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泰法師/經典研讀班(七)

化育活動報導. 覺泰法師/ 經典研讀班

 

juearticle7 1

 

男女平等成佛,佛陀再三交代

從龍女成佛到給摩訶波闍波提、耶輸陀羅授記,佛陀不斷強調,女性也是可以成佛,眾生皆可成佛。

 

時間:2019年02月16日

地點:化育道場

 

我們來看講義的第十二〈提婆達多品〉。上次說到,佛陀之所以講〈提婆達多品〉,有一個很重要的用意是要大家能受持《法華經》。佛陀告訴我們,學佛最終目的在「成佛」,透過受持《法華經》,可以讓我們走向成佛大道,為了要讓大家在這條路上走起來有信心,所以佛陀以自身事例來告訴我們。

 

八歲龍女,即身成佛

從〈提婆達多品〉裡,我們知道佛陀有兩個用意:

一、成佛不簡單:在《法華經》的跡門部分,授記是很重要的一個內容,大家應該感受得到,佛陀不斷的給弟子們授記。也因此,佛陀怕我們誤會成佛是一件簡單的事,於是他講了之前跟提婆達多的一段因緣,藉此告訴大家,事實上,成佛需要經過累世累劫辛苦的實修,才有辦法成佛。

二、成佛不太難:舉了提婆達多的事例之後,又怕我們覺得成佛是一條遙遙無期的道路,怕大家走不下去,所以佛陀又講了「龍女成佛」的例子。文殊師利菩薩到龍宮說《法華經》度了八歲龍女,龍女出來的時候就示現成佛。龍女聞經即身成佛這件事,菩薩、舍利弗、聲聞們聽在心裡

都覺得好奇怪,一個八歲的龍女讀了《法華經》沒多久就能夠成佛?成佛很難嗎?但在有的人身上又很容易,佛陀用此例證給大家信心,說明學佛這條路其實也不是這麼難。

所以從〈提婆達多品〉來看佛陀,他真的是一位用心的教育者,講得太簡單,怕你懈怠;講得太難,又怕你退心,所以這兩方面他都要講。

事實上,「修行」這件事是全看個人,能不能修得好、成就到底多高、學佛的因緣時間到底要拉多長,其實就看個人。

 

第十三品〈勸持品〉,點出兩重點

有了龍女事件的激勵,很多菩薩們就陸續發心,所以我們來看第十三品〈勸持品〉當中這一小段內容摘要文:

「藥王、大藥說和兩萬菩薩,各各發願弘揚《法華經》。被授記的五百阿羅漢及學、無學八千人,以及八十萬億那由他無數菩薩,皆誓願弘揚此經典。又為摩訶波闍波提以及耶輸陀羅授記。」

以上是第十三品內容的重點,我們可以把它歸納成兩點:

一、菩薩跟聲聞分別發願要弘揚《法華經》。這一品叫做〈勸持品〉,意思就是弘揚《法華經》,也就一定要受持《法華經》,自己行了之後,才有力量告訴別人《法華經》有多好,要是自己都不受持,怎麼可能達到弘經的目的;再者,如果你是位好的修行者,可以讓大家感受到你的功德力,就是一個活生生的實例在那裡。

所以,要弘揚《法華經》,本身一定要持《法華經》。這些菩薩跟聲聞們聽了佛陀的教導之後,也發願要持《法華經》,而且發願要弘傳《法華經》。這裡我們可以看到藥王、大藥說和兩萬菩薩,他們發願要在娑婆世界弘揚《法華經》。被授記的五百阿羅漢跟八千位學、無學的聲聞眾們,發願要在他方國土弘揚《法華經》。八十萬億那由他無數菩薩,發願會在十方國土弘揚《法華經》。

從這個重點我們發現,八十萬億那由他的菩薩們,他們到十方國土弘揚《法華經》這個沒有問題,因為他們本來就生活在其他國土;但是比較有趣的是,藥王菩薩等兩萬菩薩發願是在娑婆世界弘揚《法華經》,而聲聞眾他們發願在他方國土弘揚《法華經》,換句話講,他們敢不敢在娑婆世界弘揚《法華經》?

