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徒眼中,「佛陀」重要嗎?

噶舉大小事

64 67 2020spring

 

在佛教徒眼中,「佛陀」重要嗎?

 

文:子杰李通(隆德寺佛學院阿闍黎)

英譯中:馮復華

 

在以神為主的一神教信仰中,沒有人會高於宗教的創辦人,例如:基督教中,「上帝」之下是「耶穌基督」;而在伊斯蘭教中,先知穆罕默德的重要性僅次於真主阿拉。人們可能會認為佛教也是如此,但實際上,如果你去佛教社區或國家,尤其是藏傳佛教地區,就會發現大部分佛教徒都有自己的「偶像」或上師,對某人來說是阿彌陀佛,對其他人來說可能是蓮花生大士或度母,也有人認為是傳承上師或根本上師,但你可能會發現,很少人會說:「我最喜歡佛陀」。

 

 

別人都在呼喚教主,佛教徒為什麼不?

如果是回教穆斯林遇到危險,他或她可能會尖叫呼喚「阿拉」;如果是基督徒,會呼喊耶穌基督;印度教徒則會向「RAM」求救。但佛教徒遇到危難,他們呼喊的可能是本尊或上師的名號,幾乎不會有人喊出「佛陀!」。西藏民眾可能會向三寶祈請,但這意味「佛、法、僧三寶」,而不是僅有佛陀。

漢傳佛教徒可能會呼喊阿彌陀佛或觀世音菩薩,而不是歷史中記載的「佛陀」;釋迦牟尼佛。在其他文化系統中,用「上帝」或「天主保佑你」等詞,是很普遍的;但如果你說「佛陀鑑知」或「佛陀保佑您」等話,就不是那麼熟悉或好理解,因為在多數佛教文化中,人們沒有這樣說話的傳統。

在佛教中,如果希望疾病痊癒,你會祈求藥師佛;如果想求長壽,你會祈求長壽佛、白度母或其他本尊;如果想得到富貴或金錢,你會求黃財神臧巴拉或財寶天王等等。那如果祈求得到智慧呢?雖然很多人是因為「佛陀的教導即是智慧」而追隨佛陀教義, 但如果有人希望藉由實修開啟智慧,通常他們會選擇祈請的主尊,是文殊菩薩而不是佛陀。甚而,如果想往生淨土,你心嚮往之的通常是彌陀西方極樂世界、不動佛現喜淨土、蓮花生大士的銅色山淨土等等,在這之中,並沒有一個讓人們神往的「釋迦牟尼佛淨土」。

 

佛陀的任務,讓眾生認清自己

如果我們問:為什麼佛教情況如此呢?這並不是因為佛教的本尊或其他神尊比佛陀釋迦牟尼佛更厲害,而是因為佛陀的角色定義及佛陀追隨者的心態。

首先,在佛教建立前,印度已經有許多宣稱自宗神明有多強大、可以賜與你滿願的宗教;佛陀之後有了名為「佛教」的宗教,其特殊之處是在於:佛陀並未要我們向神明祈求,也並未聲稱他有能力賜與任何事物。他僅說,歸根究底,我們都是相同的,每個人都是自己業力的主宰者,而業力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

佛陀談到,眾生和他在本質上都相同,但眾生漫無目的地徘徊於輪迴中,不知道自己是誰、也不知道最終結局會是什麼;而佛陀不同之處,是過去多生多世的犧牲與追尋真理,終於尋得真相,成為證悟者。

就佛法而言,沒有人比佛陀修為更高;但佛陀也明白說到,他無法幫人免除痛苦,也不能將他的領悟直接移植給別人。

我們可能覺得這種說法,聽起來有點無能為力或技巧欠佳,但真相是,大部分宗教的說法,可能只是聲稱有效或是一種引誘方式;相較起來,佛陀不過是非常誠實而已。許多宗教會主張,我們獲得的任何事物,都來自於上帝或神靈的恩賜;但根據佛陀的說法,我們能獲得的任何事,都來自於自己所做,並不是仰賴佛陀或上帝的恩典。

