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三十五〉放下與捨得

放下與捨得

文:黃靖雅(眾生文化總編輯)

 

cb35 1

#圖片故事1:布施是離貪與分享的修持,圖為法王噶瑪巴在聖地菩提迦耶供養乞丐毛毯。

 

 

當一位佛法上師,在西藏各地弘法,會收到各式各樣奇怪的禮物,比如說:一雙女鞋。

一雙女鞋?把女鞋送給一位男眾師父,這是什麼意思?

創巴仁波切在《動中修行》〈布施〉這一章中,說起這件事:「當一位像我這樣的寺廟住持,到西藏各地區巡訪時,會發生的最奇怪的事,是人們會贈予住持各式各樣的東西:頭飾、裝飾品、女人用的圍裙、女鞋及戒指等等。並非他們認為他真的需要這些東西,而是因為那是他們的寶貝,是實際上可以代表他們的東西;他們對它有擁有的欲望,所以才以這種方式給出來。」

所以,這雙女鞋代表的是:「上師啊,我供養我所珍愛的事物,供養我的執著,供養我『擁有』的欲望,願我因此放下它們!」

 

▍鬆手,放掉「緊抓不放」的習氣

 

學佛多年之後,我們可能在見地上進階再進階,學了很多高深的法門,但可能在最基礎的入門項目上不及格,跌個灰頭土臉,比如說「六度波羅蜜」第一項:布施。

那今天「總編雲書房」為什麼想談這個主題?

因為五月,眾生文化即將重推一本舊書新出的「藏傳佛法開示經典」:創巴仁波切最早面世的著作之一《動中修行》(Meditation in Action),輕盈好讀,但是劍指要害。

真心覺得極具教學天份與善巧的創巴仁波切,能在最平常的題目裡,點出修持的核心,講得甚深,切入要害,如果你真心想改變習氣,他就幫得到你。

所以這次我不打算談太多,光是談一項,就夠令人慚愧深省,這一項,就是六度第一課:布施波羅蜜多,這個可能被淺化、被小看的修持。

因為它既是菩薩道必修課,一旦學上手、修入心,又直接動搖到輪迴的根本:「緊抓不放」的習氣。

 

▍請練習說:「我不需要!」

 

談到布施,你想到什麼?給東西?

基本上不算錯,但如果只有這樣,就真的小看了這個法門。

從一開始說的那個「送給上師一雙女鞋」的故事,可以知道,創巴仁波切想說的是:布施,重點不是給了什麼東西,而是:這是個「離貪」的法門、「放下」的修持。

這項修持,要對治的是一項輪迴習氣:貪吝,它是生死大牢的鎖,讓你不解脫。

為了解釋這一點,愛說故事的創巴仁波切,在〈布施〉這一章,說了一個佛陀時代的故事:有一個陷入身心兩種貧困的女乞丐,來到著名的祇樹給孤獨園,愛讀《金剛經》的華人都很熟悉這個場景,同樣的地點,發生了另一個故事,這次是個貪心的女人遇到了悲智的佛陀。女人聽說樂善好施的須達(意譯就是「給孤獨」)長者,即將設宴供養佛陀,一定會剩下一些好吃好喝的,她聞風而至,還參加了齋僧供佛的典禮,但守在一旁不走。

佛陀問她:「妳想要什麼嗎?」

她說:「我想要您剩下的食物。」佛陀讓她自己說出來,清楚坦露自己的意圖。

佛陀接著說:「我給妳食物的時候,妳要說『我不需要』,我就給妳。」

女人看著佛陀手中的食物,很想依佛陀要求馬上說出「我不需要」,這簡單一句話,竟然無比陌生、無比困難,因為她一生都沒說過「我不需要」,她一直在說「我要、我要、我要......」

這是佛陀的悲智善巧,要她親口說出「我不需要」,讓耳朵聽到、聽進心裡,在心中種下離貪的種子。

當她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我不需要」說出口,佛陀就把食物給她,「她恍然大悟自己內心真正的饑渴,原來是想擁有、想要、想抓取、想佔有的欲望。」

2500年後,這個從不說「我不需要」的女人,其實一直在輪迴中行乞,她化身為我們身邊一個個不斷說著「我要、我要、我要」的人,乃至於化身為我們自己——當我們說「我不需要」竟是如此困難的時候。

讓我們練習說「我不需要」,在我們緊抓不放、想要更多的時候,一如佛陀在2500年前教那個女人所說的。

布施的修習,重點就在於「將自己從這種佔有欲、這種不斷的貪求中解放出來」。這是我們在給出什麼之前,先要看到的。

 

▍從心態上,做個富有的人

 

