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法華經,離成佛就近了
就好像挖井一樣,若挖到帶濕的土,就表示快到水源了;接觸《法華經》後,修行才算真正上道。
時間:2019年02月23日
地點:化育道場
今早有一位師姐說,十年前曾有人送她一部《法華經》,十年後她的因緣才成熟,才開始學習。所以,學佛若沒有因緣,是不一定能做的。上次說《法華經》的時候,佛陀給大家授記,現在有因緣讀《法華經》、與《法華經》結緣的人,哪怕你只是一句讚美《法華經》的話,佛陀都幫你授記成佛,這多殊勝。
佛陀也講,如果你在修行過程中都還沒有因緣能聽到《法華經》,就像你挖井一般,雖然一直挖,但若挖出來的土都是乾的,表示離水源還很遠,只要挖到帶溼的土,才知道快到水源了,《法華經》就是這樣的一個標誌。
如果你還沒有因緣接觸《法華經》,表示你在修行道上挖出來的還是乾的土;一旦你有因緣接觸《法華經》,表示你開始見到溼的土了,你離成佛的路就近多了,這時候修行才真正上道。所以,有沒有因緣聽《法華經》,這是多麼重要啊!
手把手,教你讀會「科判」
我們先看科判表。科判表分成: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正宗分(跡門)又分為:正說、弘通;流通分(本門)分為:序說、正說、弘通。 由此可以知道《法華經》的組織是分為跡門、本門兩塊。
跡門的第一品為序分,第二品至第九品為正宗分,第十品至第十四品為弘通部分。弘通的部分就是弘通《法華經》,你想要把《法華經》在你可能的範圍之內介紹給很多人知道,要怎樣的做法及條件,這部分是屬於弘通分。
接下來第十五品到第二十八品是屬於流通分。流通分的重點在於弘通,正說的部分比較少。正說的部分,是交待佛陀原本的法身佛情況,所以本門是在說佛陀本身部分,然後再講弘通。
要怎樣弘通《法華經》呢?最主要是行菩薩道。菩薩道要怎麼行呢?菩薩道說了很多菩薩的典範,透過一個個菩薩典範,讓我們知道怎麼行菩薩道,這部分就是在講弘通《法華經》。
看講義「科判表」備註部分,顏色比較深的地方,主要是告訴大家「法華七譬喻」是從哪一品出來的。因為一般講法華七譬喻的時候,是單講譬喻部分,有時候並不是那麼清楚,如果想要更進一步了解,可以去了解這一品的內容,就比較能知道完整的情況。
法華七喻的第一個譬喻:火宅三車喻在〈譬喻品〉;窮子喻在〈信解品〉;藥草喻在〈藥草喻品〉;化城喻在〈化城喻品〉;繫珠喻在〈五百弟子授記品〉;髻珠喻在〈安樂行品〉;〈如來壽量品〉有良醫喻(亦稱醫子喻),這樣大家對於七譬喻是出自哪一品,就有了一個理解。
那如何看科判呢?我們先翻到第一頁。第一頁的序分,往下有正宗分,再翻到第四頁、第十五品部分,是屬於流通分,這裡可以看到大分的時候,就已經分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了。
序分裡分通序、別序,別序又分成眾集說法、說已入定、依定現瑞、見瑞疑問、因問生答,所以讀序品的時候,至少知道有這幾個主題,譬如:依定現瑞又分出:雨花動地、放光普照,隨光所見,我們就可以知道,雨花動地之後佛陀放光了,佛陀放光照出各世界修行者如何修行,與會大眾看到這一幕都很驚奇。
