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噶舉祈願法會
大寶法王對外國弟子教授《修心七要》
<2004.12.19> - 第一天
口譯:釋妙融
去年是在瑪哈雅那旅館中說法的,今年是在寺院裏面大家聚集在此來說法,可見今年是更進步了,也更多人了。這次教授的是修心,也就是修心七要,若是能夠簡略的介紹這個法門的話,相信對各位會是有幫助的。由於這幾天我到處東奔西跑,而且心裏面煩心的事也比較多,所以對於修心七要並沒有好好的準備,所以在教授的時候可能會有錯誤,在這裏要先跟各位說聲抱歉,免得等到大家事後發現錯誤生氣時,再說抱歉就太晚了。這次各位這麼多人在看著我,還有牆壁上的唐卡、佛菩薩也都在看著,讓我都有點發抖了(眾笑)。
在教授修心七要之前,首先要講解一下根本頌文的作者以及注釋的作者,他們的一些傳記歷史,透過這樣的講解,希望對各位全面的學習是有所幫助的。修心七要的經文主要是噶當派的口訣,而這個根本頌的作者即是噶當派的善知識「強千噶瓦耶謝多傑」所著作的。著作這個根本頌的善知識出生於西元1101年,圓寂於西元1175年,這位善知識在年輕的時候就出家,在30歲的時候跟隨著格西「夏瓦拉」學習,這個時候他光學習修心的教法就學了13年,然後這位善知識就在他的寺院當中住了34年並教授了修心的教法。之後他在山中閉關修行,更獲得內心的至高證悟,以上所說就是根本頌的作者簡略的傳記。
接下來介紹注釋的作者,即是第一世「蔣貢康楚仁波切」,這些天的課程是以他的解釋來做為教材。第一世「蔣貢羅卓泰耶仁波切」是噶舉派主要的上師,他尤其特別的是無教派無分別的去宣揚並且持守教法,並且他也沒有高低上下分別的去依止了五十多位上師而學習,因此他獲得的口傳、口訣跟灌頂是非常的多的。他一生的語錄及著作全集加起來大概有90本之多,所以在整個西藏雪域中他對於教法的宏揚是頗為廣大的。以上就是注釋作者的基本傳記歷史。
接下來要介紹說法者(一笑),可能各位都已經認識了,他就是「阿布嘎嘎」,他生於1985年,所以對這位說法者你們應該都已經瞭解了。
今天晚上各位在這邊聽法,因為是第一天,所以不先開始講經典的正文,為什麼呢?因為今天是第一次,各位心中可能會有點緊張有點害怕,所以我要在明天晚上等大家都比較冷靜一點、平靜一點的時候,再講經文的正行,今天晚上要跟大家講講一些我的想法。
所謂的修心,也就是修正我們自己的心。
由於心沒有色相,也就是心沒有形狀,不是有一個外在的物質我們可以敲敲打打去修整它,它也不是像一個有畫像的一個形狀在外面,所以可以說我們是要從內在去修正自己的內在,所以一開始要先談一下‘心’,這樣我們才知道要如何去修心,要怎麼樣去修正修整我們的自心,也就是說我們對於要去修正修整的對象,若是不知道的話,就不知道要如何去修正修整它,並且也可能因此產生了錯誤,所以我們首先要知道對於我們要去修正的對象先有一個認識,因此在這裏我們要先講一下 ‘心’,建立一個基礎。
最近科學家也承認是有六識的,這是他們之前並不承認的,甚至有外國人還用第六識來做了一部電影,叫做第六感…之類的電影。對於佛教來說我們是承認有第六識的,而第六意識也叫做心,有些人認為第六識或者是心是非常秘密的東西,並不是一般平常人可以去理解了知的,也有些人認為說‘心’是有相的、有色法的、是個物質。我想要是我今天說有個第七意識的話,很可能馬上又有人把它拍成電影了。
所謂的心並不是什麼非常秘密的事情,只是我們並沒有去認識它,而這個心可以說是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都能夠感受到的一種作用。我們可以說這個心的作用也是我 們平常各種善惡念頭想法,也可說大概各種境界、各種情況的生起也都是依止這個心以及心的力用而產生的,所以我們說這些境界生起的依止處跟其力用就是心,而這樣的心我們將它分類成主要的心是「心王」,而各種差別的心是「心所」,就是我們各自本身都在運作的,也是我們大家都有的,而這樣的一種力用,它即是心。 因此主要的心王應該是沒有什麼特別的作用跟運作的,而真正在活動的是心所,心所有善的、有惡的,有些人可能是善的力量比較大,有些人是惡的力量作用比較大,又或者有的人是在無記的狀態,總之我們修心即是要將我們善的力量儘量使它增長。
