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泰法師/經典研讀班(四)

化育活動報導.覺泰法師/經典研讀班

72 75 2019AU

 

般若為基礎, 《法華經》開一佛乘

集大乘思想的大成,並超越大乘來到一佛乘的思想,所以被封為「諸經之王」。

時間:2019年02月23日

地點:化育道場

 

 

各位菩薩大家早安。上次請各位菩薩在因緣許可下,誦讀《法華經》,我相信一定有很多菩薩都做到了,還沒有的人繼續努力。如果有因緣,可以把《法華經》當成定課,一天差不多用一個多小時誦一品,一個禮拜正好把一部《法華經》給誦完,這樣其實是一個非常殊勝的修行。

 

基本架構及各品重點

今天進行《法華經》第二講,主要是談《法華經》的基本架構以及各品的重點。如果你之前誦過《法華經》,就會比較清楚整個內容在講什麼。在講各品大意之前,我們先把《法華經》的大概情況跟大家做一個說明。

《法華經》事實上就是以般若理論為基礎。大家要了解,般若在佛教來講,是一個很重要的思想。大家想想,佛陀一開始教我們無我:法無我、人無我,其實就是空的觀念。空的觀念從哪 裡來?就是《般若經》!但是從眾生的觀念來講,「我」是如此真實的存在,怎麼老是說「無我」?我怎樣都體會不到「無我」?有的佛教徒學佛數十年,真的沒辦法了解這個「無我」。

所以要建立般若思想、了解空性,不是那麼簡單的。就算證到阿羅漢,他們對空性都還沒有完全體會、理解。

我常跟信徒們開玩笑,你看阿羅漢為什麼能穿牆走壁,明明是一片牆要過去就過去,你為什麼做不到?各位有沒有去想過,如此真實的東西在那裡,阿羅漢說過去就過去,我們為什麼做不 到?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已經證得空性。所謂證得空性,是這東西即使在他面前,但他知道是空無,是可以穿過這道牆,就像空氣是不是能穿過這道牆?所以無所障礙能穿牆過去,對吧!因為你空不掉,所以你過不去,是吧!我們之所以沒有能穿透的能力,那是因為我們沒有空性,我們證不到空性,所以般若是很重要的基礎。任何一個修的法你要是沒有空性,沒有證得空性前,講真的,我們都不算入道。

《法華經》是以般若理論做為一個基礎,是集大乘思想之大成,並超越大乘思想,是開一佛乘。所謂開一佛乘,是說之前三乘為方便,一乘為真實,所以它已經跳脫三乘,意思就是超越大乘來到一佛乘的思想。所以《法華經》稱為諸經中寶、諸經中王就是這樣。上周有一位同學和我討論何謂諸經之王,她說《華嚴經》更應該是諸經之王。其實大家要有一個觀念,凡是佛陀的經典,佛陀都會說這一部經典是非常重要、非常寶貴的。

 

肉販一句話,比丘開悟!

有一個故事要跟大家分享。以前有位比丘托缽經過菜市場,當時聽到有人跟肉販說:「給我切一點上等肉。」只見那肉販拿起他的屠刀,往桌上噹的丟下,撂下一句話:「我的哪一塊肉不 是上等肉?」比丘聽到這句話的當下,突然之間就開悟了。悟到了什麼?悟到佛陀講的每一個法都是上等法,無一法不是上等法,問題是你相不相應?

智者大師最相應的就是《法華經》,所以認為《法華經》是諸經中王;以華嚴的祖師來講,他最相應的一定是《華嚴經》,所以認為《華嚴經》是諸經中王;以玄奘大師來講,相應的是唯識經典,所以他認為《解深密經》是諸經之王。

所以,佛陀的法都是上等法,重點是你相不相應,如果你相應了,就能治你的病,這就是良藥!所以大家要有一個觀念,不需要去爭那一部經是諸經之王,每一部經都是上等法!