佛陀也被認為是佛教徒的皈依處,但他曾強調,他只能分享自己領悟到的道理,而要怎麼學會並了悟實相,是眾生自己的任務。但人們意不在此,人們追求財富、長壽、健康、幸運、勝利等等,而「心靈轉化」或「瞭解現象的本質」,可能是人們清單中排名最後的幾項。

不只一般人這樣,許多佛教徒亦復如此,他們祈請的不是佛陀,而是一些本尊或上師。在藏傳佛教許多地區,調伏心靈的訓練及禪修並不是寺院的重要日課,舉行護法的法會才是。幾乎每天傍晚,寺院中所有人都會聚在一起修持護法儀軌,修持的目的也非常明確:祈求障礙消除、生活萬事如意。

 

你是追隨佛陀,還是佛陀的智慧?

此時此刻,該是追問「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佛陀』對於佛教徒,反而不那麼重要?」的時候了。

佛教徒為何應該尊敬佛陀,是因為我們是佛教徒嗎?這可以是一種原因,但並不是最正確的那個。因為修持佛法的目的並不是追隨佛陀,而是去學習及實踐他的智慧。因此,我們若不瞭解佛陀殊勝性的主要原因,就並未掌握佛教的重點;而若我們不知道重點在哪,或許真該捫心自問:我們真的有在修持佛法嗎?

一般來說,在佛陀教義中,有兩種追求幸福的途徑:一種稱為世間法,另一種稱為佛法。兩者不同之處在於:

一、世間法:世俗方式,人們是透過滿足或餵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不論是消極或積極的)來追求幸福,例如,如果有人想要富裕或有權勢,他並不會以察覺或控制自己的欲望來達到目的。

二、佛法:而在佛法,特別是佛陀教義下,修行人會觀察自身動機、感受及情緒,判斷是正面或負面,如果是正面的就去追求,如果是負面的,則不去餵養,而是去控制、訓練及改造它。這就是佛法的要義。

 

我們做了什麼,讓人覺得藏傳不是佛教?

但是總體而言,人們對於「學習如何去控制或克服負面情緒」,總是意興闌珊,對於以訓練來轉化思想,同樣興趣缺缺。我們非但不嘗試轉化,反而還會傾向於滋養某些情緒。也因此,法教也成為餵養負面情緒的方式。例如如果有人渴望致富,那修持臧巴拉 (黃財神)這種本尊就成為圓夢之道;或若有人在日常生活中滿腦子期待與擔憂,那瑪哈嘎拉這樣的護法就會成為他修持重點。

當我們說到佛陀,會談到他如何開示我們解脫之道;但當我們談到某些佛教成就者時,例如蓮花生大士,我們會津津樂道地說他如何消除所有障礙及使所有願望圓滿。因此在藏傳佛教中,比起佛陀,更多人喜歡蓮花生大士,甚至有人試圖證明,蓮花生大士比佛陀更偉大。

因為這些原因,某些批評者會主張,藏傳佛教並不是佛教,而是「喇嘛教」。這一個詞冒犯了藏傳佛教徒,而且要在很久之後,他們才理解到,藏傳的某些傳統確實會招致如此印象,且某些做法確實過於極端。

這種現象不僅僅發生於藏地,也發生於佛教蓬勃發展的其他國家。實際上,當年佛陀圓寂後,印度也發生這種現象,儘管佛陀選擇放下自己身為王儲的權勢及財富,但各寺院卻逐漸演變,變得越來越中央集權及重視物質主義。因此在某些地區例如藏地,寺院變成大部分區域中最為富裕的機構,因此,儘管佛法和僧伽的初衷在追求社會和平及和諧,但不幸的是,很多情況卻是適得其反。

 

強調思辨智慧的佛教,何時變成教條主義?

