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王和水果之王
文:塔姆醫師(尼泊爾龍樹慈善藥房義診醫師)
在著名的黃金寺一角有這樣一個銅像,一隻猴子雙手托著一顆大大的菠蘿蜜果,好像要敬獻給誰。據說這個銅像的“典故”來自佛教故事。燃燈佛有一次路過樹林時,那裡的猴王聽聞燃燈佛過來了,就高興地摘一個菠蘿蜜果贈送給燃燈佛。值得注意的是猴王摘的是菠蘿蜜,菠蘿蜜在當地被認為是水果之王。歷史上是否真有這樣的一件事情,我們無法考證,這種考證也沒有多大意義。我對這個故事中的兩個“王”更有興趣,佛教文學故事中為什麼常常離不開王呢?
悉達多是佛陀在家時候的名字。悉達多是一位王子,他出家前的所有時間都是在王宮裡度過的。他出家離開國家後到達的第一個國家的國王,得知悉達多王子來到自己的國家後,猜測他可能是因為國內的政治鬥爭逃跑或被趕出王宮。他看到悉達多王子這麼優秀,所以想把自己的國土割讓給他一半。歷史人物悉達多佛陀的人生並不缺乏與王有關的各種事情。佛陀自己是捨棄王宮,捨棄王位的,其他國王想割讓給他的國土他當然不會要。佛陀是遠離王宮、王位、王權者,但他的信徒們為什麼又羨慕王權、欣賞王位呢?難道他們只是認為通過王權、王位的威力才能顯示佛陀的偉大?還是因為當時的佛教徒已經認識到沒有王室的政治支持,佛教就無法生存下去?
在印度的種種宗教中,佛教與其他宗教的不同點之一是,佛教始終是一個非常重視團隊組織的宗教。印度的其他宗教可能只有在歷史的某個時期是組織嚴密的宗教,但平時它們的組織很鬆散。宗教一般都變成個人的事務,沒有固定的宗教團體,國家有時候會把某一個宗教定為國教,根據能力修建幾座該宗教的寺廟,隆重地慶祝該宗教的一些節日,有時候按能力給該宗教的祭祀進行佈施行為,此外對宗教或宗教團體沒有什麼大的義務。只有佛教因為離不開龐大的僧伽團隊,而且在古印度的時候,僧人是不勞動、也不能勞動的人群,必須供養給他們。古代社會並不富裕,老百姓的供養只能解決少數僧人的生活,大型的寺院和宗教活動必須由王室支持才有可能存在。
佛教創立後,印度社會因外族人的侵略經歷過多次嚴重動盪,社會動盪、政治不穩定導致王室無法大力支持佛教。把宗教當做個人事務的其他宗教,雖然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但大多數宗教還是生存下來了。佛教因為短時間內沒有能夠轉型,試圖按過去的模式運作,而在印度面臨了滅亡。
當然事情不是這麼簡單的,但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同樣是佛教,在同樣沒有王室的支持、對佛教不太友好的尼泊爾壇城社會環境中,因為進行了宗教形式上的轉變,佛教生存了下來。
圖說:尼泊爾帕坦市的黃金寺裡,塑有一尊手捧菠蘿蜜果的猴王銅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