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醫與佛法>
藏醫智慧,養生不離心
在藏醫觀點裡,身體的疾病是心靈的警訊,
融合佛教修行與不同醫學精要,成為一門獨特的醫學。
教授:達哇醫生
時間:2013年5月2日
地點:台北化育道場
攝影:班瑪歐色多傑
藏醫對一般台灣人而言,可能是陌生的,所以關於藏醫,很多人會覺得很神奇、很神秘,覺得它像魔術一樣,甚至有各式各樣的想法。今天我在這裡,想分享我幾十年所學,以及一些臨床的經驗。
這除了是為法友,更廣意的來說,也是為了眾生的健康。其實這也是兩位法王的意願,特別是達賴喇嘛尊者,他從16歲就開始服用藏藥,很清楚藏藥對他身體產生了什麼樣的功效,所以他認為藏醫不應該單單只是為了西藏人,應該服務全人類。
體質不同,治療方式也不同
我在很多地方講藏醫養生,因為活在現今繁忙的社會裡,人類的身心問題越來越多。雖然這樣的狀況,有很多不同的醫學體系,有各種不同的方法可解決,可是,這些問題,都不是單單一種醫學體系能夠解決的問題。
就像吃東西,我們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喜歡的食物也不一樣。所以有人適合吃西藥,有人適合吃中藥,甚至有人適合吃藏藥,各種各樣都有。舉個例子,就像花,因為每個人的個性不同,所以每個人喜歡的花也都不一樣。這種不同人有不同的選擇,就如同在各種醫學體系裡,每個人都有適合或喜歡的治療方式,藏醫也是其中的一個選擇。
藏醫有一個特點,就是裡面也涵蓋了很多佛法的道理、甚至哲學等等。雖然其他的醫學也講一些哲學,可是以我的經驗來看,覺得並沒有像藏醫這麼深。
這堂課的題目是「藏醫和佛法」, 大家不要期待我會講法, 我也沒要講法, 可是我知道學佛主要是修心, 說到「心」, 人的健康, 不光是身,最主要還是心。心不健康的時候,身也不會健康,所以這兩者是離不開的。大家都知道,學佛的好處是能夠把心靜下來,心平氣和後,身體也會跟著平和下來。
12項基本課題
所以這次的課程裡,我會講藏醫養生,包括佛法和藏醫的一些相關內容,其中包括:
一、藏醫藥學的起源與發展歷史簡介:我們要學習新事物時, 一定要先了解這件新事物,比如學藏醫的時候,就要先了解藏醫的起源與發展歷史。當然,這並不是說你學完之後去引用或幫人看病,那是不可能,因為這是很深奧的一個醫學體系,得用很長的時間才能學到並且運用,所以這門課程最主要是讓你更瞭解自己,透過對自身的瞭解,可以幫助身邊的人。
對於大家而言,醫學是門新事物,所以一開始,要懂得它的背景,瞭解自己學到的是什麼,所以知道藏醫的歷史是很重要的。這跟我們平時做事情一樣,跟別人工作或者是做生意,首先要瞭解他人的背景,然後你就能很踏實的按部就班去做事情,兩者道理是差不多的,所以我要簡單的介紹藏醫的歷史背景。
二、藏醫藥學的基本理論簡介:不少人覺得藏醫好像沒有任何的理論根據,只是民間療法一代傳一代。可是藏醫並不是這樣, 它有一套完整的理論, 根據這個理論去摸索發展,所以理論是很重要的。
特別是現在這個時代,科學很發達,很多人的概念中,只要有科學的依據,就好像都是真的,如果沒有這樣,就認為不是那麼一回事。其實這些都是我們認知上的障礙,為什麼呢?因為我們肉眼看不到的東西,並不表示它不存在,只是我們沒有發現。
三、藏醫養生學的基本概念:對於藏醫養生學,我們應該要有一個概念,也有利我們養生保健。
四、藏醫養生學的基本知識。
五、藏醫五源學:藏醫有五源學,中醫也講五源,可是兩者的五源,當中有一些不同。
六、五源與胚胎發育及發病、藥物的功效:這些都是跟五源素有關,也可以說是概括在五源素的功效當中。
七、藏醫的三因學:這是最基本、最根本的一個概念,什麼叫三因學,詳細的內容,接下來的課程會講。
八、七種不同類型的自然體質:你知道你自己的自然體質是什麼嗎?自然體質是不會變的, 你生下來是怎樣就是怎樣,如果你瞭解自己的自然體質, 就可以根據這樣一個基礎,去養生、平衡你的體質。
這裡要強調的一個觀念是:一個好食物,並不是適合每個人。譬如人參是好東西,但並不是對所有的人都好,有的人吃了覺得「很好」,但有人吃後卻覺得很不舒服,因為它不適合那個人的體質。這點很多人都不知道,很容易被疏忽。
