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拿勝義諦,欺負世俗諦

<妙融塗鴉牆>

mr 18SU

 

別拿勝義諦,欺負世俗諦

最近想要很膚淺地談一談二諦。其實要講明白二諦,以及整理出各派、各宗、各大師對於二諦的安立解釋,不是一篇小文章能做得到的,但是促成我仍然想要膚淺地談一下二諦的原因是,一直以來我發現不少法友對於二諦不是太認識,以至於在勝義諦與世俗諦上矛盾、糾結著無法平衡。尤其,對於世俗諦有些誤解。

 

什麼是「二諦」?

要談這問題以前,我得先定義一下範圍。所謂的勝義諦,在這裡主要是指實相境界,是無造作的境界,是聖者們禪定所趨入的實相。至於世俗諦,是指虛妄的境界,是造作的境界,是凡夫之心所想像出來的虛妄世界。(註)

可以說,所有目前我們身與心所經驗到的一切,多是世俗諦的範疇。在竹清嘉措仁波切的《二諦》一書中,關於世俗諦方面說到:「世俗諦之所以被稱為「世俗」,那是因為無明遮障了現見真如。而之所以說是「諦」(真理),是因為一直到不成熟的凡夫了悟真如之前,都會將世俗諦視為是真實的,而這種性質以一種與它被感知的方式一致的狀態運作著,在這樣的情況下,世俗諦並未欺矇或誤導不成熟的凡夫。」。於是,所謂的世俗諦,我們除了認識到「世俗」這一面向之外,也得注意到「諦」這個字。也就是說,雖然是虛妄的,但是,確有其功用作用,以及,這是了悟之前不可能沒有的感知經歷。於是在龍樹菩薩的《中觀論頌》中提到:「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又說:「若人不能知,分別於二諦,則於深佛法,不知真實義。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涅槃。」因此可以看到的是,整個佛法包含著勝義諦與世俗諦,或者說,佛法並沒有排除、貶抑或輕視世俗諦。而是在介紹出勝義實相與世俗現象這兩種境界,讓我們認識此刻的狀態處境,以及知道能達到的更高境界。

 

勝義諦,不是用來打高空

但是現今在一些社群媒體上,有時會看到一些例子。比如有人發表某些快樂的時光與照片,就會有學佛的人跳出來說:「何須執著虛假象」或者有人分享著禮佛修持等法喜時,也有修行人會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在生活中也會看到,有人說最近身體不好時,會有人說:「只是臭皮囊,五蘊皆空。無需在意。」又或者有人表達近來有些情緒、情感上的問題過不去時,也有人表示:「覓心了不可得,何有情緒可得?」這樣說,按理是沒有不對,拿出佛經中勝義的境界,來應對現象的問題也是一種角度,以及個人的選擇或者是個人的修持境界。但是這可能產生一個問題是,如果在對待生命的態度上,不論是對自己或他人,過度的忽視與輕視世俗諦的話,這未免有失佛法的圓融,過於偏頗。此外,還可能會造成不能正常生活,產生更顛倒的世俗問題。

 

尊重世俗諦,創造證悟的順緣

事實上,如果能夠好好理解認識二諦,會發現,勝義諦是究竟的境界,是一個修行人的努力目標。而世俗諦,可以是一個修行人在努力達到目

標的過程中的各種必要條件。諸如:健康的飲食、正面的思想、友愛的關係、適當的環境、遵循某些適當的規則規範等等。

因此,創造出適當的修行順緣與修持環境,這是世俗諦,但卻是現階段必要的工具。即便在經典中也提到,在佛陀時代有一群比丘們禪修無法進步,一位阿羅漢觀照到原因出在食物上,於是在調整了食物之後,比丘們的禪修便有了很大的增長,甚至證悟了果位。雖然勝義諦是究竟實相,是那麼離言絕相,超越一切,但是,要達到勝義諦,卻是離不開世俗諦的,如果拿著勝義諦的實相真理,去欺負、壓制世俗諦各種現象真理,最終也只是在欺負自己和欺負別人。

 

別拿勝義諦為放縱背書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可以看到,一些學佛人表現出對一切的忽視與不在意,是因為那所謂的勝義境界,諸如「虛妄不實」、「如夢如幻」等等的思想,但是也有另外一種類型的表現是,恣意而為且隨心縱慾,而這可能也是來自於勝義思想的曲解,比如說「無二無別」、「不作意」、「任運」等等思想,常被引用的幾句話有:酒肉穿腸過、狂智、瘋瑜伽士等等。

總之,在不礙於勝義諦的認知上,對於世俗諦應該給予一份尊重。因為我們終究避免不了世俗的各種顯現,也避免不了其影響與作用,於是只能在成佛之前的漫漫長路中,適當地依靠著世俗諦,從而漸漸地趨向勝義諦。

註:請參考竹清仁波切《仁波切說二諦》P24-26

 

------善報2018夏季號 pg. 76-77

善報助印連結:

https://donate.spgateway.com/hwayue/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