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融塗鴉牆>
「我」公式裡如何無我
在一次活動中,一位法友熱情的描述著禪修時所生起的種種生理感受, 甚至比手畫腳的描繪著那些有氣感的地方,在鉅細靡遺的形容過後,他問我這是怎麼回事。我可以感覺到在陳述的過程中,這位法友的興奮之情, 也許表達的本身比起獲得答案還要令這位法友更欣喜。就在我實話實說的回答之後,雖然這位法友禮貌的接受了我這平淡到不行的回覆,但從他失落的表情,我知道這回答並沒有讓對方滿意,至少,希望獲得的認可並沒有發生。
這不是我要的......
隔天,我便聽說這位法友在活動結束之後表示「這不是我要的答案」。乍聽這一句話,竟然有種熟悉的感覺在心中湧現出來,好像時常這麼聽到,也好像常常自己這麼說著:「這不是我要的......。」
這麼熟悉的一句「這不是我要的」,到底來自何方?為何令我如此熟悉呢?仔細地推敲了一下,於是稍微看出了一點端倪。
似乎是經由排除法,我們建立起自己希望的模式,得到自己想要的情境。只要有所選擇、可以揀選,我們就必定下意識的依照自己的喜惡、習性,及自己的過往經驗去做出決定與選擇。然後在很多「這不是我要的」的排除之後,得到了「這是我要的」結果。
以「我」為出發的公式
這沒有什麼不好,也可能是生存與生活的必要。但是仔細想想,我們是依據什麼,又怎麼能確定自己真正需要什麼,或是不需要什麼呢?有什麼樣公定的準則來決定要與不要?或者有什麼共通的道理來決定好與不好呢?問了問自己,也問了一些朋友後發現,其實多數時候,我們說不出一個不可攻破的道理,更多情況下,就只能是順著內心的模糊感覺與習性趨向,去認定那是不是自己的「菜」。看來,在好像是理性分析的背後,真正做出了決定的是深層的感性。而這感性,卻不能否認地帶著情緒、情感、過往經驗以及讓自我舒服的追求。於是得到了一個公式,一切以「我」為出發,順著這個「我」讓「我」舒服,這就是「我」要的,反之,不順著「我」讓「我」不舒服的,就不是「我」要的。在世俗生活與輪迴的模式中,這種「我」的公式,似乎是讓人生順利進行的方式。
我與無我之間的答案
帶著這種公式,我們生活、應對與工作,並且試著用這樣的公式,來學習那著重在減少我、放下我、要無我的佛法。然後,我們聽著自己想聽的教導,領受著自認為符合自己程度的教法,親近著能讓我們感到舒服的老師,接受著說到自己心坎裡的既定 答案。於是我們確定出一個結論──「這是我要的」。若不如此,我們則覺得這教導不相應,這教法不夠甚深,這老師不夠慈悲,這答案沒說中我心裡的答案,而我們也將確定──「這不是我要的」。
最近我在想......此刻我正在想,在強化「我」以及讓「我」舒服的前提之下,如何能到達「無我」?是否用「我」的角度去揀選,就能夠獲得「我」真正的需要以及答案呢?
------善報2019冬季號 pg. 68~69
善報助印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