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泰法師/經典研讀班(三)

化育活動報導覺泰法師/經典研讀

 68 71經典導讀 秋2019

 

《法華經》對中國佛教影響知多少?

之所以被稱為「經中之王」,是因為它以般若理論為基礎,集大乘思想,又超越大乘開顯出來。

時間:20190216

地點:化育道場

 

五、對中國佛教影響深遠

《妙法蓮華經》譯出之後,歷代學者大德撰有很多註疏,傳習者更多,因此對中國佛教的影響很大。中國佛教最早創立的本土宗派天台宗,主要是以《妙法蓮華經》為主要經典,從而形成一整套的學說。天台宗的實際創始人智者大師撰有《法華玄義》和《法華文句》,是天台三大部中最重要的兩部論書,後來都成為天台宗的根本典籍。天台宗是中國漢傳佛教第一個宗派,對之後的漢傳佛教各宗各派都產生了影響,因此,《法華經》對中國佛教的發展,確實具有重大影響。除此以外,《法華經》對中國佛教發展的影響還有:

 

(一)對中國佛教「判教說」的影響:

判教是什麼呢?就是把各種佛教經典,按一定的標準,加以區分排列形成一個系統。佛在說法時,本來就是因時、因地、因人的不同,分別講說不同的道理。後來佛的學說在流傳過程中,又產生種種不同的解釋,並不斷有一些新思想出現,就造成了各種不同說法,思想體系不一的情況。這些不同思想傳到中國後,引起學者的疑惑,由此產生了「判釋教相」。

大家知道佛經是從印度傳進來的,是屬於一個外來的東西。佛陀入滅之後,這些經典經過了幾次的結集,傳到中國來的時候,它並沒有次第之分,所以盡管佛陀各個不同時期講的佛法不同,但這些經典是一起傳進中國,這些經典經過翻譯出來,沒有一定的次第,所以中國祖師大德在吸收這些來自印度的佛教資料時,就覺得很混亂,於是開始作判教的工作,就是把佛陀所說的這些經典歸類。因此判教,就是按照一定標準,把佛經做系統的歸類,這樣學習佛教,就有了次第可依循,就能確定這是屬於般若部或是屬於方廣部等等,把它分類清楚,也就容易理解經典的內容。

關於中國佛教判教的部分,如果有因緣,大家應該學習。如此一來,日後不管看到哪一部經典,你就可以知道應該歸類在般若或是方廣,也可以知道這是在哪個時代講的內容,佛陀的重點主題是放在哪裡,你都能清清楚楚,對於學習佛教不管是任何一部經典,都容易有個概念。就如智者大師,他判教很精彩,但我們要等講到天台宗判教的時候,再告訴大家。主要是要讓大家知道,《法華經》對中國佛教判教產生的影響。也就是因為佛陀在《法華經》的時候,說出有本門跟跡門:有一些東西是權巧方便,因為要引導大家入門所以說得比較淺;但是到後面就是要把實相告訴大家時,就要說的比較深。所以佛陀說的經典有深有淺,到底依什麼樣方式排列,為什麼有深有淺?為什麼有「空」、有「有」,為什麼有不同角度,這樣你就理解了。這就是佛陀《法華經》開跡顯本,有了這個觀念,就能理解《法華經》判教的基礎在哪裡!

 

(二)對南北朝「佛性說」的影響:

什麼叫佛性?佛性就是成佛的本性。佛性說是南北朝時期佛學界討論的重大問題之一。在南北朝的時候,佛教界一個很大的討論問題就是:是不是眾生都有佛性?「一闡提」到底有沒有佛性?