九、五源素與六味和十七種功效的關連:這裡講到的六味就是甜、酸、鹹、苦、辣、澀,而中醫講五味是甜、酸、鹹、苦、辣,所以藏醫比中醫多一個澀,兩者有點不一樣。
這其中又有十七種不同的功效,這些功效最基本的根源跟五源素有關係,這些具體的細節之後我都會講。
十、六味的功效以及負作用:食物概括有六味,這些在我們體內會起什麼樣的功效?有什麼樣的好的作用?現在市售很多養生書,多數是提到某些食物的好處,結果大家就拚了命的吃, 但一般人都不知道,如果單一食物過量,也會起負作用的。所以在這章節裡,我要盡量講說這方面的知識,讓大家知道,一旦飲食不平衡,身體就會出狀況。
十一、根據自然體質調節飲食:這裡是說吃東西也要適合自己的自然體質,這樣才能讓身體呈現最佳狀態。
十二、根據自然體質調節起居:包括了身、語、意。
今天是第一講,我要講說藏醫藥學的起源與發展歷史簡介;藏醫藥學的基本理論簡介以及藏醫養生三單元。
古老醫學,藏族護身符
就像之前我說的,藏醫是一門古老的傳統醫學,根據文字記載, 已有近三千多年的歷史,它內容豐富,對世界屋脊上的藏族生存、繁衍、生產力等方面,有很大的貢獻。
藏族長久以來,都是靠著大自然生存,所以他們有保護大自然的概念並且擅長跟大自然溝通,於是對各種疾病有豐富的防治及治療概念。所以藏醫所講的很多內容,都是跟大自然有關係。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藏醫最基本的概念和理論,都是跟五源素有關,也就是土、水、火、風、空。
在時輪金剛裡,講的也是五源素,所有宇宙都是五源素的功效形成,因此五源素不平衡的時候,就會直接影響到人的身體,甚至所有的眾生。所以如何去保護環境,這是我們現代人應該要好好去思考的一個問題。
西元八世紀,藏王赤松德贊在位期間,為了弘揚和發展藏醫藥學,舉行了第一屆國際性傳統醫學交流會,他邀請國內及鄰近國家的著名傳統醫學專家一共九人,齊聚在西藏南部桑耶寺。當時交通不方便,這些專家不是走路就是騎馬,行程最少都六個月以上,有的甚至需要一年,所以他們在桑耶寺一待就是三年,彼此互相交流,吸取了印度、回教以及中國、西藏等各方醫學精華,編著了許多經典的醫學著作。
四部醫典,藏醫巨著
▲四部醫典編著者:宇妥雲丹貢布。(圖片提供/達哇醫生)
這跨國「醫學交流會」對藏醫藥學來說,等於開啟了歷史新頁, 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在此同時,藏醫學最傑出的學者──宇妥雲丹貢布,集前人經驗,借鑑其他民族的醫學精華,總結民間醫學,根據當地的地理氣候以及生存環境等,著作影響深遠的醫藥學巨著──《四部醫典》,為藏醫藥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宇妥雲丹貢布為了發展和培養藏醫專業人才,建立第一所藏醫學校, 招收五百多名學生,培養了不同程度的藏醫專業人才。除了建立學校,宇妥雲丹貢布同時也建立了醫生等級制。醫生等級分為四等,最高職位要學20年,接著是15年,再下來是1 0年,最少是5年。這些學生當中,有許多後來成為著名的藏醫專家,也編著了許多獨特的醫學著作,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西元12世紀,他的第13代子孫宇妥薩瑪雲丹貢布,對《四部醫典》進行全面的校注和修訂,建立了最完整的藏醫藥學的體系。直至今日,該書仍然是研究藏醫和藏醫教學中不可
缺少的主要書籍。
西元15世紀初,藏醫史上出現了南北兩大學派的創始人──蘇卡良念尼多傑和強巴朗傑紮桑,他們把《四部醫典》作為總綱領,進行各自不同的研究,並且根據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經驗,匯編了各派獨特的論著並撰寫了《四部醫典》註解本。