不敢!

為什麼聲聞眾們不敢說要在娑婆世界弘揚《法華經》呢?因為娑婆世界叫做五濁惡世,五濁惡世裡的眾生難調、難伏,所以聲聞眾們不敢在這裡弘揚,於是發願要在他方國土、他方淨土去弘揚《法華經》。

大家可以想想,在淨土弘揚《法華經》跟在五濁惡世裡弘揚《法華經》,哪一個比較簡單?當然是淨土!所以從這地方可以發現,菩薩的發心跟聲聞的發心就是不一樣。菩薩就是得做到難行能行、難忍能忍,才有辦法做菩薩。反之,聲聞者都先想到自己,找比較輕鬆、愉快的工作來做,這就是身為菩薩和聲聞種姓上的不同。因此,我們平常也可以用這樣一個標準來衡量自己,是菩薩種姓還是聲聞種姓?碰到事情的時候,心裡想的是自己還是他人?這樣就可以看出自己的種姓。

 

打破男女不平等迷思

二、打破男女之間的界線。在〈勸持品〉裡,摩訶波闍波提跟耶輸陀羅兩位比丘尼被佛陀授記。摩訶波闍波提是佛陀的姨母,耶輸陀羅是佛陀的太太,佛陀為她們授記的過程,在經文中描寫得很有趣:女眾的心總是比較愛鑽牛角尖,她們眼看著佛陀把所有的聲聞眾都授記了,連後世的都授記了,為何偏偏不給我們授記呢?其中就有很多想像。佛陀於是給摩訶波闍波提跟耶輸陀羅授記。很多人都會覺得女眾不能成佛,講女眾業障深重、比男眾少修五百年,佛陀這樣做,其實還有另一個用意,就是打破男女之間的界線。

從龍女成佛到給摩訶波闍波提跟耶輸陀羅授記,佛陀就是在重複強調,女性也是可以成佛。現在女權高漲,大家也都知道,男眾能做的事,女眾同樣也能做,但是在古印度時代,這樣的觀念是多麼創新而且勇敢,其實一直到現在,女眾在印度依舊是沒有地位的,可想而知,兩三千年前的印度是怎樣的一個社會觀念。所以,打破男女之間的界線。這是〈勸持品〉中講到的第二重點。

 

第十四品〈安樂行品〉,重中之重

大家記得嗎?之前曾說《法華經》裡的二十八品中,有四品是重中之重,〈安樂行品〉就是其中一品。〈安樂行品〉的重點在哪裡呢?是在「行」!所以這一品的重點就是在講《法華經》的行門,是非常重要的一品。我們來看一下這品大致上的內容:

文殊請問末世持經方法,佛答應當安住四法,即身(離權勢等十事)、口(離說輕慢讚毀等語)、意(離嫉諂等過,修養自心)、誓願(發願令人住是法中,修攝自行)四安樂行。並說輪王髻珠喻,以轉輪聖王髻中明珠罕見授人來譬喻佛不輕易講說經中最尊最勝的《法華經》。

接續著前一品〈勸持品〉,當時看到很多菩薩跟聲聞發願弘揚《法華經》,發願完之後,再來就是要行持。從發願到行持這一點中,也在告訴我們,我們在修行之前要先發願,發了願之後再來行持,這樣就有一個比較具體要完成的目標。而且這樣一個發願最好是在哪裡發呢?在佛前發願!

所以,平常如果我們發願要做一個修持,比較好的方式就是到佛前去跟佛菩薩講。譬如,你現在上了《法華經》,知道是不可思議的法門,然後你說我發願要持誦一百零八部《法華經》,假設是這樣,那最好的方式是去跟佛菩薩講:「弟子某某某,現在發願在多久的時間(最好有一個期限),誦持一百零八部的《法華經》。」比如一周誦一部,那一年就可以誦五十二部《法華經》,若你發願三年,其實兩年就誦得完。有了願力之後,你的行持力就會不一樣,對著佛菩薩發願,會覺得有佛菩薩的加持,也比較慎重些,做起來就會特別有勁!