這情景就像我們現在看電視一樣,佛陀放光直播他方國土修行者的修行方式,而且不只一個頻 道。我們現代人看直播一點都不新奇,但在佛陀時代,當時人們看到那樣狀態,一定很新奇,他們會想為什麼佛陀放光直播給我們看這麼多殊勝景像,到底佛陀想說什麼?就是因為這樣子,所以才會有「見瑞疑問」。佛陀為什麼要示現這些?連彌勒菩薩等大菩薩都想不通,所以他們就去問智慧第一的文殊師利菩薩。所以「見瑞疑問」分為:長行(內有疑問、發問)、偈頌。在《法華經》裡面常常看見長行後面帶有偈頌。
「見瑞疑問」下面是「因問生答」。文殊師利菩薩回答他們的部分也分為長行跟偈頌。我們先以序品教大家看科判的原因是,很多人雖然誦讀過很多次《法華經》,但不一定說得出來此經到底在說什麼。譬如我讀佛學院的時候,有一個同學的常課是《法華經》,雖然他誦了很多次,但有一天他突然問我:「《法華經》到底說些什麼?」他這麼一問,我也愣住了,《法華經》到底說些什麼?裡面都是譬喻跟故事,故事裡到底顯示的是什麼?像我學天台宗,當初我也不清楚。《法華經》為什麼這麼重要,重要到智者大師可以因為《法華經》創立天台宗,裡面到底在說什麼?所以序品的科判是很重要的,看過之後再去誦序品,就能知道其中內容是在說什麼。假設你要去誦〈方便品〉,先把〈方便品〉科判看過一次再去誦,感覺就不一樣;或者誦完之後再回頭看科判,感覺又完全不同。每一品都可以用這種方式去誦讀了解。
大家如果有心要進入經典的世界,了解佛陀的每一部經到底是在說什麼,一定要善用祖師大德們辛苦做的科判,這樣就能省掉很多摸索時間。所以大家手上的講義要好好留存,可以幫助大家了解《法華經》二十八品。
第一品〈序品〉
接下來跟各位講各品大意,首先是第一品──序品。序品分為通序與別序。
一、通序:目的是要證明這部經典是佛陀所說,內容是可以信賴,一般經文是以「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做為開始,我們通常說具有六種成就。哪六種成就呢?就是信、聞、時、主、處、眾這六種成就,每一部經的通序,通常有一定的表達公式。
1.信:是指經文一開始的「如是」,表示以下 經文所說的內容,確實是佛陀所說。
2.聞:就是「我聞」,是經典結集者阿難的自稱。
3.時:「一時佛在......」,表示說法的那一段時間。
4.主:指佛陀,也就是說法者。
5.處:表示說法的地點,譬如《法華經》的處所就是在靈鷲山,每一部經的處所不一樣。
6.眾:表示聽法與會的人員,通常每一部經都會交待在法會上聽法的有哪些大菩薩、大阿羅漢們。
二、別序:「爾時......」,說明經典的發起因緣,佛陀是因怎樣的因緣而講這部經。
每一部經的別序不一樣,如果以《法華經》來講的話,《法華經》的別序有眾集序、見瑞序、疑問序、發問序、問答序:
1.眾集序:是介紹當時世尊在講《法華經》法華會上大眾情況,那時候世尊是被四眾圍繞恭敬供養。
2.現瑞序:講完《無量義經》之後,佛陀就進入無量義三昧,天上降下種種妙華,佛的眉間白毫放大光明。
3.疑問序:彌勒菩薩因疑發問,為什麼現這麼多的瑞相給我們看?還「直播」那麼多佛國世界修行人情況給我們看,到底為什麼?
4.發問序:彌勒菩薩去問文殊菩薩,到底為什麼佛陀要現出這麼多的瑞相?
