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不調,疾病跟著來


藏醫與佛法-註


三因不調,疾病跟著來
隆、赤巴、培根稱為生命的三因,其中又細分15個類別,一旦打破平衝,就會產生不同病症。

教授:達哇醫生
時間:2013年5月4日
地點:台北化育道場
攝影:班瑪歐色多傑

 

學習控制體重和食量


從前大家普遍認為胖胖的很福相,長胖是值得開心的一件事,因為吃得好就什麼都好。但現在的觀念完全不同了。一旦被說「變胖了」,心情馬上低落;反之,若是被稱讚「變瘦了、變苗條了」,就會開心得不得了。


上述說的這些是心態上的改變,但重點是我們在年輕時,就必須對身高、體重的比例有基本的認識,否則不管怎麼秤,都會覺得自己體重很正常。當體重超重時,關節就會受到壓迫,即便是一般的日常走動,也會造成關節的磨損。等到了一定的年齡或關節退化到一定的程度時,因關節腔中缺少了粘性的關節液,會致使關節刺痛、腫大,需要治療。過重會衍生很多疾病,所以我們在年輕的時候,就必須將體重維持在正常的範圍,而控制體重的先決條件就是謹慎飲食。


藏醫在飲食部分,會提到「量」。將胃畫分成四個部分,其中兩個部分是食物、一個部分是流質(湯、水),另一個部分則為了運作必須要留空,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七分飽。當然,飲食之份量亦依不同的年齡和生理狀態而定,例如正處在發育期的年輕人,因其活力充沛且運動量大,對飲食的需求也相對較大。


有的人是天生就胖,雖然是媽媽的加持恩賜,但也是可以改變的,例如勤做運動。「動」很重要,當身體寒冷的時候,若坐著不動會覺得更冷,但若試著摩擦掌心或身體,就會自然而然的暖和起來──摩擦生熱,這是一個簡單的知識。

冷熱不調,小心婦科疾病找上門


胃寒的人在入睡前,總是感覺胃部冰涼,婦女有時候也會感覺小腹(子宮部位)冰涼,以致經期不正常。現代的婦女會罹患子宮肌瘤,與其飲食起居不無關係,例如工作壓力太大,飲食不規律,用餐時常一邊吃熱的、一邊喝冰的。


我們既然生活在這自然環境之下,就要順其而行。在沒有冰雪的地方吃冰,雖然炎熱的時候會感覺很涼快,但卻無法給身體確切的幫助。例如從事劇烈運動的運動員、登山客或勞力工作者,他們活動的時候身體會出汗,而在出汗後為補充所流失的水分就得喝水,單靠喝冷飲的話,只會越喝越渴。

想保骨本,地雷飲品碰不得


我是很反對飲料的人,特別是碳酸飲料,常飲用碳酸飲料的人,其肝、腎、骨質都會變得很脆弱。我有位來自美國的病人,他也是佛教弟子,我們初識的時候,他並沒有拿拐杖。那時候我坐過他的車,車裡面放了兩箱碳酸飲料,座位之間也放了兩三瓶,他不斷的在喝,我提醒他這樣喝下去會生病,他回答:「好好好!」說了好但還是改不了。工作一忙,我們常會不知覺的喝下一些不健康的東西,然後就喝上癮了,越喝越想喝,卻不知道它們會對身體造成什麼樣的損壞。


他第一次去印度的時候,我見到他拿了一根拐杖。我便問:「這是怎麼回事?」他說:「因為摔倒,大腿骨折了!」我很驚訝:「你這麼壯的人怎麼會因為摔倒就骨折了?」他去看醫生的時候,醫生說他的骨質很脆弱,原因不明,只能靠吃藥。我說:「這都是因為你喝碳酸飲料的關係,商家生產前曾做試驗,在碳酸飲料裡放了骨頭和肉塊,隔日一看,那些骨頭和肉塊都變形、腐爛了,這種飲料我們還拿來喝,真的很危險啊!」隔年,我們在法會上又見面了,他手裡還是拿著拐杖,我問:「你還沒康復?」他回答:「我另外一根骨頭也斷了!」


商家為了賺錢什麼都不顧,我們在吃的時候,也沒有意識到會有這些後果,只追求好喝好吃,現在花了很多錢買病,將來就得花更多錢去治病。

tm11 1

選擇適合自己的飲食


學佛的人都明白,賺那麼多錢要做什麼?生命就那麼長,明天會發生什麼,誰也不知道,死去的時候,錢能帶著走嗎?達賴喇嘛尊者曾說過:「我們的胃就這麼大,不管有沒有錢,胃都是一樣大。」同理,儘管飲食的品味各有不同,但不論有錢或沒錢,能吃得下的份量都差不多,然而,當我們忘了生老病死之苦的時候,就會變得什麼都敢做。


