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我該怎麼辦?〉系列15 ▍調伏心念如同馴服一頭牛

#〈佛陀,我該怎麼辦?〉系列15

how 15

#調伏心念如同馴服一頭牛

#牛一闖進田地,馬上趕走!

文:林美惠

六根追逐六塵無止盡,旋轉木馬人生

在心理學中,人天生對好看的人或美的事物有好感,所以人人是外貌協會的。耳朵聽到美妙的樂聲,可以餘音繞樑,三日不絕。鼻子喜歡聞各種香味,而舌頭喜歡品嚐各式佳餚美味。也因此就會產生各種愛欲、貪念。

六根攀緣六塵無止盡,沒有得到的,便想方設法要得到,已經得到的又害怕失去,因此就像坐上旋轉木馬,剛坐上去很新奇好玩,玩了幾次發覺自己其實在原處轉來轉去,哪兒也沒去。

修行是什麼?需要念多少部經,或者要拜多少佛?布施多少嗎?其實六根就是道場,就在這裡修!

調伏心念如同馴服一頭牛

有一段時期,佛陀住在中印度土地肥沃、人民富裕的拘睒彌國瞿師羅園弘法度眾。

有一天,世尊為比丘們開示說法:「比丘、比丘尼們!假若眼睛看見外在形形色色的花花世界,因眼識而產生愛欲、貪念、瞋恚、愚癡,執著於它們,就應當好好地調伏自己的心念。」

「要如何守護自己的心念?若是任它自由發展,將是一條充滿恐怖、障礙、災難的道路,那是惡人走的路,不是善人應該走的善道。耳聽聲音、鼻聞氣味、舌嚐味道、身體觸摸、意念識別都要守護住。」

「舉個例子說,就如同農夫有一塊肥沃、即將收成的好田地,結果懶惰散漫,沒有好好看顧農田,一頭牛隨意闖進稻田裡,將快收割的農田蹧踏得亂七八糟;一般沒有智慧的凡夫俗子也是如此,如果放逸縱情六根,接觸六境生起欲望、貪圖享受,結果也是一團亂。」

「假若看守田地的人能隨時提高警覺、細心守護,一旦發現牛隻闖入,馬上想盡辦法驅離,每次再闖入就立刻驅趕,讓牛隻不敢再來;多聞聖弟子對五根對境所產生念頭要有警覺、好好守住,讓心穩定住。就如同一塊即將豐收的好田地,守護田地者隨時警覺巡邏,牛隻一闖入,左手牽住牠的鼻子,右手拿著棒子,鞭打牛隻,直到牠離開為止。比丘們!你們認為這隻牛經過你幾次驅趕,以後無論從村落到住宅區,或從住宅區到村落,牠經過稻田時還敢進去吃稻穀嗎?」

比丘們異口同聲回答:「世尊!牛再也不敢闖進稻田了,因為牠會記起之前曾經被鞭打過。」

佛陀再說:「比丘們!假設六根接觸六境,而產生認識時,能夠警覺進而心生厭離、恐怖,就可以內心安住,專注在正念上。在久遠過去世時,有一位國王不曾聽過天籟之音的琴聲,瘋狂愛上它,沉浸在美妙樂聲中。

他找來大臣們請教:『這什麼樂器的聲音?怎麼會這麼好聽呢!』

大臣們齊聲回答:『這就是琴聲。』

國王忍不住告訴大臣說:『你把好聽的琴聲拿來給我,這樣我就可以隨時聽到了。』

大臣依照國王指示,馬上去拿了琴來獻給國王說:『大王!就是這把琴,它能彈出世間少有的天籟妙音。』

國王有點生氣地對大臣說:『我不是要琴,你去把美妙的琴聲拿來。』

大臣有點不知所措地回答:『這把琴是由柄、槽、絃及皮組合而成,再由技巧高超的音樂家演奏,才能聽到繞樑三日的音樂,沒有這些組合是無法有美妙樂音的,國王您之前聽到的美妙樂聲,已經成為過去了,瞬間已經消失,無法再拿來給您了。』

「此時,大王心裡想:『哎啊!我要這個虛偽的東西做什麼?這把琴就是虛偽的東西,讓世人沉溺迷戀;你去把它一片一片拆開,丟掉它。』大臣遵照國王指示照做,把琴拆解成碎片。比丘們!對於色、受、想、思、欲,知道諸法無常、有為、因緣和合發生,當過了此時下一刻,一切因緣散滅。比丘們!應當生起平等正智,如實觀察。」

牛一闖進田地,馬上趕走!

