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七十八〉世間無依處,願為彼依怙

▍世間無依處,願為彼依怙

文:黃靖雅(眾生文化總編輯)

〔圖片引自〕Pinterest


「現在,孤兒院的孩子們呢?」
「小一點的多數帶到拉達克去,大一點的要上學走不了,還在菩提迦耶。」
「那給首陀羅(賤民)小孩和小乞丐上學的愛心小學呢?」
「現在有11個學校,都繼續上課......」
這是我和著名的「菩提迦耶小乞丐終結者」如心法師,近日見面的對話。
這樣的對話,發生在全球疫情三年後,有一種大難後、報平安的味道。


◆吃完火鍋,就逃難去!


還記得2020年2月中,聖地祈願法會結束,在菩提迦耶的慈心孤兒院,如心法師邀我們去吃火鍋,蔬菜、蘿蔔、粉條擺了滿滿一桌,記得甚至還有印度難得一見的豆腐,但我們卻是「鼓足了勇氣」才敢去。
因為當時疫情的消息已在聖地傳開。那時大家還不太認識新冠肺炎,但新聞上,封城的消息,加上染疫數百人的鑽石公主號遊輪在海上飄流,很多港口都不敢讓它靠岸,集體焦慮越來越高漲。感染疑雲中,我們為了表示支持如心法師而心一橫去了,但在噗噗冒煙的火鍋前,同桌不相識的人都互投「敬畏」的眼光,頗有「拚死吃火鍋」的fu。
第二天,我放棄赴尼泊爾看望上師再返台的兩程機票,在疫情如火蔓開的緊急氣氛中,像逃難一樣飛回台灣,接著時間就快轉到今天,三年了,全球大難三年了。


◆「孤兒院門外,有一兩百人等吃的....」


為什麼全球大難三年後相見,卻先想到「吃的」?
因為大難之中,有人只想要一口吃的。相見之後,我問了孤兒院和愛心小學孩子們的狀況,接著如心師說:「其實孩子們都還好,但印度很多人過得很不好,路邊有餓死的人,疫情最嚴重那一陣子,孤兒院門口經常有一兩百人等著給吃的,餅一到手馬上塞進嘴裡,都餓很久了.....。」
疫情這三年,我偶爾想起「沒有法會、沒有旅客、就等於沒有捐款的菩提迦耶,孤兒院和愛心小學的孩子好嗎?」心頭會飄過一陣烏雲,雖然如心師總是說:「沒事,只要孩子們還有福報,就撐得下去......」
這幾天,如心法師從印度來台灣了,因為膝蓋受傷,腳一拐一拐的,一結束居家隔離,就應邀到化育道場的錄音室,接受「總編雲書房」廣播和Podcast的訪談。這是我們相隔三年再次見面,中間正好隔了整個疫情,上次見面時疫情剛開始,接著就全球鎖國,這次是疫情步入尾聲、各國鐵了心打開國門,兩次見面,隔著一樁世間大事,很有滄海桑田的感覺。


◆沒有光的地方,一個紙箱


接著,我們倒帶,為還不知道「菩提迦耶小乞丐終結者」的朋友,說一下如心法師的故事。
那是2014年1月的事,那時法王 噶瑪巴還在印度主持祈願法會,法王威德力驚人,全球過來菩提迦耶參加法會的法友動輒數萬(其實是多到數不出來),大家連覓食都困難,化育道場就給法友方便,在稻田裡用竹竿架起一個篷子賣素食,順便讓法友請遠從台灣寄來、扛來的眾生文化的書。
出身拉達克,算是印度在地人的如心法師,在帳篷裡忙進忙出幫忙。有一天黃昏,印度又停電了,沒有光,書攤一片黑暗,吃飽的法友也漸漸散了。大家難得有時間說說話,如心法師說,她很想把菩提迦耶一個倒閉的愛心小學恢復起來,但沒錢,「可以在帳篷邊放個紙箱,讓大家放善款嗎?」
妙融法師一聽馬上贊成,第二天我從法會義工文宣組「下班」的時候,就在黃昏沒有光的帳篷邊上,看見一個手工糊得很陽春的紙箱,上面寫著「贊助愛心小學」。


這是故事的起點。因為法王的功德力,來祈願法會的法友多,聞了法心生歡喜,看到贊助的紙箱多少會投一下。但坦白說,那時我看在眼裡,並不太樂觀,因為紙箱前的人潮久久才兩三個,心想:「這是要投到什麼時候,那個欠了印度政府二十多萬台幣電費的倒閉學校,才恢復得了?」
法會結束,奇蹟發生,善款不但夠還前任積欠的電費,還夠請幾個老師,提供牛奶餅乾,吸引社會底層的賤民首陀羅的小孩和小乞丐來免費上學,讓他們有機會「以教育翻轉命運」——「阿難愛心小學」就這樣恢復了!