 

 

前14品為跡門,是佛的一種福德化現

兩個部分,都是為了要顯示大乘的一實相之理。大家要知道,佛在講了《法華經》之後就差不多要進入涅槃,所以佛陀是在最後的時候,把他這一世到娑婆世界要告訴大家的最重要法門,在最後的時間全部告訴大家。

《法華經》共有二十八品,雖然分成跡門跟本門,但每一門都是實相之理,從〈序品第一〉到〈安樂行品第十四〉主要講跡門,介紹佛陀當時說法的因緣,闡述諸佛世尊以「一大事因緣」出現娑婆世界,最終的目標就是要令眾生悟入佛之知見,也就是成佛,這就是這期來到娑婆世界的原因。

這裡要知道的是,佛所講的成佛之乘思想,不是我們凡夫、二乘人的知見,跟之前所說的三乘佛法也不一樣。我們必須要知道,三乘佛法其實就是一種方便,不是佛陀要教給我們的究竟法 門,佛陀要教我們的究竟法門,事實上就是成佛之道。《法華經》裡:「唯以佛乘而得滅度,更無餘乘。」就是佛陀最後教我們的成佛之道,大家要成就的是佛乘之道,這個觀念一定要先建立起來。

 

 

本門,揭開佛陀神秘面紗

接下來我們看後半部。由〈從地湧出品第十五〉一直到〈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講的是本門,把釋迦牟尼佛真實的面紗揭開,讓我們知道佛陀成佛已經很久了。

佛有法身、報身跟化身,除了這世應化出來的釋迦牟尼佛之外,他的法身佛又是怎樣的情況?

所謂從本垂跡,廢跡立本的真實教義,佛陀為什麼在最後的時候講出來?其實最主要是讓菩薩能增長智慧,讓菩薩能增道損生。

所謂增道損生的意思是,讓菩薩在行菩薩道的當中,它能增加修行的智慧之外,也就讓菩薩多了一個修道方法,減少他們在變異生死當中的時間。

大家懂「變異生死」嗎?我跟大家解釋。我們常說生死有兩種:一叫分段生死,一叫變異生死。

分段生死:像我們一般凡夫差不多活到一百歲,這一期生命就結束。如果你是佛教徒,你很清楚我們是不會入滅的,這期生命結束了,但馬上投胎轉世又有下期的生命。像這樣生命型態是 不是一段、一段的?所以生命是延續的,也可以說是分段的,這就稱為分段生死。你這期生命也 許八十年、也許一百年,時間到了,你走了又延續下期生命,這樣叫做分段生死。

變異生死:譬如阿羅漢,我們說他已經證得阿羅漢,所謂證得阿羅漢的修行者,不會再到三界中輪迴,他沒有分段生死,但是有變異生死。所謂變異生死是什麼呢?就是說思想跟修行境界不斷提升,每一個階段在提升的時候,就是一次生死、蛻變。

以大乘佛教的說法來講菩薩,菩薩修行分成五十二個階位,也就是初發心菩薩欲成就佛果,必須經過五十二個修行,如攀登階梯一般,一階階的往上才是究竟圓滿,每當修行有了一些蛻變,就經歷一次變異生死。

所謂減少變異生死,如果你是利根器的人,比如經典記載,觀世音菩薩曾經在千光王靜住如來住世時,靜住如來為他說了大悲咒,她一聽完大悲咒之後,即由初地證至第八地菩薩,意思是他 用功修了一個非常相應的法,然後功力大增,一下子跳了好多階,於是變異生死就少了好多次。這裡講六地菩薩增長中道的智慧、減少變異生死,就是這樣的意思。

所以《法華經》後面部分,事實上是在講菩薩的功德,以及菩薩要怎樣去成就佛果,然後發揮菩薩道的精神,這是本門講的重點。

 

科判,標示經典主要內容

接下來講的是科判跟各品大意,我們繼續往下看。

從《法華經》全經的主旨來講,前面十四品、跡門的部分,是為了開三顯一(開三乘顯一佛乘),後面十四品,最主要是要開近顯遠,也就 是要把釋迦牟尼佛的法身示現給我們看,顯示三乘教只是方便教法,佛陀真正要教給我們的是一乘教的真實法,也是整個《法華經》的重點──開權顯實。