要如何將我們心中本有的這種善的力量發揮、讓善的心所去增長呢?這是要靠調整我們變動的心的方法。就好比如說,我們去拜見一些善知識,去求取口訣。而能夠見到這些善知識,接受這些口訣、教授,再加上自己的精進和努力,透過這些讓善心的力量以及善的串習力生起,用這心的力量就能夠幫助我們,將自己本具善的力量去增長去擴大。
就好比我們在種植一些種子的時候,有些種子可能本來就有點問題,比如說本身不是很優良的種子,而我們的心性也是這樣子的,有些部份可能是有問題、有缺陷,但這些問題也有可能是從我們的一些行為,或者是外緣而產生的,因此善惡的種子就在我們修學佛法、修行的時候,透過各種的行為外緣,而產生各種善惡不同作用 的力量。
最近很多人,可能本來心的情況或者說他的心性種子本來是很好的,但是由於周圍的環境以及各種外緣的影響,也使得善的種子成為惡的,這都是受到我們各自周圍的環境所影響的,若是我們的環境是一個比較平和清淨的環境,就能幫助我們的心有更多的力量,幫助我們增長善與平靜,若是我們的環境是非常的粗惡的話,也會讓我們的心變得粗惡,因此現在很多人的心性可能本來是好,但是由於各種客塵外緣的影響使它們有所改變。
但是由於我們本具有這麼多的善,自己本具眾多的善以外,而且我們更對那善的結果,有著極大的欲求跟願想,因此就算是有很多的客塵外境的因緣,雖然有許多的煩惱障礙生起,但是由於我們本具的這個善,以及我們對善果和福樂等等的冀求跟願求,因此這些就可以成為戒行力,來增長我們的修持。也就是說我們本具的善,再加上我們對善果的欲求跟願想,其他的外緣反而也能夠使它成為一種戒行力,成為我們的助緣跟基礎。
因此我們已經具備了獲得福樂的因,也就是這「善心」我們是具備了,就算它不是很大,但是總之我們也是有的,以及我們也對於福樂的果、善的果生起了一種歡喜心與欲求心,就算我們現在沒有獲得,但是我們仍然會有對善果的欲求跟歡喜心。比如說,當我們做一件善事的時候,我們總想為了要獲得福樂獲得好的結果,所以我們會去做一些善的事情,可是當我們在做惡的事情時,大部份都是在煩惱心上去做的,並不是為了要獲得福樂跟善果而去做的,所以由於我們都是為了獲得福樂跟善果而去做許多善事,因此也可以說我們的這個好的因,也就是這個「善心」已經具備了,而對於「善果」的欲求心也是具備的,而現在我們該學的是如何將這兩者能夠互相的去運用,將它們兩個聯繫起來,若能夠將這兩者互相的運用的話,我們獲得福樂的機會是非常大的。
當我們被蚊子咬的時候,我們會感到很煩人甚至會生氣,但是這樣子生起的嗔心雖然是過患,但是這種瞋心並不是平常一直都有的,因為我們不是一直在被蚊子咬,所以突然的我們被蚊子咬時,我們會生起這種厭煩跟生氣的心,可能有些人會認為自己有很多這樣的過患,覺得自己是非常不好的,覺得自己很罪惡,這樣的想是沒有什麼意義的,為什麼呢?因為這一切的過患問題它是突然生起的,是客塵生起的,事實上這種善的種子跟善的力量是我們自然、本然就有的,對於這些客塵外緣,我們是具備了足夠的力量去遮止消滅它的,我們是具備有戰鬥的力量的,而能夠去跟煩惱對抗的力量就好像我們背著一個寶藏一樣,但是平常的時候我們不去用它,甚至不知道它,一但當我們真的去使用它、打開這寶藏的時候,自然就可以有足夠的力量與煩惱戰鬥,所以首先我們一定要對自己生起信心,不要看輕自己。
學生提問:
Q:法王最後提到心本具是善的,再透過對善果的欲求,是有這樣的說法,但是之前法王也提到心是有惡的,本性也是有可能是不好的,會受到環境的影響而變質的。
A: 這裏講的是心王跟心所,心王是屬於無記的,心王本身並沒有辦法斷定是善或是惡,它主要是受到心所的影響,若是心所善的造作多的話,它就會影響心王趨向善,若是它惡的造作多的話,就會使心王趨向於惡,所以心王是會轉變的,主要是依止心所,所以無法斷定心王是屬於善的或是惡的,因為它是無記的,至於如來藏的部份這是不同的主題,以後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