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七十五〉以愛閱讀微細身

以愛閱讀微細身
文:黃靖雅(眾生文化總編輯)
 
 
 
 cb75
 
12年前,2010年12月3日,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一家優雅的百年老餐館拜塔克(Baithak Restaurant),我第一次聽到「微細身」(Subtle body)這個詞,那時,完全不知道它是什麼,對我會有什麼意義。
那時,我們剛跟著明就仁波切行腳回童年的故鄉努日,在喜馬拉雅山上徒步走了八天,15天沒洗澡,再搭著直升機飛越雪山峰頂,髒兮兮的回到文明世界。
為了犒賞同行的學生,仁波切作東,請下了山只想洗澡的大家,到拜塔克餐廳吃一頓傳統尼泊爾大餐。同行的貴賓,是明就仁波切的哥哥:措尼仁波切。
晚餐告一段落,我去向措尼仁波切請益,請問有無出版仁波切著作的機會,仁波切說:「有的,最近我在寫一本書,是有關微細身......。」
 
◆受念住,是微細身教法
 
在「以愛閱讀」系列一「先幸福,再開悟」線上八堂讀書會,明天(6/14)即將開始的此刻,忽然想起這件往事,這是「微細身」一詞,今生第一次種入心田的記憶。
那本書,後來出版了,英文書名叫”Open Mind, Open Heart: Awakening the Power of Essence love”(英文書名直譯是「打開理智心,打開感受心:喚醒本質愛的力量」),後來2013年中文版出版,書名叫《醒了就好》,是眾生文化出版的第一本措尼仁波切的書。
「這是微細身的書嗎?」如果你後來讀了《醒了就好》,也上了措尼仁波切的「微細身」課程,恐怕會這麼問。
這本書是古老的佛陀教法「四念住」的教導,講「身受心法」四種正念安住的方法,但英文執筆者艾瑞克.史旺森淡化「四念住」的結構,而以現代語彙說四念住教法。其中,第七章章名直接叫「微細身」!
 
◆少年措尼的煩惱,就是微細身出狀況
 
書中措尼仁波切現身說法,講起他十幾歲時,在印度扎西炯寺,作為一位轉世祖古,卻有著「少年措尼的煩惱」,會溜出去看電影、跟村裡的女生說話,不只行為小叛逆,身體也出狀況,胃潰瘍、口瘡、頭瘡,吃不下、睡不著......這些,他的導師策旺仁津都看在眼裡。
有一天,策旺仁津找措尼仁波切來,為他點破問題的核心:
「你經歷的這些痛苦,來自生命的一個層面,就是佛教傳統中所說的微細身。」
「所謂的微細身,是情緒生起與停駐的地方,它對身體會產生有形的影響。」
「在身與心之間,有一層體驗,就是微細身。」
「描述微細身,像描述水的滋味一樣困難,喝水時,你知道自己正在喝水;口渴時,你可以感受自己對水的需要;當身體獲得滋潤時,你可以感受到那種紓緩。但你能向別人描述水的真正滋味嗎?」
 
◆以感同身受的悲心,介紹微細身
 
就像向別人描述「水的真正滋味」,聽起來很簡單、很平常,但因為是個人體驗,真實的體驗是難以描述的,這是微細身教法的困難。
這種困難,就像馬爾巴大師說:「心性的滋味,就像啞子吃糖,有甜說不出!」意義是一樣的吧。
一如多年前,帶著悲心和古老智慧的策旺仁津,為青春期的措尼仁波切指出的,第一次聽聞微細身教法的仁波切,因為切身困境,而備受振動與感動;多年以後,他也像描述「水的滋味」一樣,帶著感同身受的悲心,以教學經驗和善巧,把體驗變成語言文字,希望所有的人都因為了解和練習,把微細身,從生命的負債變成資產。
這就是今天大家可以聽聞、閱讀、修持的微細身教法。
2010年,措尼仁波切開始把微細身的觀念和方法,寫入英文書中。
2013年,措尼仁波切在《醒了就好》四念住教法中,到了「受念住」,第一次介紹「微細身」。
2014年5月,措尼仁波切在香港教授「微細身」,這也是我第一次上微細身的課,很多專有名詞都是第一次聽到,連怎麼翻成中文都不確定,對脈、氣、明點的比喻和象徵,更是聽得「霧煞煞」。
但這下總算半夢半醒的初步了解,2010年冬天,在加德滿都百年老餐廳裡,聽到仁波切說的「微細身」是怎麼回事。
 
