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達磨之驚鴻

阿毘達磨之驚鴻

阿毘達磨(Abhidhamma),舊譯阿毘曇,簡稱毘曇,意譯為「無比法」、「對法」、「大法」,屬於經、律、論三藏中的論藏。由此可知「阿毘達磨」是三藏中論藏的總稱,並非特指某一本論集、著作。

一些朋友來問我,明就仁波切即將要講的「阿毘達磨」課程,在哪裡可以找到這本論典?因為這個問題,所以想寫一篇小文,來介紹一下「阿毘達磨」。

 

論藏的定位?

在三藏當中,「經」(修多羅)是指佛陀教導的直接記載,是佛陀說過的話的彙編;「律」(毘奈耶)是指佛陀為僧團所制定的紀律規範,是佛陀所認定的規矩制度。

但是對於「論」(阿毘達磨)具體定位,一直以來在不同的佛教體系中,有著不同的認定。

比如說在南傳佛教中認為的「阿毘達磨」,是指佛陀以更仔細精確的方法闡明法義的紀錄,以及佛陀認可的佛弟子們之間的佛法討論。

這在巴利三藏(南傳上座部佛教所依據的三藏)中,論藏的範圍非常明確,主要內容以七部論來建構,分別是《法集論》、《分別論》、《界論》、《人施設論》、《論事》、《雙論》、《發趣論》。

由於內容龐大繁雜,很少人能真正完全研修全部的阿毘達磨,因此在南傳佛教中,大家以《清淨道論》、《攝阿毘達磨義論》,據說有九部阿毘達磨概要的書,為學習阿毘達磨的主要教材。

到了北傳佛教,在大藏經中對於論藏的定位範圍變得廣泛且模糊,有些人認為,所有闡明經典的論著,以及佛弟子們(祖師大德)的論著,都可以屬於論藏。

但是稍微嚴格來說,大概可以分為「聲聞乘阿毘達磨」,以及「大乘阿毘達磨」這兩大類別,每一大類別中,都有其豐富的論集內容。

 

俱舍論是什麼?

在對於阿毘達磨的學習上,漢傳與藏傳因為共屬大乘佛教,因此有不少相通之處,大家主要依據的教材,是研究探討阿毘達磨的《俱舍論》,以及各自宗派祖師們詮解《俱舍論》的論著來學習。

因此在大乘佛教體系中,關於阿毘達磨的認識與學習,多是透過《俱舍論》的觀點來認識。

《俱舍論》是什麼?它的全名是《阿毘達磨俱舍論》,其實俱舍(kośa)這個詞的意思是「藏」,其他的名詞對譯一開頭已經談過了,所以整個翻譯過來,就叫做《對法藏論》。

這本著作,是普遍在漢傳佛學院以及藏傳佛學院中必要學習的教材。作者是「世親菩薩」,他最初在小乘說一切有部出家學習,之後追隨其兄長「無著菩薩」的腳步,進入了大乘世界。

關於《俱舍論》,我們之間是有一點交集的,曾經在佛學院時,就有這麼一門課。當時教俱舍的老師要求我們將整部論著拆解為圖表,也就是透過將文字製作成表解的形式來學習《俱舍

論》。

那時我選擇的班別就叫「經論班」,因此總是沈浮在不是經就是論的浪花中。有一陣子大家每天都在為某本經某本論畫圖表、做科判,當把每一張表解、科判的紙,連在一起成為一個大圖表時,長度能夠繞著教室走一圈甚至更多。

那時為了俱舍這門課,大家都投注了所有的課餘時間,有同學開玩笑說,她終於知道俱舍為什麼是俱舍了,因為一但學進去,就一切都得捨下。

 

阿毘達磨在講什麼?

在「阿毘達磨」中,將一切萬法歸納為五個大類:色法、心法、心所法、不相應行法、無為法(涅槃法)。不似經典中那樣涵蓋性、故事性、文學性的表達,在論典中,對佛陀教法以更加詳細、精確、具體、系統地加以分類、闡釋。

而這樣的分類整理,可以說是建構了佛教的世界觀、心理學、認知科學以及出世觀。

阿毘達磨還有四個特點:

第一個特點:系統地分析萬法。將《經藏》中錯綜分散的教導,條理清晰地加以統整。

第二個特點:將一切法分析至最基本的單位。在阿毘達磨中,僅只是「看」這個行為動作,都能被分析為許多心理過程、心識剎那。如此至微的分析,是阿毘達磨令人著迷之處,也是令人敬