大家吃東西要小心,別光只顧著看那些推銷的廣告,你有權利知道那些食物到底適不適合自己的身體,誰也不能去強迫你。人有時候就是這樣,聽到別人說好,就一窩蜂的去搶著做、搶著吃,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適不適合。


我第一次聽達賴喇嘛尊者說法時,尊者藉如何辨識黃金的純度來譬喻:「做任何事情都要觀察一段時間,觀察到底是好或壞,有時候不一定是百分之百的好,可能也有些缺陷,如果可以選擇,便挑選好的比例佔多數的選項。」尊者這番開示,我時刻銘記,這對我們平日思考及應對外在人事物等都很有益處,這就是佛理。

三因的具體性質


在了解三因的性質之後,才能懂得如何平衡、對治它。所謂的性質並不是指所罹患的疾病,而是指組合三因的屬性,而隆、赤巴、培根又細分成15個類別。


隆的性質:是粗、輕、寒、細、硬、動。在解釋六味時曾提到,有隆病的人不能喝太多咖啡,因為苦味主要是水源素和風源素所構成,而這兩個源素裡包括輕、粗、寒,食用了這些性質的食物之後,會增加隆之中同類性質的比重,使之超過標準值,進而失衡。


赤巴性質:是膩、銳、熱、輕、臭、稀,另外還有流質的淨化,像有些體質燥熱的赤巴人,一吃到辣椒就會馬上拉肚子。腹瀉有很多原因,有些是胃寒所引起的,有些是因為消化不良,而消化功能差的主因正是胃寒,此時不能籠統的用相同的辦法對治。便秘也是一樣,起因多種,有的人說要吃優格和香蕉來增加腸胃蠕動,但也有可能會越吃越嚴重。


我有些病人一個月只能排便一次,狀況很嚴重,身體也很不舒服,排泄物無法排出是很大的問題,當所有的毒素聚積體內,不止是膚質會變差,其他方面也都會出現問題。三大排泄物(大便、小便、汗),該排的時候一定要排出來,工作繁忙時,有的人會憋著,然後就憋回去了,這不但不正常,也很麻煩。當代謝系統紊亂,不僅會影響生活原有的作息規律,一旦成了習慣,吃什麼都無助於改善。


便秘的起因很多,膽汁過度分泌、膽結石、婦女月經不調、赤巴過高、胃寒、胃火過強都會引致便秘,需依據不同的狀況去對症下藥。如果是膩,便以寒來對治之;如果是銳,便以鈍來對治之;如果是熱,便以涼對治之;如果是輕,便以重對治之。總之,相反性質互為對治辦法。


培根性質:為膩、涼、重、鈍、軟、穩,培根主要是土源素和水源素,尤其是涼、重、鈍,二源素在其中所佔的比例是很高的。所以,有寒性病或培根型的人,不能攝取過多的甜食,否則會造成體內培根增多,使土、水源素的比重失衡,到時問題就嚴重了。


四大源素與三因、七大物質、五官、五臟六腑之間皆有相關。這裡所說的四大源素,沒有提到空,因為空便包含了土、水、火、風四個源素的作用,故就不再重複。培根的基本是土源素和水源素,與臟器(包括肺、脾、腎、胃、膀胱、五官、舌部等)、食物的精華、肌肉、骨髓、精液、脂肪等直接相關,當培根發生問題時,受到影響的內臟便會將症狀表現在外部器官上。培根人的體型一般都是比較肥胖的,當體重超過身體所能負荷時,肺部的功能就會減弱,這也是為什麼肥胖的人痰多、易喘,與此同時,脾的功能也會漸轉虛弱。一般都說脾胃不好,脾和胃是很好的鄰居,一個出現問題時,另一個也會跟著出現問題。胃痛我們可以透過觸摸找到疼痛的部位,脾臟位在腹部的左側上方、胃的後方,所以痛處無法明顯的判斷。有時候明明是脾的問題,醫生會以為是胃的問題,有時候是胃有問題,醫生會誤診為脾的問題,雖然說兩者疼痛的部位不同,但病症卻是非常相似。

腎結石是吃出來的


為什麼會有腎結石、膀胱結石或膽結石呢?這些都是吃出來的!講膽結石大家可能比較熟悉,在動手術將結石取出後,把結石切開,從切面看起來是年輪狀,如洋蔥般,是一層一層慢慢形成的。