◆菩提迦耶的「小乞丐終結者」


後來的故事,到過菩提迦耶的旅人,多少都聽過了。因為「阿難愛心小學」成立,如心法師就到處去撿學生,去賤民帳篷區、正覺大塔前找小乞丐的父母懇談,勸他們讓孩子上學,乞討才不會成為世襲的行業。
為了讓孩子愛上學,不但上學免費,如心法師還從腳到頭「全包」,給制服、給書包、給文具,連鞋子和髮帶都給,讓孩子穿得整齊漂亮有榮譽感,後來連菩提迦耶街上其他高種姓、如吠舍的孩子看了都很羡慕,吵著要上學。
如心法師對於找街頭小孩上學,是那種「雷達全開」、一個都不放過的狀態。有一回我和她走在德噶寺旁小路上,有小女孩坐在地上伸長了手,向來往法友要東西。如心師就蹲下來跟孩子說:「妳想要上學嗎?上學很好哦,長大可以賺錢,還可以穿漂亮衣服.....」


孩子聽見如心師用印度話柔聲和她說話,本來帶著乞求和防衛的眼神,立刻變回孩子的嬌羞。結果還是要去跟父母談,小乞丐的命運要翻轉,要先去翻轉父母的觀念。令人心疼的是,「下一頓飯都不知在哪」的父母們多數是願意的,他們只是沒機會讓孩子受教育,機會來了,當然再苦也願意讓孩子爬出社會底層。
以前在法友間流傳一個傳說,就是如果在大塔一帶被小乞丐纏住,只要報出「如心師」的名號,可以立馬脫困。我初聽時覺得太誇張了,但有一回真的在大塔前被三個小乞丐拉住,小手開始鑽進我包包和口袋時,我忽然想起這個傳說,決定一試,我看著孩子的眼睛說:「如—心—師!」(是說中文哦)說了幾次,三個孩子先是停一下、互望一眼,真的跑掉了!


我想,我是遇到習性未盡、「下課兼差」的「阿難」學生了。
就這樣,有幾年,正覺大塔一帶幾乎看不到小乞丐,在地蹲點的,都被如心師收編進學校了;街邊如果有新來的,多半是附近鄉下的流民來找生路。
到今天,「阿難愛心小學」有三百多個學生,如心師還在鄉下前後成立了其他十個全部叫「慈心」的愛心小學,加起來竟有11個,有一兩千個孩子免費上學。還有上了五年學的孩子回來現身說法,告訴其他小孩,他現在薪水幾乎是文盲的三倍,「讀書有錢途,一定要好好讀!」


◆聖地孤女,迎來「拉達克的春天」


在「阿難愛心小學」成立幾年後,如心法師還成立了「慈心(Karuna)孤兒院」,開始收養弱勢中的弱勢:印度孤女。
印度女權非常低落,如果孩子是賤民、又是女性、又是孤兒,那就是三種悲慘集於一身,是底層中的底層。一開始,如心師在菩提迦耶的拉達克文化中心租了幾個房間,收養五個在聖地流浪或在鄉下父母雙亡的孤女,後來漸漸增加到三十多個,連男生也加入了。
如心師不只給吃給住,養活聖地孤女,還照顧他們的慧命,教孩子禪修和供佛。疫情初期,外國人全數消失,聖地一片安靜,如心師常帶孤兒們去正覺大塔繞塔,到菩提樹下禪修,和孩子們過了一陣意外的安靜小日子,有時心疼賣花小販生意幾乎歸零,就買了小販手上所有的花,和孩子們開開心心的去佛前點燈供花。
但後來疫情變嚴峻,菩提迦耶情況也很危急,孤兒院門外常有等吃的流民,如心法師就把孤兒院小一點的孩子都送回故鄉:有「小西藏」之稱的印度特別行政區拉達克去。在那海拔三四千公尺、半年冰凍的佛國,沒什麼疫情,而且世代學佛的人們非常善待那些遠來的孤兒,如心師的家人,包括父親、兄姐都一起投入照顧的行列,一場疫情,竟給孤兒們帶來一個意外的「拉達克的春天」。