5.問答序:文殊菩薩回答,過去佛陀宣講大法的時候,就會有這樣的瑞相出來,他回憶過去有兩萬尊日月燈名佛說《法華經》的時候,也現出六瑞:說法瑞、入定瑞、雨華瑞、地動瑞、眾喜瑞、放光瑞,這六種祥瑞就稱為法華六瑞,暗示佛說此經之殊勝處有別於他經,喚起大眾的注意。
以上是《法華經》序品所講的內容。
第二品〈方便品〉
文殊師利菩薩與彌勒菩薩問答結束之後,佛陀出定了,舍利弗也代眾請佛陀說明,佛陀回答:「這事情不要問!」佛陀很少制止弟子的發問,大家可以看《金剛經》等經典,只要有當機眾提出問題,佛陀通常都是會回答的,但沒想到舍利弗這次提問,居然被佛陀制止,但舍利弗鍥而不捨屢次懇請,三請三問之後,佛陀說:「汝已殷勤三請,豈得不說?」意思是:你都問三次了,我怎麼能不說呢,我現在將為你們詳細解說。
佛陀於是要大家專心一志,講說「開三顯一」才是佛的真實教法之際,法華會上卻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等五千人等禮佛而退,他們離席後,釋迦牟尼佛說走了也好,免得影響旁人,這些人因緣不俱足、懷著我慢心,沒有因緣聽法,所以離席也好。
接下來佛陀在〈方便品〉中說:「佛法唯有一乘,實無三乘,說二(乘)說三(乘)只是方便,並非究竟。」並宣示如來示現於人間的唯一大事因緣,為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
佛陀講說他這期生命到娑婆世界,主要就是要教大家成佛,一切眾生都應該學佛、成佛,這才是佛陀這一期到娑婆世界的重點。
十如是,〈方便品〉的重點
之前說過,所謂聲聞法、菩薩法,都是屬於方便道,不是真實的教法,真實的教法,是之後要教的成佛之道。所以〈方便品〉裡講的重點,除了「於一佛乘,分別說三」,還有一個重點就是,佛陀稱歎諸佛智慧甚深無量、難解難入,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諸法實相──「十如是」,就是一切法的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
天台宗智者大師開展出「十如是」,「十如是」是天台宗非常重要的觀念,最主要是要教眾生了解:我們在世間碰到任何一件事都是一個法,每一個法事實上都會有諸法實相,如果你可以看到諸法實相,就開悟了,因為阿羅漢開悟,也就是看到諸法實相。事實上,每一個法都能帶領我們看到諸法實相,但是我們看不到。我們日常生活中可以碰到很多的法,但是我們沒有辦法契入,為什麼沒有辦法看到諸法實相呢?就是因為我們對於「法」,了解太淺、太片面,所以看不到諸法實相。
天台宗智者大師藉著《法華經》〈方便品〉裡講的「十如是」,教我們要了解一個法的時候,至少可以透過這十個角度來分析,就比較能看清楚一個法,就比較可能了解諸法實相,這十個角度就是「十如是」: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
每一次你看一個法的時候,如果可以透過這十個角度來分析,對於任何一個法的深入度就不一樣。好比我們為什麼會跟別人爭吵?因為各自看事情的角度不同,如果你的心量夠寬,就會考慮 別人的角度,那麼你的角度會變得更寬,對這件事理解的面相深度,自然就不同。但是我們通常不會這樣,我們大多是用淺顯的角度去看,馬上覺得既然觀點不同就各走各的。所以〈方便品〉裡佛陀講到,十如是,用十個角度來看諸法實相。
先前說過,唐代湛然大師認為《法華經》以〈方便〉、〈安樂〉、〈壽量〉、〈普門〉四品最為重要,並指出此四品即為教、行、體、用四法。其中〈方便品〉就是體現「教」的部分,而教理的部分,就是在說「十如是」的內容。
「十如是」不容易理解,因為這是稱歎諸佛智慧甚深無量、難解難入,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諸法實相。眾生為什麼看不到諸法實相?因為看得到諸法實相是佛陀的境界。眾生因為沒有受過訓練,平常思考法的時候,想得太淺,所以進不了諸法實相,因此佛陀告訴我們,佛陀之所以能看到諸法實相,是透過「十如是」。因為佛陀講了這部分,舍利弗就更好奇、更想要聽佛陀講這一大法,所以後面才有不斷、不斷的請法。
(系列三)聽打:徐姮巧
------善報2020春季號 pg. 68~71
善報助印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