◆知去味覺八個月,換我感同身受
 
很巧也很不巧的,那時,我正經歷可能是今生最嚴重的急性微細身問題。
以微細身的語言來說是這樣的:我的脈,在意外事件衝撞下,產生了急性印記;「說人話」就是,我因為親人意外猝逝大受衝擊,等到回過神來,竟然發現自己失去味覺長達八個月。
2014年5月,失去味覺的歷程還在半道上,我不知道自己身上發生了什麼事,帶著心裡的困惑和微細身的傷,到香港上微細身課程,和陌生的專有名詞及觀念奮戰。
課聽著聽著,我忽然明白了:知道原來突然喪失的味覺,是一種脈上的急性印記,微細身的傷,反應在粗重身上,心怕痛,微細身就傳送訊息,讓身體自己關閉味覺,麻木和鈍化是一種原始的保護機制,或者過度反應。
微細身的傷,在教法裡現出原形,知道病灶在哪裡,教法就可以成為對症的藥。
 
◆即使只是知道,都很有力量
 
後來,上了很多次微細身課程之後,我當然知道,對於印記,就是要覺察、握手、辨識、同在、對話,直到印記願意自己打開。
但當年,因為心情低落,就只是像當機一樣呆在原地,什麼都不想做;以微細身語言,叫做「因為脈上的印記,和錯亂的氣,所以明點呆滯不流動」,所以我聽聞教法之後,並沒什麼練習,就只是「知道」,缺乏練習,所以也很難「做到」微細身教法所教的:
讓脈放鬆,讓氣回家,讓明點流動,讓開敞的明晰成為安住處。
但教法就是教法,它來自證語之心,即使只是知道,也很有力量。光是聽聞,就在心裡種下了一顆有機的種子,它像是一種有療癒力的伏流,沈靜的滋潤和舒緩著微細身的傷。
八個月後,我對美味已經不存希望、只是為了餵飽自己而吃午餐時,竟然吃到了絲瓜細細的甜味,眼淚流下來,我好了。
因為這樣的經驗,我很希望微細身的教法,多讓一些有緣人知道,它的力量不只可以治癒微細身的傷,還可以因為禪修感受,因為脈、氣、明點的平衡與流暢,而讓珍貴的教法不會卡在概念層次,幫助我們有機會產生直接感受和了悟。
所以,後來眾生文化陸續出版了兩本措尼仁波切教導微細身的書:
一,2015年出版《愛與微細身》。
二,2020年出版《先幸福,再開悟》:在幾年教學之後,仁波切更清楚學生的狀態,翻譯上的對應語言也更成熟,所以在仁波切「我想好好出一本微細身的書」的心願和指示下,由台灣芬陀利迦彙整五年來的教法紀錄,由我整理成定稿,在2020年出版。
就我有限的接觸面看來,我認為,這是目前出版市場最好的微細身專書,有觀點、有方法、很實用,對了解、療癒微細身很有幫助,對讓修行突破概念困境,升級到感受及了悟很有利益,願微細身的修持,成為有緣人的福報。
 
◆Read with love,請「以愛閱讀」!
 
所以,當妙融法師建議我應該以這些年學習教法及找書編書的經驗,化作實際的課程,陪大家線上讀書,我第一本想帶的,就是《先幸福,再開悟》。
這件事,當然要向仁波切報告。
我在微信上向仁波切報告,要舉行線上讀書會,導讀《先幸福,再開悟》,仁波切很高興說:「很好啊!」那有沒有什麼要注意的?
「Read with love!」仁波切說:「以愛閱讀!」
這個答案,一語多關啊!要以愛閱讀《先幸福,再開悟》,以愛閱讀微細身,以愛閱讀一切佛教法。所以這系列讀書會,就叫「以愛閱讀」,這是措尼仁波切的提醒與祝福。
曾經的傷,因為教法,有機會變成愛。在慈悲而智慧的微細身教法裡,我們先謙卑的學好世俗諦,有一天,脈放鬆了,氣回到丹田的家了,明點順暢流動了,和本質愛重新連結上了,心可以明晰而開敞的安住了,我們就會有能力讓自己幸福、讓別人快樂,也會有機會讓自己自由、幫別人解脫——但我們還在半道上,關於微細身,要「知道」,也要「做到」,所以套句明就仁波切的話:請練習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