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信徒夜宿的佛學院
文:塔姆醫師(尼泊爾龍樹慈善藥房義診醫師)
在加德滿都滿願塔附近,有座規模比它小很多的佛塔。有天,我聽到一位藏族導遊為朝聖團導覽解說:「當年建好滿願塔的時候,還剩下一些泥土,所以修建團隊在附近不太遠的地方,又修建了這座小佛塔,這座佛塔的藏文名字意思是「土堆佛塔」。
雖然導遊講來合情合理,但一聽就知道這不符合歷史事實。其他的暫且不說,單從歷史年份講,這個「土堆佛塔」比滿願塔要早幾百年,怎麼可能是用修建滿願塔剩下的泥土來修建它?
當時我跟導遊沒有說什麼,因為他能夠講出這個小佛塔的藏語名稱,說明不是他個人的杜撰,已經有不少人這麼認為。他們這麼認為雖然是錯誤的,但也應該有他們的道理。
為了要瞭解錯誤的來由,我開始查閱一些資料。原來,是翻譯的錯誤理解,導致了這種有意思的說法。
當地尼瓦爾人叫這座佛塔為澤巴希爾(Chabahil ),這裡的巴希爾(bahil) 是小型佛學院的意思,這是沒有異議的,那麼澤(cha)這個音節是什麼意思呢?
尼瓦爾語裡面第四聲的澤(cha),也就是用於這個佛塔的名稱中的聲調有四種意思:第一是泥土,第二是夜晚,第三是剪(動詞),第四個是沖洗衣服(動詞)。
尼瓦爾語是漢藏語系中的一種語言,就像屬於這個語系的其他語言一樣,尼瓦爾語的原有的詞彙都是單音節的,所以同一音節擁有多種意思的現象非常普遍。通常某一個音節或單詞的確切的意思,必須從上下文才能確定。尼瓦爾語採用的也是拼音文字,所以在書面語言中也存在這種問題。
澤巴希爾(Chabahil)佛塔中的澤( cha),實際上它的意思是夜晚,也就是這是一個可以夜宿的對外開放的佛學院。
到這裡夜宿的信徒,也可以是當地加德滿都山谷裡的人,他們為了早晨到滿願大佛塔朝聖,就提前一天來這裡住一晚。在沒有什麼交通工具的年代,從加德滿都老區或帕坦老區走到滿願塔,算是很遠的了。
另外一個事實就是,古時候滿願塔周圍什麼設施都沒有,這座佛塔的所在地就是加德滿都古城周邊鄉鎮的邊緣。滿願塔幾百年前就在藏族信徒中比較有名,所以那時候到加德滿都來朝聖的藏族人先到滿願塔,然後住宿在滿願塔附近的這座夜晚佛塔。不進城的朝聖者從這裡就直接返回,或前往印度朝聖。
圖說:澤巴希爾佛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