而遠之的地方。

第三個特點:整理經典中的專有名詞。佛陀因材施教,因病予藥。所以經藏中,佛陀使用了不同語言、不同名詞、不同方式來表達同一件事。

在阿毘達磨中,則給予了準確的名詞定位與定義。

第四個特點:以二十四緣整理出名法與色法之間的關係。也就是各種不同的法之間的關係,比如說:剛滅盡的心與心所是現在心與心所的「無間緣」也是「相續緣」。概念與名色,以兩種方

式「所緣緣」、「親依止緣」作為名的緣。總之,在阿毘達磨中,將一切諸法(所有內外現象)釐清了彼此之間的關係。

對於這第四點,其實我也沒弄明白過。各種錯綜複雜的關係以及單向或多重的關係,是我的死穴。只能站在遠方,殷重的遙望便滿足矣。

 

為什麼要學阿毘達磨?

首先,學習阿毘達磨可以有系統地暸解佛法,能夠對佛法有整體的概念,並練就嚴密的思維方

式。

其次,研讀阿毘達磨能讓我們更認識世間科學。因為許多近代科學的研究成果,早已經在阿

毘達磨中提到並且講得很清楚。

再來,能讓我們懂得取捨,明辨善、惡、正、邪。在阿毘達磨中,一切的標準都是明確定義,沒有模糊空間的。這能幫助我們在心中,建立如法如理的準繩標竿,不為世俗顛倒標準所迷惑動搖。

最後,阿毘達磨為我們介紹出了自心的狀態。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心,認識自己,建立在對自己的正確認識之上,健康的在生活中運用佛法。

阿毘達磨以系統的整理歸納,一步步引導我們,正確的觀察,正確的思考,正確的認知,正確的行為。透過縝密精微的觀照,引領我們走向無苦的解脫之境。

經典,是佛陀針對不同根器、不同性情、不同智力、不同種姓的聽眾,應機的教導解說。是以當下最有效的方式來引導人們了解真理並掌握實踐方法。也因此在經典的紀錄中,佛陀運用了許多比喻、隱喻、案例、詩文、故事等種種方便法來教學。一切的目的都在於為了讓聽眾們容易理解接受、生起信心。

 

俱舍何以名俱舍

然而對阿毘達磨來說,讓人好理解、好接受不是主要的目的。阿毘達磨的核心目標,是企圖盡可能直接且全面地,展示出形成經典所仰賴的思想架構理論系統。

因此在阿毘達磨的領域中,並不過於考慮聽眾個人的身心狀態與智識能力。為了實實在在地呈現出佛法的知識體系,因此阿毘達磨排除了任何文字上的修辭美化,僅只是如實地以精準的論述來體現法理。

雖然完全不顧取悅人們的阿毘達磨長得不好看,雖然它的出生到底是佛陀親自所說,還是之後結集而成,至今眾說紛紜,但卻因為阿毘達磨將佛法理出了系統、建起了架構,於是使得佛教不只是信仰與鮮花,而是有著扎扎實實理論體系的思想。也因為有了系統架構,於是佛法才能經歷兩千五百多年的歲月洗禮,流傳至今。

之前提到,《俱舍論》是普遍漢傳、藏傳學習阿毘達磨的起手式。因為是目前我們所接觸的佛教社群中,普遍學習的論著,因此資料很多並不需要我來多加著墨,不過不知道大家看到「俱舍」這個詞的時候,有沒有好奇過,為什麼玄奘大師給這部論著起了這個名字呢?

「俱舍」的原文是kośa,意義是「藏」。這樣看來「俱舍」和「藏」有什麼關係?很長一段時間,對於「俱舍」我不僅感到迷走在其文字義理中,就連名字都讓我感到困惑。

直到有一天我意識到,「俱舍」其實是音譯。也許你會想,如果是音譯的話,比較接近的發音應該是「鉤夏」這樣的發音,也不會是「俱舍」呀。重點來了,如果你懂得閩南語的話,請用閩南語來念念「俱舍」這兩字,立馬發音就對上了梵文的發音。

據一些資料指出,閩南語也稱為河洛語,可能是河南洛陽,或河、洛流域,相傳夏、商、周三代均源自於河洛之間,所以河洛話就被大家認定為中原當時的古語。換句話說,閩南語曾經可能是唐朝時期的普通話。這也是為什麼用閩南語讀古詩時,聲調更有韻味、平仄更加明確,尤其用閩南語唸經典中的咒語時,反而更貼近梵文發音的原因。曾經的詩人或者譯師,很可能是以閩南語的原型在寫詩在翻譯。

 