所以,給出「東西」之前,請先給出你的心,能夠放下、願意分享的心。

當有些事太遙遠,註定無法擁有時,我們會故作瀟灑的學蘇東坡在〈前赤壁賦〉的口吻說:「就

把它們當作江上的清風和山間的明月吧」,我們「只是享有,而不持有」;但當它們是「觸手可

及的美好」,而我們有機會擁有時,就另當別論了,所有的求不得、放不下、想不開都上身了。

所以重點真的不是對境,而是心。

你可以像佛經裡的維摩詰居士一樣,是個有錢人、大功德主,重點是「別當真」,要有說放就放

的本事,你知道一件東西的價值和價格,但也可以輕易割捨。創巴仁波切說:真正的問題是在捨

棄「持有」的觀念,那是行為中的一種饑渴。

分享之前,先敞開,清空自己的貧窮感、匱乏之心,放下擁有和守護的焦慮,從心態上做一個富

足有餘的人,分享就是一件自然的事,像果子熟了就會香。

這件事,一開始,只是自救,連利他都還算不上,離貪的練習,只是先幫自己和輪迴脫鉤解套,讓放下和分享,成為「到彼岸」的那條船,這就是「布施波羅蜜多」的本意啊。而那個「彼岸」,一直都不在地理上的哪裡,而是在自己心裡。

 

cb35 2

#圖片故事2:從無我的慈心出發,以分享和眾生結善緣。圖為竹清嘉措仁波切帶學生在尼泊爾巴須巴帝(Pashupati)火葬場餵猴子。

 

 

▍捨得捨得,捨是為了要得?

 

心理建設做夠了之後,布施不能只停留在內心戲,接著得真的「分享」出一些東西,那些「東西」,傳統上會說包括財施、無畏施和法布施,就是分享財物、給予保護和供養佛法。

我們相信,真的發心布施,實際上也不會一毛不拔。

關於這一點,我佛學院的老師們開玩笑說,喇嘛們供養時,常愛引《入行論》的一首偈言:「福薄我貧窮,無餘堪供財;祈求慈怙主,利我受此供!」白話文是說:可憐我福薄命窮,沒什麼錢好供養,只能拿出這一點小東西,請求慈悲的怙主您,為了利益我、讓我累積福德資糧,而接受這個供養!」

老師們意思是說,遇到布施供養,總有些「理論的巨人」,就會裝窮又愛說大道理。

還有些人並不小氣,但連好事都在「做生意」。

對很多學佛的好人來說,給出東西不是問題,問題是,在另一個不好說的層次,很多人想「賺點什麼回來」。於是,布施成了一筆講究投資報酬率的「生意」,布施的善業果報「福德資糧」,成了一種「對價關係」。把菩薩行變成將本求利的小本生意,把自利利他變成蠅頭小利,真的太可惜!

直至證菩提,都要勤修福慧二資糧,道理是對的;但如果累積的過程太小商人營利心態,恐怕和貪欲又睡到同一張床上了。

這就像現在很多人喜歡說:「捨得、捨得,有捨才有得!」這基本上是一句勵志的好話,但背後還是有一層「放得掉,就賺得到」的交換心態。

目的性,讓布施成不了「波羅蜜多」,「有所求」讓布施那條船牢牢綁在輪迴的此岸。有求皆苦,即使求的是福德資糧,何嘗不是?

 

▍來自「無我」的慈心,單純想付出

 

創巴仁波切在「只想單純為你付出」這一節中說:菩薩出自他的單純與覺知,發展出對眾生無私的暖意,他甚至不會想到對自己心理上的益處。他不會想:我不願見他受苦。——「我」,壓根兒沒牽涉進來。

這種「無私的暖意」,來自「Karuna」,梵文的慈心或高貴之心。

你只是單純想付出,沒想到「我」,就像只有輻射熱能而沒有輻射器,所以不會耗竭,「當菩薩被慈悲麻醉而忘我時,他不只是被慈悲充滿,那時,他就是慈悲。」

 

▍眼高手低,也是「請練習好嗎?」

 

關於布施,我們不是不知道高標準在哪裡。

當我們讀華人最愛的佛經之一《金剛經》,讀到「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心裡還是滿激動的,這是佛陀對「解空第一」的須菩提所說布施法耶,我們也聽得懂!——道理上懂,但真要低層次的給出點什麼看得到、摸得著的東西,不做很尷尬,做了又很肉痛。

離貪,和證悟一樣,都是條看不見盡頭的長路,特別是對任何修持都不想「全心投入」的我們來說。

對我們這種「咬自己的尾巴咬得團團轉」的凡夫菩薩,還在「整天挖坑給自己跳」的檔次,無我的布施,不住色聲香味觸法的無相布施,顯然是個「遠程目標」。

現在呢,能有覺知的看著自己「我要、我要、我要」的心,當下讓它放鬆一點、再放鬆一點,連結本然的慈心,開啟利他的自然直覺,讓自己一次次練習放下、習慣分享。如此,「千里之行,始於腳下」,布施這條到彼岸的船,我們這就算上了船,至於彼岸,是轉眼即至,還是十萬八千里,就要引明就仁波切那句名言來自勉了——「請練習好嗎?」

 

 

 

▲相關文章,請見「探路客」部落格

https://www.timelog.to/user?id=6074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