從這篇教導中,可以了解:眼睛欣賞美麗的事物,耳朵愛聽天籟之音,鼻子喜聞各種香氛,舌尖喜歡嚐各式美味,我們視為理所當然,但佛陀給我們當頭棒喝。六根對六境,如果無法守護住的話,那將是一場災難、恐怖的道路。

佛陀說了一個很生動的故事,若農夫辛苦種了結滿稻穗的好田地,但因為懶散放逸,結果牛隻就光明正大地闖進來,將田地糟蹋地一團糟,所有前面的辛勤努力就會化為烏有。佛陀用這個比喻如果我們放縱六根追逐六塵,沉溺其中貪圖享受,也會像牛隻糟蹋過的田地。

反之,如果這位農夫好好地看守農田,牛隻一闖進來,馬上嚇阻牠,甚至鞭打牠,讓牠知難而退,不敢再接近,那這塊田地就會豐收。

守護六根就像看守田地一樣,需要時時警覺。對此,佛陀再說了一個精彩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位國王,有一天他聽到了宛如天籟之音的琴聲,非常喜歡,因此請大臣去把這個好聽的「琴聲」找來,結果大臣找來了一把琴,國王不高興地看著琴說,他是要好聽的琴聲,並非這把琴。於是大臣跟國王解釋,因木片、柄及絃等才能構成這把琴,再經由樂師精湛的演奏技巧,才有美妙的樂音。國王覺得這把琴真是虛偽的東西,請大臣把琴撕成碎片丟掉。

欲望是無底洞,應該比牛還難馴服,時時帶著覺知,不要讓六根追著六塵跑,而踏上沒完沒了的恐怖之道。

原典這麼說:調伏心念如同馴服一頭牛」的故事原型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拘睒彌國瞿師羅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比丘、比丘尼,眼色識因緣生,若欲、若貪、若昵、若念、若決定著處,於彼諸心善自防護。所以者何?此等皆是恐畏之道,有礙、有難,此惡人所依,非善人所依,是故應自防護。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譬如田夫有好田苗,其守田者懶惰放逸,欄牛噉食;愚癡凡夫亦復如是。六觸入處,乃至放逸亦復如是。

「若好田苗,其守田者心不放逸,欄牛不暴,設復入田,盡驅令出;所謂若心、若意、若識,多聞聖弟子於五欲功德善自攝護,盡心令滅。若好田苗,其守護田者不自放逸,欄牛入境,左手牽鼻,右手執杖,遍身搥打,驅出其田。諸比丘!於意云何?彼牛遭苦痛已,從村至宅,從宅至村,復當如前過食田苗不?」

答言:「不也,世尊!所以者何?憶先入田遭捶杖苦故。」

「如是,比丘!若心、若意、若識,多聞聖弟子於六觸入處極生厭離、恐怖,內心安住,制令一意。諸比丘!過去世時,有王聞未曾有好彈琴聲,極生愛樂,耽湎染著,問諸大臣:『此何等聲?甚可愛樂!』大臣答言:『此是琴聲。』語大臣:『取彼聲來。』大臣受教,即往取琴來,白言:『大王!此是琴作好聲者。』王語大臣:『我不用琴,取其先聞可愛樂聲來。』大臣答言:『如此之琴,有眾多種具,謂有柄、有槽、有麗、有絃、有皮,巧方便人彈之,得眾具因緣乃成音聲,非不得眾具而有音聲,前所聞聲,久已過去,轉亦盡滅,不可持來。』

「爾時,大王作是念言:『咄!何用此虛偽物為?世間琴者是虛偽物,而令世人耽湎染著;汝今持去,片片析破,棄於十方。』大臣受教,析為百分,棄於處處。如是,比丘!若色、受、想、思、欲,知此諸法無常、有為、心因緣生,而便說言:『是我、我所。』彼於異時,一切悉無。諸比丘!應作如是平等正智,如實觀察。」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經卷第四十三第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