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姆醫師的尼泊爾視角〉系列之143 ▍爺爺的爺爺叫什麼

20231109tamu 143

從「稱謂」看人生觀

文:塔姆醫師(尼泊爾龍樹慈善藥房義診醫師)

爺爺的爺爺叫什麼?如果問講華語的人問這個問題,他會很容易回答「高祖父」。但如果是講南亞各種語言的人,他就很難回答,因為梵文和從梵文發展起來的多種南亞語言,都沒有相應的詞彙。

在梵文和從梵文發展起的語言中,一般上下只有三代的稱呼,自己、父親和祖父及自己、兒子和孫子。做祭拜祖先的儀式時,一般是祭拜三代祖先,也勉強創造了稱呼祖父的父親的單詞。南亞人可能覺得沒有這個必要,所以沒有祖父的父親之上的祖先稱呼。若真的需要講他們具體的祖先,南亞人會借用數字,比如說四代前的祖先、十代以前的祖先等。

這是家庭生活詞彙的一件小事,但另一方面則反映了南亞人的人生觀。

古代和現代南亞人,真的沒有時間觀念嗎?不是。正好相反,他們實際上是最有時間觀念的民族群。

其他民族的人,使用的最長的時間單位是一千年,超過一千年,他們又得借用數字。包括佛教徒在內的古代南亞人,使用的最長的時間單位是「劫波」,那是四十三億多年長的時間段。這樣想來,他們是最關注時間的民族群,他們能夠從哲學和宇宙學的高度,去把握時間。

古代南亞人,也不是不重視祖先的民族群。他們的宇宙觀中,除了人類居住的空間(地球)、神居住的空間(神界),還有專門供人類祖先居住的空間(皮特羅卡)。由此可見,祖先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所以祖先的作用不僅影響了他們的思維,也反應在平時日常生活中。他們每年都有紀念父母的共同節日,會在自己父母的忌日那天做宗教儀式。不僅如北,在慶祝重大節日,甚至舉辦婚禮等重大人生儀式之前,都要先做祭拜祖先的宗教儀式。

南亞人既然有時間的觀念,同時也非常在乎祖先,那麼他們對祖先所做的事情,為什麼沒有那麼大興趣,世界上的一些民族認為非常重要的歷史,在他們看來為什麼不是那麼重要的事情呢?

因為爺爺講的真實經歷,孫子們聽起來更像是故事;比爺爺更早的事情,則像傳說……百年前,爺爺的爺爺遇事做的決定,百年以後的今天,未必是那麼的正確有效。既然過去的做法只有極少的參考價值,為什麼要為瞭解他們的生活細節?並付出那麼多精力和時間呢?

我想,這就是南亞人走的務實路線吧。他們認為整個世界一直在變,新的環境、事物以及問題等都不斷在改變,所以七、八十年或更早的具體事務和經驗,對現在來講,已經沒有什麼價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