 

行願相合,修持不斷電

以我自己來說,我會拿一張紙或是用電腦打一百零八個小小的圈圈,然後黏貼在《法華經》的課誦本後面,每誦完一部《法華經》,我就畫一個圈圈,就可以很清楚的看見自己誦了幾部《法華經》,無形當中,可以加強自己的行持力量,這也是砥礪自己用功的一個方法,提供給大家做參考。

所以,行的時候,是要跟你的願互相來砥礪,行、願相合,在菩提道上走起來比較有力量,比較有不間斷的修持力。我們來看〈安樂行品〉文殊師利菩薩幫我們問佛陀的內容。

 

創造好環境,安住四法中

如何誦持《法華經》呢?佛陀教導我們,就是要安住在四法當中。四法就是身、口、意跟誓願,大家可以看到講義,在四法後分別有括弧重點提示。前三個身口意的部分,如果各位仔細去看,其實很重要的是要「離權勢等十事」,如果真的做到,後面的口跟意就比較容易了。為什麼呢?各位想想,如果你一直在權勢當中打滾,你的口,很難不說輕慢跟讚毀的話,對不對?那你的意就很難離開嫉妒跟諂媚,對不對?這些其實都是相關的。

所以,要能夠做到安住四法,很重要的就是:要給自己創造一個比較好的修行環境。所以有人常常說,最好的修行方式是出家!出家就會少掉很多的外緣,如果我們沒有辦法出家,也盡可能讓自己的身口意保持清淨。

 

搭衣拜《法華經》,字字入心

接下來是誓願。「發願令人住是法中」的意思是,我一定要常常誦《法華經》,一定要常常行《法華經》,一定要常常作《法華經》的修行。佛陀教我們行持的方式有受、持、讀誦、解說、書寫還有供養等,教我們怎麼樣讀誦、解說、書寫《法華經》。所以有的人發願要誦《法華經》,有的人把《法華經》拿來拜、一字一字的拜。

我有一個師兄曾經一天拜三小時,用十年的時間,拜了三部《法華經》,就一個字一個字慢慢拜,而且拜的時候很慎重。看到這位師兄的時候,就會覺得他修持得很好,給人的感覺非常柔和安穩,看起來很容易親近,就像一位菩薩的樣子。

我不曉得各位平常誦經時,是怎麼樣的一個方式在讀誦?有搭衣嗎?在佛前嗎?是否在清淨的地方誦?這些其實是非常的重要。這位師兄說,他剛開始念《法華經》的時候並沒有搭衣,後來聽了師父跟他講要「如法如儀」之後,他拜經必定搭衣拜。各位有沒有發現,很多人雖然已經皈依、受五戒、甚至受菩薩戒了,但是去道場共修或拜懺的時候,有人會嫌太熱或麻煩就不穿縵衣了,其實是不對的。為什麼?如果你受過戒,是不是知道搭衣的時候還有一句偈可以念的,就算你不念那個偈,至少你把衣拿起穿上去的當下,就是在提醒自己是位菩薩、已經發願要當一個菩薩。你每天、每天提醒自己,就算拿一件海青起來穿,也是在提醒自己是受了皈依戒的佛教徒,是一個受了五戒的優婆塞、優婆夷,所以,這個動作,事實上是不斷提醒自己是個佛教徒。

有一句話說:「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三年,佛到西天。」意思就是,我們學佛久了,慢慢就懈怠了,但如果你每天拿起衣來搭,當下就是在提醒自己是一個受過戒的佛教徒。所以,佛教裡的儀式、儀軌跟擺設,看不懂的人覺得只是拿來美化道場而已,事實上,每一件東西都在表法,只是你懂不懂、會不會看罷了。如果你懂得是在表法,僅僅是點一盞燈、供一朵花,做起來的想法就會不一樣。所以誦經、禮佛的時候,衣搭起來,整個意思就完全不一樣。

 

 

------善報2020冬季號 pg. 74-77

善報助印連結:

https://donate.spgateway.com/hwayue/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