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瑪巴的勝觀

歷代噶瑪巴的傳記和西藏式的生活方式關係甚深,也就是說人與神佛之間的關係特別密切。他們生活的主旨在於和心靈世界的交互影響,而此交互影響的中心時刻即是這些成就者所謂的「勝觀」。

根據藏密佛法中噶瑪巴所屬傳承的教義而言,可分為兩個層面來說。第一, 要使一個人能產生此等心靈體悟所做的基礎工作。第二,經由漸進的禪修功夫將一個人的直觀力真正顯發出來。這項漸進的訓練包括三個次第,用佛教的術語來說就是小乘、大乘和金剛乘(又稱密乘)。為了能正確的了解噶瑪巴的勝觀,將此基礎工作和三乘的修行簡述如下。

噶瑪巴的心靈觀照和日常生活中的世俗理諦是合一無分的。事實上,這正顯示它隱於我們一切在日常經驗中的實相,這一點十分重要。因為這與佛的基本教理「除了體驗當下一切的顯現外,別無其他稱之為真實的東西」相契合。縱然討論到本尊和佛土時,它也只不過在描述一種真實而無造作的精微而已,這些體驗則在我們身邊隨手可拈。但同時大部份密乘的教法也均屬「自密」,意指傳承外的人可以認為這種「自密」是一種技術上的問題,譬如,對其傳統的語辭或字彙不了解所致,但事實上它卻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噶瑪巴的教法提 供了行者一條直悟真理實相的捷徑,了知一切事物的本來之貌。

不過,此真理並非存在於某個層面中的一個抽象實相,它正是我們在當下不斷以一種經驗的形式將自己呈現出來之真實的一面。或許有人會問可能嗎?這樣自然,這樣平常的東西會是什麼祕密嗎?答案很簡單,依據佛法的觀點,實相不是藉用人的思考能明白的,它只有我們心中清明、開放,不被其他事物占有時才能見到。那麼哪裏才能找到這樣的心呢?事實上,我們的心中早已習慣塞滿許多計劃、念頭和目標等,而受到得失、喜懼等的驅使,使得心永無安寧之日。這種永無停止的活動使得我們的直觀力無法顯發而出,而直觀力卻是通往一切本來面目的大道。噶瑪巴的傳承之所以存在的原因,乃在於它要教導我們一個超越我執的途徑。當我執消除,觀力開啟時,一切現象的本來面目便能毫無染污的顯現在我們的面前。否則,現象諸法的本貌永遠是祕密的。

啟發觀力的第一步,就是出離。出離乃建立在一種認知人習於逃避現實,而趨向追求舒適、安全可靠的一種心態的真相。當我們對於「自我」不斷尋伺圖謀等的活動認識得越清楚時,也就越會對這些活動產生一種厭離的心理,並且希望捨離它。出離是行者除去自欺的第一步。我們常聽到佛教的教理如是說,只認清問題並無法達到目的,我們還必須修行。也就是說我們必須藉由修行才能辦到。這樣的訓練可增長我們的觀力,而這些修行的方法在三乘佛法的教義中均有詳細的說明。這項修行構成了噶瑪巴生命旅程的中心以及教導他人的內涵。

覺觀的第一個層次是「毘缽舍那--觀」,「清楚觀見」之意,它可藉由乘法的修行開展而出。小乘的修法是禪坐,將心輕輕的專注於呼吸之上,並對周遭的一切保持清醒。經過這種簡單的修習法門,我們由無始以來即不曾間斷的念頭和思想活動便會逐漸減緩。然後再經過相當時間的修行後,念頭便會跟著止斷,而在無念中生起清明的覺觀,這就是「毘缽舍那」,它永不受偏見和希望的染污。

