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食,也是功德
文:塔姆醫師(尼泊爾龍樹慈善藥房義診醫師)
在尼泊爾壇城,年輕人、小孩子不喜歡參加家裡宗教儀式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參加宗教儀式時必須是空腹。
一般來說,大部分宗教儀式是從早上開始,但因為宗教儀式中需要的祭品繁多,主持宗教儀式的祭司(們)不一定按時來到,宗教儀式的過程本身也漫長,所以儀式結束可以進食的時候,往往已經是中午或下午。
孩子們餓了,開始不安靜後,大人們會勸他們:「你們今天晚吃幾小時就坐不住,祭司每天都如此,他們會多難受啊。」
沒錯,祭司主持宗教儀式的時候,也要空腹。他們幾乎每天都有宗教儀式,因為這是他們的職業,而且常常一天有兩處不同的宗教儀式,第一個結束也不能進食,因為第二個宗教儀式中,也必須保持空腹。
為什麼主持或參加宗教儀式,必須空腹呢?
這裡的宗教信徒們,試圖用現代科學來解釋。他們說,宗教活動是最神聖的,我們必須以最尊敬的態度對待,吃了東西後,身體內部開始代謝,需要能量消化吃進去的食物,這樣人無法集中注意力,就做不到全心全意地去做宗教活動。
這聽起來比較科學,但長時間空腹,尤其是像祭司他們,每天都長時間空腹,對身體會有傷害。如何避免對身體的傷害,這點沒有聽到過比較科學的解釋。
大概是從參加宗教儀式要空腹這點得到啟發,有些人把節食,看成是積累功德的一種途徑,從此發明了多種節食的「節日」。
現在流行以節食為主的節日有很多種,有些人節食的那天,不吃大米飯改吃麵餅,有些不吃鹽,有些不吃固體食物,最嚴格的節食者,水也不喝。因為多種原因,現在過節食節日的,婦女佔了絕大多數。
節食怎麼變成了積累功德的途徑?值得思考。
合理、科學的節食,對身體有好處,但這僅是近代的發現,古人並不一定知道這點,古人創立的多種節食節日,也沒有說明是為了身體健康。
對大家來講,節食第一感覺就是餓,是一種不愉快的感覺。起源於古代南亞的多種宗教,是不相信「原罪」這個概念的,他們也不會通過懲罰身體的手段,來積累功德,那麼為什麼節食可以成為功德呢?
節食成為功德的道理,應該是倒過來的。
原來這裡的宗教對飲食都有很嚴格的要求,按這裡的理解,吃不該吃的東西,是一種罪過,那麼不吃不該吃的東西,則是一種功德,但這種功德,只能算是一種「被動」的功德。
圖說:一般來說,參加宗教儀式,多數要保持空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