《四部醫典》的註解本其實有好幾種,南北兩大學派的註釋本是比較全面的。還有一本是17世紀的德司桑傑加措所編撰,他是第五世達賴喇嘛時期在政教方面最關鍵的一個人物,除了藏醫方面表現卓越,學識淵博的他,也為西藏的天文歷史撰寫了註釋本。
德司桑傑加措研究了南北兩大學派的不同的觀點,對《四部醫典》做了最有系統、最完整以及最標準的註解巨作《四部醫典藍琉璃》,並且召集全藏著名醫學家和畫家,為《四部醫典》繪製了79幅彩色系列唐卡。後來在13世達賴喇嘛的時候再增加了一幅,所以一共是80幅。
▲原始《四部醫典》木刻本。(圖片提供:達哇醫生)
重金屬、礦物也入藥
西元18世紀初,帝瑪.旦增平措先後奔波於西藏、印度和中國大陸等地,潛心研究藏醫藥學,他撰寫了舉世公認的藏藥本草學巨著《晶珠本草》,裡面有近三千種不同的藥材,包括礦物、動物、植物。其實藏醫的《四部醫典》裡也提到動物,可是動物至今用的很少,為什麼呢?因為西元八世紀,西藏引進了佛教,所以禁止殺生,於是用植物代替動物藥。
《四部醫典》裡明確地講到,礦物質裡包括不同寶石、重金屬。藏醫裡有重金屬,在《四部醫典》裡有提到。所有的東西,都有它的功效,如果你知道怎麼用,對人的身體都是有幫助的。
說到重金屬, 我要解釋一下,因為有人說藏藥裡有重金屬及水銀,因此以訛傳訛嚇得大家不敢吃藏藥,其實不是這樣。藏醫裡礦物跟重金屬用的
很少,多數用在外治,少數一些用於內服,都是經過炮製加工去除毒性,再跟其他百分之九十的植物一起配藥,一般就叫貴重藥物。這其中有八種不同的貴重藥,說它是貴重藥,其實價格不算貴,一顆大約35盧比,跟其他幾十萬元的藥方來比,還算好的。
可是為什麼說是貴重藥呢?因為它用的是價格比較貴的藥材,而且炮製這些藥的工序也是特別複雜,需要耗費時間也久,特別是去水銀毒素或是其他重金屬毒素的時候,有時候得花上40多天,而且每天得做十幾個小時,連續、不能停才能把水銀變成粉末。藏醫裡說水銀是劇毒,而且有三種不同的毒性,所以把三種毒取出有一定的工序。
在達賴喇嘛法王尊者的要求下,一些科學家以現代科學的方法去做研究,結果顯示,加工去毒過的水銀,都會從人體的毛孔、頭髮以及尿液排泄出去,完全不會積存在體內。一般而言,水銀若無去毒,一旦進入體內,便會囤積,是無法代謝排出體外。
試驗更證實,加工去毒過的水銀,再搭配其他藥的時候,這藥方的功效會提升50%,而且沒有任何傷害。科學家先以動物為主, 分成兩組試驗比對,之後再進行人體的實驗。
他們選擇一百多位罹病的西藏人,長期服用含有去毒過的水銀製成的藥方,這些病人沒有腎臟及肝臟的毛病,也無神經系統的狀況,最少三年後再去做體檢,他們的腎臟、大腦神經還有肝臟, 都沒有任何損壞,而且體內看不到有關毒物的囤積。
總之,藏醫藥學是一門獨特的醫學體系,除了完整的理論和實踐,更與藏傳佛教的哲學思想結合。今天我要簡單的介紹藏醫藥學的開創和發展歷史,希望大家能夠進一步的瞭解。當然,光我簡單的介紹這麼一段, 是無法全然瞭解清楚,不過現在網路上有很多相關資訊,今天我在這裡講說,播下一顆小小的種子, 希望將來能夠發芽。(「藏醫與佛法」系列一)
*聽打:陳怡靜
▲達哇醫生說:「藏醫藥學是一門獨特的醫學體系,除了完整的理論和實踐,更與藏傳佛教的哲學思想結合。」
達哇醫生,現任法王醫生
曾任達賴喇嘛尊者的醫師,現任法王噶瑪巴醫師的達哇多吉醫生,生於1958年,13歲起,就讀藏醫學校學習藏醫。1975年至今,從事藏醫事業、教學、研究、醫診達38年。
1994-2002年,達哇醫生擔任印度藏醫院藥物研究所主任。2003年任印度藏醫院主任。2004年任命為藏醫院院長。2011年退休,擔任藏醫院高級顧問,經常參加國際藏醫學術會議並任主要來賓,曾參加過許多國際傳統醫學演講會。為了醫診、教學、研究、展覽及學術交流,多次走訪過美國、加拿大、日本、俄羅斯、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等歐洲14個國家,並編寫出版藏醫藥書籍。
------善報2013秋季號 pg. 74~79
善報助印連結:
https://donate.spgateway.com/hwayue/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