在「毘缽舍那」中會呈現出什麼樣的境界呢?答案是一種當下的境界,然而它也會呈現出其極為微細、多重複雜且具無盡依存的一面。例如,聲、色、感覺、思想等 多種事物的原貌,以及自己與他人盼懼的影響。佛教認為這種體驗超越了自我,因為它所揭示的是現象諸法的實相,而非個人所想像的一種世界。在這種體驗中,我們會猛然發覺以往我們自己心中所認為的事物都非真實的,它們只是隱藏在我們心中的一些錯誤而且是不可靠的想法和概念而已。這種感受可說是一種初嘗開悟滋味 的第一步,因為我們所見到的一切均已完全離於自我。第一世大寶法王杜松虔巴、第三世大寶法王讓炯多傑或其他歷代噶瑪巴的小乘階段訓練,指的便是這種噶瑪巴之勝觀的初步啟發。

小乘法的基礎穩固以後,也就是藉由觀修而能掌控我執之後,第二個階段的訓練,也就是大乘法的修習便開始了。在觀修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切現象界的細部及其相 互依存的複雜性,因而產生無住空性的正觀。雖然小乘法的觀修非常清明且銳利,但仍有其極限。因為在小乘中,觀修的目的僅在於求得自我解脫。此外它隱含有 「獲得某種具體的東西」的意義存在,並給予行者一個可以依靠的休息所--微細的念頭。換句話說,小乘仍帶有一個微細的自我。它將凡夫粗重的自我換之以心靈 形式的自我,並帶著它進入自己的希望和恐懼之中--希望能得到更多觀修的體悟,而懼怕再落入輪迴的無明之中。

大乘的修行則是要設法除去小乘這種微細的心靈依賴。至於要如何達到這個目標呢?答案則是更一步的出離,也就是我們要把觀修的目的,如解脫輪迴,獲某種體悟以及找到一個依靠處等的想法完全拋棄。同樣的,它不能僅依知性上的了解就能達到,我們還必須經由禪修的訓練,始能漸次達成。

大乘的修法稱為「婁炯Lojong」,也就是指修心或心的訓練而言,它又包含相對與絕對兩個層面。絕對的修法包括持續的禪修,而經由此修行,行者會逐漸熟 悉無我和無緣的層面,此稱為絕對菩提心。菩提心意指證覺的心。此時行者對於舞動和活躍的心緒不再像之前那樣感到畏懼,因為他逐漸能體會到充滿一切體驗中無 所依緣的特質--不論是輪迴或涅槃。這可助我們消除對輪涅的二元之見,並生起無住的體驗,也就是一種無所依緣的狀態。和絕對修行不可分的是一種相對的修 行,也稱為相對菩提心。在此行者藉由動禪和其他人一起工作。相對修行依於絕對修行中所生起的觀力和信心,以利益眾生為目標,加以實踐上的行動。

這項修行包括不斷拋棄自我的領域,同時儘可能的幫助他人。也就是我們不但不應該責怪別人,反需更要將過失由自己承擔;不但不迴避眾生的困苦,反更要代眾生 受苦;不但不求自己的利益一切眾生,尤其要令一切眾生脫離輪迴大苦。經過此等刻苦的修行後,我們將體會到通常此種自我為中心的求生本能,可以被一種更為廣 大具義的事所超越,而將個人的心靈依賴全部拋棄,一切僅為解脫眾生而努力。如此行者可以在日常生活的行動中達到如同在坐禪中所達到的無住境界,完全無所依憑。噶瑪巴的大乘修行指的就是這種訓練。

在屬於噶瑪巴的傳承中,小乘和大乘法是修行金剛乘的前行基礎。大、小乘均強調出離,此外,大乘更發現無住和無所住緣。然而由佛教中最高教義的金剛乘觀點來 看,我們發現其本身亦為一種微細的執著。在一種極細的形式下,心中仍有一種分別、選擇和曲解的情況發生。因此任何體悟必須以「無住」而評斷之,若缺乏無住 的特質,則依大乘觀點來說,此仍為心靈上的缺失,我們必須以空性的正觀修正它。因為在金剛乘看來,此與小乘雷同,將導致產生二元之見,只是它是在一個更為 微細的層面而已。偉大的金剛乘詩人薩惹哈對於上面的論點曾有如下的譬喻:「只修習空性而無法享用淨化後之六識的人,正有如一隻鳥由船上飛起,在空中環繞一 陣後,又落回船上一樣。」

