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姆醫師的尼泊爾視角〉系列之72 ▍佛教有幾大類修行法?

 20220630tamu 72

佛教有幾大類修行法?

文:塔姆醫師(尼泊爾龍樹慈善藥房義診醫師)

自古以來,南亞一直是各種宗教的肥沃土壤。全面統計南亞迄今出現過多少種宗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們以前談過,西方的無神論、一神論和多神論的分類法,並不適合南亞宗教的分類。南亞最早期的宗教分類法,是看它是否承認《吠陀經》的權威性,也因此,宗教分為兩大類:承認《吠陀經》的宗教和不承認《吠陀經》的宗教。

但自從完全承認《吠陀經》的諸多宗教開始吸收《吠陀經》之外的內容後,這種分類法,就沒有多大意義了。

後來的某些學者,嘗試從某宗教的修行法去做分類,雖然修行僅是宗教的一個方面,但對南亞宗教來講,這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從修行的方法來分類的做法,被廣大學者接受。

學者提出南亞宗教的修行方法主要有四大類:智慧之道、行動之道、情感之道和神秘瑜伽之道。

智慧之道:用的是辯論、辯經、思考、打坐、冥想等方法,這裡主要依靠人們的認知領域的功能。各個宗教的辯論、辯經、思考、打坐和冥想的具體方法都不一樣,但都屬於認知範疇。

行動之道:通過積極和認真完成自己的各種義務和責任來修行。用這種方法修行,可以不參加任何宗教活動,只是要把自己的義務和責任認清。

按古代南亞的理解,一個人的義務和責任來自他的種姓、性別、職業、年齡、家庭中的角色、社會地位等,他要認真地全心全意地做好一切義務,並且把自己的行動帶來的結果,看成是「上帝」的意願,而不是自己個人的努力所達到的,也就是自己僅是一種工具而已。

情感之道:是與自己的本尊或信仰的佛、菩薩建立各種情感關係,通過強化情感來修行。與本尊、佛、菩薩可以建立的情感關係有多種,其中把自己當做弱者,需要被保護的角色比較多見。

神秘瑜伽之道:則是通過各種觀想、調整呼吸、持咒語等方法修行。神秘瑜伽之道的具體修行方法也有很多。

如果我們從佛教的修行方法來分析,雖然每種佛教傳承都同時存在以上幾種修行方式,但不難看出南傳佛教是以智慧之道為主,大乘佛教是以情感之道為主,金剛乘佛教則是以神秘瑜伽之道為主。

這裡值得我們思考的一點是,所謂的「行動之道」,在佛教裡不被看成修行方法。儘管佛教也特別強調做人做事的一面,但光當個好人,在佛教裡不算修行,要修行,就必須接受佛教的戒律和其他修行方法。

圖說:金剛乘佛教的神秘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