一切都是從胃開始,在消化功能不良的情況下,若攝取過多的油脂,特別是動物性的油脂(包括肉類、肥肉、乳製品等)。植物油冷藏後不會凝固,會保持其原來的液狀;動物油則不同,加熱時會融化,但一旦放進冰箱冷藏,即會形成固狀。甜食,再加上體內酸性濃度偏高時,自飲食中所吸收之食物精華分解而成的糟粕,經由膽汁、肝管、膽囊管進入膽囊內,而其中過量的膽固醇於膽汁中會呈現出超飽和狀態,之後,慢慢沈澱成結石。結石都是這樣吃出來的,就像一個寶物,我們花了很多金錢、時間去收藏,然後等到一定的時候,便拿出來展示。

如何平衡三因的量度


所謂量度,依現代科學來講,其實與數據的概念相同。量度有其標準值,高或低於標準值就是不正常了。
隆:運作於吸吐之間,其量度約為膀胱大小。


赤巴:在古時,只能使用最原始的測量方式,其量度約為男性的睾丸大小,而現代科學則已能以儀器計算,得到更精確的數據。


培根:其量度以我們自己雙手的手心併攏成接捧狀為一份做計算,各自不同。而經試驗,體內血液正常狀態下約有七捧之多,現代醫學與藏醫對這點的認定大致是相同的。


三因的量度,藏醫有一唐卡表示,其中包括對人體的認識(見圖1):

tm11 2

把人體的各個部位形象化的比喻成一座宮殿,例如身體的骨骼、肌肉、器官做為建築體,脊椎做為殿柱,五官(耳、眉、眼、鼻、口)則做為殿窗。在臟器的部分,最重要的心臟無疑是國王;肺臟是國王的左右大臣,每當國王要做出決策之前都得先徵詢大臣們的意見;肝臟是皇后,脾臟則被形容成妃子,依其重要性做排列。


不過,一座宮殿光有柱子並不夠,還得有樑才能把整個建物支撐起來,我們左右的兩個腎就是樑。腎臟很重要,它是我們人體五臟六腑中最早退化的臟器,與土源素、水源素、培根有很直接的關係。當我們攝取過多寒涼性或高糖分的食物時,培根相對增多,會導致腎臟的熱能量低下。當體溫高時,體內的血液和水分調節、代謝功能佳,身體機能可以正常發揮;但當體溫低時,腎氣不足,體內水分多經由尿液排出,以致會有尿頻等症狀。腎氣不足、腎虛的患者在飲食的選擇上,要避免過量攝取含高糖分、高鈉(醃菜、罐頭食物)、高鉀(馬鈴薯、地瓜、小黃瓜、高麗菜、青椒)的食物。


西方的飲食概念認為,應避免過度烹煮食物,以防止食物中的維生素和營養流失。生食,或許能完整吸收到人體所需要的不同營養成分,但主要還是得視個人的體質狀況而定,其次則是應依四季的變化去選擇食物。現在市場上什麼都可以買得到,例如蘋果,一年四季隨手可得,而且很新鮮。但對於冬天特別畏寒的人來說,一看到冰冷的水果時,身體就會開始排斥,這是自然的現象。只是往往我們還是會因為貪吃就忍不住吃了,直到胃部開始覺得不舒服,才會去回想這疼痛的起因。

tm11 3

藏醫治療疾病,也強調食療,此唐卡分別繪出隆、赤巴、培根患者適合的飲食。

 

為何無法根除病因?


外界源素的變動會直接影響到我們的身體,所以我們必須學習讓身體順應氣候的變化,現在我們常常待在室內,有燈、有冷暖氣,不知不覺就忘掉了自然最初的恩賜,反而越發依賴這些生活的輔助。盡各種方法去調養自己的身體,因為怕當錢賺夠了的時候,健康卻反而逐漸走下坡。如果一開始我們便能認知到患病對於家庭、工作、身邊親友等的連帶影響,或許之後也不會那麼辛苦。但我們常只想到自己,因為自私、無知,所以不明白痛苦何來。有時候我們會懷疑,明明照著做了,為什麼始終解決不了問題?就像修行還未達到一定的程度時,我們有時甚至會埋怨佛陀,但應該檢討、反省的其實是自己。學習藏傳佛教,就是為了要找到痛苦的根源,認識貪、嗔、癡,然後去平衡它。


(系列十一) 聽打:臧珞琳
潤稿:方裔如

註:藏病三因
1.隆 —氣分(氣、風,指氣息、氣血等)
2.赤巴—熱分(熱、火,指膽汁)
3.培根—涎分(濕、寒,指粘液等)

善報助印連結:

https://donate.spgateway.com/hwayue/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