學習金剛乘必須更進一步出離,需要認識大乘對空性的微細執著,並願意捨離對精神與物質的二元分別,甚至對「無住」這個概念也要澈底消除。如果這些都能全部 做到的話,那麼所剩的又是什麼呢?就是了悟本身了--一種毫無主觀、概念、希求、評斷和分別等的了悟。了悟本身赤裸裸的自然顯出其特在的意象和紋理。在金 剛乘的傳承中,如實了悟的境界具有如下幾項特性,即當下性、空性、光明性和燦爛性。當下性來自小乘的修行。在看到了了悟本身和自己思想上的差別後,行者可 將心住於當下,不再活於過去的記憶和未來的希求中。空性則來自大乘的訓練,在此行者學習如何不再去追求一個堅實的依緣處。光明性和燦爛性則來自金剛乘的修習。世界之所以光明是因為當行者對事物不再起妄時,世界就顯得十分生動活潑,而其之所以燦爛則因為世界是神聖的,同時充滿著莊嚴和力量。

和小乘及大乘相同,欲了悟金剛乘者,亦必須經過踏實和刻苦的修行。金剛乘在修行上也有絕對(無相)和相對(有相)兩個層面。無相修行包括了持續修定的「無 相禪修」,以求更徹底的了悟空性。而有相的修行則包含兩類,一是坐禪(坐中修),另一則是動禪(動中修)。以上兩類均與金剛乘的本尊有關,現在略釋如下:

在金剛乘中藉由修大乘法所啟發的無緣智慧被賦予一個可觀想的形象,令行者能直接與此智慧產生因緣,而超越自我的束縛。此即將自己觀想成為本尊,其次再將外在的世界觀想成為本尊的淨土以示其莊嚴性。接著再觀自化的本尊與外在現象的本尊的淨土乃合一不二,也就是自己的內在世界與外在觀象是無分別的,它們僅是指同一實相的兩種顯現而已。

金剛乘的有相修行方面,不論是坐禪或動禪,自己和外境皆被觀成本尊和本尊的淨土。由於本尊均具有相與無相兩個層面,因此其修行也結合了有相與無相的兩種修行方式。金剛乘道在於開展絕對的了悟,也即是對本尊的如實之性有更堅定的信心和虔誠,在有相與無相上完全沒有染污而究竟圓滿。

在此,我們應該了解「勝觀」是什麼。其實它就是一種我們心中最深處的無緣智慧,以及現界之神聖性的顯現。見到本尊乃表示我們見到了存在的基本層面。當我們的自心起惑迷時,本尊給予我們更深的智慧;當我們的心對世界起惑迷時,本尊示予我們一切萬物之純一與莊嚴的本貌。每一位噶瑪巴和金剛乘的本尊之所以有這樣深的關係,乃因噶瑪巴表現了人類的根本莊嚴和世界的善美。我們可以看到噶瑪巴如何指導其弟子證悟佛法的教理,也看到他們如何消除社會上的政治動亂和痛苦,使其回復於和諧和相互尊敬的快樂中。由於歷代噶瑪巴見到眾生和世界的美善,因此他們懷抱理想,要在社會和政治上實踐。本尊乃是一種無緣、無我之智,以及一切現象爾如是的展現,而由於噶瑪巴與本尊之間的關係,所以得他們擁有實現這些理想的資源。

因此,噶瑪巴的勝觀就是能見到一切現象諸法當下之實相的深奧觀力,此觀力建立在小乘、大乘和金剛的修行之上。而無我智之如是性,以及現象諸法之神聖性則給予噶瑪巴的勝觀無盡的力量和意義。歷代噶瑪巴的任務是要將世界的本貌開啟出來,也即是教導眾生其美善之本質,以及尊敬一切事物之本然的神聖性。而使噶瑪巴成為如稀有難得之人的原因就是來自此勝觀,以及欲證得此勝觀的種種修行。


本文出自  化育文教基金會1999年 10,11月份「善有善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