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姆醫師的尼泊爾視角〉系列之59 ▍從「白喜事」說起

20220331tamu 59

 從「白喜事」說起

文:塔姆醫師(尼泊爾龍樹慈善藥房義診醫師)

生長在加德滿都的我,從小就聽到佛陀講的人生的四大苦──生老病死。雖然年青時沒有研究過佛經,但喜歡對佛陀的生平和基本學說反覆思考。

那時候我認為,「四大真諦」是佛教的出發點,一切佛教理論、修行以此為基礎。

二十歲的時候,我到中國留學。大學裡學的專業雖然是醫學,因為對中國文化有濃厚興趣,開始注意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有一天聽到「紅白喜事」這樣的一個說法,紅喜事是婚禮,這點很好理解,但死亡怎麼成為了白喜事?我無法理解。

佛陀成道前也無法接受生老病死,所以才離家出走去修行,但在中國死亡卻成為一件「喜事」。

我後來瞭解到,不是一切死亡被視為白喜事,滿足許多條件的死亡,才可以被視為白喜事。比如死者年齡必須是七十歲以上,死者生前是有福的,而且必須是善終,而不是死於非命的那種。

但我們還是不能夠接受。我們受佛教的影響,認為不管是哪類死亡,都不是「喜事」,而是痛苦的事情。我又想,如果中國人或更確切地說漢人,真的把死亡都看成「喜事」,已經超越死亡這個大關,這裡就不該有那麼多惜時、感歎人生短暫的詩詞,佛教也就不該有市場。生老病死是佛教的出發點,如果這個基本的出發點都已經不存在,佛教在這裡發揮不了什麼作用。

但實際情況又與此相反,中國是佛教最盛行的地區,從民族結構來看,世界上信仰佛教的漢人最多,佛教在中國、漢人中大有市場。這一點又說明中國人並沒有超越死亡這個大關。

兩千多年前,佛陀提出「四大真諦」的時候,社會生活比較簡單,農業剛剛開始規模化,政治、法律等概念都淡薄,所以除了毒蛇猛獸、傳染病等來自自然界的危害,生活相對比較安全,因此能想到的痛苦的來源,只能是老化、生病和死亡,而一個人出生後才有這些痛苦,所以出生也成為了痛苦的來源。

善終,在中國成為「喜事」有多少年的歷史,我並不清楚,但我瞭解,把辦喪事明確說成辦「白喜事」的書籍,問世不到三百年。三百年或更早的中國社會,已經不是佛陀時代的那種簡單社會。

除了正常的衰老生病以外,戰亂和因此導致的各種災害,增加了危害生命的因素。對人生發出感慨的大多數是讀書人,因為各種政治關係,讀書人和官吏不得善終的比例也很高,所以他們可能開始認為,能夠活到七十歲以上、家庭興旺、避免各種政治迫害,能夠善終,已經是一件難得的事情,他的死亡也被他家人看成一件喜事。

這種喜事的說法,不是從覺悟,而是從政治經濟社會的角度來講的。

圖說:佛陀涅槃唐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