◆深信因果,就會很勇敢、很放鬆


我常從如心法師身上,看到佛法意在言外的力量,一個修行人,光是「深信因果」,都會很放鬆、很自然的有勇氣。
如心法師不是「很會講」那一組,但她常常簡單幾句話,就讓我對佛法更有信心。比方說,我好像隔一陣子就會問她:「會不會擔心有一天撐不下去,這麼多孩子怎麼辦?」這大概反應出我遇事先沙盤推演、把壞事想一遍的習性,我如果是如心師,光是想到孤兒院門外可能會有人在等飯時餓死,就會做惡夢。
所以這一次在錄音時,我又問如心師:「在壓力和願力間,您是如何平衡?」一直笑咪咪的如心師說:「沒有壓力啊,我們相信因果,只要這些孩子還有福報,我就辦得下去。」


她一直告訴愛心小學的老師,尤其是還有階級觀念,因此不願與首陀羅同桌吃飯、孩子送茶也不肯喝的少數高種姓老師:「你們的老闆是孩子們,大家捐款是捐給孩子,不是捐給我!」但她也告訴孩子們:「不要以為捐錢讓你們讀書的都是有錢人,我們的功德主裡,有人是掃公共廁所的,每一塊錢都得來不易,你們要好好讀書,才不會對不起這些辛苦的捐款人!」
如心師特別感謝以台灣和大陸法友為主的華人贊助者,因為和孩子們及飢民的善緣,她才有機會代表做這些服務。
那總有受挫折、受打擊的時候吧?「當然有啊,」被騙、被偷、被批評是日常,最近還被搶,和如心師一起工作的如日法師,最近搭嘟嘟車時,手機就被搶走了!那些身外物都還好,「有時候一起工作的人,不習慣菩提迦耶的環境和做事方式,有很好的發心但還是要離開......」面對這些關係的無常,怎麼辦?「我就不說話,去大塔禪修,禪修完,就好了!」


◆「新增業務」:路倒老人、棄醫病人


雖然如心法師的愛心小學和孤兒院辦不到十年,但因為是在印度,難免有人想起上個世紀在加爾各答為底層臨終者服務的德蕾莎修女。我問如心師有人這麼類比嗎?她聽了說:「千萬別這麼說,我只是個平凡的出家人。」
但這個關於德蕾莎修女的問題,才讓她想起順便提一下這三年來的一點「新增業務」:接路倒的老人、醫院「送」出門的病人,到孤兒院以自然療法照顧,甚至到要為病人把屎把尿的地步。當年德蕾莎修女做的,也是這些。
其實對這件事,如心師本來隻字未提,不是保密,而是不覺得有什麼好講的,直到被問到有沒有人稱她「佛教德蕾莎」,她才忽然想起來,「但有做一點類似的服務」,我聽了嚇一跳——除了賤民小孩、小乞丐的教育,孤女的養育,飢民的送食,現在還加上照顧路倒老人和棄養病人哦!

 

◆沒有燈的地方,願我做你們的燈


學藏傳佛法的人,多數很喜歡寂天菩薩的《入菩薩行》,尤其是第一品〈菩提心利益〉和第三品〈受持菩提心〉,修行道上偶爾士氣低迷時,像是「菩薩進行曲」,很有打氣的作用。
面對如心法師這樣的慈悲行動者,心裡有很多慚愧,當我們過度誇大自己的困境時,可以想想:夏天隨便都熱到攝氏48度、50度的菩提迦耶,有時孤兒院外有一兩百張飢餓的嘴等著吃飯,有時有路倒的病人,生死未卜的抬進門,如心法師能做的,就是去佛堂求觀世音菩薩,去大塔禪修,然後該做什麼、就做什麼。


所以,今天「總編雲書房」要引《入行論》〈受持菩提心〉品的一段偈頌做結,在多苦多風波的世間,即使我們還做不到都不要放棄祈願,放鬆的做個勇敢的菩薩——

路人無怙依,願為彼引導,
並作渡者舟,船筏與橋梁!
求島即成島,欲燈化為燈,
覓床變作床,需僕成彼僕!
白話意思是說:
迷路的人,
願我做他們的嚮導!
需要船的人,
願我成為他們的船!
需要渡河的人,
願我成為他們的橋!
需要安身之地的人,
願我成為他們的島!
需要光明的人,
願我成為他們的燈!
需要休息的人,
願我成為他們的床!
需要陪伴照顧的人,
願我成為他們的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