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六十三〉寂寞是個金礦?

寂寞是個金礦?

文:黃靖雅(眾生文化總編輯)

 

 

cb63 1

 

 

〔圖片故事〕

寂寞的人養貓?沒這麼嚴重啦,想要練習「愛與陪伴」的人也是。圖為黃吉祥,很直接很誠實,不高興就撒泡尿,高興就四腳朝天,呼嚕嚕的用身體說:「現在我很幸福!」

 

 

好萊塢有句名言說:「寂寞,是個金礦。」意思是,挖下去,就是金光閃閃的商機。

寂寞是個金礦,熟女的寂寞更是個大金礦,有需求,就有商機,這是資本主義的供需法則。

於是,寂寞不只成為大採購的藉口,我們還會在新聞報導上,一再看到這樣的情節:一個單身或空巢期的大姊或阿姨,到銀行,要匯出她省吃儉用的存款,給她素未謀面的戰地情人,有位照片長得像布萊德彼特的受傷將軍或無國界醫生,透過翻譯app對她噓寒問暖,讓她相信「這次是真愛」......但阿姨要匯出的金額,大到按響了銀行行員心中的警鈴,因此藉口拖延並且報了警!

騙財不騙色,這是最近愛情詐騙集團會幹的事。聽起來很樣板,不太有創意,但老餌仍會釣到新魚,因為寂寞是詐騙集團的金礦!

當然,還有些情節沒這麼激烈的供需模式,比如大哥大姊熟齡交友平台,照 片上長得體面斯文的中年紳士,不加入也會主動給你傳訊息,一樣噓寒問暖來全套,我發覺我身邊的女性朋友有時也會接到這種釣魚訊息。

 

「再老仍然想被愛吧!」

 

今天「總編雲書房」會想談這個話題,是因近日在臉書上看到一位昔日共修團體的學妹、今天已是某個領域的心靈導師,坦然的說出她上熟齡交友平台「互動」的經驗,誠實得讓我大吃一驚。

別想歪,沒有什麼香豔的情節啦,上了年紀,費洛蒙逐年遞減,動物性的衝動也跟著漸垮的肌膚一起消退,所以熟齡交友平台顯然重點不是「那個」,而是心靈陪伴,或者,重點來了:愛與被愛的可能。

我必須說,我的學妹好勇敢,通常心靈導師不會這樣勇於暴露自己的脆弱面,和因為脆弱而做了她的仰望群可能會失望的事:參加交友平台。

但她坦然說出她想要個伴侶,勇於付出行動加入,和一位學者展開線上交友,學者天天流水帳式的傳給她各種生活照片,不但從不見面,甚至不交談,沒有隻字片語,惜墨如金,更別提談心。後來呢,她覺得實在太無趣,就不再回應,不了了之了。

不過,這樣古井無波的人,怎麼會上交友平台呢?「再老仍然想被愛吧」,她想。

接著換我好奇,勤於做心靈修持的人,也會覺得孤單嗎?學佛的人也會寂寞嗎?

 

太忙的人,有資格愛嗎?

 

因為我的學妹很勇敢的分享這樣的經驗,所以我也想說說人話,講講自己的經驗,看看「當學佛的人覺得寂寞時」會怎樣。

我的伴侶過世快八年了,他是在很突然的情形下去世,沒有道別,就走出生命終點線,因為太突然,這樣的生離死別有種連皮帶肉的撕扯感,我曾經痛到血肉模糊,到今天想起來都還是覺得恍然:「你怎麼已經走了這麼久了啊?」但夢見他的次數,隨著時間的河流著流著,的確也漸漸少了。

這些年,我的姊姊有時會為獨居的我擔心,問我:「妳應該找個伴,老了還是有個伴比較好......」,我總是不假思索的立刻回說:「太忙了,沒空想這個。」

所以當我看到可能比我還忙,工作、照顧家人應該已經占滿所有時間的學妹,竟然還有空上交友網站,覺得很驚訝,但也馬上意會過來:忙碌和寂寞,是兩回事,不會因為很忙就不寂寞的,生活很擁擠,但心情很孤單,所以一直想要有個伴,想要愛與被愛。

但我對「忙和愛」並存這件事,很存疑,其實這是源自我的心病。

我的伴侶還在世的時候,我很少陪伴他,總是在共修、閉關、編修法本中,假日老是不在家,心裡歉疚,但繼續往外跑。他過世前幾年,有一次忽然沒有前言後語的說:「我需要你的時候,你都不在我身旁」,接著再怎麼追問,都問不出出了什麼事。後來,這像是一個悲傷的預言,他突然走的時候,我果然不在他身邊,在千里外遙遠的尼泊爾。

所以我一直有「遺棄情結」,覺得「不陪伴,就是一種遺棄」,也覺得沒有陪伴能力的人,最好別談戀愛,才不會害人害己。

 

其實很羡慕修行版的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因為忙,而不敢愛,聽起來不是太健康。但愛是要負責的,如果沒法負責,那就不要開始。

不過,有時我看到共修團體中,有些夫妻是同行的師兄姊,修行路上,既是眷屬、也是道侶,有著生命共同的信仰和努力目標,心裡還是有些羡慕。我心目中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其實是長這樣的。

如果在慧命上會互相障礙,就謝謝慢走不送,我們在生命的遠方各自安好吧。

簡單的說,我更嚮往的是能夠一起修行,在內在的旅程可以作伴的法侶。

學佛到今天,很清楚,能有這樣的眷屬因緣,是福德,必有前世的善因,要從現在開始努力,不是沒機會,但很困難。

我有個認識不久的閨蜜,最近曾積極的要介紹男性朋友給我,我跟她說:「不用哦,因為我跟護法神祈求一個清淨如法的伴侶,結果來了一個很白、很安靜、顏值很高、脾氣很好的。」她為我高興的說:「誰?我認識嗎?」我只好接著說:「只是......她有一條尾巴、四條腿!」

我說的是黃吉祥同學,我的貓!