什麼叫「一闡提」?指斷滅善根的人,跟佛法一點關係都沒有,完全沒有因緣接觸佛法,這樣一個大惡人,就稱為一闡提。

為什麼會討論這個議題呢?最重要的是,鳩摩羅什的學生竺道生,他也是中國非常重要的祖師大德,他在當時提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闡提也能成佛」,這在當時是一個全新的觀點,因而引起爭論,佛教界人人都批評、不相信他,於是他只有對大石頭講他的理論,講完後大石頭點頭讚賞他的說法,所以佛教界有一個典故叫「頑石點頭」,就是來自竺道生大師。後來,曇無讖大師譯出了《涅槃經》,其中佛陀很清楚的說:「一切眾生都有佛性」,提到一闡提也能成佛,才結束了這個公案。

為什麼竺道生大師在沒有看到《涅槃經》之前,就能提出「一切眾生都有佛性」呢?後人研究發現,這是與他受到《法華經》影響有關。竺道生大師是鳩摩羅什的學生,鳩摩羅什在翻譯《妙法蓮華經》的時候,就一邊譯文一邊對著大家做解釋。《妙法蓮華經》有一品叫〈常不輕菩薩品〉,這位常不輕菩薩修行方式非常特殊,既不誦經也不做其他修行,只對著眾生恭敬禮拜:「我不敢輕視汝等,汝等皆當作佛。」所以竺道生大師才這麼篤定講「一切眾生都能成佛」。

 

(三)對中國文學、藝術的影響:

《妙法蓮華經》本身就是一部優美、文學性很強的藝術作品。經中運用了許多譬喻故事,這些故事生動、精彩也有趣。由於鳩摩羅什的翻譯流暢、生動,所以這些故事常常被後人改編成各種文學作品。中國後來出現的一些神話故事、小說、詩歌等等,可以說大多都是受到《妙法蓮華經》的影響。

在佛教藝術方面,《妙法蓮華經》的影響也是巨大的。在佛教藝術中,「二佛並坐」的形象很常見,這二佛就是釋迦牟尼佛和多寶佛。兩佛並坐的典故,就是出自《妙法蓮華經》中的〈見寶塔品〉。經典記載:多寶佛是《法華經》讚歎者,發願只要任何一個世界有佛在宣說《妙法蓮華經》時,必使寶塔從地湧出,現於諸佛前,為《法華經》的真實義作證明,這個寶塔事實上就是多寶佛的棺木。因為多寶佛要入涅槃的時候,就要他的弟子幫他建一座大寶塔,他要在寶塔內入滅。於是,有任何一個佛在任何一個世界宣說《妙法蓮華經》的時候,多寶佛寶塔就會出現讚歎佛,證明《妙法蓮華經》的殊勝。所以,在釋迦牟尼佛宣說《妙法蓮華經》的時候,寶塔湧現於空中,釋迦牟尼佛依大眾之請開啟寶塔,多寶佛全身舍利跏趺座,在寶塔中分半座給釋迦牟尼佛。所以「二佛並坐」是中國佛教藝術特有的造像題材,在北朝石窟造像中常見,如雲岡石窟等等。所以從這部分也能看到《法華經》對中國文學藝術的影響力。

 

(四)其他方面的影響:

《法華經》中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在社會上普遍流傳,影響非常大。在大部分的寺廟裡,不論是道教或是佛教,基本都設有殿堂供奉觀世音菩薩,也有專門設立觀音殿和觀音閣的,由此可知,觀世音菩薩對於中國的影響有多大。

據有關資料記載,台灣在清代所建佛寺共一千餘座,約有半數以上是以「觀音」為寺、廟、亭、閣的名稱的。上海地區在1949年統計,僅在市區以觀音寺、紫竹庵、竹林庵、觀音堂、觀音庵、大悲庵等為名的寺、庵也有三十餘座。由此可見我國崇拜觀世音菩薩的盛況,所以有句話這麼說「家家觀世音、戶戶彌陀佛」。

各位想想看,寺廟道場有阿彌陀佛聖誕、地藏王菩薩聖誕、藥師佛聖誕等等法會,但是為什麼每年觀世音法會都做三次?因為觀世音有三大節日(誕辰、成道、涅槃)。如果你到過普陀山,就會看到觀音聖誕的時候人山人海,根本擠都擠不進去。佛都沒拜三次,觀世音菩薩一年卻拜三次,你就能知道觀世音菩薩在中國人心目當中的份量了。

