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姆醫師的尼泊爾視角〉系列之21 ▍咒語的進化簡史

20210701tamu 21

咒語進化簡史

文:塔姆醫師(尼泊爾龍樹慈善藥房義診醫師)

可以這麼說,幾乎所有起源於印度的宗教,都把持咒語、念真言,當做修行的一種方法。

印度宗教文化重要來源之一的《吠陀經》裡,就有帶來各種神秘效果的咒語。《吠陀經》裡的咒語都很長,而且是用「吠陀梵文」創造成的,它們在吠陀梵文裡也有字面的意思。可以認為,這種咒語是通過語言的意思來達到效果的,如果念錯了這些咒語的語音或語法上出現問題,不僅起不到作用,還可能起到反效果。《吠陀經》裡也有講到,因念錯咒語的語音或搞錯語法,整個咒語的意思發生了變化,從而導致毀滅性後果的故事。

以《吠陀經》為主的時代過去後,印度的主流宗教人士開始對咒語有不同的認識。他們受吠《陀經》之外的其他思想和學說的影響,於是不只從咒語的語義考慮其意義,並著手研究語音及其對人的身體和精神的作用。

他們發現,每種語音對人體和精神都有著特殊的作用,但這種作用是比較微妙的。他們還專門成立學科來研究這種作用。在學科研究指導下,結合宗教理論創造出一些重視語音的咒語。這些咒語相較以前的《吠陀經》咒語是短很多的。有一部分咒語最前面會冠一個「嗡」音,中間是本尊或菩薩的聖號,然後根據咒語的性質,最後面再加上另外一個單音節。大家非常熟悉的六字真言:「嗡瑪尼唄美吽」即是這樣的一個咒語。這類咒語,中間的部分雖然是本尊或菩薩的聖號,但懂得語音對人體和精神的影響的人,他可能會分析咒語的每個語音,並解釋成另外一層意思,也就是「弦外之音」。

在以《吠陀經》為主的時代,必須拜師後才能學習到《吠陀經》。那時候《吠陀經》並沒有以文字的形式寫出來,所有的咒語或經文都是從師父的口裡講出來,也就是「口傳」後才能聽到和學習到。後來印度有了文字和印刷技術,從書上也可以讀到咒語了。因為過去咒語被認為有物理一般效應的作用,書上都能讀到咒語後咒語被錯用、誤用或濫用的危險也就隨之增加了,所以開始強調「咒語必須是上師親自口傳才有效」的要求。

到了密宗盛行的時候,咒語變得更短,有些咒語只有一個音節。越到後面好像對發音的要求越沒有那麼高了。說實在,那些咒語的發音,對不是從梵語演變成為母語的人們來講,難度是相當大的。後來也沒有講誰因為咒語發音不對導致了什麼不良後果之類的事情。但持咒時要專心,要排除雜念等開始受到重視。

咒語的這種發展趨勢,可以理解為咒語的物理性逐漸轉變為精神性。

圖說:持誦咒語是修行的一種方式。(圖片摘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