在《法華經》全部的二十八品義理當中,天台九祖湛然大師選出最重要的四品,即:跡門中的第二〈方便品〉和第十四〈安樂行品〉、本門中的第十六〈壽量品〉和第二十五〈普門品〉。為什麼這四品被湛然大師選為最重要的四品呢?湛然大師在《法華經文句記》卷一中說:「〈方便〉、〈安樂〉、〈壽量〉、〈普門〉,是本跡之根源,斯經之樞楗。」。《法華經》講的是本門跟跡門,就是從這四品當中來的,此四品並指出《法華經》的教、行、體、用四法。

〈方便品〉:主要是開顯十方佛土,唯有一乘的教法,所以重點是在於教。

〈安樂行品〉:主要教授《法華經》的行者,所修的是一心三觀的行法。

〈壽量品〉:主要顯示佛陀久遠前的狀態,所以是體的部分。

〈普門品〉:講佛跟菩薩們如何自在應化、救渡眾生,是用的部分。

之前說到《法華經》對中國佛教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從其中出現的名相也很多。譬如從跡門顯示出來的教相有法華六相、法華六瑞、五千退席、三止三請、聲聞授記、三周說法、法華七 喻、三變淨土、開堂分坐、龍女成佛、如來使、內密外現等等;從本門也有一些名相常常會被用到,譬如五百塵點劫、地湧菩薩、六根清淨,還有燃身供佛、普門示現、十種神力、隨喜功德、普賢現身等等名相,日後大家再有因緣看到,就會知道是來自《法華經》的典故。

大家看看講義,從第一頁到第八頁都是《法華經》的科判。之前曾說過,科判對漢傳佛教,特別是要讀大部頭的經典來講,是很重要的,這麼長的經典是在講什麼?就算誦讀,誦到後面忘記前面,有時候是很難理解的,而科判就是把經典主要的內容標示出來,所以按著科判表對照讀經,就比較容易掌握整部經典的要義內容。

 

 

佛經基本元素:序分、正宗分、流通分

《法華經》的科判就很多,到底要怎麼看呢? 佛教的每一部經典,祖師大德一開始都是這麼去畫分成三部分,也就是:序分、正宗分、流通分。

序分:相當於佛經的前言或序言。它是整本書的精華、重點,初步介紹整部經典的因緣。

正宗分:相當於佛經的主文。

流通分:內容通常是「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作禮而去。」也就是聽完佛陀宣說法義後,菩薩、阿羅漢等就會跟佛陀講,我會負責弘傳這部經,這部分就是流通分。

所以任何一部經典,都會分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只不過很少像《法華經》在流通分中又分了序說、正說跟弘通,這個科判方式是比較特殊的。為什麼呢?最重要原因是因為《法華經》可以切成兩塊:一是跡門、一是本門。跡門跟本門,分別講的是兩個非常不一樣的主題,兩者之間雖有關連性,但也有非常大的區分,所以祖師大德在做科判的時候,將它分成兩大塊。

這兩大塊當中分成跡門、本門,就是要讓《法華經》重點為大家重視。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法華經》是佛陀講了三乘教法之後,最後所講的成佛之道,這部分跟之前佛陀所講的有很大的區別,不見得每個人都那麼容易進入。如果誦讀《法華經》就知道,佛陀開始講〈方便品〉的時候,法華會上有五千人退席。這五千人退席的時 候,佛陀沒有制止他們,等他們走後,佛陀跟舍利弗講了一句話:「這些人因緣還沒俱足,他們退了也好,因為他們現在懷著我慢心,所以聽不進《法華經》,如果現在聽了讓他們產生謗法因緣,那以後造的罪就更嚴重了。」從這部分就知道,如果因緣不到,是聽不了的。

------善報2019冬季號 pg. 72~75

善報助印連結:

https://donate.spgateway.com/hwayue/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