坊間的觀世音名號和造像很多,其中最常見的有白衣觀音、千手觀音、送子觀音、馬頭觀音、紫竹觀音、魚籃觀音、水月觀音、楊柳觀音等等,每一個形態都有故事典故。大家若誦過〈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應該知道觀世音菩薩有三十二應化身尋聲救苦,「眾生應以何身得度時,觀世音菩薩即現何身而為說法。」當你有危難、有所求的時候,只要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觀世音菩薩就會回應你、幫助你,這些深植在大家心中的兩個觀念,對於我們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就算不是佛教徒,道教宮廟裡也會供奉觀音,對觀音聖誕也是非常重視,這些全部都是來自〈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法華經》是以般若理論為基礎,集大乘思想,又超越大乘開顯出來,所以被稱為「經中之王」。整個《法華經》七卷二十八品,分成本門、跡門兩個部分,兩門都是要顯示大乘的實相教理。這部分我們在下一堂課:基本架構之各品重點,再來細說。

 

問答

問:我想提問的問題跟課堂內容不是很有關係,就是藏傳佛教裡有「三轉法輪」的說法,這部分在漢傳佛教中好像比較沒有提到。三轉法輪就是世尊三次講法:第一次是在鹿野苑為五比丘說四聖諦,二轉是宣說般若,三轉是講如來藏的更深細功能差別。我本來是在漢傳道場學習,其實就是參加法會拜懺,轉到藏傳道場後開始學習經典。想請問,為什麼我在漢傳學習的時候,沒有聽過老師講三轉法輪相關的事情?

答:佛教裡有佛陀三轉法輪這一段佛教史,在漢傳佛教教理都有的,只不過傳到漢地的時候,整個漢傳佛教的發展就不僅止於此。印度大乘初期佛教裡有中觀、唯識學派,到了漢地之後,漢傳佛教除了般若跟唯識之外,還有八大宗派,其中天台宗是第一個成立的宗派。後來有三論宗,三論宗就是專門研究般若的部分,主要講的論典就是《中論》、《百論》、《十二門論》;唯識部分有唯識宗,就是玄奘大師這一部分的唯識宗;法相宗是屬於印度佛教的部分,除此之外,還有律宗、淨土宗等等。所以漢傳佛教不是沒有講佛陀的「三轉法輪」,只是講法比傳佛教更細,就是之前說的,有所謂的判教。

判教的部分,以天台宗智者大師判教為例,不是只有判原始佛教,不只是判中觀跟唯識,它判得更細,共分成五時八教。所以漢傳佛教不是只有法會,事實上漢傳佛教經論比藏傳佛教還要豐富,而且各宗各派都有各自主要經論,都開展得非常詳盡。可能是有些寺廟道場重點在於法會,但是還有很多寺廟道場重點是在講經,都是有的,只是有沒有因緣接觸到。好,現在開始您有因緣能接觸啦!

問:《法華經》有三種譯本,鳩摩羅什譯的是內容最少,這部分有沒有缺頁的問題?

答:應該是他拿到的經典原本不一樣。法華經譯本很多,每一個譯本的內容多寡不一樣,我們剛講,現存的全譯漢本有三本,第一本是《正法華經》,第二本《妙法蓮華經》,第三本是《添品妙法蓮華經》。當初《添品妙法蓮華經》的譯者曾說,翻譯的時候曾比較《正法華經》跟《妙法蓮華經》,也說了他們使用的經典原本是不一樣的,不一樣的原本,譯出來的內容就不一樣。但是,我們沒有辦法證實鳩摩羅什譯的本子內容最少是因為漏譯了,只能說使用版本不同。因為鳩摩羅什譯的原本跟《正法華經》譯文的梵文本,現在都已經看不到了,所以沒辦法判斷是不是漏譯了。只能講說這三本當中,就是鳩摩羅什翻譯的這一本譯本,是現在最流行的一個版本。

(系列三)聽打:徐姮巧

------善報2019秋季號 pg. 68~71

 

善報助印連結:

https://donate.spgateway.com/hwayue/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