是的,最近我結束獨居的日子,床上有伴了,經常在我身旁睡得呼嚕嚕的,我每天甜言蜜語,說很多次「我愛你!」——她是一隻貓。

 

被迫複習的「遺棄情結」

 

每天被工作追著跑的我,自認為不是太在意寂寞這件事,不會為它做太多事,但在伴侶過世六年後,我養了貓。像很多寂寞的都會男女會做的事,找個什麼來陪,四條腿的也好。

然後我發覺自己陷入某一種輪迴,就是再次發覺「愛,就要陪伴」,再次有種熟悉的歉疚感生起,我「不能陪伴,等於遺棄」的「遺棄情結」醒來了。

在台灣疫情三級警戒的時候,我和很多人一樣在家上班,黃吉祥同學很滿意我整天在家的日子,身心非常平衡,長成一隻小胖貓。但漸漸的,疫情趨緩,我開始外出、要到辦公室,經常晚上回到家,還要線上上課。動物是很直接的,當他們覺得被忽略,就直接用身體語言說清楚——在床上尿一泡!

在我專注寫稿、用背影對著她三小時後,她在我們共同的床上尿了一泡,而且接著又發生了好幾次,我家棉被超乾淨的,因為天天洗!

好吧,生命中沒做好的功課,都會換種形式重來一次。即使是養一隻貓,都要陪伴,陪她重複玩無聊的拋接遊戲到她累趴。但在她甜蜜的咬著逗貓棒來找你的時候,如果你連陪她玩的時間和力氣都沒有,可能要想想是不是有愛的資格。

.

寂寞未必是壞事,

 

看它朝向哪裡

我不想承認吉祥是種寂寞的產物,讓我比較舒服的說法是「可愛是必需品,生活要來點甜」,而嚴肅一點的說法叫做「再做一次愛的練習」。

說了這麼多寂寞的現象和後遺症,其實,做為一個對內在的旅程興趣更大的人,是不會止步於寂寞的表相。讓我們試著「往內看寂寞」吧,對一個想要認出真相的人,生命中沒有什麼不能直視的,包括寂寞。

寂寞是什麼?它為什麼經常先是一個洞,再來是一種填充物,最後變成一個傷口?所以,寂寞是一種煩惱嗎?

不一定,佩瑪丘卓尼師把寂寞分成兩種:熱惱的和清涼的,她說:「一般人感到寂寞,通常指熱惱的寂寞,你感到心神不寧,想找人說話,或跟人在一起,你總覺得有些不對勁,掙扎從沒停過,直到從外界找到解決;相反地,清涼的寂寞一開始是同樣的感受,但是你可以放下不安和掙扎。因此你有清涼的寂寞時,自會放鬆,而且享受當下,不會有同樣慘澹的劇情。因為你對經驗開放,感受到它瞬息即逝的本性,不會身陷其中。」

看起來,這兩者有個簡單的方向性,當寂寞「向外」就會變成一種熱惱,當寂寞「向內」就有機會變成一種清涼。當寂寞變成一種清涼,看起來不是件壞事,你會有很多靜對自心的獨處時光,可以熟悉你的禪修墊,和出離心是鄰居,悲心也住在隔壁,當你偶爾想去按個門鈕,出來應門的就不會是醜聞,或是詐編集團。

 

悲心,是寂寞的解藥

 

寂寞聽起來很世俗,一個「發心利他」的修行人,說自己寂寞,還是有些不好意思,雖然誠實無價,但仍然有種眼高手低的感覺。也許,我們換個眼光,試著看看在佛法修持中,會怎麼看待或處理寂寞。

——如果是修止禪的人,首先會覺知它,以寂寞為對境,覺知、同在,放下放鬆。不會想要消滅它,因為希懼的心會帶來更強的對峙感,長期的對峙只會帶來緊張和疲厭,不會有安住。

——如果是修觀禪的人,會去看寂寞的本質,直視它的變動無實。寂寞是無常的,寂寞是無我的,看到,就釜底抽薪了。

——如果是修菩薩道的人,會修「自他交換」施受法,配合呼吸,觀眾生的寂寞如黑煙,隨吸氣吸入自己心間,再觀珍愛、照顧、陪伴如白光,隨呼氣吐出給一切有情。這要有承擔的膽識和分享的熱情,「在寂寞中生起菩提心」,這是一個菩薩樂於去做的修持,我們這款有點膽小、有點小氣的準菩薩們,也可以練習看看。

——如果是修持心性教法的人,寂寞應該是一種心的浮雲吧,因為看到浮雲,所以可以知道背後有虛空,那就不要害怕浮雲,來來去去的寂寞,像來來去去的浮雲,它幫我們認出虛空,一旦認出,讓它在心性的虛空中來去自在吧。

最後,要引宗薩欽哲仁波切的話,為今天的「寂寞」作結,仁波切說:「悲心是治療寂寞最好的方法。寂寞是因為以『自我』為中心,太注意自己而產生;當你努力減少自己的寂寞時,反而更加寂寞,因為你把自己鎖在自己裏面。只要你從自我中踏出一步,開始關心別人、發展悲心,就能從寂寞中解脫。」

三乘法教都是解藥,但要張開口、吃進去,才會有藥效,對寂寞也是。解藥有很多帖,

讓我們打開心,練習看看。

 

.

「總編雲書房」系列作品,請見化育網:

https://hwayue.org.tw/HY/articlecollections/cloudbooks