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姆醫師的尼泊爾視角〉系列之164 ▍南亞的供養文化

 20240516tamu 164

南亞的供養文化

文:塔姆醫師(尼泊爾龍樹慈善藥房義診醫師)

 

小時候家裡請祭司做各種法事,做完後,祖父會給一些錢,因為很尊敬,所以叫做德喜那(Dakshina,字面意思是用右手贈送的)。祭司做法事收勞務費合情合理,祭司種姓高,給他錢的時候要很尊重,這也是完全可以理解。但有點我不明白。

記得當時在外祖父家,看見家族祭司正和外祖父談話,那天家裡沒有任何法事或活動,但當祭司要離開的時候,外祖父給了祭司錢,並且說了「德喜那」。當時我就納悶了,為什麼平白無故給祭司錢,還要說「德喜那」呢?

後來才知道,原來這也算是另一種的「供養」。

佛教的「供養」,是一個廣義的詞彙,供養包括金錢、食物或其他物品,但德喜那是專指供養現金。

這裡的供養跟佈施也不一樣。佈施是佈施給需要的廣大人群,供養是供養給特定人群,一般是學問修行高的人士。

供養可以積德,獲不思議的福報,但古代南亞人是如何理解供養的積德作用呢?

自古以來,南亞就是特別注重修行的地區。他們認為,宇宙萬物,只有人類才可以修行(所以人身很寶貴,也很難得),他們要求人人修行,但修行方式可以因人而異。除此之外,也認為要支持他人的修行,並且認為,支持他人修行是功德,破壞或打攪他人修行,會被視為重大罪過。

一般而言,修行是南亞人們生活的一部分,但宗教修行占生活多少比例?則因人而異,雖然要支援他人的修行,但支援的力度和方式,也因個人的社會地位、經濟狀況等,不盡相同。

因為社會文化推崇修行,使得南亞社會常有一些「全職」修行人。他們不參加勞動,所以也沒有經濟來源,也就無法繼續修行。如此一來,維持他們的生活,就變成社會的責任了。古代南亞社會,也的確推出了以供養的形式,幫助修行人的方法,端看個人的能力而定,套句佛教術語,就是「隨喜」,有多少能力就供養多少,不強求也不勉強。

祭司和學者,在嚴格意義上講,不一定是宗教修行人,但他們在社會上發揮著特殊的作用,有著特殊的貢獻,但收入其實是不穩定的,甚至有些人是根本沒有收入。

其實,即便他們很有錢,但因為社會對他們已經形成一種信任,也相信他們不會奢侈浪費,會「適財適用」花到該用的地方,比如學習研究等,所以南亞人也把他們當作修行人一樣對待。

人文探討、文化創作等,都是需要經濟做後盾,現今各國是以政府預算來支持各項研究,有趣的是,古代南亞,同樣也把這個任務交給了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