空有佛教徒之名,所言所行卻不如法。《修心七要》中說「二證己為首」,他人和自己這兩種觀察自己言行的證人,要以自己為主,因為只有自己能隨時隨地觀察自己,要讓自己成為自己言行的證人。
無生,在藏文中有「甘露」的意思。「甘露」,是指可以消除魔障的法藥,幫助我們淨除生、老、病、死等各種煩惱,而消除這些魔的甘露是什麼?就是「不放逸」,不放逸,是一切戒律的基礎。即是這裡所指的「勤」。
南傳佛法講「別解脫戒」,強調身口七斷(斷除身口七種惡業)的不害他戒,需要不放逸;大乘講的饒益眾生、不捨棄任何眾生的「菩提心戒」更細微,更需不放逸;密乘要斷除「凡夫相」的執著,更需要於座上座下一切時,不放逸的修持本尊「淨觀」。
第14偈
先時離放逸,後若改勤修,
猶如雲翳除,良宵睹明月,
孫陀羅難陀,央具理摩羅,
達舍綺莫迦,翻惡皆成善。
白話:
即使因放逸而造惡,
只要能精勤修持,也能有所成就,
就像雲開霧散,就能看到清明的月光。
有一些「翻惡成善」的例子,
就像佛陀弟弟孫陀羅難陀,因為大貪心而造惡,
央具理摩羅因為嗔心而殺1999人,
達舍曾殺父,綺莫迦曾弒母,
他們後來都因改過向善,
不放逸精勤修持而有所成就。
懺悔即「斬斷」,要真正和罪業一刀兩斷
關於「懺悔」,我有些想法特別想提醒。如果過去造惡業,想懺悔不再犯,我們可以向「懺悔境」,也就是三寶、上師、阿闍黎前發露懺悔,這是很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自己要懂得放下,自己要原諒自己。否則我們即使在上師、三寶面前懺悔,但心裡不放過自己,緊抱著過去的罪業不放,還是會覺得很痛苦,修持都提不起勁,這也不行。
我們總是會做錯事情,若因此覺得已經是一個被染污的人,甚至覺得自己十惡不赦,因而關閉解脫之門,這也沒必要。我們可以這樣想,在無數過去世的輪迴中,心的相續所留下的罪業來看,今生造的惡業,跟我們無始以來所造的惡業比起來,實在很少,只是大海中的一滴,至少今生還知道做了什麼,過去世連做了什麼都不知道。所以不要太責怪自己,要放下,從心裡釋放自己,繼續往前走,別因曾犯錯就讓自己不能前進、不能修持,不要這樣。至於不相信輪迴的人,也要勸他們,不必對今生犯的錯,死勁抓住不肯放。不管你相不相信輪迴,抱住過往的罪業,不肯原諒自己,這樣懺悔不會發生作用。
在藏文,懺悔有「斬斷」之意,就是和過去的罪業一刀兩斷,不再執著於心中無法忘懷。就像密勒日巴大師年輕時曾造重大惡業,殺死35人,但他不曾因此懷憂喪志,反而轉懺悔之力為修持的動力,終致成就。所以懺悔完就要往前走,努力實修才有意義。
底下這兩偈談到「忍辱」,或者稱為「安忍」。當談到「安忍」的時候,得延續之前「不放逸」、精進的基礎,來修持「安忍」。
第15偈
勇進無同忍,勿使忿勢行,
終得不還位,佛證可除嗔。
白話:
勇進是指苦行,沒有比安忍還要更殊勝的苦行,
不要給嗔恨機會,不要讓嗔恨有機可趁,
如此精進不懈,終可得到不退果,
這是佛陀親口所說。
這一偈是說,要在不放逸中修持安忍,不要給嗔心任何機會。藏文「勇進」,是指苦行,沒有比對嗔恨修安忍更大的苦行,忍辱是最殊勝的苦行。就像賽車競速,你的安忍速度要比嗔心更快;就像遊戲,要能很善巧地控制嗔心。
第16偈
他人打罵我,欺凌奪我財,
懷恨招怨諍,捨恨眠安樂。
白話:
如果有人罵我、打我、欺負我,甚至奪我錢財,
我如果懷恨在心,只會惹來更多怨氣,
如果能放下怨恨,就可以在安樂中入眠。
第16偈談到「懷恨」的過患。如果有人辱罵你,甚至毆打你,你會耿耿於懷,一直想、一直想,終而懷恨在心,接著身心失去安寧。我自己也曾經生氣,但總是很容易就忘了,所以對記恨的人有點好奇,我就算努力去記起恨意,但總是兩三分鐘、最多一兩小時就忘了,但有人還寫他的恨寫了一本書,這真的很不容易──其實,這只是苦了自己,你若懷恨,首先受傷害的是自己,對你所恨的人可能一點都沒影響。結果你自己飽嘗記恨的後遺症:首先是睡不好,接著易怒,最後朋友也會遠離你,仔細想想,記恨真是一點好處都沒有呀。
當我們嗔心生起時,就想給別人一點點顏色瞧瞧,有時想要打官司,或想有什麼處罰對方的方式;但其實我們都沒這麼理性,你一生氣,首先處罰到的是自己,總是自己先受傷害,簡直把自己當敵人,給自己苦頭吃。
就像一個練武的人,心要很平靜,才能使出功夫、命中目標;如果你真的要出拳,就讓自己先冷靜下來,出手才能準確,才能一拳命中要害。重點是要你先冷靜下來,平息自心,別生氣,不是真的要你打人。接下來,要說個故事:
有個主人買了一隻雞,放在地上,他的狗就跑來繞著雞轉,嗅嗅嗅,一付很饞、很想吃的樣子。主人就很氣的對那隻狗說:「你敢對牠做什麼事,我就對你做同樣的事!」結果那隻狗想了一想,就舔了那隻雞的屁股一下!主人當場傻眼,因為他不是說:「狗做什麼,他就對牠做同樣的事」嗎?所以嗔恨真是一點好處都沒有呀。
問答時間
問:根本上師只能有一位,還是可以有很多位?
答:
的確有些人有很多位根本上師,但也有人只有一位根本上師,有著很多不同的做法和說法。不過我們可以想想,分支可以有很多,但根只有一個,才會穩固,這需要去思考。
問:頂禮上師,請問如何保持初發菩提心時的精進、勇猛,然後永不退轉,直到成佛?
答:
精進:就是對自己所從事的善行,因歡喜而努力。當然具足方便善巧時,你自然就是在精進。
勇猛:是要思維眾生的苦,要打開自己的心、自己的眼,看見廣大眾生的苦,發願承擔眾生的苦,所以充滿勇氣,自然能勇猛。
不退轉:是種堅定的誓言,是指身口意完全交給菩提心,也不給自己留任何退路,沒有猶疑的堅定走下去,自然能不退轉。
(如前一日,法王帶領大眾唱頌梵文迴向文,結束第四堂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