長老舍利弗的私人筆記

由於明就仁波切的阿毘達磨網路課程,幾位翻譯紛紛在問可以從哪裡著手來準備。我本來一心認為肯定是非《俱舍論》莫屬,然而仁波切所給出的答案卻是《舍利弗阿毘曇論》。

這個答案還真是打開了我對阿毘達磨的眼界,走出了侷限在俱舍中的印記,看到了不同形式的阿毘達磨,甚至可以說是窺見了仍然保有阿毘達磨論書古型的阿毘達磨。

《舍利弗阿毘曇論》這本論書,從415年定稿時就沒被重視過,一直以來相較於其他經論,也是相對地受到冷落,也許這正好反應了作者舍利弗尊者身為佛陀智慧第一的首座弟子,標準的聲

聞乘長老的個人特質與生命態度~任他紅塵滾滾,我自清風明月。

話雖如此,但是舍利弗尊者可不是那種不苟言笑的長老,他與目犍連尊者的友情眾所週知,他與阿難尊者的情誼甚至被記載於經典中,他幫助阿那律尊者證果,是羅羅尊者的親教師,據《牛角林大經》(Majjh., No. 32)中記載,舍利弗尊者是位善於激勵他人的善知識,因此大家都喜歡去找他,聽他說法。

 

著重禪定的阿毘曇

《舍利弗阿毘曇論》這本著作的特點,在於尊者將來自佛陀的教導,以獨特的數字順序來整理記錄法義,這也方便了大家在佛法上的學習、記憶、研究與弘傳。

此外在《舍利弗阿毘曇論》中,「禪定」是其中重要的主題,這本有著31萬字的論著中,將近九萬五千字是關於禪定的內容。

在對於安般念十六勝行(觀息法)這個在佛教中最重要的修行方法上的詮釋,使得這本論著不只在文獻上,在實修上也有著相當高的價值。

在《舍利弗阿毘曇論》中提到禪修的觀念應該要是整體的去思考,也就是「禪定」這回事,需要因緣的具足。換個方法說,禪修、禪定是一個綜合性的結果,並非是單一的行為能夠達成。

那麼要具備什麼樣的因緣條件,才能得定呢?論著中提到,一個必要條件是要「成就威儀行」,這意思是要好好的守戒、持戒,再更仔細的來說,就是要盡量地讓自己的身體、言語、心意都保持著善行。

論點中舉例到,像是「恭敬」他人就是威儀行,不去不該去的地方是威儀行,不要讓自己放縱五欲也是威儀行。總之,自我約束

與自律是得定的第一條件。

還有一個條件是要親近善知識,並提到一位善知識的具體定義。在依止善知識上,論文中提到「心向彼。尊上彼。傾向彼。解彼。」我自己覺得,這樣的形容實在很生動。

至於其他的條件是要收攝感官,不要讓感官放逸,以及要節制飲食,提到吃東西要適量不能太餓也不能太飽,而且要注意自己吃東西時的心態,不應該為了活力、養生、美容、美食等原因而吃,應該是單純地為了維持生命而吃。

打岔說一句,我覺得光是在吃東西的態度這一個條件上,對於喜好在社群媒體貼出眼前美食美圖的現代人來說,想要「得定」看來有點不太容易。由此推演,也許可以再多列出一個得定的條件是「遠離社群媒體」或是「遠離手機」。

其實不論是哪一本關於禪修的書,都有一個重點,就是簡化與減化。讓生活簡單以及減少身語意上的過度過頭,是所有修行的第一步。以為能夠物欲橫流地生起禪定達到解脫,這絕對是不切實際的癡心妄想。

 

潮流往還,經典永存

這次明就仁波切開課講「阿毘達磨」的這個因緣,在我心中吹起了一陣復古風。整個準備的過程,彷彿身歷其境地參與了那段最初的過去,也讓我意識到,有時走著走著就不知不覺地走遠了,是時候重新審視自己的道路且看看自己在哪裡。

三乘佛法其實總會輪流著一陣陣的掀起一波波潮流。在一個佛子的修行生命中,總會

時而遊歷在聲聞乘的大地上,時而飛翔在大乘的虛空裡,時而又游徜在金剛乘的無際大海中。

如此豐富多彩的佛法世界,是佛陀無邊的大智大悲與大力的體現,是覺悟聖者們悲智願行的果實。對於我們來說,辛苦的事,前人已經完成,我們只要能打開心扉的心向彼、尊上彼、傾向彼、解彼,就一定能在自心中,見到真實、渡至彼岸。

 

 

------善報2020冬季號 pg. 70-73

善報助印連結:

https://donate.spgateway.com/hwayue/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