對於佛陀所宣說、稱為「中道」的生命基本要義,或佛教最重要的元素,例如八正道或四聖諦等教義,在藏地某些地區或許鮮為人知。佛陀了悟「中道」時,最重要的體會,是不要人云亦云的追隨約定俗成的傳統,他相信我們既身為人,就有足夠的智慧分辨對錯,也因此他教導,佛教並不是一種傳統,而是一種思辨方式,任何人都可以去質疑、探索及理解。但時光飛逝,佛教成了一種傳統,許多佛教徒依此行事,甚至身為僧眾,也鮮少人知道他們所作所為的背後原因。

同樣,在佛教中,只有通過了解人生,才能實現此生幸福;通過瞭解我們自身本質,才能得到來世解脫,只有透過瞭解實相,以智慧為鑰匙,才能通向證悟。因此,所謂的聆聽、反思及禪修,聞思修是發展智慧的方法。佛教最初成立時,「強調分析」和「智慧」曾是佛教最為獨特的傳統,但曾幾何時,佛教漸漸流於教條主義,人們也淡忘了智慧的重要性。最終,不容質疑的信仰和虔誠,取代了佛陀教義中完美的智慧,「祈請」成為佛教徒投生淨土或獲得證悟的主要方法。

在諸如《金剛經》等各種經典中,佛陀曾宣說,供養多如大千世界般的黃金珍寶所獲得的福德,無法與理解、銘記或閱讀四句經文所獲得的功德相提並論:「『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 勝前福德。』」這是因為這類經典,提供能幫助了悟實相的、最偉大的智慧,而這種智慧正是證悟的關鍵。

相較於此,其他各種善行不論是供養或是行善等,不論規模多大,若缺乏了悟實相的智慧,都只會成為再次淪入輪迴之因。但若看看近代佛教社團的各種活動,你會發覺,佛教徒最不希冀的似乎就是智慧。

 

為何佛陀鼓勵你「質疑」?

佛陀不僅領先於他的時代,更遙遙領先於我們。

當大部分宗教要求「相信」時,他要求追隨者「質疑」,因此佛經多半是問與答的集結紀錄。當大部分宗教關注神的大能時,他關注的是人的潛能。當大部分宗教聚焦於來世的福德顯化時,他關心的是如何在此生達到證悟。然而,佛陀的追隨者和其他宗教信仰者並無太大差異,因此他們既無力也不想消化佛陀獨特的智慧,因此讓佛教變得與其他宗教無太大差異。

基於這原因,歷來各國許多偉大思想家例如愛因斯坦、泰弋爾、羅素等等,他們發掘及尊崇佛教的原因,是迥異於大多數佛教徒的,差異之大,甚至像是兩種不同的宗教。這些偉大思想家所珍視的佛教教義及獨特性,是大多數一般佛教徒視而不見的;相對的,所有盛行於例如藏傳佛教區域的修持習俗,在佛陀時代都是前所未聞的。但是現在如果某人婉拒其中一些傳統,例如藏傳佛教社群,就會立刻面臨被排斥於佛教之外的直接威脅。

 

只能自我救贖,不會有救世主!

其實這並非意味著:因為這些修持習俗在佛陀時代並未存在,或因為這些並非傳襲自印度,所以這些傳統就是無用、應廢除的──這種說法沒有意義。如果從佛陀角度來看,修持佛法的主要目的是這樣的:

一、在最初層面上,是幫助控制人們的負面情緒,從而達到內在的平和。

二、在第二層面上,是從根本上斷除負面情緒「煩惱障」,因此人們能解脫於輪迴。

三、在最終極目的上,是通過淨化「習氣障」,並開展出了悟萬法實相的智慧,從而獲得證悟。

因此從此意義而言,任何有助於此的行動、不論宗教性或尋常事物(因為某些習俗或傳統而被納入法教中),都成為向法之道;反之,任何在表向上看似佛教的行為或事物,最終都是無涉佛法的。

佛教中三皈依的核心概念,並不是會有救世主來拯救我們,而是我們藉由學習佛陀所傳授、僧伽所集結、保存、宣揚的技巧(方便)與智慧,而終究能自我救贖。

為了提供慰藉及符合社會需求,確實不同本尊有存在的必要;但深層而言,我們應當銘記的是,不論這些本尊、護法多麼威力強大,如果我們無法降伏自心的負面情緒,這些本尊護法都只能提供暫時的幫助。而不論佛教成就者有多偉大、不論人們是不是稱他為「第二佛陀」,是佛陀化身總集或比佛陀更偉大等──事實是,不論是誰,毫無例外地,他們都是佛陀的追隨者。

 

------善報2020春季號 pg. 64~67

善報助印連結:

https://donate.spgateway.com/hwayue/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